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西方审美经验观念史:审美快感的来源与限制

西方审美经验观念史:审美快感的来源与限制

【摘要】:亚里士多德既然重视审美经验行为的完整性,既然承认感性因素在经验行为中的存在价值,就不可能不在形式结构中给审美愉悦安排一个位置。其二,他对审美快感的来源也没做限制。这主要是指悲剧引发的快感。

四、审美快感

对审美经验行为特征的强调,是亚里士多德潜能和现实关系在审美经验观念当中的体现,而对这种行为完整性、统一性的说明,则突出了形式因素的重要作用。形式毕竟是抽象的东西,既然看重它,散乱的感性因素自然会遭轻视,这在亚里士多德身上也有体现。不过,由于在自己的哲学中认可了感性事物的实体地位,形式虽重要,但体现出形式力量的审美感受,他却是能够认同,因此非但未像柏拉图那样,对感性“质料”方面的审美快感因素横加否定,反倒为其寻找着存在的理由。

首先是审美快感的一般形式。亚里士多德既然重视审美经验行为的完整性,既然承认感性因素在经验行为中的存在价值,就不可能不在形式结构中给审美愉悦安排一个位置。这种意见主要反映在《诗学》中,里面他多次申述过快感因素在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比如:

作为一个整体,诗艺的产生似乎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模仿并通过模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可资证明的是,尽管我们在生活中讨厌看到某些实物,比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形体和尸体,但当我们观看此类物体的极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却会产生一种快感。求知不仅于哲学家,而且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尽管后者领略此类感觉的能力差一些。因此,人们乐于观看艺术形象,因为通过对作品的观察,他们可以学到东西,并可就每个具体形象进行推论,比如认出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是某某人。倘若观赏者从未见过作品的原型,他就不会从作为模仿品的形象中获取快感——在此种情况下,能够引发快感的便是作品的技术处理、色彩或诸如此类的原因。[25]

亚里士多德把模仿看作是人的天性,把由此而来的快感也视做人的天性,这在理论上虽不免有推诿之嫌,但至少对感性快感因素是种接受,甚至把“引发快感”视作为审美经验的原因。这是其一。其二,他对审美快感的来源也没做限制。“逼真”能带来快感,求知能带来快感,能认出对象是生活中的“某某人”一样可以带来快感。这和柏拉图只承认神秘“观照”的那种理智快感相比,范围广了许多。说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感性欲望的满足已并不全然意味着罪恶。

当然,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视的仍然是求知的快感,即直接和理性形式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快感。在这一点上,他和柏拉图的观照说并无二致,而且也都是把审美经验看作为一种认识形式。二人的分歧在于,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中,就已经把这类感性要素(“质料”)和理性要素(“形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世界的本体。如此就不会像柏拉图那样,在选择哪种快感更符合“理念”时,左支右绌,一会儿说感性的快感都要排除,一会儿又说激发勇气的快感也可接受。也正因为这样,亚里士多德在谈感性快乐时无所避讳。而且,除了理性观照的快感之外,他还肯定了单纯感性形式方面的快感,比如色彩、线条等因素刺激感官带来的快感。比如小波利克里托斯约在公元前350年设计的《埃皮达罗斯剧场》(Theater at Epidaurus,图5.2),且不说在这里曾上演过的种种大型悲剧,里面曾有过的种种欢腾刺激。即便依山就谷、犹若天成剧场本身,庞大的圆弧从舞台圆心层层向外扩展,那种雄浑庞大的力感就仿若星河旋转,摄人心魄。仅仅剧场的外观形式,就足以引发动人心魄的快感。亚里士多德的这种看法,无疑为后来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等流派开了理论先河。

其次是审美快感的剧烈形式。这主要是指悲剧引发的快感。在此问题上,柏拉图所持的是反对意见,认为悲剧让人的感情尽量宣泄是不好的,容易引发剧中人物的“感伤癖”和观众的“哀怜癖”,认为这是缺乏理性调控的结果,由此产生的快感也是有害的。

你可以这样来看:我们亲临灾祸时,心中有一种自然倾向,要尽量哭一场,哀诉一番,可是理智把这种自然倾向镇压下去。诗人要想餍足的正是这种自然倾向,这种感伤癖。同时,我们人性中最好的部分,由于没有让理智或习惯培养好,对于这感伤癖就放松了防线,我们于是就拿旁人的痛苦来让自己取乐……很少有人看到,旁人的悲伤可以酿成自己的悲伤。因为我们如果拿旁人的灾祸来滋养自己的哀怜癖,等到亲临灾祸时,这种哀怜癖就不易控制了。

图5.2 小波利克里托斯,埃皮达罗斯剧场,约建于公元前350年,后经改建。

他甚至还认为,只有心怀恶意的人才会从中得到快感。[26]

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把柏拉图的反对的理由当成自己的目的,认为悲剧就是要制造哀怜和恐惧。至于如何引起这两种情感,他在《诗学》中总结出四种:

在最完美的悲剧里,情节结构不应该是简单直截的而应该是复杂曲折的;并且它所模仿的行动必须是能引起哀怜和恐惧的——这是悲剧模仿的特征。因此,有三种情节结构应该避免,一、不应让一个好人由福转到祸;二、也不应让一个坏人由祸转到福。因为第一种结构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只能引起反感;第二种结构是最不合悲剧性质的,悲剧应具的条件它丝毫没有,它既不能满足我们的道德感(原文是“人的情感”——朱光潜),又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三、悲剧的情节结构也不应该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从福落到祸,因为这虽然能满足我们的道德感,却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遭殃的人和我们自己类似,才能引起恐惧;所以这第三种情节既不是可哀怜的,也不是可恐惧的。四、剩下就只有这样一种中等人: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但是他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27]

亚里士多德还举了埃斯库罗斯、荷马、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人作品中的人物来说明,讲得非常清楚。不过问题是,他为何推重悲剧的这种哀怜和恐惧呢?亚里士多德给出的理由是,这样可以“净化”观众的情感,所谓:“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俱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28]从而得到快感。这里的“疏泄”又译作“陶冶”或“净化”。

“净化”(κáθαρσιs)的英文形式是Katharsis、 Catharsis或Purgation等。本书第一章、第二章介绍过,这个词最早是应用在狄俄尼索斯的宗教祭祀仪式当中,让激情和痛苦之类的情绪在表演、参与中得以宣泄。所以也有“宣泄”、“涤罪”等义。不过,毕达哥拉斯主要提到过音乐的净化作用,到了亚里士多德这里,不仅将它用在悲剧当中,还把它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关于“净化”说历来存在争议,至今尚无定论。但人们一般都愿意把这个词的美学诠释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这里。只是,《诗学》专门讨论这个词的章节遗失了,现在勉强能找到的间接说明也仅存于他的《政治学》里。其中第八卷相关的文字,从其英文版本中译摘如下:

应该学习音乐,是因为可从中得到不止一种好处。其一是教育,其二是净化(“净化”这个词这里暂不作解释,待以后谈《诗学》时,再详细讲)其三,在身心疲惫时,音乐也是用来享受、放松、消遣的不错办法。由此就明白了,所有的乐调都可采用,但用的时候要取之所需。如用来教育,就选最合乎道德的那种;如听他人演奏,所取乐调不妨动感、激昂。怜悯、恐惧或狂热之类的情绪,在有些人那里反应强烈,但所有人多多少少也会受到波及。有些人受宗教狂热支配时,灵魂就激动不已,一听到那些神圣的旋律,就如痴如狂,不能自己;待平静下来,就好像得到了疗治和净化。那些受哀怜、恐惧或其他情绪波及的人,也会有类似的体验,至于另外的人,则依各人感应能力的强弱,波及程度有深有浅。但所有的人都会受到音乐激动,得到净化,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慰。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乐曲可以给人无害的快感。[29]

就所能找到的资料来看,这一段应该是亚里士多德对净化方式的唯一说明了。从中可以看到,需要净化的一般是“怜悯”和“恐惧”,但这个术语原初祭祀意义上的“狂热”情绪,似乎也是可以净化。但从悲剧的意义上说,需要净化的还是前两者。很显然,亚里士多德并不仅仅是在悲剧经验中使用净化一词的,那也就是说,所有的审美经验似乎都可以具备这种净化作用。

关于净化的性质,似乎还是该把这种净化后的快感,同亚里士多德对快感的一般理解结合起来。那就是说,若想使哀怜、恐惧这类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唯有达到一种“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某种失衡的情绪在更高程度上达到平衡。因为只有靠认识才能达到作为本体的“形式”,而只有达到“形式”才是对审美快感的保证,所以净化说也应该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自然展开。

【注释】

[1]【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上,马永翔、赵玉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2]【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第2册,席代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201页。

[3]关于亚里士多德跟从柏拉图读书时的年龄,苗力田先生主编的《古希腊哲学》,认为是18岁,拉尔修和卡特里奇认为是17岁。本书从后说。参见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5页;【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上,马永翔、赵玉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英】保罗·卡特里奇主编:《剑桥插图古希腊史》,郭小凌、张俊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4]【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上,马永翔、赵玉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5]【美】J·L·本恩顿、L·D·亚尼:《全球人文艺术通史》上卷,尚士碧、尚生碧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85 页

[6]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页。(www.chuimin.cn)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0,60页。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2页。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9页。

[10]“实体”的希腊语原文是ousia,与to on(存在)一样源出于einai,是阴性现在分词

[11]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页。

[12]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页。

[13]阿尔基比阿得斯(Alkibiadēs)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雅典政洽家,受过阿里斯托芬等喜剧是人的嘲讽。

[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巾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1 页。

[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第 178 页。

[16]【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版,第23,29,40 页。

[1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第38页。

[1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0页。

[19]【波】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茨:《古代美学》,杨力、耿幼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20]【英】保罗·卡特里奇主编:《剑桥插图古希腊史》,郭小凌、张俊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21]【英】保罗·卡特里奇主编:《剑桥插图古希腊史》,郭小凌、张俊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13页。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4—65页。

[23]Aristotle,Poetics,Translated by S.H.Butcher,Orange Street Press 1998,p.15.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8 页。

[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7页。

[26]【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85—86,294 页。同时参见John M.Cooper,edited,Plato Complete Work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p.1210。

[2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4—85页。同时参见Aristotle,Poetics,Translated by S.H.Butcher,Orange Street Press,1998,p.23。

[2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3页。

[29]Aristotle,Politics,Translated by Benjamin Jowett,Batoche Books Kitchener 1999,p.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