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改革目标。而课改目标又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的。在领会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时,要十分关注以下两点:一是课程应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关注点。这是我们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此次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核心和关键。......
2024-01-31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成功开展英语教学的先决条件。然而笔者在平时的听课、评课工作中发现,有些教师对于探讨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不太重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高中教材已经详细列出完整的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因此没有必要再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看似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明确的教学目标给教师留有极大的把握空间,而有些教师缺乏分析教学目标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当;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根本不制订任何教学目标,只是按部就班完成教材上的教学任务。
一、在教学目标确定方面存在的误区
1.教学目标主体不明确
在有些教师的教案中,教学目标的主体不够明确。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lB Unit l7 Great Women时,某教师呈现的教学目标是:
(1) Master the Hew words and expressions.such as persistent,optimistic,inspirin9,generous;
(2)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learn positive qualities from great women.
这两个教学目标的主体既不明确,也不一致:第一个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第二个目标主体是教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下文简称为“新课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但却明确提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那么,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应考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为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本着此原则,上面的第二个目标应改为:Learn positive qualities from great women.
2.教学目标重点不突出
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面面俱到,分项列出了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但所列出的目标既缺乏重点,又不具备可操作性。任何一个单元或课时的目标都应该有明确的重点,而不是平行并重。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有明确、合理的依据,并应反映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形式。此外,有些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显得宽泛或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不好评价。
例1:Master the new words.
[点评]这种目标描述过于模糊和宽泛。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的表达 法往往不止一项。教师要列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具体词汇,否则学生会因目标词汇过多而产生畏惧心理。
例2:Develop their readin9/listening skills.
[点评]这种目标过于宽泛,没有明确提出培养或提高何种阅读技能和听的能力。这类目标没有可操作性,缺乏可评价性。
3.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目标缺失
文化意识是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两方面的素养是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高中教材中的主题基本都暗含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信息,但有些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却忽视了这一点。
例如,SEFC Book lA Unit l2 Art and Literature的Wamaing-up中有四幅世界名画,包括齐白石的虾、达•芬奇的《蒙娜江莎》等,任务是要求学生把画家与其作品对应上,并说出自己对该画的了解。本环节所蕴含的文化意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paintin9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不同国家的绘画艺术形式及其成因,并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在处理此环节时,有些教师要么将其省略,要么按照教材不折不抓地完成任务。这说明这些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忽视了文学艺术作品是作者思维的表达方式。针对上述教学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作者思维的文化因素、社会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仅是根据已有知识把画家与其作品对应上。在高中阶段,思维方式、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艺术形式的积极情感的弓导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教师忽视了语言是思维表达和文化传播的手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把英语作为思维表达和文化交流的工具。
4.侧重语言知识目标,忽视语篇意识的培养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强调语言知识点的挖掘,学生就难以系统地获得词汇和语法知识因而也就无法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是学生语言输出的范例,因此在单元教学的阅读、听力等语言信息输入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和理解精彩的语句和语篇行文思路,做到学以致用,把挖掘到的精彩语句和行文思路运用到口语和写作实践中。
5.技能目标定位不当
技能目标是指学生获得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某种技能,这种技能不受语言材料和具体语境的限制,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在听课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常把捕捉具体信息或者完成某一环节中的具体任务定位为技能目标。
例如,某教师将SEFC Book lB Unit l7 Great Women阅读2的技能目标确定为:Conclude Helen Keller’s qualities and find appropriace words to describe her.这种目标是针对某一具体语境下的任务目标,学生完成了这项任务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了描述人物品质的能力。本环节恰当的技能目标可以表述为:Learn how to describe people’s/great wonlen’s qualities after reading the text.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和总结描述伟大女性品质的词汇、语句以及篇章结构,并把总结出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运用到口语或者写作中,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描述人物品质的技能。(www.chuimin.cn)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以及原则
以上误区说明,不少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依据教材中设计的环节和任务以及自己的直觉判断。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在分析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以此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或调整,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扩充其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教材分析。教师要有选择地利用教材的各个环节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授教材内容。教师要挖掘单元主题所承载的语言知识目标(与主题相关的词汇、语法功能以及话题知识)、文化知识目标(主题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目标(挖掘主题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同时,教师还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来细化课时教学目标,并确定各个环节的过渡方式。
例如,在设计SEFC Book lB Unit l7 Great Women的教学目标时,某教师经过教材分析将本单元的口语目标确定为谈论钦佩伟大女性的原因;词汇目标是掌握一些描述伟大人物优秀品质的词汇;情感态度目标是通过总结和归纳国内外伟大女性所具备的品质而对其产生钦佩之情,并产生向伟大人物学习的强烈愿望。
基于以上目标分析,该教师删掉了教材中描述老朋友的听力材料,简化了SEFC Book 3B Unit l7中关于Helen Keller的老师Annie sullivan的听力材料,突出了其中描述老师优秀品质的词语(如strict和persistent等),并让学生归纳其他表示人物品质的词汇,如imaginative和 patient,以及Annie的激励性话语:Keep on beginnin9.Each time you fail,start all over again.You will grow stronger each time,until you can do and finish what you started out to do.这种教学材料的调整帮助该教师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总之,教材分析有助于教师明确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连贯性和一体性,实现单元之间、跨单元甚至是跨教材的知识的整合。
