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素描观察与表现的训练重点内容整体观察,理解观察,立体观察,审美观察,网络结构,支架结构,结构剖析。因此,以整体观察的习惯取代局部观察的习惯是素描训练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起稿按照“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方后圆”的顺序,可以更好地进行整体训练,从大体入手,抓准大形体。概括结构是对形象要素根据特定需要进行抽取与综合的过程,也是整体观察的具体表现,是一种简化的方法。......
2024-01-31
项目二 透视原理及比例关系训练
重点内容
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反透视,比例。
单元一 认识透视
■知识点一: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运用非常丰富。从乔托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立的透视学统领了传统绘画几百年的时间。而今,在现代与当代绘画艺术中,无论是一维、二维还是三维空间,艺术家运用与创新了各种透视方法,使画面的形体塑造与构成语言展现出各种各样新的视觉效果。透视作品如图2-1所示。
图2-1 透视作品(蒋粤闽作)
纵观透视学理论,透视可概括为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反透视三种视觉模式。焦点透视表现纵深关系;散点透视表现平列关系;反透视没有固定的观看角度。
一、透视的定义 ONE
透视,拉丁文为“perspicere”,有“看透”、“透而视之”的意思。学习透视首先要树立“画面”概念,绘画者面对自然物像,要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要有假设的“画面”存在。“画面”就好像是通过一个有框的“透明板”看物体,把它看成是一个物与眼之间的透明板。透视如图2-2和图2-3所示。
图2-2 透视1
图2-3 透视2
“近大远小,近长远短”是焦点透视最基本的透视规律。这个规律的完整意思是:一组同形态、同长度、同宽度、同深度的线段,距离“画面”近者,看起来感觉就大;距离“画面”远者,看起来感觉就小。透视规律如图2-4所示。
在焦点透视中,比较物体距离的远近,是以物体与“画面”的垂直距离为标准的,而不是以物体与观察点的直接距离为标准的。凡是与“画面”成角度的互相平行的直线,都要消失于一点,这就是平行直线的消失现象,如图2-5所示。
图2-4 透视规律
图2-5 平行直线的消失现象
二、透视术语 TWO
透视术语图解如图2-6和图2-7所示。
视线:连接物体与眼睛的假设而无形的线。
视距:即眼睛至“画面”(心点)垂直距离。
视向:视线所指向的地方,代表着视觉方向(平视、俯视、仰视)。
视角:两条视线所成的夹角,双眼的可视夹角为180°;双眼的最清晰可视夹角为60°。
视锥:以两条60°角的视线为半径画圆,在视点形成的锥形。
视阈:被观察物像能呈现清晰程度的空间。
距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心点左右视平线上,离心点远近与视距相等。
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原线在画面上没有灭点。
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变线向同一个灭点汇聚消失。
视平线:与眼睛等高,和基面平行的一条水平线,是表现视位高低的决定因素,视平线随视位高低的变化而变化,高视位表现场面宽广宏大,低视位表现物像高大雄伟。
视中线:与视平线垂直交叉的另一条水平线,即是视中线,它穿透画面延伸到地平线上。
心点:从视点向视平线作垂直线,穿透画面视平线上的一点,即心点。
心垂线:和视平线垂直,又和视中线垂直。
图2-6 透视术语图解1
图2-7 透视术语图解2
■知识点二:透视的种类
一、焦点透视 ONE
图2-8 平行透视
焦点透视可分为平衡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俯仰透视、曲线透视和光影透视等几类。
1.平行透视
只要有一个可视平面与画面平行就和视点、画面构成平行透视,如图2-8所示。
2.成角透视
正六面体的任何一面与“画面”都不平行,就呈现成角透视,如图2-9所示。
3.倾斜透视
每一个面不平行与于画面,也不平行于地面,与画面和地面都成倾斜的状态,这种透视称倾斜透视,如图2-10所示。
图2-9 成角透视
图2-10 倾斜透视
4.俯仰透视
俯仰透视如图2-11至图2-13所示。
图2-11 俯仰透视1
图2-12 俯仰透视2(www.chuimin.cn)
图2-13 俯仰透视3
5.曲线透视
曲线透视如图2-14所示。
6.光影透视
光影透视如图2-15所示。
在焦点透视中,画面可以有一个焦点,如图2-16至图2-21所示。图2-21所示的作品虽然只有一个焦点,但采取了正俯视透视,画面显得有新意。画面也可以有多个焦点,画面采取多个焦点,可体现出梦幻、非现实的视觉效果,如图2-22和图2-23所示。
图2-14 曲线透视
图2-15 光影透视
图2-16 一个焦点透视作品1(华星杰作)
图2-17 一个焦点透视作品2(钱晓虹作)
图2-18 一个焦点透视作品3(过天玥作)
图2-19 一个焦点透视作品4(张心怡作)
图2-20 一个焦点透视作品5(许林枫作)
图2-21 一个焦点透视作品6(张新强作)
图2-22 多个焦点透视作品1(籍里科作)
图2-23 多个焦点透视作品2(籍里科作)
图2-24 散点透视
二、散点透视 TWO
如果焦点透视犹如照像机镜头,那么散点透视就好比电影摄影机镜头,可以随时推拉摇移,全方位表现物体,不受视阈的限制。这就是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的不同之处,体现着各自的观察方法和投影方式。散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作品如图2-24和图2-25所示。
三、反透视 THREE
反透视没有固定的观看角度,改变了传统的观察方法和构图方法,通过线条、明暗色调、面的拼贴等方式,把画面中各元素连接起来。大家通过反透视的创作,可以体会自由抒发的淋漓尽致。反透视技法形成了观念艺术、波洛克艺术和波普艺术等艺术,分别如图2-26至图2-28所示。
图2-25 散点透视作品
图2-26 观念艺术
图2-27 波洛克艺术
图2-28 波普艺术
思考与练习
1.透视有哪几种?
