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广西粮食局局长考察巴西城市建设和种植加工

广西粮食局局长考察巴西城市建设和种植加工

【摘要】:在我任职广西粮食局局长和农垦局局长的十四年中,由于工作关系,我先后六次访问巴西,主要考察巴西的城市建设和甘蔗、木薯种植加工。由于移民多,巴西混血人口差不多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巴西种族构成复杂,文化差异显著。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于新建城市巴西利亚。迁都之日,也被定为巴西利亚的市庆日。值得回味的巴西巴西森林遍布,河流众多。在座的还有巴西议长,他在拉美国家之间很有影响力。

在我任职广西粮食局局长和农垦局局长的十四年中,由于工作关系,我先后六次访问巴西,主要考察巴西的城市建设和甘蔗、木薯种植加工。

印象中,巴西是一个真正的绿色国家,她拥有广袤的原始雨林,雨量丰沛,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很少,矿产和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

巴西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仅在1884年到1962年之间,巴西接纳的来自世界各大洲的移民人数就达470万之巨,其中日本人近200万,属移民人数之最。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日本人随处可见,日本文化也较为突出。

由于移民多,巴西混血人口差不多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巴西种族构成复杂,文化差异显著。走在大街上,各种种族和肤色的人组成了一幅多彩的社会画面。

在里约热内卢仰望基督雕像

在里约热内卢市,最著名的地标就是基督山上巨大的基督雕像。我曾有缘前往基督山进行攀登,在山顶仰望基督雕像的景象让我终生难忘。当时正是多雨潮湿的天气,高大的基督雕像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得仙姿侠骨,活灵活现,就像是真的基督现身于云里一般。看到这样神奇的景观,我不由得心生肃穆,对神秘浩大的宇宙浮想联翩。

据当地朋友介绍,1921年,巴西人民庆祝独立100周年时,人们提议在科尔科瓦杜山顶修建一座巨型的耶稣基督雕像,让救世主伸开他宽大的双臂来拥抱这座城市。1921年雕像开工,经过10年的艰苦施工,雕像终在科尔科瓦杜山顶落成。

加上基座,基督雕像总高38米,一共有1145吨重,在里约市区里几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它。基督雕像一建成后,就成为里约热内卢市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世界新的七大奇迹之一。基督雕像的主要材料是钢筋混泥土和滑石,在19世纪20年代,它代表了世界顶尖级的建造技术和人类最为大胆浪漫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她每年举办的含有宗教色彩 的狂欢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加者最多、内容最丰富、气氛最热烈的狂欢节;而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又最为著名。可以这样说,世界的狂欢节要看巴西,巴西的狂欢节要看里约热内卢。基督雕像之所以选择建立在里约热内卢市,或许正是与这里人们的宗教激情有关。

置身首都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市作为巴西的首都,时间是在1834年到1960年之间。1956年,当时的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到1960年,仅3年多时间,巴西人就把海拔1200米的荒凉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建筑时间之快,让世人惊叹。

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于新建城市巴西利亚。当时新都只有十几万居民,而今已人口近240万。迁都之日,也被定为巴西利亚的市庆日。

考察巴西港口建设

世界上很少有巴西利亚这样经过全面规划设计后建成的首都,1987年,联合国把它定为“人类历史文化保护城”,巴西利亚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www.chuimin.cn)

在巴西利亚,我没有看到什么古迹,感觉不到巴西过去的历史,只见满眼都是极具现代理念、设计新颖、寓意丰富的城市建筑。这些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让这座新都蜚声世界。

巴西利亚在建都之前,政府在全国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设计比赛”,卢西奥·科斯塔的作品获得第一名并被采用。科斯塔的作品从十字架上得到灵感,将两条主要干线交叉在一起;因为要符合巴西利亚的地形,其中的一条干线设计成弯弯的弧线,从而“十字架”就变成了一架大飞机的形状。

飞机状的布局,象征巴西正在冲天腾飞的国家实力;城市功能分区则体现了现代城市的建造方向,受政府严格控制,所以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安置区”,比如银行区、旅馆区、商业区、游乐区、住宅区,甚至修车都有固定的区位。为保护“飞机”形状不被破坏,城内不准建新住宅区,居民尽量在城外的卫星城居住。从落成至今,它仍然是个漂亮而现代化的都市,并把繁荣带到了巴西中西部,贯通了巴西南部与北部,带动了整个国家一起发展进步。

另外,巴西利亚的建筑大多是白色外观,线条简洁大方,寓意丰富。

值得回味的巴西

巴西森林遍布,河流众多。著名的亚马逊河全长6000多公里,在巴西境内蜿蜒流经3000多公里。

由于鱼类资源异常丰富,在河边的集市上,我们一行看到巴西人卖鱼方式不是论“斤”卖而是论“堆”卖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堆”鱼便成交,双方从不用秤称。

然而,“吃鱼”在巴西人的餐饮习俗中却并没有完全普及,巴西人吃鱼,通常只是在星期五和复活节

那天我们一行在亚马逊河里钓鱼,除了我钓到一条吃人鱼外,其他人都一无所获。现在想起来,我还倍感自豪。

到了巴西,如果不去踢足球或者不去看足球比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巴西人对足球痴迷有加,下班后,很多人会去踢足球或看球赛。在广场、在空地、在练习场、在足球馆,都有热火朝天的踢球场景。到了有重大球赛的日子,巴西人展现的热情和隆重,就好像是过重大节日一样。

这种天生对足球的痴迷和全民参与踢球的习惯,造就了巴西那支纵横世界杯难逢敌手的足球队,培养了巴西一代又一代世界伟大球员。

我去过巴西利亚的一个足球馆考察,发现其设计、设备、管理等都很先进;巴西人对足球的热爱和执着,深深感染了我。

当时中国驻巴西的蒋大使,曾邀请刘奇葆书记和我们一行到其官邸作客。在座的还有巴西议长,他在拉美国家之间很有影响力。议长为人热情豪爽,酒席间交流之后,他和我很快建立了友谊。我回国后,议长儿子来我当时工作的广西农垦作了一番深入考察,双方曾有合作意向。后来因为我工作调动,中巴合作事宜终未实现,双方都引以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