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摘要】:1952年后,改用“教学大纲”。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而是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了基本理念的变革。

14.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何区别?

(一)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以社会与学生为依据,内容是宽泛的和可扩展的;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扩散性思维方式,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拓展。内容与目标直接挂钩,偏重于学习的实用性,支持自主的学习方式;重视个体差异,鼓励教师的个性化,以目标达成为主要评价指标。

(二)什么是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学科材料为依据,内容是有组织的和被限定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承为目标,是收敛性思维方式,具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定性;内容具有完整的体系但脱离学生的现实世界,鼓励被动的学习方式但对个体的差异不重视;强调教学的统一性,以考核标准为主要评价指标。

(三)框架结构比较: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比较

(四)主要区别:

“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12年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了《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在中国一直沿用了40年。建国初期,我国颁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

1952年后,改用“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表现。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而是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了基本理念的变革。

(1)教学大纲的主要弊端:

①知识教学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②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学生要求过高;

③强调教学过程,忽视了课程的其他环节;(www.chuimin.cn)

④课程管理上“刚性”太强,而弹性不足。

(2)新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突出的优势:

①明确提出了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②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合的课程目标

③课程标准打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④关注学生的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⑤评价的多元性;

⑥实行弹性指导,为课程实施提供广阔的空间。

(3)四大方面的主要区别:

①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②课程目标:由片面走向全面;

③课程实施: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④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