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及其影响于社会73本晚承诸君欢迎优待,铭感已极,并承拟演题为《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及其影响于社会》,敢不从命?故欲知美国教育会之性质及其组织,亦非数言所能竟。美国无论何种问题,悉由国民提出,而教育者居国民之大部分,故其影响亦甚大。美国教育会乃自由结合,中国教育会为教育者组织,一面又能联结政府教育机关,甚为有益。美国之教育会无特设之机关,开会时每假于礼拜堂或学校,中国则有之,亦甚有补。......
2023-11-25
几个世纪以前,当哥伦布率领的探险船队横跨大西洋抵达美洲大陆时,美洲只不过是一个历史性的误会——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了亚洲!于是他称当地土著为“印第安人”。那时,美洲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而欧亚大陆在当时却已经历经了数百年的文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乃至于美洲,对于世界来说都是相对年轻的。而年轻的美国却在不停地创造着奇迹,为世界编织了一个个绚丽的“美国梦”。
美国是《独立宣言》的诞生地,其精神影响着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的试验田,同时也是示范田,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标杆;在美国一座被称之为“自由岛”的小岛上矗立着一座全世界所神往的“自由女神像”,她是自由的象征和符号;美国有声名远播的华尔街,有令人亢奋的NBA,有万人迷杰克逊;当然,美国也有四处流浪的乞丐,无家可归的破产者,红灯区的妓女……
美国什么都有,现代社会中一切好的、坏的元素都散落在美国的街头。无疑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而现在,美国正在以她的多元性向世界展示着她的吸引力,这个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世界公认的老大,绰号叫“山姆大叔”的国度,正以她不可争辩的实力和世界性的影响力,刺激着全世界的眼球。
正因为如此,如何认知美国便成了一个复杂的课题。由于工作关系,我曾经陪同时任广西自治区主席的陆兵和时任国家农业部部长的刘坚等领导,以及自己应邀带团,先后七次造访美国,而每一次造访都给我留下不同印象。我想,这就是美国,多变的美国;也许,你去美国一百次,就会有一百次不同的感受,因为她有着数不尽的面孔。
跟中国一样,美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是否准确,因为还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民族的国家。对于后一种结论,历史可以作证,美国的白人大多是西方殖民者的后裔,而黑人则是奴隶制度下非洲移民后裔,在今天,印第安人也融入了现代化的美国社会,而在加尼福尼亚,人群中多了许多拉丁美洲的面孔。当然,在美国,华人的面孔也几乎随处可见。
所以,在美国,你根本分不清谁是本地人,谁是外乡人,美国人好像对此并不热衷。走在美国的大街之上,没有人会侧目打量你,你从哪来,要打哪去,没有人会关心!而在不久前的中国,外国人则有可能成为围观的对象,即便是到了现在,外国人在中国仍会或多或少地感受一下注目礼。
就我的年龄来说,对于美国,我有着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美苏争霸、原子弹、第五舰队、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仿佛每一件世界大事都跟美国脱不了干系。
的确,二战后的50年是属于美国的50年。在这半个世纪的时光里,美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而这样的发展速度显然已经超越了人类文明在以往历史进程中所能累积到的高度。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正是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进行着微妙的博弈。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走下专机旋梯并伸手走向周恩来总理之时,全世界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来了!
