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是开业帝王最集中的地区,项羽、刘邦、曹操、曹丕、刘裕、萧道成、萧衍、李昪、朱温、朱元璋等成功者对这个地区的精英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每一个成功的帝王背后,有着汪洋大海般的帝王争夺者土壤。马士伟称帝,使徐淮海地区的强势人物闻风而动。苏北地区豪强的帝王梦,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陋俗;背后深层的原因,是社会的长期失范。......
2023-07-31
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曾经说过:“我们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德国的欧洲,而是建立一个欧洲的德国。”德国人在历史上的帝国大梦,此语表露无遗。
自从公元962年鄂图一世强迫教皇在罗马给他加冕而建立“德意志第一帝国”以来,日耳曼民族的帝国梦就一直在铁与血中跌宕起伏。这个民族大梦曾经三次实现,又三次跌得粉碎。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很多与德国有关的重大新闻:柏林墙建起和倒塌,揭示了世界两极力量的复杂变化;德国统一和斯罗德下跪等,暗示了德意志民族的复兴方向。
对于德意志民族而言,在这些梦想的实现与粉碎之间,他们饱受了历史熔岩的无情淬炼。
而大起大落的历史,往往会催生一个民族的恢宏文化和深刻思想。歌德、贝多芬、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兄弟等等,作为德国文艺界的杰出代表,赢得了举世称颂。黑格尔、尼采、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等,作为德国哲学界的卓越典范,对世界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他们都是德国先进文化的代表。
然而,德国也是罪恶的法西斯主义的发源地。法西斯主义作为世上最邪恶思想的代表,曾经产生在有诸多先进文化的国土上,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对人类的一种嘲讽?这个问题值得玩味。
参观卡尔·马克思故居
我作为一名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在出访德国的日子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追寻和探访,就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和细心。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是一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始建于1727年。 81年之后,一位律师租用了这所房子。同年5月5日,律师的儿子,即卡尔.马克思在这座楼房里诞生。当年,这座楼房的一楼属于马克思父亲开办的律师事务所,楼上两层,是马克思一家的住室。马克思一家在这里一共住了一年半时间。
后来,这座楼房几经变迁,曾一度成为一家铁器店。192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筹资将它买下,将其改建成马克思、恩格斯纪念馆。希特勒上台后,纪念馆被纳粹没收。直到1947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生129周年的这天,马克思故居被重新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
来到布吕肯街,我看到马克思故居虽然当街,但周围并没有我国街头那种惯有的嘈杂,其宁静气氛,让我感觉仿佛来到了我国江南小镇。
走进故居大门,一股清凉之气迎面而来,让我心头顿生静穆之情。
只见纪念馆里陈列了很多马克思的照片、文件、手稿、书信以及马克思的重要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还介绍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各国工人政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在这个纪念馆,我还看到了马克思的出生证、毕业论文、博士证书、马克思与燕妮的结婚证书、马克思的死亡证书以及马克思赠给父亲的诗集的手抄本和马克思为燕妮收集的民歌等珍贵文物。在纪念馆的第五展室,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肩并肩站在一起的铜像,两人目光深邃,让我肃然沉思。
在这里,我系统了解了马克思一生的重要活动和丰功伟绩。
回顾马克思的一生,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掀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怒潮。马克思指出,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并大胆地预言,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现在,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共存的格局,至少证明这个预言的开头部分是实现了。
马克思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政治方面,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指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需要由无产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经济方面,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并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终将物极必反,无产阶级必将因为自身的解放而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角。在社会和哲学方面,马克思创建性地发明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根据这两个唯物论,马克思指出,人类必将因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彻底解放,全人类由此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概括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
