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放弃找稳定工作,读《大学生的坟》!

放弃找稳定工作,读《大学生的坟》!

【摘要】:很多有识之士都说过,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时候,那这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希望了。既然制度是可以改的,你的“稳定”也不一定是稳定的。我也曾经在一个“稳定”的地方待过一年。我知道所谓的“稳定”要付出什么代价,所以我一直对“稳定的工作”没有兴趣。

  很多有识之士都说过,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时候,那这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当我听很多大学生说,他爸妈要他找一份稳定工作,而他也倾向于这样时,我都会对他"定睛相看" :不出意外,基本上又是一只能力不足的"莱鸟",因为只有"莱鸟"才会如此害怕竞争和淘汰。

  经常看到很多大学生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挤得头破血流,比如有"中国第一考"之称的公务员考试,某些岗位的录用比例是儿千比一。很多人考了一年又一年,在一个地方考了不成,还要在不同的省市考,于是形成了"考霸" 一族。

     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看出"稳定"的诱惑力是如何之大:2010 年3月,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5名大学生掏粪工,结果有数百名大学生前来应聘,其中不乏学生会主席等"优秀"学生。当问及为何应聘掏粪工时,应聘者如是说:"姐掏的不是粪, 是编制。"

    我很奇怪,这些工作真的很稳定吗?

    前几年,某名牌大学著名教授病危住院,而该大学竟然对着躺在病床上不能言语、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教授宣布:终止其聘用合同,停止提供医疗费和住房。

    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原本是很“稳定”的国企,短短几年就有数千万职工下岗,至今很多家庭因为下岗贫困,生活难以为继,难道这“稳定”真的很稳定吗?

    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因为人是活的,所以制度是可以改的。既然制度是可以改的,你的“稳定”也不一定是稳定的。

    而且,稳定就很好吗?

    我有一些朋友待在“稳定”的地方,但他们经常跟我诉苦,说他们单位人浮于事,关系重重,论资排辈,很多时候要夹着尾巴做人,他们的上司混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科长而已,看到他们的上司就等于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我也曾经在一个“稳定”的地方待过一年。当我雷厉风行地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准备从办公室撤退的时候,那帮正在喝茶闲聊混日子的同事问我:“你去哪里呢?我们的工作都没做完,你怎么能先走呢?”从那一刻开始,我感受到了稳定的代价——那就是必须跟他们一起无聊地耗日子,直至老死。(www.chuimin.cn)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稳定”好的一面,却看不到不好的一面。我知道所谓的“稳定”要付出什么代价,所以我一直对“稳定的工作”没有兴趣。

    我一直认为,越是稳定的地方,就赵是庸人聚集的地方。“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道理谁都懂。很多人跟我说,我在其他岗位实在不行,就去当小学老师。我听了之后会觉得很好笑:首先,小学老师是那种“不行”的人能当的吗?你知道每个小学老师的招聘岗位有多少人在竞争吗?——当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当小学老师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会庸人聚集,竞争就会异常地激烈起来——你去看看报考录取比例就能明白。

    所以我经常说,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你以为你一再降低你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就可以退缩到一个没有竞争的地方?那就错了!越是不需要什么能力,就越是庸人聚集;越是庸人聚集,就越是会为了一点利益而拼咬厮杀。所以,你要做的事情不是逃避,而是把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在我看来,稳定得越久,也就死得越快。这种道理,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中已经深刻地被证明丁。大批职工下岗之后, 很多人再也无法找到新工作,因为他们"稳定"了一辈子,一旦离开原来那个岗位,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了。

    这帮被"稳定"废了的人,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熊的故事。据说大熊猫和北极熊是同一个祖先,由于气候变化,同一祖先的熊分为两批, 一批移到了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 另一批移到了北极的寒带地区。按照一般的逻辑, 进入寒带地区的熊会被冻死、饿死,而在温带地区的熊会很容易活下来。但是结果恰恰相反:由于温带地区的食肉动物很多,比如老虎、狮子和狼, 它们常和熊猫抢食物吃,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熊猫一气之下不吃肉了, 退出了食肉动物的行列。后来由于吃草的动物也很多,它决定连草都不吃了,只吃其他动物都不吃的东西一一竹子。这样一来, 由于没有谁跟熊猫竞争了,所以熊猫就很稳定舒适。但正是由于稳定舒适, 不需要运动, 也不需要拼咬,它的生存能力就降低了, 当竹于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而北极熊在北极生活得很好,比熊猫更凶猛,身体要比熊猫大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 但能在海中游几个小时, 并且能大量捕食水中的生物, 比如海豹;能在零下40℃的北极席地冬眠,“天作被子地当床”睡上三四个月后,醒来还是一条好熊。

    那些被"稳定"废掉的人, 不就是这些大熊猫吗?因为他们的生活技能单一,当社会不需要这种技能的时候,他们就会失业或下岗。因为缺乏竞争,所以他们失去了更新知识的动力。这样一旦局势有变,饿死的也必然是这些人。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一一这些工作真的很稳定吗?稳定就很好吗?我还有另一个问题,谁说不在体制内拿着那点看似丰厚的薪水就不稳定了呢?

  很多人总觉得找工作比创业要稳定,这是什么逻辑呢?也许他们的想法是,我找工作,不需要承担风险,企业倒闭了, 我可以另外找工作。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人家企业倒闭了也可以再创办一个啊! 尤其重要的是,人家办一年企业,都可能相当于你工作一辈子了。

    我一直认为史玉柱比那些公务员稳定,因为饿死一个千万富翁的前提是,那些月薪不过十万的人都被饿死了。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在哪里都有饭吃。21世纪的青年们,要学会将稳定建立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身上;要学会选择属于你自己的美好, 而不是受别人的影响、按别人的意志来生活。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和要什么,所以活了一辈子,却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