这样的一个时代对世界、对中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人细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识,求同存异成了不同制度国家间外交的出发点,对话与合作则是东西方国家交往的基本方式。毕竟,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反恐合作等全球性问题之时,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天堂般的夏威夷
在联合国总部
最初接触美国,是从夏威夷开始。
夏威夷属于夏威夷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虽然地处热带,气候却温暖宜人。站在风光明媚的海滩上,让人不禁心驰神往,感觉这里仿佛天堂。所以当地旅游业非常发达,其收入贡献率占当地总收入的60%以上。
政府也十分重视当地的环境保护,努力发展“清洁”产业。海洋科学、水产养殖、热带农业、金融服务,商业中心等,是夏威夷的主打产业。因为政府对当地风景资源规划开发得非常好,这里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
对夏威夷可持续性发展思路,我们一行感触很大,想要好好借鉴。当时我们正在对南宁九区湾新城进行规划,目标就是打造集休闲、商务、运动等于一体的高级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后来建设九曲湾新城时,我们总体上是借鉴了夏威夷的开发模式。
行走在夏威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幻觉。然而我知道,迷人的夏威夷却有一个让美国人永不忘记的历史伤疤,那就是“珍珠港事件”。
夏威夷的珍珠港,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太平洋重要交通枢纽,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中心基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加紧了在亚太地区扩张的步伐,为了扫除美国这头巨大的拦路虎,1941年12月7日,悍然发动了对珍珠港的军事偷袭。
对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战果”,日军往往喜欢用“辉煌”来形容,事实也似乎如此。那一天,短短数小时之内,日军就击沉了美军12艘战列舰,炸毁了美军188架飞机,消灭了美方2000多名海军战士,而日军只损失了55架飞机和几艘微型潜艇。
然而对整个美国而言,那一天却是一个悲痛的日子。
当我们一行来到珍珠港,看到当时被击沉的“亚利桑那”号战舰那锈迹斑驳的舰体时,也能依稀感觉到当时战争场面的惨烈。
正是这一场军事偷袭,让日本在“二战”中显得更为嚣张;也正是这一场军事偷袭,让美国开始彻底抛开孤立主义思想,举国团结一致,以奉陪到底的决心,踢开了法西斯的大门,直至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显然,从长远来看,“珍珠港事件”是日本在历史上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对美国而言,“珍珠港事件”则成了美国战后变得更加强盛的发轫。
在美国纽约街头遇上牛仔
纽约的世贸大厦和自由女神像,给了我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位纽约朋友曾经这样向我解释:他们这些巨大的建筑和雕塑已经变成为一种精神符号,象征了美国民族敢想敢做的秉性和异想天开的冒险性格。
我知道他的话无不道理,恢弘的建筑,应该是国家文化精神的体现,可以充分激发民族自豪感。
我们中国以前也有过建筑杰作,长城和故宫就是代表,但近现代能够可圈可点的经典建筑明显缺失了。
现在,我们国家的建筑,在很多方面都创造了世界记录,虽然体现了总体技术和实力,但是否充分考虑了民族内在文化精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然而不幸的是,当我再次来到纽约,眼前的世贸大厦已是一片废墟。废墟上一处残存的钢筋结构,像残剑一般斜指天宇。废墟前的小星条旗在迎风招展。美国人所有的悲愤和不屈精神,已然寄托在了这面小旗之上。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大厦在恐怖分子的袭击下轰然倒塌。
这是人类历史上截至2001年底为止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自“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遭受的第二次重大袭击。在这次袭击中,数千无辜者悲惨遇难。
“9.11事件”彻底改变了全球对恐怖主义的看法。一些传统上与美国不很友好的国家领导人,如卡扎菲、阿拉法特、哈塔米、卡斯特罗等,都公开严厉谴责恐怖主义,并对美国人民表示了同情。
现代恐怖主义,大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兴起。但随之产生的“反恐”,却一直是个别国家的个别行为。“9.11事件”之后,“反恐”开始真正上升到了全球合作的高度。
毋容置疑,恐怖主义理应受到彻底谴责;全球范围反恐合作,也的确是一条正确而且必须的途径。但别忘了,现代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国家种族、宗教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在于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差异,在于全球化经济下的穆斯林国家的贫穷落后,在于美国过度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和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www.chuimin.cn)
所以,在单纯的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等手段之外,如果能从根源上做更多考虑,采取更多合作与对话,我相信“全球反恐”会走出一条更切实有效的路来。
美国农业技术
再次到美国是2004年。当时我任广西农垦局局长,应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之邀,赴美国就有关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考察交流。
戴维斯分校实验室当时正在研究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他们对这两种技术保密,一般不允许参观。当我提出要考察参观他们的实验室时,不想他们竟然答应了。
