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基础素描与设计:实现转换

基础素描与设计:实现转换

【摘要】:项目四素描与设计的转换重点内容素描与设计,设计草图,设计素描,创意思维,设计构图,设计草图的分类,跨越方法。素描注重形象思维,强调的是艺术的审美与真实,而设计更强调设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所以素描作为设计的基础“语言”而存在。

项目四 素描与设计的转换

重点内容

素描与设计,设计草图,设计素描,创意思维,设计构图,设计草图的分类,跨越方法。

单元一 素描与设计

■知识点一:素描对设计的意义

素描先于设计,是造型和表达的基础,对艺术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主要讨论的素描对设计的基本意义和两者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素描存在的真实意义,使学生明白素描的目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态度认识世界的方式,结合文字图片,让素描以设计的基础任务,让学生掌握素描这种基本的艺术对话形式。素描作品如图4-1至图4-4所示。

图4-1 素描作品1(矫立旻作)

图4-2 素描作品2(张易作)

图4-3 素描作品3(方绍华作)

图4-4 素描作品4(王佳作)

素描对设计的基本意义如下。

素描作为基础美术,是设计意识与表达的关键,素描作为表现物象与传递信息的一种基本手段,是艺术设计的表达和创新的基础。

素描教育必须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素描有透彻的理解,才能在运用素描这种基本语言对当今艺术和设计产生发展和推动作用,这也是素描教育的真正目的。

素描来源于西方传统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一般作为绘画、雕塑等艺术的基础训练,着重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空间感、光感的绘画形式,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设计是提取实际物象中的组成元素,规划和设想后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会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确定方法和图案等,把思想和意图展现在大众面前,这种造型过程称为设计。

艺术设计因侧重不同衍生出许多不同的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和动画设计等。不同专业方向由于不同的设计概念,对素描的要求在教学中的侧重也有所不同。设计要求有严谨的理性思维,同时也要具备艺术想象力和审美。

设计由于专业的不同导致其设计素描的侧重点也不同。平面设计主要侧重于视觉方面的表现力,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侧重于透视的掌握和空间比例的感受。工业设计主要侧重于物体外观和比例结构的掌控和分析。动画设计主要侧重于人物和场景的表现等。

素描对设计的基本意义如图4-5至图4-12所示。

图4-5 环境艺术设计1(蒋粤闽作)

图4-6 环境艺术设计2(江依娜作)

图4-7 动画设计(佚名作)

图4-8 工业产品设计1(佚名作)

图4-9 工业产品设计2(蒋粤闽作)

图4-10 工业产品设计3(迟颖作)

素描为艺术设计中造型与形式美的训练提供了基本手段,并培养了设计中应该具备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理解构思能力,所以所素描的学习从一开始就为日后的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影响着设计创造的能力。正确的观察事物的方式,会得到更好的思维方式及设计方式。素描也为设计草图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养分,好的素描习惯会使设计者寥寥几笔就能表达自己的创意点。具备坚实的素描基础,可以在设计师产生灵感的瞬间,更迅速地记录下创作灵感,可见素描学习的重要性。概念草图与实景如图4-11和图4-12所示。

图4-11 概念草图与实景1(弗兰克·盖里作)

图4-12 概念草图与实景2(弗兰克·盖里作)

在大量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出,优秀设计作品背后都具有优秀的素描基础,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在创作的道路上走的更为通畅,创作出更具美感的作品。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将素描手段作为吸收设计知识、传达设计意识的最好的手段。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观察理解力是设计专业素描训练的目的,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设计思维,锻炼改造和创新手段,通过素描训练过程中所涉及的对于物象的美的探寻,对其造型规律进一步认识,培养审美能力,转变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现代艺术设计的领域中建立良好的基础。

■知识点二:素描与设计的关系

素描作为一种基础“语言”,是设计探索和表达的媒介,设计师通过素描从现实物体中抽取并表达意识的一种表现手段。素描强调画面黑白灰的视觉再现。而设计不仅汲取了素描黑白灰的视觉效果,还强调点线面原理的应用,以及比例尺度、规律、三维空间、结构剖析等方面的原理,强调艺术规律的运用。素描与设计如图4-13至图4-17所示。

图4-13 素描与设计1(佚名作)

