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见解独到,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这部小说史自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之后,既影响了国内学界对张爱玲、钱钟书等人的评价,也影响了对鲁迅小说在文学史上历史定位的重新审视。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给张爱玲专章的篇幅有鲁迅专章的将近一倍。我记得我曾经问过我的一个学生,我说你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吗?当然,鲁迅的小说确实不是篇篇都好,《兔和猫》、《鸭的喜剧》能不能算小说都是问题。......
2024-01-10
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中国有种老女人,面对着年轻的女人,只要后者不是她自己生的,就要想方设法给她罪受:让她干这干那,一刻也不能得闲,干完了又说她干得不好;从早唠叨到晚,说些尖酸刻薄的话??捕风捉影,指桑骂槐。现在的年轻人去过这种生活,一天也熬不下来。但是传统社会里的女人都得这么熬。直到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这女人也变得和过去的婆婆一样叨。张爱玲对这种生活了解得很透,小说写得很地道。但说句良心话,我不喜欢。我总觉得小说可以写痛苦,写绝望,不能写让人心烦的事,理由很简单:看了以后不烦也要烦,烦了更要烦,而心烦这件事,正是多数中国人最大的苦难。也有些人烦到一定程度就不烦了??他也“熬成婆”了。
像这种人给人罪受的事,不光女人中有,男人中也有,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我在一些描写航海生活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类事,这个折磨人的家伙不是婆婆,而是水手长。有个故事好像是马克?吐温写的:有这么个千刁万恶的水手长,整天督着手下的水手洗甲板,擦玻璃,洗桅杆。讲卫生虽是好事,但甲板一天洗二十遍也未免过分。有一天,水手们报告说,一切都洗干净了。他老人家爬到甲板上看看,发现所有的地方都一尘不染,挑不出毛病,就说:好吧,让他们把船锚洗洗吧。整天这样洗东西,水手们有多心烦,也就不必再说了,但也无法可想:四周是汪洋大海,就算想辞活不干,也得等到船靠码头。实际上,中国的旧式家庭,对女人来说也是一条海船,而且永远也靠不了码头。你要是烦得不行,就只有跳海一途。这倒不是乱讲的,旧式女人对自杀这件事,似乎比较熟练。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种故事发生的场景,总是一个封闭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浪费着生命;这种故事也就带点幽囚恐怖症的意味。
本文的主旨,不是谈张爱玲,也不是谈航海小说,而是在谈小说里幽闭、压抑的情调。家庭也好,海船也罢,对个人来说,是太小的囚笼,对人类来说,是太小的噩梦。更大的噩梦是社会,更准确地说,是人文生存环境。假如一个社会长时间不进步,生活不发展,也没有什么新思想出现,对知识分子来说,就是一种噩梦。这种噩梦会在文学上表现出来。这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这是因为,中国人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在生活中感到烦躁时,就带有最深刻的虚无感。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明清的笔记小说,张爱玲的小说也带有这种味道: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看上去像个临死的人写的。我初次读张爱玲,是在美国,觉得她怪怪的。回到中国看当代中青年作家的作品,都是这么股味。这时才想到:也许不是别人怪,是我怪。(www.chuimin.cn)
所谓幽闭类型的小说,有这么个特征:那就是把囚笼和噩梦当作一切来写。或者当媳妇,被人烦;或者当婆婆,去烦人;或者自怨自艾;或者顾影自怜;总之,是在不幸之中品来品去。这种想法我很难同意。我原是学理科的,学理科的不承认有牢不可破的囚笼,更不信有摆不脱的噩梦;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举例来说,对数学家来说,只要他能证明费尔马定理,就可以获得全球数学家的崇敬,自己也可以得到极大的快感,问题在于你证不出来。物理学家发明了常温核聚变的方法,也可马上体验幸福的感觉,但你也发明不出来。由此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努力去做事,拼命地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
怀着这样的信念,我投身于文学事业。我总觉得一门心思写单位里那些烂事,或者写些不愉快的人际冲突,不是唯一可做的事情。举例来说,可以写《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的作品,或者,像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那样的小说。文学事业可以像科学事业那样,成为无边界的领域,人在其中可以投入澎湃的想象力。当然,这很可能是个馊主意。我自己就写了这样一批小说,其中既没有海船,也没有囚笼,只有在它们之外的一些事情。遗憾的是,这些小说现在还在主编手里压着出不来,他还用一种本体论的口吻说道:他从哪里来?他是谁?他到底写了些什么?
有关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文章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见解独到,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这部小说史自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之后,既影响了国内学界对张爱玲、钱钟书等人的评价,也影响了对鲁迅小说在文学史上历史定位的重新审视。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给张爱玲专章的篇幅有鲁迅专章的将近一倍。我记得我曾经问过我的一个学生,我说你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吗?当然,鲁迅的小说确实不是篇篇都好,《兔和猫》、《鸭的喜剧》能不能算小说都是问题。......
2024-01-10
通过对“紧密相关”的界定,将盗窃、抢劫、抢夺、贪污、侵占证券的行为排除在证券犯罪的范围之外。因而,相较于第一、三种观点,第二种观点对证券犯罪的划分是比较明确合理的。某一犯罪是通过对制度的违反破坏社会秩序,进而破坏这种社会秩序体现的社会关系。对证券、期货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侵犯不仅是证券、期货交易犯罪的客体之一,也是证券、期货交易犯罪区别于其他证券、期货犯罪的根本特征。......
2023-08-03
小说里讲的事情,自然颇多虚构的成分,但是具体到吕纬甫所讲的这件事情,应该说却是有着和作者的生活经历非常相似的事实依据的。在自编的文集《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这本书里,将小说的叙述和现实的情况进行比对,周作人给读者交代了故事本事的来龙去脉。......
2023-11-30
从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角度观照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心态以及心态的生成。所谓时事情结,是指在明清之际小说各个流派的作品中,都表现出一定的关注时事的心理心态。明清之际小说作家“时事情结”的形成,源于他们所遭受的两大集体创伤体验——魏阉暴政和大明王朝的覆亡。......
2023-11-29
李汝珍对算法极为重视,书中三次谈到,显示了他的算学知识。也正因为对西洋诸国天然的排斥,所以李汝珍虽表彰才学技艺,却对与西洋国家很相像的智佳国不以为然。现在来看,李汝珍的这种态度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尽管李汝珍转而又否定了这个国度,但它毕竟存在着,是天朝人士应该学习的、可与”学问之国”黑齿国并称的”技艺之国”。......
2024-01-17
而他的《赌徒吉顺》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早反映“租妻”这一野蛮风习题材的作品。描写乡土消极人物不健全的性格特点的代表性作品是:鲁彦《阿长贼骨头》《阿卓呆子》、彭家煌《陈四爹的牛》《美的戏剧》、台静农《天二哥》、许杰《赌徒吉顺》、蹇先艾《水葬》、王任叔《疲惫者》等。......
2023-12-05
[10]在特殊历史时期,副刊淡化新闻性、政治性,于是就出现了副刊与新闻的背离现象。此时的副刊,以文艺为主,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重视现实问题,兼具新闻性。辛亥革命时期的副刊密切关注时事,针砭政治,参与斗争,宣传革命思想,成为正刊的有效补充。五四运动之后,一部分副刊再度脱离实际,复归到以消闲为目的的办刊路线。......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