对我们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华民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建性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赢得了伟大的国家民主革命,进行了辉煌的社会主义初期建设,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中华复兴之路打下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历30多年不懈努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政外交均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在马克思故乡
马克思的思想是深邃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在这里想用简短的篇幅来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一生和马克思主义,未免有些不自量力。事实上,马克思的思想由于过于宏大和深邃,在其著作出版的那一刻起,就遭到了世界诸多曲解和误读。同时由于其尖锐鲜明的斗争性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很多地方遭到了打压。但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极具生命力的学说,她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人们逐渐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死穴所在,在迷茫和争论声中,《资本论》重新登上畅销书榜首地位。无论西方和东方,有思想的年轻一代,手捧《资本论》,用更为时尚的眼光,正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解读。在新的视野下,我坚信,马克思主义必将焕发出她更为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不朽光辉。
另外,对我个人而言,马克思严谨的治学精神,博学的知识,不迷信理论权威的创新勇气,在困难中坚持事业的毅力,以及和恩格斯的诚挚而伟大的友谊等等,都让我深深感动和敬仰。
当我离开马克思纪念馆,我的灵魂和信仰得到了净化。(www.chuimin.cn)
在慕尼黑反思法西斯
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慕尼黑,有让人不愉快的记忆,因为这里是纳粹发动“啤酒馆政变”的地方,是希特勒的发家之处。
在考察慕尼黑的日子,工作之余,我们一行讨论和反省最多的问题,就是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本义是“束棒”之意,意思是多根棍子围绕捆绑在一柄斧头上;在古罗马,这是权力和威信的象征。在希特勒的统治下,法西斯主义则成了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运动,主要由种族优秀论、国家至上论、领袖至上论、意志至上论和暴力强权至上论等理论构成。在当时德国分裂的情况下,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情绪高涨,人民不满英法美等列强对德国的操控,也不满当时普遍蔓延的经济危机。另外,当时国内劳工和革命运动也普遍高涨。在内外交困中,经过希特勒和纳粹的极力鼓吹,法西斯主义迅速占据了德国的国家思想阵地,成为当时德国的主流意识和民族意志。
法西斯主义后来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全世界因此有500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600万犹太人。法西斯主义的罪恶真可谓罄竹难书。在“二战”这个人类前所未有的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对法西斯主义进行深刻的反思,其中最重要的,要对极端民族主义保持高度的警觉。
民族主义是最容易使人激动和自傲的意识形态,对很多国际事务,一旦贴上民族主义的标签,大家就显得理直气壮,容易盲目地一边倒。民族主义里面包含自豪感和凝聚力,但民族主义如果走过了头,就是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重要表现就是“国家主义”,再往尽头走,就是“超国家主义”,也就是德、意等国的“法西斯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
从宝马公司看德国人性格
著名的宝马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总部就在慕尼黑,这两大公司是世界制造业的典范。
在宝马公司的总部,我看到其办公大楼被设计建设成四汽缸的外形,丝毫不显巍峨奢华,没有美国建筑那种惯有的浪漫和霸气;走进办公大楼,我碰到的一些宝马公司员工都带着严肃谨慎的神情,听不到他们大声的交谈。然而我知道,这个沉寂大楼里面的企业,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跑车和豪华轿车。
二战时期,德国空军凭借宝马公司研发的性能优异的飞机发动机,在空战中屡屡占得先机。盟军后来在慕尼黑的宝马公司工厂,投下了12000多枚炸弹,给了宝马公司以毁灭性的打击。
在支离破碎的废墟上,宝马公司上下都没有放弃,他们回到起点,从零做起,重新做研发,做摩托车,在业务最低落的时期,甚至还用铝生产各种容器。直至七年后,才重拾汽车之梦。又20年之后,宝马公司再度成为世界高性能和豪华轿车市场上的耀眼明星。
参观完宝马公司,我大体上感知到了德国人的性格脉络。宝马公司四汽缸形办公大楼的设计,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德国人不务浮夸、不求浪漫的个性;办公大楼里有条不紊和沉静的工作氛围,则凸显了德国人严肃谨慎、讲究秩序的性格;从宝马公司两度经历战火又两度崛起的历史,可以看出德国人的勤劳坚韧和不肯苟且的精神。
我记得德国著名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十足“呆板”的话:“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即将毁灭,我今天依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我想,这就是德国人——“呆板”是他们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但在他们“呆板”的外表下,则有一颗坚韧、顽强、勇猛的灵魂。
在柏林墙遗迹前久久驻足