2.透视的作用有哪些?
单元二 比例关系分析
■知识点一:比例的概念
一、比例的基本概念 ONE
比例是指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或者指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或者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绘画中提到的比例通常指物体之间形的大小、宽窄、高低的关系。另外比例也会在构图中用到,例如在画一幅素描静物时就要注意所有静物占用画面的大小关系。
二、掌握比例的作用 TWO
在画素描的过程中要想把形体画准,就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比例。比例理论在造型艺术上的应用,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发展迅速。达·芬奇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就深入地研究过比例关系,丢勒也在不断探讨有关比例的问题。这些大师的研究成果,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影响深远。比例的应用如图2-29和图2-30所示。
图2-29 比例的应用1(达·芬奇作)
图2-30 比例的应用2(丢勒作)
图2-31 中国作品1(王蒙作)
中国古代画论中也有关于比例的论述,如“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之说。前辈艺术家对比例的总结概括,使后人对各种比例关系的认识与把握更加便捷。中国作品如图2-31和图2-32所示。
■知识点二:比例关系的运用
学好比例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比例的知识。物体形状千姿百态,其点、线、面都按一定的尺度、距离表现三维空间。在描绘物体形象的过程中,是在可大可小的画面上、选择不同透视角度描绘一个物体,用找“比例”的方法,去观察、理解对象。这种用“比例”的方法,就是在所描绘的整体画面形象(包括主物体、次物体和背景)中,找出一个与画面平行的参照尺度,并用这个参照尺度去比较本物体其他部位或其他物体形象在画面上的长度的过程,是大于还是小于这个参照尺度呢?是这个参照尺度的几倍还是几分之几呢?比如画全身人体,我们习惯用头的长度为参照尺度来找出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即“立七、坐五、盘三半”。在画一组物体时,不能只是用一个参照尺度。同一个对象可找多个部位做参照尺度,不同的对象也可运用一个参照尺度和灵活交叉运用多个参照尺度。只有找准物体本身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才能准确塑造物体形象。
另外,在对客观物像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表现的过程中,首先要着眼于画面整体,确定画面上的大体比例,概括地表现出来,然后再深入确定各局部的细节比例关系,局部的比例要服从于整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局部统一于整体。比例作品如图2-33所示。
图2-32 中国作品2(倪瓒作)
图2-33 比例作品(刘国良作)
比例关系离不开审美理想,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比例关系;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审美体验,能动地感受到灵活处理比例关系的乐趣。通过严谨的比较、分析,作出精准的画面;通过调整、夸张甚至重新构造比例,展现出更具魅力的艺术作品。
思考与练习
1.绘制一张宿舍的成角透视图。
2.绘制一张教学楼的楼梯的透视图。
3.绘制一张校园一角透视图。
有关基础素描与设计的文章
项目三素描观察与表现的训练重点内容整体观察,理解观察,立体观察,审美观察,网络结构,支架结构,结构剖析。因此,以整体观察的习惯取代局部观察的习惯是素描训练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起稿按照“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方后圆”的顺序,可以更好地进行整体训练,从大体入手,抓准大形体。概括结构是对形象要素根据特定需要进行抽取与综合的过程,也是整体观察的具体表现,是一种简化的方法。......
2024-01-31
项目四素描与设计的转换重点内容素描与设计,设计草图,设计素描,创意思维,设计构图,设计草图的分类,跨越方法。素描注重形象思维,强调的是艺术的审美与真实,而设计更强调设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所以素描作为设计的基础“语言”而存在。......
2024-01-31
项目五主题作品欣赏主题作品欣赏如图5-1至图5-68所示。其中,人物素描如图5-1至图5-29所示,静物与石膏像素描如图5-30至图5-39所示,风景素描如图5-40至图5-47所示,设计素描如图5-48至图5-59所示,设计线描草图如图5-60至图5-68所示。......
2024-01-31
项目一素描概要重点内容素描的概念,素描的作用,素描发展史,素描的中西异同,素描技法,素描工具,执笔手法。由此可见,素描的传统艺术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素描作为首要技能,已被列为所有涉及造型艺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这是学习素描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此外,通过素描训练,养成整体的观察、构思和表达能力,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这也是设计专业把素描设为基础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4-01-31
学习素描人像,可以为下阶段学习色彩人像打下坚实的基础。初学素描人像,应当把前一阶段学习石膏像的知识应用到人像上来,因为人像的基本结构、明暗关系等和石膏像是一致的。素描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十七世纪有伦勃朗,十九世纪有门采尔,他们的素描在多贴近生活,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伦勃朗的肖像画,能深刻地刻画人物性格。......
2024-01-27
本阶段的系列训练,可以让他们的设计思维进一步得到强化。图1-18毕加索《公牛的演变》图1-19思维拓展练习整个训练过程从学生发现自身设计思维能力不足开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提升,并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后面的一系列训练中。后续训练重点是帮学生建立以理性为基础、以创造性为核心的设计思维,内含观察方法、分析方法、创造方法等。......
2023-10-12
静物素描的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造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本次静物素描教学主题定的是《校园小景》,因此上课地点从画室搬到了室外。当然本次课并不是画风景,而是画静物,所表现的对象是校园小景中的一些静物,比如校园池塘里枯萎的荷叶、莲蓬,地上的杂草与落叶,花坛里的植物,小盆栽,小石槽等等。......
2024-0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