附录二:作者著述一览一、专著□《接受与批评》,长江出版社2006年版。□《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当代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教程·当代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历代襄阳名作家论稿》,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3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024-02-02
第一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启示
当代认识论研究跳出了纯思辨哲学的框架,而与实验心理学相结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 Jean)创立的建构主义的发生认识论,代表着这方面的最新水平,极富启发性。传统认识论,无论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都建立在主客体二元分立的前提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了实践的中介环节,从而赋予反映论以主体的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观点还未能贯彻到心理学层次,而对认识的发生过程作出深入的说明。这个任务是由皮亚杰完成的。皮亚杰首先突破了由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新发挥的单向的“刺激——反应”(S→R)公式,而提出了S→R的双向作用公式,以后又明确提出了“S→AT→R”的公式。这里S是客体的刺激,T是主体的认知结构,A是同化作用,是主体将刺激(客体)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之内以扩展认识,然后才作出对客体的反应:(R)(1)。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他发现了认识活动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或被动反映,也不仅仅是主体在反映客体时从感性向理性的能动抽象(飞跃),而是主体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客体刺激的交互作用,认识过程是主体认知结构不断重建的过程。其中,主体认知结构的预成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皮亚杰从他对儿童心理的长期实验与观察中发现了儿童认识的发生与建构的心理过程,并作出了理论概括: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2)
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于客体之上的逻辑数学框架(按:指主体认知的高级心理图式);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3)。(www.chuimin.cn)
把认识看成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一个不断建构的“活动”和过程,皮亚杰的这一基本思想是认识论史上的一大突破,对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重要的启示。
皮亚杰用图式(scheme)、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和平衡(equilibrium)四个基本范畴来描述认识发生和建构的心理过程。“图式”是指活动的结构,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与前提。在婴儿时期最初的图式只是一些遗传性的本能活动,即所谓“遗传性图式”(如吸吮等),以后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图式不断改变与复杂化,从感知运动水平一步步进到运演思维阶段,最后到形式运演阶段,形成纯数理逻辑运演的抽象活动图式;从最初单一的遗传性反射图式发展成多种图式的协同活动,儿童的认知水平逐步提高、成熟。“同化”与“顺应”是个体适应客观环境的两种主要机能。皮亚杰说道:“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4)这两种机能,贯穿认识发生和建构过程,同化是指个体把客体的刺激纳入主体的既成的心理活动图式之中,这只能引起图式的量的扩展和变化,而不能产生新的认识;顺应则是指原有图式不能概括、同化客体,因而经过主体图式的自我调节,促进改变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以适应变化着的客体,这就造成图式的质变。从而形成新的知识。“平衡”则是指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平衡。皮亚杰说:“智慧行为是依赖于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5)就是说,主体在认识中每遇到新的客体,总是先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该客体,如获成功,便获得暂时机能平衡;如同化不了,便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以顺应该客体,直至它能被纳入新图式之中,方始达到新的暂时平衡。但这种新的暂时平衡又会被新的客体的认识所打破,而成为另一较高层次的平衡运动的开端。顺应与同化的这种不断从一种平衡向新的平衡发展的过程,正是主体认识活动图式不断建构、打破、再建构的过程,也就是人(个体)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的上述基本思想是卓越的,他不单解决了认识发生的心理学基础问题,而且对于我们研讨个体阅读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南,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这个基本思路去说明阅读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它的认识论特征。第一,我们应把文学的阅读看成是一种认识活动,一种对文学作品从意义、意象意境到思想感情的认识、理解和解释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在认识论范围内讨论这个问题。第二,阅读行为或活动,包括主、客体双方。文学作品作为阅读的对象是客体,读者则是阅读主体,阅读构成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第三,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认识、理解,既不单纯取决于作品,成为作品的消极、被动的反映;也不单纯取决于读者,成为主体自我意识的外射;而是来源于读者与作品也即读者双方的因素,而不只是由作品单方面提供的。第四,从阅读主体方面来看,阅读开始时,读者心中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已有一定的阅读心理图式结构作为前提,参与到对作品的认识活动中去。第五,对作品的认识必定也经历着一个同化与顺应辩证交替的过程,原有图式能同化则同化,不能同化就改变、更新,以适应作品实际。第六,因此,阅读过程是一个同化与顺应不断从不平衡态走向平衡态的发展过程,对作品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阅读心理图式不断改变与建构、逐步更新与提高的过程。总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可以用作我们讨论个体阅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下面,我们就按这些基本原则展开论述。
有关接受诗学的文章
附录二:作者著述一览一、专著□《接受与批评》,长江出版社2006年版。□《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当代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教程·当代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历代襄阳名作家论稿》,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3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024-02-02
这里,我想从接受批评的实践和现有批评中符合接受思想的几种模式作一简要概括和介绍。菲什认为,这就是读者反应批评所应做的工作。这一批评模式显然比菲什的“意义经验”描述要合理得多,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也要大得多。......
2024-02-02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这个问题包含诗学传统对后代诗学的影响,以及后代诗学对诗学传统的选择这两个方面。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与“楚辞”对后世诗学的影响就很典型。这一传统对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诗歌革新运动发生了重大影响。......
2024-02-02
而且,横向交互影响的实质,同样可以用视界交融和改变的观点加以解释。但是,自从歌德第一个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以来,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日益增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2024-02-02
姚斯还认为,文学这种打破读者旧视界的作用,“能将自身在感觉的领域内具体化为一种对审美感觉的刺激,也能在伦理学领域内具体化为一种对于道德反映的召唤”。在实际阅读中,审美与道德视界的改变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2024-02-02
其实强调阐释多元性、无限性与批评有正误、有效与无效、高明与拙劣之分,并不是矛盾的。赫施据此批评伽达默尔陷入了相对主义。然而,赫施自己提出的确定对作品阐释的有效性的标准却是十分陈旧也难以成立的。然而,赫施仍然未能真正解决阐释有效性的标准问题。......
2024-02-02
海德格尔经过长期的思考后提出要把“存在”与“存在者”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传统本体论所研究的“存在”实际上都是指“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从而把两者混为一谈了。这就是说,传统形而上学向存在提问的方式本身就错了,这种错误把它引向了一条迷途。海德格尔认为,正确的提问应该是“存在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
2024-0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