图4-14 素描与设计2(安格尔作)

图4-15 素描与设计3(米开朗基罗作)

图4-16 素描与设计4(毕加索作)

图4-17 素描与设计5(佚名作)

设计语言的表达与素描的基础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设计不仅仅是反映物质世界,设计意识总从草图开始,经由反复修改,达到思想表达的功能性。素描作为设计的草图和表达手法,对设计的理性表达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素描而言,设计更注重物质的提炼和创意产生的美感,在作者观察到的物象的素描基础上,进行主观思维的改造和表达,其中运用到点、线、面等抽象元素等设计语言,从视觉传达方面丰富画面,体现美感。

所以,从本质上而言,素描与设计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着明显差别,解析素描与设计的关系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分析。

1.形态创造的功能特点

形态创造的功能特点图例如图4-18和图4-19所示。

图4-18 形态创造的功能特点图例1(佚名作)

图4-19 形态创造的功能特点图例2(方绍华作)

素描由于其能真实物体形象及其特点,所以作为一种特定的表达手法来反映设计的意识形态。

而设计更注重于结构和画面元素的合理安排,在反映物体特性的基础上展现美感,在创造性的重构物象之后考虑画面的完整性。

素描作为设计的基本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传达了设计的形态、构造及空间关系,往往一个设计的好坏,取决于素描训练过程中养成的敏锐观察力

2.画面表达的思维特点

画面表达的思维特点图例如图4-20至图4-22所示。

图4-20 画面表达的思维特点图例1(达利作)

图4-21 画面表达的思维特点图例2(埃舍尔作)

图4-22 画面表达的思维特点图例3(佚名作)

思维特点主要包含了形象思维和设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对实际物象的思考和再现,运用于绘画中,是一种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设计思维是指在设计过程中以实际物象作为素材,经过抽取、组合、再造创造出新的事物,更注重存在的合理性。素描注重形象思维,强调的是艺术的审美与真实,而设计更强调设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所以素描作为设计的基础“语言”而存在。

3.画面构思的造型特点

画面构思的造型特点图例如图4-23至图4-26所示。

图4-23 画面构思的造型特点图例1(矫立旻作)

图4-24 画面构思的造型特点图例2(埃舍尔作)

图4-25 画面构思的造型特点图例3(佚名作)

图4-26 画面构思的造型特点图例4(佚名作)

素描的造型特点主要是再现物体形象,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注重画面视觉效果,构图方面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完整的素描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和审美特性。

设计的造型特点在于其结构,画面元素的合理定位及安排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在充分反映物体形象和特征的基础上创造美感,在此基础上考虑画面的完整性和创造性。

4.观察方法与结构安排

观察方法与结构安排图例如图4-27至图4-31所示。

素描与设计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素描注重感性的观察和认识,对于形象外在形态的表现和内在感受的理解更为关注。它主要致力于调和观察与表现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感觉与理解的关系等。

图4-27 观察方法与结构安排图例1(佚名作)

图4-28 观察方法与结构安排图例2(佚名作)

图4-29 观察方法与结构安排图例3(佚名作)

图4-30 观察方法与结构安排图例4(佚名作)

图4-31 观察方法与结构安排图例5(佚名作)

而设计更强调的是以理性逻辑来观察、认识和分析所涉及的物象。素描与设计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必须遵循整体观察,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更加注重立体的观察方法。这种立体观察与素描有所不同,设计的立体观察方法为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是在抽象意义上的观察。而素描的立体观察是基于现实意义上的观察,对象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现实存在的物体,其视点和对象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在画面构图方面,素描注重对象在空间里的空间感与画面的完整性,体现的是物体丰富的明暗层次关系。而设计的构图没有素描那么中规中矩,设计的构图基本是不受限制的,它注重形式法则,如统一、均衡等,反而对虚实、疏密不强调。

思考与练习

1.素描对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2.分析素描与设计的关系。

单元二 设计素描

■知识点一:设计素描的概念

一、设计素描概论                             ONE

素描是一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作画者通过结构、光影来叙述内心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其他形式的艺术种类,如绘画和设计,而设计素描就是介于绘画和设计之间的一种作为沟通媒介的表现手法。设计素描如图4-32和图4-33所示。

