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美籍华人作家刘宜良笔下的江南印象

美籍华人作家刘宜良笔下的江南印象

【摘要】:江南印象江南,是美籍华人作家刘宜良的笔名。他说来不及了,他们全家两天后就起程赴江苏,那里是江南的故乡。过了一小会儿,江南先生回来了。如此这般,我把与江南先生全家见面的情况,告诉给他。后来,关于暗杀江南的种种细节和内幕,频频见诸媒体。至今,我们家的书房里,还保存着《蒋经国传》一书,那是江南先生亲手签赠给林非的。

江南印象

江南,是美籍华人作家刘宜良的笔名。他的另外一个笔名叫“丁依”。

1981年,林非应美国汉学界之邀,去加州参加“鲁迅及其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邂逅了华裔美籍作家江南。关于他们两人的交往,林非已经写在他的《江南琐记》和《悼江南》两篇散文里,这里不再赘述。

那一年的秋天,林非好像特别忙。他刚从美国回到北京不久,就又应兰州大学的邀请,去该校讲学。同一年的秋天,江南先生仿佛也特别忙,他刚在加州参加完同一个会,就带着他的夫人崔蓉芝女士和两个孩子,来到了北京。

某一日的傍晚,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话筒的那一方说要找林非先生。说话者是位男士,持江浙口音,音色令我觉得耳生。当时林非正在兰州,我便如实相告,并请教他是何方人士。他告诉我,他是江南,《蒋经国传》一书的作者,从美国旧金山来,现在住在北京饭店,想与林非见面,问我林非何时能从兰州返回北京。我告诉他大约十天左右。他说来不及了,他们全家两天后就起程赴江苏,那里是江南的故乡。他表示,如果此次见不到林非,就与我见一面也好。于是,在电话中约定了见面时间。

我如约准时到了北京饭店他们全家下榻的房间。开门的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士。脸上画着淡淡的装,衣着很雅致,说话轻言轻语,面带微笑。她客气地请我坐下,然后对我说:“真高兴与您见面。这次不能与林非先生见面很遗憾。真对不起,江南有点事情,要迟一点回来。请您稍坐一会儿吧。”之后,她就把身边的两个孩子介绍给我,一个很安静的小女孩,和一个很活泼的小男孩。

过了一小会儿,江南先生回来了。他的个头不高,体态精干,除了肤色显得黝黑之外,面庞上没有其他鲜明的特点,穿着一条牛仔裤,整个人的气质,就像我们在北京街头常常见到的那些江浙人一样。即使在刚刚开放的80年代初,他走在大街上,行人也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南方人,而不会把他当成美籍华人。

那一天,只见江南先生迈着急匆匆的步子,跨入了房间,一边走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有点急事,让您久等了。林非先生好吧?”(www.chuimin.cn)

我说:“很好。谢谢您。他从兰州打电话回家,我告诉他您来北京了,他让我代他问候您及全家。他说这次不能与您见面很遗憾。希望您常来北京,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很多。”

他告诉我:“这次不能与林非先生见面,我也觉得很遗憾。我们在旧金山谈得很好。不巧的是,他目前不在北京。我们全家明天就要启程去江苏,老家有很多亲戚,都盼着我常回去看看。自从我1949年离开内地之后,一直怀念故乡。中国与美国建交后,我才有可能回来。以后我会经常回来。请代为问候林非先生,我下次来北京时,再与他见面。”

我祝他们“一路顺风”,然后告辞出来。

江南先生很客气,他把我送出了房门,送下了电梯,送至了大堂,之后,与我告别。几天后,林非返回家中。如此这般,我把与江南先生全家见面的情况,告诉给他。他说:“以后有的是见面机会。”

谁都不曾料到,三年后,1984年,同样是秋天,10月中旬偏后的一天,忽然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江南被暗杀的消息。他被暗杀的具体时间是10月15日,地点就在他的旧金山寓所,杀手躲在他的车库里。后来,关于暗杀江南的种种细节和内幕,频频见诸媒体。又有崔蓉芝女士与台湾当局对簿公堂,最终获得胜诉的消息。至今,我们家的书房里,还保存着《蒋经国传》一书,那是江南先生亲手签赠给林非的。我的书柜里也放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块精工牌坤表,那是江南先生陪着林非在旧金山为我购买的礼物。我办公室的钥匙环上挂着一块铁牌,铁牌上用英文写着“我的心留在旧金山”,这块铁牌是江南送给林非的小小纪念品,江南送给林非许多这样的铁牌,请他随意送给朋友,林非首先送给我一个。27年过去了,这块铁牌依然挂在我的钥匙环上。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多次去美国,其中有三次,我到过旧金山。但是,我并不知道江南先生故居的地址,也再没有看见过崔蓉芝女士和她的孩子们。仅仅在头脑中,留下了那唯一一次见面的回忆。

(写于2007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