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蒙古:广袤草原与稀少人烟

蒙古:广袤草原与稀少人烟

【摘要】:据资料显示,蒙古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却仅有270多万,所以真正称得上是地广人稀的国家。据说在蒙古,居民无户籍制度限制,可以自由迁居想住的地方。这些密集的蒙古包群,就是蒙古人民从全国各地来到首都寻梦的结果。这些印象告诉我,蒙古在急剧变化。据当地朋友讲,我们中国人在蒙古处于很尴尬的地位,一直是蒙古人辱骂的对象,这与韩国、日本和俄国人在蒙古受欢迎和尊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在国内乘飞机时,俯瞰大地,到处可以见到城镇和村落,而从蒙古国的上空,却只能偶尔看到一些零星的白色蒙古包群,或者稀落的现代建筑,除此以外,则是广袤无垠的平坦大地。这是我对蒙古的第一印象。据资料显示,蒙古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却仅有270多万,所以真正称得上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我两次途经蒙古,虽然只是在机场里作短暂时间的停留,但经过和当地人沟通,所见所闻之处,也别有一番感触。当飞机开始进入乌兰巴托辖区时,城市郊区无数密密麻麻的蒙古包,则构成了我对蒙古的第二个印象。据说在蒙古,居民无户籍制度限制,可以自由迁居想住的地方。这些密集的蒙古包群,就是蒙古人民从全国各地来到首都寻梦的结果。后来我查资料,得知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竟然汇聚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我想这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都属仅有的现象。

下了飞机,站在机场大楼高处,只见这座城市并不缺现代建筑,也可见巨幅摩登广告牌,这让我感觉乌兰巴托俨然有我国沿海地区二线城市的韵味。

在机场,我发现停着很多日韩造的二手轿车,其中也不乏宝马等名牌越野车;这里的主打饮品,我原以为肯定是奶茶,后来才发现基本是西方的舶来品;这里的文字,也不再是我想象当中的蒙古文,而是使用了俄文字;这里的女性身上,也不再见昔日的传统服饰,而是吊带肩式的西方时尚打扮……

这些印象告诉我,蒙古在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似乎与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变化有些类似。(www.chuimin.cn)

然而,蒙古虽然在发展上有步我国改革开放的后尘之象,但蒙古人却对中国人素有排斥心理。据当地朋友讲,我们中国人在蒙古处于很尴尬的地位,一直是蒙古人辱骂的对象,这与韩国、日本和俄国人在蒙古受欢迎和尊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但我们一行讨论起这个话题时,有人说这是中蒙两国的历史原因,有人说是别有用心的外国势力从中作梗,也有人说是蒙古对自身文明的定位不准……

在这片国土上,我们汉人曾是统治者;由此,曾经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满族女真族契丹族等民族,在汉族的融合下逐渐走向消失;蒙古族曾经作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同一栋华夏文明的大厦之中,少有地捍卫了自身的民族特点。现在,汉蒙分国而治,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似乎更加明显。美国人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两种不同文明之间容易出现分歧和对立,这样的论点自有其道理。然而,我认为同源文明的内部,其实同样也会发生冲突;而这种同源文明的冲突,对各民族带来的伤害性会更大。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中日之间,在科威特与伊拉克之间。所以,我认为,不管什么原因,如果让民族情绪控制着人口不多的一个国家,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现在,蒙古的社会变革似乎表明,这个国家正在投向欧洲文明的怀抱,然而她文明的根却在亚洲,所以文明的撕裂与迷茫便不可避免。一直以来,蒙古在中俄之间的摇摆性外交,似乎正是她这种迷茫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