参观结束后,我感触很大。当时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转基因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领域,尚属空白,我们需要学习和追赶。
第二天,我们还参观了学校附近一个大规模机械化肉鸡养殖场,参观后发现,他们竟然可以做到40天让肉鸡出栏!这在当时只掌握4个月肉鸡出栏技术的中国,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当时我领导农垦正在进行体制和农业技术上的改革,美国先进的农业技术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借鉴。
美国现代化企业
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美国企业占大多数。人人都在思索:美国现代化企业为什么如此强大?这是个宏观经济论述题,答案不胜枚举。我参观了几家美国现代企业,从中也大致领略到了一种答案。
一次是参观美国西部的一家奶牛养殖场,它地处小镇,厂房似乎也并不气派,但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养殖场生产的牛奶,占到了世界牛奶供应量的17%。
另一次是参观一家糖厂。他们在糖的口味、形状、软硬等方面都有创新,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我国同类产品。
我还参观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它堪称美国现代企业的典范。自从1927年以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拥有266000名员工,其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汽车总销量的60%左后,销售额则位列世界企业五百强第五。
通过参观对比美国这几家企业,我看到了我国企业在规模化和创新上的差距。
美国人的性格和精神
社会的文明进步,其实就是人类自身的进步。美国的繁荣与发展,撇不开美利坚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正如我在日本的考察,透过日本的社会表象,我观察到了其背后的“武士道精神”。
要了解美国人的性格和特点,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谈判。由于工作关系,我跟美国人进行过多次磋商和谈判,他们给我的印象是:自信、坦率,但很傲慢。
他们一旦算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公平合理”的方案,就会在谈判的开始马上亮出“底牌”,然后坚持己见,寸步不让;如果我们做更多的坚持,他们只会认为我们的计算有误,更甚者,会认为我们在“耍花招”。
对美国人咄咄逼人的谈判风格,我们刚开始很不适应。后来接触久了,也就理解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适应他们谈判风格的同时,努力找到合作基准,或者找到使他们让步的技巧和方法。
纽约朋友曾经跟我讲过,说世贸大厦和自由女神是美国人敢想敢做和异想天开的性格的表征,我当时并未深刻体会,当参观内华达州的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之后,对美国人敢想敢做、勇于创新和异想天开的民族精神就有了深刻的体会。
“Las Vegas”,源自西班牙语,是“肥沃的草地”之意。建城之初,这里除了一处小小的泉水,四周几乎全是炎热的荒漠。如果没有美国人疯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到现在,拉斯维加斯仍将是一片不毛的戈壁沙漠。
当我来到这个所谓的“世界娱乐之都”、“罪恶之城”,面对大型度假酒店和巨大水坝,参观了烟味缭绕的昏暗赌场和安详庄严的结婚礼堂,了解到每年来这里享受的游客已逾3000万人次时,终于对美国朋友的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接着我们一行参观休斯顿斗牛城,了解当地的斗牛文化。在偌大一个体育场里,我们看到美国一些政要都随意地与老百姓坐在一起;当斗牛进行到高潮时,所有人,包括身居要职的政客,都撒着性子欢呼,跳跃,拥抱,吹口哨,尽情发泄,毫无顾忌。这种热情、奔放、自由、率性的娱乐精神,在我们国家是看不到的。
访问纽约时,我还欣赏了美国人的“涂鸦文化”。纽约的地铁、围场、大门、汽车、火车站台等等,都成了涂鸦媒介。得意的人,或失意的人,都有可能来涂几笔;有的涂鸦表达了情感,有的根本不做任何表达。对这个色彩斑斓的另类世界,政府并未做出过多干涉。
还有在华盛顿的联合国总部,我了解到普通老百姓也被允许登上总统讲台发表讲话,可以对“911事件”表达愤怒,或者对白宫的财政预算发表批评。这时,我对美国式的自由又有了更深一层理解。“自由”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美国人的骨子里,然后内化成一种性格,最后乃至转化成一种民族符号和精神。
一个民族的性格、精神乃至思维方式,往往与地域特性息息相关,这一点在全世界都如此。美国有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那种“不可思议的美”和壮观人间仅此一处;还有浩瀚的湖泊,巨大的峡谷和广袤的西部旷野,这些地域风光的壮美,200年来,不断冲击着美利坚民族的灵魂。这个民族粗犷、热烈、奔放、自由和大气的精神,似乎就正是这片美丽大地的拓印。
作者在美国与担任加州大学生物系主任的侄儿蒋才忠先生在一起
在美华人
有句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
我们炎黄子孙勤劳勇敢,顽强坚韧,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谱写了中外交流的友好情谊。
我赴国外考察的同时,特别喜欢与当地华人交流,从中不仅获得国际视野,深入全面了解当地情况,更重要的,也有一份我对海外华人艰苦创业精神的敬仰。
在美国,我与两个广西同乡会进行过交流。一个同乡会在加州,其成员主要是以前民国政府“桂系”的后裔,他们遵从中华传统,团结友爱,热情仗义,朴质谦逊,并对祖国大陆怀有深深思念之情。另一个同乡会是在纽约,其成员主要是当时的留美博士,相较于加州同乡会的成员,他们更具国际视野和胸怀,这让我看到了广西海外华人的新锐力量。
我考察夏威夷时,曾经特意前往夏威夷神谷墓园,拜谒了张学良的墓地。只见里面墓台用黑色大理石砌成,上面工工整整地竖刻着:张学良1901—2001,赵一荻1912—2000;墓志铭是:生命在我,复活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仍会复活。墓地周围栽满开黄花的扶桑,气氛宁静而祥和。
想当年,“历史大功臣”张学良,不到30岁就身为“中华民国”海陆空副总司令,叱咤风云,纵横四海,晚年竟然远走夏威夷,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子里,凄然度过与普通老百姓无异的人生最后岁月;造物弄人,世事变幻,真是感慨系之!
