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产生于印度。其门徒,称他为佛,又称为释迦牟尼〔68〕,称其教为佛教。释迦牟尼入寂后,佛教徒的结集,颇为重要。第三次结集,在公元前259年,由阿育王主持,会教徒千人于华子城,定佛教为国教。摩揭陀国亡,佛教顿衰。佛教的发生及其发展,大致如此。至于佛教的东来,则旧说以霍去病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为佛教流入我国之始。至张陵出,始假神仙方士之说,创为道教。......
2023-08-17
尼泊尔佛教(Nepalese Buddhism)尼泊尔是佛教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即诞生于迦毗罗卫的蓝毗尼(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附近的洛明达)。
【初期传播】
相传在公元前520年左右,释迦牟尼曾率领弟子在尼泊尔谷地传播佛法。公元前265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曾带他的女儿恰鲁玛蒂到蓝毗尼园朝拜,并树立“尼加里瓦”石柱,并在帕坦城修建了“毕波罗瓦”佛塔。他把女儿嫁给了当地王族中一个名叫提婆波罗的人。恰鲁玛蒂在尼泊尔修建了一座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寺院。此外,还派印度僧人末示摩和迦萨帕嘎陀等人去尼泊尔宣传佛法。梨车毗王朝建立后,尼泊尔一直是佛教徒朝圣的中心。在公元后的最初几个世纪中,一直盛行佛教说一切有部。大乘佛教兴起后,瑜伽行派的理论奠基人世亲到过尼泊尔并在那里传播佛法。
【佛教与印度教并行时期】
5世纪梨车毗王朝摩纳提婆统治时期,印度教在尼泊尔得到了发展,摩纳提婆虽然是一个毗湿奴的崇信者,但也尊重佛教,在各地修建了一些佛寺和佛塔。中国高僧法显曾在405年去迎毗罗卫瞻仰佛陀出生地,并将所见记录在《佛国记》中。与法显访尼的同时,尼泊尔的一位出身于佛陀同族的僧人佛陀跋陀罗应中国僧人智严的邀请,大约于东晋义熙二年(406)到达中国长安弘传禅学。他译出《华严经》、《摩诃僧祗律》等15部,l17卷。从佛陀跋陀罗的译经中可证当时大乘佛教根本教理之一的菩萨行在尼泊尔已很流行。
尼泊尔佛教在梨车毗王朝盎输伐摩王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进展。兴建的一些巨大的佛教建筑,当时出使尼泊尔的中国使节王玄策曾备加赞赏。盎输伐摩王把他的女儿尺尊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她赴藏时携去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和其他佛教文物,从此沟通了从印度经加德满都、拉萨到长安的通道。从这个时候起,藏地开始了翻译梵文佛经的工作,参与翻译的有尼泊尔的尸罗曼殊、香达等。唐贞观七年(633),中国高僧玄奘瞻拜了迦毗罗卫和腊伐尼林。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劫比罗伐窣堵国,周四千余里,空喊十数,荒芜已甚……伽蓝故基,千有余所,而宫城之侧有—伽蓝,僧徒三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教。天祠两所,异道杂居”;“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在雪山中......伽蓝天祠,接堵连隅。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攻综习”。新罗僧人慧超距玄奘访尼90年后也到过迦毗罗卫。据同时代的湿婆提婆二世在725和749年所立的碑铭中记载,湿婆提婆曾兴建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佛寺——湿婆提婆寺,并在寺中创立了雅利安比丘僧伽。碑铭中还提到当时的其他著名寺院如曼纳提婆寺、仰罗啒哩伽寺、阎摩寺等。这些寺院是尼泊尔佛教活动的中心并与中国藏地和其他北传佛教国家有着宗教上的联系。在这个时期,中国僧人玄照、道希、道方、道生、末底僧诃、玄会、悟空,新罗僧人玄太、玄恪等在往返印度时都路经尼泊尔;道生、末底僧诃和玄会死于尼泊尔。在梨车毗几个后王统治时期,佛教与印度数和睦共处,并行不悖。
【佛教与印度教混同时期】
有关道教的文章
佛教产生于印度。其门徒,称他为佛,又称为释迦牟尼〔68〕,称其教为佛教。释迦牟尼入寂后,佛教徒的结集,颇为重要。第三次结集,在公元前259年,由阿育王主持,会教徒千人于华子城,定佛教为国教。摩揭陀国亡,佛教顿衰。佛教的发生及其发展,大致如此。至于佛教的东来,则旧说以霍去病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为佛教流入我国之始。至张陵出,始假神仙方士之说,创为道教。......
2023-08-17
第一节服饰礼仪概述服饰,是对人们所穿着的服装及饰品的总称。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人的服饰穿戴与礼仪观念、为人处事是紧密联系的。中国早期服饰制度基本上为“三礼”所记载,并与礼仪制度、官制结合在一起。为了体现穿着者的权力和身份地位,中国历代王朝都有服饰礼仪制度,比如服装色彩和款式等方面的严格规定。总的来看,中国早期服饰制度与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完善是相一致的。......
2024-10-04
语言是一个由开发、获取、维护加上使用复杂的交流系统组成的信息工具,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也是人类独有的表达方式。此外,人类语言也是唯一已知的自然交流系统,其适应性可以被称为形态独立。也就是说,儿童用语言来补充视觉形象上未呈现的内容。这一点与中国汉代画像石(砖)以及古代人物帛画的目的是一致的。中国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留存的古老的“表意”文字,这与以字母为形式的西方语言有所差别。......
2023-11-18
印度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让他们为本国服务。其次是给予身份的承认,特别是注重培养年轻的海外印度人对祖国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为长期利用海外印度人才资源服务。进入21世纪,印度政府十分重视与海外印度人才的联系,建立了高规格的专门政府机构,统筹管理海外印度人事务。有利于印度政府吸引海外印度人的智力和财力资源,奠定了为海外印度裔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制度基础。......
2023-08-04
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1]洪修平在过去的一年里,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有关地宫文物的出土,备受人们关注,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也引发了大报恩寺与长干寺、阿育王塔与佛舍利等相关问题的讨论。一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得到了不断发展,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
2024-04-03
“内省”是一种自觉地对个人思想与感觉进行思考的过程,它完全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与外部世界的观察形成对比的自我反思。具有“内省智能”的人往往对自我有比较深刻的认知,进而能在该过程中预测自己的反应或通过某种方式对这种反应进行再现。艺术家是一类善于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进行思考的人群,为此他们看似孤独,但却能从长期的“内省”中探索审美和构建世界的方式。......
2023-11-18
第一章国际垄断及其历史演变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只是当今国际垄断已经空前强大,并具有一系列的新特点。不言而喻,国际垄断是特大企业的经济权力超越国家疆界,对整个世界生产和市场进行控制,以获取巨额垄断利润。国际垄断组织几乎是随着垄断组织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
2024-08-06
想想自己半生的形迹,岂不正是一直行走在“图”与“史”之间?只不过,我走得磕磕绊绊,而且步子又十分缓慢——就像乌龟的爬行。那时我益加深切地感触到,自己以往的那种研究方式,只能使人们对美术史的认识趋于平面化和表面化。虽说历史学曾帮我打开了研究思维上的枷锁,但具体实施研究时,作为两类不同材料的“图”与“史”之间的关系,其时近时远、时紧时松的巨大张力,自始至终都在向我发出着严峻的挑战。......
2023-07-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