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送给肖凤的墨宝这件事需要从头说起。在会上邂逅的华裔女作家陈若曦,托林非给沈从文先生带来了一盒巧克力。林非请我给沈先生送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声,估计是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女士。沈先生坐在一张椅子里。那次的拜访,虽然是第一次,但是沈先生独特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不久之后,我收到了沈先生寄给我的一封信。打开信封一看,是沈先生送给我的一张墨宝。......
2024-02-01
苦闷就读书
双手拿着一本书,半躺在床上,仔细地阅读——这是我最喜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这样说:我的大半生,都是在读书与教书的过程中度过的。阅读给了我无限的乐趣,我流连在书海中,因为精神领域的富有,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既不羡慕金钱,也不羡慕权势,对那些由于浮躁或空虚而追求的种种“娱乐”和“享受”,避之唯恐不及。
而引导我痴迷地走入“阅读生活”的最初原因,竟然是苦闷。
我出生在北京市的一个世代读书之家。从懂事起就没有看见过自己的生母,也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是慈祥的祖母用无私的爱抚育我成长。她老人家的四合院就是我温馨的家园。虽然我是一个女孩子,祖母却从来不让我学习女红之类,她老人家教给我的做人原则是:好好读书,以学问立身,成为像我曾祖父和祖父那样优秀的知识分子。
不料,在我不满12周岁的那一年,一个霹雳从天而降——最爱我的祖母突然患脑溢血去世了。照耀着我童年时代的太阳,突然熄灭了。不久之后,曾经拥有的家园就毁在了我继母的手里。继母不仅毁灭了祖母的家园,她还不让我这名优秀学生继续读书。
祖母去世后,恶毒的继母把我赶出了父亲的家门,让我去“自谋生路”。就在如此的困境中,我小学毕业,考取了北京市内最好的女子中学——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名实验中学),成为许多同学羡慕的对象。
师大女附中的校园在西单二龙路胡同,那是我听课学习和增长知识的所在。女生集体宿舍,则在不远处的辟才胡同,那是我上晚自习的地方,和我的“安身立命之地”。我的所谓“安身立命之地”,其实就是一个床位,这张床是用两个长条木板凳和三块长条木板搭成的,设在一间平房里屋的窗下。这间住着12个女孩子的大屋子,和窗台下面的这个小角落,就是我的“家”了。
每逢寒暑假,同学们都回家去了,空荡荡的宿舍里,只剩下了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这样的时候,我就会把房门锁好,然后躺在我的角落里,对着室内黑黝黝的屋顶,和窗外黑暗的天空,思念我的再也无法见面的亲人——我亲爱的祖母,同时也思念虽然近在咫尺却已属于他人,再也无法返回的家园。(www.chuimin.cn)
对于我来说,祖母在世时的生活状态,与目前的生活状态之间,已经划出了一条深深的鸿沟。
没有了祖母的爱,没有了家,我孤苦无依,茫然无措,物质上的匮乏与精神上的痛苦,都是笔墨难以形容的。我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这种刻骨铭心的苦闷,与一个孩子的年龄,是极不相称的。
欢笑不再属于我。我常常默默地流泪。我生平第一次,患了头痛症。
然而,我只有11岁多一点儿,生活还没有真正开始。我必须“自救”和“自强”
祖母健在时,不是常常指着正房里的条幅,谆谆地告诫我吗:“好好念书,学你爷爷和老爷爷。”
为了告慰祖母的在天之灵,为了找寻情感方面的慰藉,我在完成课内的指定功课之后,走进了学校图书馆。从此,开始了与中外古今的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之间的对话。也是从此,决定了我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以及后来我对职业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同时,我的头痛症,也不治而愈。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8年8月6日
有关肖凤文集.的文章
沈从文先生送给肖凤的墨宝这件事需要从头说起。在会上邂逅的华裔女作家陈若曦,托林非给沈从文先生带来了一盒巧克力。林非请我给沈先生送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女声,估计是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女士。沈先生坐在一张椅子里。那次的拜访,虽然是第一次,但是沈先生独特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不久之后,我收到了沈先生寄给我的一封信。打开信封一看,是沈先生送给我的一张墨宝。......
2024-02-01
肖凤说《红楼梦》一、百读不厌《红楼梦》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给国人提供了似乎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可是我们中国,确实有非常专业的《红楼梦》研究所。也足以证明,《红楼梦》这部作品,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前些日子,关于《红楼梦》的话题又热了起来。目前,又相继有三支人马先后表示,要重新拍摄《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虽然上次重拍电影和初拍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并不久远的事。......
2024-02-01
好散文对我的教育如果问我此生有什么嗜好,那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后来,当我成了一名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时候,我又读到了出自另一位大智大仁的中国文豪之手的散文作品,那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的散文和杂文。另外,许多优秀的西方传记体散文,如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等伟人传记,莫洛亚的《屠格涅夫传》等诸作家传记,也都给予了我教育和启迪。......
2024-02-01
我与读书我无论怎样忙,每星期都要顺便到最近的书店去一两次,在一般情况下,我都要买两三本新书回去。可是实际上,不但我忍痛拿出来的读书时间不足,而且头脑平庸,毅力也不够。当然,我的书既有日本人写的,也有翻译过来的,确切地说,也许我读得比较多的是翻译过来的书。我希望得到值得我整天进入书库,废寝忘食,边读边抄的那种宝书。......
2023-12-03
李唯建先生写给肖凤的两封信及注释1981年3月8日肖凤同志:信悉。我问到庐隐的情况。庐隐问起我的文学爱好以及写作情况。关于庐隐的第二任丈夫李唯建先生,我已经从庐隐的作品里,了解了不少,知道他是一位诗人和翻译家。这次到上海,我也请程俊英教授和陆晶清先生,讲讲她们在半个世纪前对李唯建先生和庐隐结婚后生活状况的回忆。......
2024-02-01
我眼中与心中的冰心先生我能够有机会与文学前辈冰心先生亲密地接触,缘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约请我撰写《冰心传》一书。然而,我仍然觉得写作《冰心传》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任务,因为冰心先生不仅是一代才女,还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女学者,20世纪的几代中国读者都热爱她。在一座“高知楼”里,我找到了冰心先生住的单元。......
2024-02-01
散文概说一、什么是散文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是一种包含着更为丰富内容的文学体裁。后来,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长期以来被排斥于正宗之外的小说与戏剧创作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且随着西方近代文艺理论被介绍进我国,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确定,使它成为与诗歌、小说和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所谓叙事性散文,顾名思义,它是以叙事为主的,当然,叙事性散文中也常带有抒情因素与议论因素。......
2024-02-01
萧红评传——应《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丛书之约而作“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俄〕H.A.维亚席姆斯基一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在松花江发大水的一片混乱中,萧军将萧红接出东兴顺旅馆,送往市立第一医院,萧红生下了一个女孩。由于萧红产后病重,经济困难,萧军遂将女孩送给他人。......
2024-0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