南唐李煜有千古绝唱: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落花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祖国”,这个让多少游子热泪沾襟的字眼,承载了太多的慷慨激昂。
对我个人而言,我深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深爱我勤劳隐忍的父老乡亲;我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挥洒了汗水和青春,奉献了我的无悔人生。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不管何时何地,哪怕是半夜醒来,我都能够自己告诉自己一声:为国为民,此生足矣!
在纽约自由女神像前留影
有关一路拾零.港澳台及国外篇的文章
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及其影响于社会73本晚承诸君欢迎优待,铭感已极,并承拟演题为《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及其影响于社会》,敢不从命?故欲知美国教育会之性质及其组织,亦非数言所能竟。美国无论何种问题,悉由国民提出,而教育者居国民之大部分,故其影响亦甚大。美国教育会乃自由结合,中国教育会为教育者组织,一面又能联结政府教育机关,甚为有益。美国之教育会无特设之机关,开会时每假于礼拜堂或学校,中国则有之,亦甚有补。......
2023-11-25
[1]由于美国从事传播研究的许多学者都曾在欧洲学习过,因此深受欧洲思想家如塔尔德和齐美尔等人的影响。社会事实是由模仿而传播、交流的个人情感与观念。......
2023-11-30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已在考虑对付苏联的问题。他为制定一条以苏联为敌手的“冷战”和“遏制”政策进行了紧张的准备。美英两次照会苏联,要求苏联撤军,被苏军拒绝。苏联代表则予以反驳并激烈指责英国在希腊和印度尼西亚的暴行。5月6日苏军撤出伊朗,这次历时半年的国际危机得以解决。结果,伊朗成了美国对苏军事威慑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3-11-27
2000年美国页岩气出口在能源出口中的份额不足2%,2010年已经达到23%,估计2035年将达到49%。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也迅速降低,2005年美国进口石油占全国石油消费60%,2012年下降到40%。2009年初至2010年3月1日,原油价格上涨73%,但美国天然气价格却下降15%。从图3-16可见,自2003年以来,美国采矿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已从52.5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95.7万人,年均增长6.9%。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各地页岩气的开发不仅给本地带来经济收入,还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2023-06-25
“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整个美国,各大报纸以头条位置报道这个事件。至于引起这场战争的“缅因”号爆炸事件的原因,将永远是个谜。......
2023-12-05
在几个月时间内发生了一连串的骚动事件。美洲港口城市的商人立即对此进行了有组织的反抗,当第一批货物运到波士顿港口时,他们通过了一项决议:如果运来的茶叶不支付关税,就立即退回。得到消息的英国政府立即下定决心,要在马萨诸塞贯彻法律的尊严,在首相看来,侮辱一位可怜的海关官员和损失价值18000镑的茶叶完全是两回事。......
2023-12-02
在政治上和公海上遭受的侮辱,引起了整个美国的争论和惊恐,公民们开始要求对英作战或者对法作战。英国的搜查、没收、掳掠使美国焦虑不安,而国内商业地区的舆论浪潮也推动国会朝着战争方向前进。1812年,美国对英宣战。这时的英国正担心法国刮起另一次风暴,美国政府则因为这次战争而蹒跚地走向破产,于是和平顺利到来,人民也转忧为喜。......
2023-12-02
美国要消解这些矛盾确保这样的地位,自然只有采取积极的侵略政策。拉丁亚美利加已化为美国的奴隶了;尼加拉瓜不断的内乱,便是美国造成的,美国毕竟监督尼加拉瓜的总统选举,美国的军队毕竟威胁尼加拉瓜——好一个门罗主义的口号;中国政府向美国的借款和聘用美国的实业家、经济学家做经济顾问,便是美国的门户开放主义已经奏了奇效;这些都是美国的积极的侵略政策的表现。......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