设计素描与现代其他艺术息息相关,随处可见。比如,在平面设计中,它作为海报招贴的形式出现,而在产品设计中,它是设计表现创意和制作效果图的常用手段,它也可以用在环艺中绘制场景等。所以说设计素描是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有效地进行创作、表达和交流,是现代设计的基础,能有效地培养设计师观察、思维和创意的能力。设计素描作品如图4-34至图4-38所示。

图4-32 设计素描作品1(埃舍尔作)

图4-33 设计素描作品2(埃舍尔作)

图4-34 设计素描作品3(林广远作)

图4-35 设计素描作品4(石秀妍作)

图4-36 设计素描作品5(方绍华作)

图4-37 设计素描作品6(矫立旻作)

图4-38 设计素描作品7(佚名作)

说到设计不得不提包豪斯学院。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旨在培养全新的设计人才,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学习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激发创作灵感,训练多样的表达方式。包豪斯学院主教学楼及其设计者格罗皮乌斯如图4-39所示。

图4-39 包豪斯学院主教学楼及其设计者格罗皮乌斯

所有设计都是以灵感出现,以设计方案的提出并以一定的手法传达给别人,然后再投入到制作过程中。其中,设计者为了更准确、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并便于之后的生产制作,就用到了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其拥有方便观察、表达、修改、激发灵感和便于沟通等优越性,所以设计素描的训练尤为重要。

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基础课,以结构、明暗、质感、空间感、虚实的处理为重点,研究物象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其中不包含设计的要素。而设计素描注重结构的理解,通过观察研究和训练创新的思维手法,创造新的事物,并体现美感。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如图4-40至图4-42所示。

图4-40 设计素描(佚名作)

图4-41 传统素描1(丢勒作)

图4-42传统素描2(佚名作)

提高设计素描表现力,需要时常细心观察周围所触及的事物,多思考,从思考中寻求创意,也要多做速写练习。表现力离不开构图,构图为表现力提供的设计的基本结构,在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之后的创作。创意也是设计素描必不可少的,设计素描作品都是充满创意的,而创意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是需要培养的。

设计素描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所以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它没有传统素描那种感性美及随意性,反而增加了设计中所具有的有意识的理性。传统素描是设计素描的基础,所以要认真对待传统素描,在掌握了其基本的观察、思维和表达手法后,再融入设计的概念,提升设计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再运用素描表达出自己的构思创意。设计素描如图4-43至图4-45所示。

图4-43 设计素描1(佚名作)

图4-44 设计素描2(佚名作)

图4-45 设计素描3(佚名作)

观察、思维与表现手法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当进行创作时,先要有目的地去观察,搜集与设计有关的素材,积累必要的知识,再用多种思维启发灵感,在脑中形成设计方案,最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所以观察、思维和表现手法是创作的前后关系,具有紧密的不可调换顺序的关系。其中观察分为观察客观物象和观察画面,画面是创意的表现场所,观察既可以了解事物基本的构造组合,又可以判断画面是否精准,形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创意。观察是形象的积累,是创作的素材,没有观察就不能展开思维过程,就无法形成创意,没有创意的素描只是直白的、对实际物体的描摹,所以创意是表现的前提,而表现手法是运用工具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制作过程离不开大脑的思考调整,形象的表现必须不断观察,进行再思考。因此,观察、思维、表现手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作为设计素描的灵魂而存在。

二、设计素描的目的                          TWO

设计素描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学习设计素描必须具备艺术的审美、科学的逻辑、丰富的想象创造力和卓越的视觉表达能力。当代的设计素描的教学无法脱离传统美术的条条框框,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只能作为素描而不具备设计的内涵,设计素描在作为素描反映物质世界的同时,更应该创造物质世界。

设计素描包含了两方面的定义,其中的素描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存在,设计作为其精神内涵而存在。设计素描之所以和传统绘画的素描区别开来,正是因为有了设计这一层定义,设计注重创造新事物。在所有设计类课程中,创新都将作为其重点来考察,所以创新意识必须深入设计素描的方方面面。设计素描如图4-46至图4-49所示。

图4-46 设计素描1(房鑫尧作)

图4-47 设计素描2(陈超作)

