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如何认定与计量学分制?新课程疑难问题解析

如何认定与计量学分制?新课程疑难问题解析

【摘要】:学分认定是实施学分制的首要因素和关键,学校必须规范认定每一个学分,建立起科学的学分认定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学校学分认定机构对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确定是否认定学分。学分认定机构负责人(校长)签署认定意见。③只因课堂表现不佳而不能获得学分的,一般延期认定。

45.学分制如何认定与计量?

1.学校高中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不同课程由不同主体认定(如表1)。学分认定是实施学分制的首要因素和关键,学校必须规范认定每一个学分,建立起科学的学分认定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作为课程实施第一责任人的校长,要诚信为先,严格把关,保证每个学分的信度,不能滥记学分。诸如班会、校内外活动(除综合实践活动外)及各类获奖证书等,能采用书面记录的尽量不换算成学分,尽可能减少学分的误用。

表1 高中学分认定主体

2.学分认定的程序和办法:

(1)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通过考试、考核。

(2)任课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和学习结果,提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须有实践场所管理人员、服务对象单位管理人员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过程的翔实记录。

(3)学校学分认定机构对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确定是否认定学分。

(4)学分认定机构负责人(校长)签署认定意见。

(5)学校公告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有网站的学校可在网上公布,学生可上本校网站查询)。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书面通知学生并说明原因。

3.学分的记录和管理(www.chuimin.cn)

(1)学分认定情况要分别记入学校学分认定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普通高中学生发展评价册或成长记录册。

(2)学生学分认定档案或学业成绩报告单内容由学生在该课程(模块)修习过程中所用时间(课时)、考试、考查、考核成绩、学分认定时间(年、月)等组成。

4.是否可通过补修、重修获得学分

可以通过补修、重修获得学分,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必修学分只能补修,对应的课程(模块)不能放弃或改修;选修学分对应的课程(模块)可以补修、重修、放弃或改修。补修、重修和改修时间限定在高中三年内,不得延长时间。

5.必修学分的补修:

①只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申请补考或申请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模块的考试(一般不超过2次)。

②只因修习时间不足(如病假)不能获得的,可在补足修习时间后认定。

③只因课堂表现不佳而不能获得学分的,一般延期认定。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后续表现来定。

④参加同科课程(模块)重修一般不超过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