(2)新课标分析。分析新课标可以使教师提炼的主题更为准确。高中教材各个单元的主题都比较宽泛。以前面提到的SEFC Book lA Unit l 2 Art and Literature为例,教材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Talk about art and literature”。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如此宽泛的教学目标是无法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但如果参照新课标,教师就会找到解决办法。新课标对“艺术和文学”的七级话题要求是“了解艺术和文学的不同形式,如戏剧、小说、散文、诗、小故事、绘画等”。由此可知,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是学生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了解不同的文学艺术的英语表达形式,掌握“drama,novel,prose,poem/poetry,short story,painting”等词汇;在学习教材内容后形成用英语谈论painting(主要画派及其特点)和novel(小说行文思路)的能力。
(3)学生分析。学生分析的目的是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价值取向,从而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结合点,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可以采用课前访谈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例如,在设计SEFC Book lB Unit l7 Great Women的教学目标之前,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伟大女性”这一主题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情感取向,某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钦佩的国内外知名的伟大女性很少,甚至没有。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该教师决定在进行第一课时听力教学时,从谈论学生生活中的人物——老师、妈妈甚至是同学人手,引导学生欣赏自己身边女性的优秀品质,并引导学生明白:即使不能成为成功人士或者名人,也可以成为平凡而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实现了课时目标和单元目标。
2.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任何环节的目标都可以而且必须是多样化,即便是在听力环节,教师也要确定具体而明确的词汇、句法结构以及功能目标,而不是单纯要求学生听懂某个材料。
除了多样化,教学目标还要明确、具体。例如,在教学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第12册Unit 4时,某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De scribe routines.这个目标过于宽泛,教师可将其细化为:“Describe routines by using adverbs of frequency,such as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seldom,never.”这样具体的目标可以使学生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获得哪种技能,也有利于师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要求的知识,获得 Jr日标要求的技能和情感发展。有些教师忽视了教材中的总结(Sum up)和评价(Assess ment)环节,认为完成了教学环节就是实现了教学目标,而实际卜目标的实现与否应该由学生个体、小组乃至全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而体现出来。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用“ Why,How和What”来思考自己制订的目标。例如,如果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是“Develop read- ing skills”,就此目标教师要自问:“What kind of reading skills?”“How can students develop this kind of reading skills?”“Why should students develop this kind of reading skills?”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理顺教学设计的思路,明确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从而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三、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通过调研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而不是单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决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例如,某教师在进行SEFC Book lA Unit 8 Sports的单元词汇拓展时,通过PPT呈现了15个关于运动的词汇,而后领着学生读了两遍。下课后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一名积极记笔记的女生只记住了两个新词汇,她说自己课下会再记;而一名男生根本没有记笔记,问其原因,他说知道自己根本记不住,所以没有记。
同样的教学内容,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则相对较好。这位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在两分钟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写出的关于体育的词汇多。多数小组都写出了8~10个词汇。其中有些词汇学生甚至还没有学过。教师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教师又给了学生一分钟时间记这些词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课后接受访谈的两个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这些词语。
两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呢?原因并非两个班级学生的水平有很大差异,而是两位教师的学生观有很大差异。第一位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者,忽视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而是依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词汇的呈现方式,学生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很难记住,或者不愿记忆一些看似很枯燥的词语。第二位教师则利用学生喜好竞争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自然很好。当然,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或任务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不能为追求热闹的气氛而偏离或者丢失了教学目标。
总之,合理、准确地制订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就难以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也难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因此,英语教师要特别重视教学目标的制订,注重挖掘每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科学地确定具体、明确的多维度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切入点来实现目标。
有关新课程疑难问题解析的文章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改革目标。而课改目标又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的。在领会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时,要十分关注以下两点:一是课程应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关注点。这是我们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此次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的核心和关键。......
2024-01-31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中国清朝末年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约四十年。课程标准的总纲部分,相当于中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它的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曾经使用的分科教学大纲。......
2024-01-31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以化学为例,初中化学分为4个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主题又分几个亚主题,如“身边的化学物质”又分为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日常生活中的化合物,然后在亚主题下分别陈述内容标准。......
2024-01-31
选课指南设计的基础:对制度的态度选课指南可分为文本与制度两个层面。首先,选课指南制定过程本身应该具有长远的规划意识。各校对这些问题应该先有个统一的规定,并且在选课指南中说清楚。......
2024-01-31
新课改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对学生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 ,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这就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材料。总之,新课改下的教学,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新形势,才能不被淘汰。......
2024-01-3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德育观和教师角色要随之发生变化。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2024-01-31
化学教学单元的确定与单元教学目标的编制是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它们是教学分析的两个不同的“产物”,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单元的构建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而确立什么样的教学单元又是受教学目标所制约的。......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