图4-48 设计素描3(佚名作)(www.chuimin.cn)

图4-49 设计素描4(佚名作)

设计素描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现来表达设计内涵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物像外部结构的认识和内部结构的理解,从而经过归纳整理成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设计过程中去的能力。设计素描训练学生对物像轮廓、比例、结构、空间、明暗、质感、肌理等关系,和正负、凹凸、离合、内外、实虚等矛盾关系的把握。这些训练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最终运用所学的艺术语言把客观物像的特征,通过改造提取精髓并表达出来。

三、设计素描的基本特征                            THREE

设计素描以设计为目的,以素描为表现手法,在艺术沟通中起着极大的作用。设计素描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通过训练,使学生对物像的内部结构有正确理解,具有素描技巧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并不断调整设计思维深度,开拓想象力,使自己的想法在作品表现中更充分、合理。通过这些能力作为沟通外界的桥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维。

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表现的根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设计素描的功能特征

(1)制作性。设计素描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记录方式,是构思的制作表现,并以科学的眼光审视其合理性。设计素描包含了设计作品的社会功能、使用功能和设计理念。

(2)科学实用性。设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设计素描是科学创造的重要的表现手法,记录了设计过程,是思维和想象的实体化表现。所以设计素描的科学实用性处于主导,观赏性是从属产生的。

(3)幻想性。设计素描有目的的创造新事物,而创造离不开幻想,设计素描要求设计者要时刻保持好奇心,注重观察并时刻发挥充分的想象。人们在创造中得到了精神和面貌双重改观,社会因此得以进步。设计素描所带有的幻想性是传统素描无法比拟的,这也是设计素描真正的意义。

2.设计素描的造型改造

造型是占有一定空间,并且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形象。设计素描所呈现的不同的造型会体现其不同的设计语言。设计素描的造型特征主要包含在以下几点中。

(1)造型的多样性。设计素描主要表现的手段就是造型,这里所说的造型并非对实际事物进行简单的描摹,而是以创造新事物为目的的造型活动。造型效果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分为不同的类别,写实与创意、具象与抽象、写生与想象,按表现手法还可分为线描、明暗、肌理等。

(2)视感的多属性。设计素描视觉感受的多属性主要源于“通感”,即人体感官中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互通。设计素描造型要求设计者同时拥有直接的感官能力,还要求具有“通感”能力,在两种能力的相互作用下,才能通过设计素描本身的物像外貌,触及本质结构和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素描的造型任务。观赏作品时,也需要运用“通感”,感知作品真正要表达的含义。

(3)空间的多维性。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绘画一样是在三维空间塑造立体形象,但是设计素描还拥有传统素描所不具备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可以体现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

(4)效果的中介性。设计过程中,不管是草图还是效果图等设计的过程,其中所运用的设计元素或设计语言,一定会对最后的成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草图或效果图不会最终直接用于成品,但是设计的过程是有其关联性的,没有前面的元素,就不会有之后的联想创造过程。

3.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

设计素描是设计师进行构思创意最常用的语言,是视觉表达与交流的良好媒介。设计素描作品如图4-50至图4-53所示。它具有以下表现特征。

图4-50 设计素描作品1(佚名作)

图4-51 设计素描作品2(佚名作)

图4-52 设计素描作品3(佚名作)

图4-53 设计素描作品4(佚名作)

(1)便捷性。首先,设计素描由草图到成品整个过程基本都是使用铅笔或类似工具作画的,颜色比较单一,以线条的表现为主要手法,具有直接、清晰的特性。这种作画方式中涉及的工具便捷,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边思考边作画,当灵感涌现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信息以用于创意。在设计草图的绘制阶段,这种方式无异于是最好的表现手法,可以为之后整个创作过程打下良好的素材基础。

(2)通俗性。设计素描中,受众最先观察到的是它的素描表现方式,然后是体会其丰富的设计语言。素描这种表现形式通俗易懂,它以还原物态真实性为目标而产生,这种艺术的视觉效果是最为直观的。设计素描与工程制图是有所区别的,虽然都是用单色线稿,但是识别工程制图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而设计素描是以实际生活中的物像为基础,遵循透视来表现图形,在图形中存在着空间感,是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表现形式,所以设计素描具有沟通无阻碍的特性。设计素描作品如图4-54和图4-55所示。