作为德国的首府,柏林同样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当我来到柏林,参观柏林墙遗迹成了我的一项重要活动。
由于柏林墙承载了厚重的“二战”和“冷战”历史,德国并未把柏林墙全部推倒,而是留下了一小段作为历史遗迹永久性地保护了起来。在这一小段遗迹前,我久久驻足思考。
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分裂的标志,也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开始的标志。它建于1961年,拆于1989年。
对于柏林墙的倒塌,世界进行了太多的解读。有人说,这是德意志民族心里的一块永久性的伤疤;有人说,这是德国重新在欧洲崛起的标志;也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在西方行不通的最好佐证。不管世界怎样注解,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苏联在短短的两年之后也解体了。
我觉得,一种制度的可行与不可行,应该不取决于一两个奉行这种制度的国家的失败。奉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有过体制上的变革,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当代就是完全不可取。同样,苏联的解体,也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当代完全行不通。从我们中国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体制应该不是苏联解体的全部借口。我想,其中最重要的,恐怕需要从国家管理机制方面找问题。
有关一路拾零.港澳台及国外篇的文章
淮北是开业帝王最集中的地区,项羽、刘邦、曹操、曹丕、刘裕、萧道成、萧衍、李昪、朱温、朱元璋等成功者对这个地区的精英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每一个成功的帝王背后,有着汪洋大海般的帝王争夺者土壤。马士伟称帝,使徐淮海地区的强势人物闻风而动。苏北地区豪强的帝王梦,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陋俗;背后深层的原因,是社会的长期失范。......
2023-07-31
医学对人的死亡判断标准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最早对死亡的判断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多以是否呼吸为标准。这就说明心脏不是死亡的最后界限。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为参照系而宣布死亡的标准。由于脑死亡更具有不可逆性,与心脏死亡标准相比,脑死亡标准显得更为科学,更可靠。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了脑死亡标准。......
2024-01-31
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德国接替古诺上台的斯特莱斯曼政府于9月26日宣布停止“消极抵抗”政策。从此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落入英美两国尤其是美国手中。至此,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获解决。......
2023-11-27
17世纪见证了各国间多领域的交流,尤其是欧洲和东方之间的交流。国际商业活动和外交活动的直接结果是,东方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影响。除了便宜的原材料,印度的产品也因价格低廉而受到欧洲人的喜欢。所以,乌木这种贵重木材成为家具制造的首选木材。不管怎样,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加速,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将导致质变,即风格的变化。......
2023-06-22
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无论对于法国女装,还是对于中国女装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1914年到1918年,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39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整个世界,大量男性被卷入战争,劳动力短缺。所以说,两次世界大战是中法女装摆脱“重装”束缚、向“轻装”迈进的催化剂。......
2023-06-23
名师名家1934年在中央大学毕业后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3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获兽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人畜共患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全国科联理事,第一届全国科普理事,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农业生物学科组成员等。......
2023-12-05
象同时代的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王韬对历史研究具有特别浓厚的兴趣。王韬对西方历史的关注由来已久。因此,他深感有必要把外国的政治、历史、疆域、科学技术、风俗等介绍到中国来,以开阔国人的认识天地。《普法战纪》是王韬为回应时事而撰述的当代国际战争史。此一战争结果震动世界,也使王韬且惊且惑。香港所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集中起来进行研究。《普法战纪》正是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法国志略》是王韬积多年之功而完成的。......
2024-08-06
联邦德国正式建立之前,占领当局依据波茨坦公告精神原则,对德实行一系列非纳粹化改革。如审判战犯并判处戈林、里宾特洛甫等12名要犯绞刑,取缔法西斯政党和组织,肃清纳粹党徒残余势力,清除“民族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等。与此同时,占领当局鼓励建立民主政党取代法西斯政党的活动和影响。促成联邦德国出现经济“奇迹”的因素较为复杂,但一些基本因素是很明显的。......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