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评传——应《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丛书之约而作“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俄〕H.A.维亚席姆斯基一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在松花江发大水的一片混乱中,萧军将萧红接出东兴顺旅馆,送往市立第一医院,萧红生下了一个女孩。由于萧红产后病重,经济困难,萧军遂将女孩送给他人。......
2024-02-01
去哈尔滨参加萧红纪念会
六月中旬的哈尔滨,阳光明媚,树木苍翠,气候怡人。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我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去参加由黑龙江省文联等单位共同发起组织的“纪念萧红诞辰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东道主把我们安排在享有盛名的“花园村宾馆”里,这是一座宽阔幽静的院落,一栋又一栋建筑风格不同的房子,隐蔽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每当我在开会之余,走进树林中间的小路,任情遐想的时候,都会立即想起那位39年前夭逝在香港的女作家。如果世界上真有在天之灵这样一种东西存在的话,她看见自己的七十大寿过得这样风光,有来自国内外的六十多位作家和学者隆重纪念,其中固然有她生前的亲友,但大多数却是与她无亲无故,只因仰慕她的文名而研究她的作品的后人,她的心里一定感到很安慰吧。我还想到:30年代的初期,萧红也曾像我这样,一个人流连于哈尔滨的小路上,但那不是在幽雅宾馆的小树林里,而是在喧闹嘈杂的街头,没有饭吃,下雪天还穿着露孔的单鞋,找不到过夜的地方,忍受着社会对她的轻视与奚落,但是这个又脆弱又倔强的女性,还是艰苦地挣扎过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身上,都有这样一股顽强地战胜命运的劲头,所以我们这个历经沧桑的民族,才能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次的学术讨论会上,我不仅又一次见到了早已相识的东北老作家舒群、萧军、骆宾基诸位长者与美国学者葛浩文教授等,而且也和东北几位神交已久的萧红研究者见了面,又结识了像日本的前野淑子女士这样的新朋友。几天之内,大家彼此交流了研究萧红作品的收获,讨论了她的散文和小说的艺术风格,交换了彼此掌握的资料,又一起去访问了萧红的母校哈七中(原一中)和萧红在哈尔滨住过的东兴顺旅馆(现为靖宇街104号,是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仁里街道委员会的所在地)、商市街25号(现为红霞街25号)小院等地方。萧红在这两个地方住过的小屋,都已住上了人家,屋主人热情地回答了我们七嘴八舌的询问。
最难忘的是去访问呼兰县的萧红故居。前一天晚上,天空忽然阴沉起来,淅淅沥沥的雨点,落了一夜,第二天仍然不停。有的朋友说:那是因为萧红心里有委屈,在落泪呢。我们辗转于萧红故居的五间大北房里,房里的土炕、木制的炕沿和地板,仍然保持着70年前的风貌。我久久地端详着它们,迟迟不肯离去,当不得不走的时候,头上顶着雨,脚下踩着烂泥,仍旧频频地回首张望,这里就是《呼兰河传》中描写过的地方啊!可惜那个被她写得很美的后园已经盖上了房子,只有小角门还保持着往日的风采,但也是被黄泥封住,不能出入的死门了。
萧红读过书的小学校(现称呼兰镇建设小学)的孩子们,用他们甜甜的奶嗓子,背诵着小诗《春曲》,热烈地欢迎我们。他们那一双双充满了稚气与笑意的眼睛,都盯紧了黄发碧眼的葛浩文教授,他们不大明白这个大鼻子,为什么如此地喜爱他们的老乡亲,对他带着明显的兴趣。直到今天,我的耳边还常常回响起奶嗓子的清脆朗诵声。而每当我想到孩子们也如此喜爱文学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的心脏就会颤抖,而眼眶也会湿润起来。(www.chuimin.cn)
我站在呼兰县的泥泞的小路上,向南方遥望,想象着萧红葬身之地的香港浅水湾和圣提司凡女校,会是什么模样。前些天曾经接到中文大学卢玮銮女士的来信,前几天又听葛浩文教授当面告诉我,香港方面也有纪念萧红的活动。我作为《萧红传》的作者,遥祝千里之外的盛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1981年7月于北京
(原载香港《文汇报》1981年7月14日)
有关肖凤文集.的文章
萧红评传——应《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丛书之约而作“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俄〕H.A.维亚席姆斯基一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在松花江发大水的一片混乱中,萧军将萧红接出东兴顺旅馆,送往市立第一医院,萧红生下了一个女孩。由于萧红产后病重,经济困难,萧军遂将女孩送给他人。......