图4-54 设计素描作品5(周洪波作)

图4-55 设计素描作品6(佚名作)

(3)创造性。设计就是为了创造更适宜、更新颖的事物供人类观赏和使用,创造的新事物可能是结构、特征的区别,也可能是功能、材料的进步。设计素描的记录方法,灵活多变,具有创造性,在准确记录的同时,还可以尝试表达多种创意,便于之后的创造活动。设计素描作品如图4-56至图4-58所示。

图4-56 设计素描作品7(佚名作)

图4-57 设计素描作品8(埃舍尔作)

图4-58 设计素描作品9(佚名作)

(4)说明性。设计素描基于素描的表现手法,拥有准确的结构,真实的造型,可以把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并符合视觉传达的基本特性,方便理解和观赏。这种用设计素描表现的方法,可以明确物体的外形、结构及功能特点,方便对设计做出明确的说明。设计素描作品如图4-59和图4-60所示。

图4-59 设计素描作品10(列宾作)

图4-60 设计素描作品11(佚名作)

(5)启示性。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想法,对之后的整个设计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素描的便捷性可以快速准确地留住瞬间产生的形象,然后再在这个形象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扩展思路,发现更多可以使用的素材,通过后期的组合创造出更完美的设计方案,可以说好的设计离不开设计素描的表现手法。设计素描作品如图4-61和图4-62所示。

图4-61 设计素描作品12(弗兰克·盖里作)

图4-62 设计素描作品13(谭勇作)

■知识点二:设计素描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脑活动的内在程式,而设计是思维的产物,优秀的设计作品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中,包含了很多种思维方式,最基本的有扩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在这些思维方法的辅助下,设计师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产物。

设计素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素描,而是具有设计感的、创造性的、以设计为目的、以素描为表现手法的一种艺术,而且要综合并巧妙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发掘创造性思维,善于从思维方式下手,创造出具有闪光点的作品,如图4-63至图4-66所示。

图4-63 设计素描的思维方式1(埃舍尔作)

图4-64 设计素描的思维方式2(埃舍尔作)

图4-65 设计素描的思维方式3(埃舍尔作)

图4-66 设计素描的思维方式4(埃舍尔作)

思考与练习

1.设计素描特点有哪些?

2.设计素描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3.设计素描创作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单元三 素描与设计草图的过渡

■知识点一:设计草图的分类

1.设计概念草图

设计概念草图是记录设计灵感的线稿,是设计的雏形,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作画迅速,而且较为随意,不以效果和精准度为目的。设计概念草图如图4-67所示。

2.解释性草图

解释性草图较为清晰准确,能清楚表达产品的使用及其结构特性。以线为主,结合简单的颜色,并加入一些说明性的语言,画面效果可以包含卡通、草绘等表达手法。解释性草图如图4-68和图4-69所示。

图4-67 设计概念草图(弗兰克·盖里作)

图4-68 解释性草图1(潘恬作)

3.结构性草图

结构性草图在较为细致的线稿上辅以透视线和明暗变化,主要用于描述产品的外形、结构、特征,制作较为精细,以方便设计师之间的沟通。结构性草图如图4-70所示。

图4-69 解释性草图2(潘恬作)

图4-70 结构性草图(潘恬作)

4.效果式草图

效果式草图在有多个草图的情况下用于比较各个设计方案和设计效果或评审时使用,结构清晰,在色彩和材质方面加以表现,或者辅以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效果式草图如图4-71至图4-73所示。

图4-71 效果式草图1(佚名作)

图4-72 效果式草图2(蒋粤闽作)

图4-73 效果式草图3(潘恬作)

草图作为设计的最初形态,具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首先,草图的整个绘制过程随意,不需要特殊材料,而且节约时间,当设计师一旦有了设计灵感,需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其次,大量草图的沉淀,可以帮助设计师形成更多的创意,一张或多张草图可以引发设计者的思潮。再次,草图是与人交流最便捷的方式,其灵活易于修改的特性,可以使设计师之间的讨论更便捷。草图方便多次修改,在深思熟虑之后制成电子成稿,防止在完成后再发现错误,导致设计失败和浪费精力。草图要的不是精准度,而是记录灵感的便捷性。绘制草图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好的草图可以记录灵感、保留制作精力。

草图有快速和清晰两个特性,草图也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优点而具有存在的价值。一般草图只要画得容易识别就可以了,优秀的草图也是会具有美感的。草图虽然可能是寥寥几笔就表达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但是就在这寥寥几笔中,也会产生差异,可能不同的设计师表达相同的内容,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力,这与设计师的个人素养有必不可分的关系。

草图之所以被称之为草图,并不是指它的潦草、简陋,优秀的设计师所具备的是用最少的设计语言尽量简洁地表达最丰富的设计内容,所以,优秀的草图大多是美观的,而且优秀的草图会使之后的设计流程更顺畅。

■知识点二:素描到设计草图的跨越

设计手稿如图4-74至图4-78所示。

图4-74 达·芬奇设计手稿1

图4-75 达·芬奇设计手稿2

图4-76 达·芬奇设计手稿3

图4-77 达·芬奇设计手稿4

图4-78 流水别墅设计稿

一、跨越方法                           ONE

1.提炼与夸张

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收集到的元素是未经加工雕琢的,这种原始的元素不能直接运用到设计中,因为这些元素缺乏形式上的美感,结构功能上也不完整。

所以这些素材必须通过设计师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提炼、夸张与修饰,增加美感、完善结构功能,并通过有目标的设计理念合理组合运用,创造出具有精练设计语言和明确设计主题的设计作品。这种过程和小说家的职能一致,精练生活中的语言,经过提炼与夸张后展现在读者面前,达到艺术美感与思想的表达。提炼与夸张如图4-79和图4-80所示。

图4-79 提炼与夸张1(潘恬作)

图4-80 提炼与夸张2(扎哈·哈迪德作)

2.联想与发散

艺术语言的联想与发散是艺术设计的本质特点,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联想,同时观赏者也是以联想的方式,体会作品中作者没有完全展露的深层内涵。

设计的对象有时是无目的、随性的,因为当目的性很强的时候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素材,往往不经意间却可以找到有用的东西。而且,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需要运用现有或指定元素进行创造活动。联想与发散如图4-81和图4-82所示。

图4-81 联想与发散1

图4-82 联想与发散2

所以,设计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联想与发散能力,联想与发散并不一定是天生的能力,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获取。联想的训练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等获取灵感,也可以从比较优秀的设计作品中获得。联想是相联系的图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有些事物在表面上可能没有联系,但在设计师看来里面却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与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是后期训练的结果,在设计师把这些元素经过想象发散重组在一起后,就会产生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二、跨越步骤                          TWO

1.先小后大

从素描跨越到设计一开始可以从小细节开始,设计思维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切不可急功近利。通过以小细节慢慢转变为大观念的训练,初学者会得到设计思维和创造力的稳步增长,并拥有坚实的基础,为之后进行更有难度的设计打好基础。先小后大如图4-83所示。

2.先简后繁

现代设计中,简单和繁复并不直接代表设计的好坏,但对初学者来说,素材简单的运用更容易掌握,无论是设计语言还是表现手法,从简单入手再一步步掌握繁复的表现手法,并在训练中开拓眼界,积累更多的设计素材,对日后的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先简后繁如图4-84和图4-85所示。

3.先外后内

图4-83 先小后大

素描素材到设计语言的转化应遵循先外后内的原则,因为外观的改变更直观。内部结构的改变是不容易把握且变化不明显的,遵循先外后内,再综合性的反复思考改进之后,才能真正确定最终方案。优秀的设计是内外兼修的,不能偏向于外在的或内在的改变,而是要使设计同时具备发人深省的内涵与极具表达能力的外形完美结合。先外后内如图4-86和图4-87所示。

图4-84 先简后繁1(弗兰克·盖里作)

图4-85 先简后繁2(弗兰克·盖里作)

图4-86 先外后内1(安藤忠雄作)

图4-87 先外后内2(安藤忠雄作)

思考与练习

1.设计草图与素描的关系是什么?

2.简述设计草图的分类。

3.从素描到设计草图的跨越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4.简述如何将素描技法灵活运用到设计草图中去。

5.尝试对几种生活日用品进行绘制,改进其设计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