2024-02-01
访萧红故乡走出哈尔滨,汽车在乡间公路上颠颠簸簸地走着,不到一个小时,就来到了呼兰河边。汽车穿过了县城中心,又颠簸了一会儿,就来到了萧红的老家。终于走进了萧红的故居。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萧红故居屋内。可惜里面早已盖上了房子,并且垒上了高墙,与萧红故居一分为二了。我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神不守舍地跟随着朋友们的脚步,离开了萧红的故居,走进了萧红读书的小学,孩子们用甜甜的奶嗓子把我召回到现实的世界。......
2024-02-01
沈从文先生送给肖凤的墨宝这件事需要从头说起。在会上邂逅的华裔女作家陈若曦,托林非给沈从文先生带来了一盒巧克力。林非请我给沈先生送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声,估计是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女士。沈先生坐在一张椅子里。那次的拜访,虽然是第一次,但是沈先生独特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不久之后,我收到了沈先生寄给我的一封信。打开信封一看,是沈先生送给我的一张墨宝。......
2024-02-01
肖凤说《红楼梦》一、百读不厌《红楼梦》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给国人提供了似乎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可是我们中国,确实有非常专业的《红楼梦》研究所。也足以证明,《红楼梦》这部作品,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前些日子,关于《红楼梦》的话题又热了起来。目前,又相继有三支人马先后表示,要重新拍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虽然上次重拍电影和初拍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并不久远的事。......
2024-02-01
《萧红传》、我的笔名及其他朋友送给我一张《文学报》1994年10月13日的复印件,我才看到上面刊登的萧军先生夫人王德芬女士的《传记必须真实》一文,因文中数处提到了我的名字及拙作《萧红传》,而有关我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所以有必要写文,予以说明和澄清。拙作《萧红传》出版之后,我曾将此书呈送萧军先生、舒群先生、端木蕻良先生等每人一册,请诸位指正,因为该书中都实名实姓地写到了他们各位。......
2024-02-01
李唯建先生写给肖凤的两封信及注释1981年3月8日肖凤同志:信悉。我问到庐隐的情况。庐隐问起我的文学爱好以及写作情况。关于庐隐的第二任丈夫李唯建先生,我已经从庐隐的作品里,了解了不少,知道他是一位诗人和翻译家。这次到上海,我也请程俊英教授和陆晶清先生,讲讲她们在半个世纪前对李唯建先生和庐隐结婚后生活状况的回忆。......
2024-02-01
散文概说一、什么是散文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是一种包含着更为丰富内容的文学体裁。后来,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长期以来被排斥于正宗之外的小说与戏剧创作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且随着西方近代文艺理论被介绍进我国,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确定,使它成为与诗歌、小说和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所谓叙事性散文,顾名思义,它是以叙事为主的,当然,叙事性散文中也常带有抒情因素与议论因素。......
2024-02-01
我眼中与心中的冰心先生我能够有机会与文学前辈冰心先生亲密地接触,缘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约请我撰写《冰心传》一书。然而,我仍然觉得写作《冰心传》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任务,因为冰心先生不仅是一代才女,还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女学者,20世纪的几代中国读者都热爱她。在一座“高知楼”里,我找到了冰心先生住的单元。......
2024-0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