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东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历史已久,东方式饮食所含的能量和蛋白质,虽比西方饮食明显低,但东方人的体形和需求也相对较小,体内酶含量和消化液分泌量已与饮食结构适应。盲目地追求西餐高能、高蛋白饮食,大量食用牛奶、鸡蛋、面包,向饮食标准朝欧美模式靠拢,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营养素的失衡。彼此共用餐具其危害与共食相同,应尽量避免。......
2023-11-01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下有关高蛋白饮食的几个常见担忧:肾脏健康、癌症和长寿。
谈这一点之前,我希望先声明一些东西。
研究的确表明:高蛋白饮食会对已经有慢性肾脏问题的人造成危害。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膳食中蛋白质不宜过高。
但是,低蛋白质饮食对这些有肾脏问题的人能起到治疗作用,并不意味着高蛋白会造成肾脏疾病!
我想表明的是,高蛋白饮食不会在健康人群中造成肾脏问题,并且有研究能够支撑这一点。
因为肾脏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代谢和排出蛋白质消化产生的含氮副产物,所以,许多人认为进食高蛋白质的食物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人体代谢蛋白质的能力有一个上限(研究表明约为总摄入卡路里的35%),而我们的大脑拥有特殊的机制来调节我们对蛋白质的“渴望”,并且这些机制难以仅仅通过我们的意志力来控制。
在对照实验中能发现,高蛋白的膳食确实会引起肾脏功能的可测量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增加(常被称为“超滤”);肾小球体积和量的增加。肾小球是肾脏过滤功能的单元。
如何“翻译”这些变化是其中的关键。
有些研究者认为“超滤”是肾脏压力甚至是损伤的一种表现;而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是肾脏功能变得更好的表现。
我看过的最好的一篇论文是这样说的:“超滤”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适应性反应,能应对膳食中增加的蛋白质——而并不是会造成疾病的病理性状况。
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妇女在孕期的时候肾小球滤过率(GFR)会大幅度升高,但并不会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另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是:那些捐出了一个肾脏的人,他们剩下的肾脏的GFR也会保持着升高的状态。你或许会怀疑,“超滤”是否会导致或表明有肾脏疾病。然而,研究并没有发现只有一个肾脏的人会拥有更高的肾脏疾病发病率,即使是在捐出肾脏的20年后。
在检阅所有有关高蛋白饮食和肾脏疾病的公开研究后,那篇论文的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尽管高蛋白质饮食会对有肾脏疾病的人造成危害,但高蛋白质饮食本身并不会影响健康人群。
自从这篇论文发布后,新的研究检测了高蛋白质饮食对健康人群肾脏功能的影响。在大体上,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背后的研究:《高肉蛋奶的饮食和吸烟一样有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50-65岁人群的观察性研究,报告了高蛋白质摄入和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联系。
然而,研究人员同时也发现,对于65岁以上的人群,高蛋白质饮食和低死亡率是成正相关的。
(在这项研究中,“高蛋白”指20%的卡路里来自于蛋白质)
重要的是,这种关联只存在于动物蛋白中;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摄入大量植物蛋白和癌症或死亡有什么关联。
如果你想对这项研究有全面的了解,我推荐阅读Denise Minger’s 分析。她指出,常被引述的“健康受试者偏见“的理论在这项研究中并不太适用。事实上,这些高蛋白饮食受试者的吸烟比例还更小。
观察性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它们无法阐明这些关联背后的作用机理。虽然在这一点上,这项研究比大多数研究做得都要好。
研究人员假设:高蛋白摄入会导致IGF-1活性的增加,从而引起更高的癌症发病率和更早的死亡。在观察到这些变量的正相关后,他们又设计另一个老鼠模型,来检测他们假设的机理。
他们发现吃高蛋白膳食的老鼠(占18%的卡路里)比吃低蛋白的老鼠(占4-7%的卡路里)肿瘤的生长速度要更快,而且肿瘤也会长得更大。(www.chuimin.cn)
并且高蛋白的老鼠含有更高水平的流动IGF-1(IGF-是一种可以促进几乎所有组织生长的激素)
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之前的动物研究已经表明过: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会增加IGF-1的水平(特别是来自于分离的酪蛋白,酪蛋白比其他来源的蛋白更容易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并且IGF-1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也能促进健康细胞的生长。
Denise在她的分析研究中提出:在啮齿动物实验中,限制总蛋白的摄入是研究人员们来降低流动IGF-1水平的唯一方法。
寿命问题也需要被讨论一下,因为IGF-1的升高常被认为会加速衰老并使得寿命减少。
许多早期的研究发现:在许多动物模型中,限制卡路里的摄入可以减少IGF-1的含量,并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癌症。
后来,研究人员发现,限制总蛋白质的摄入而不限制总卡路里的摄入,也能够达到相同的结果。并且限制总蛋白的摄入更加有效。
最近,蛋氨酸被看做是蛋白质和IGF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并且,新的动物实验表明,仅仅限制蛋氨酸的摄入就可以减少IGF的水平,从而延长寿命。
蛋氨酸主要存在于瘦肉和鸡蛋中。
我常常强调要保持健康的蛋氨酸和甘氨酸的比例。通过吃富含甘氨酸的食物,比如骨头汤和动物胶质。
从卡路里限制到蛋氨酸的限制,这种研究的演化是非常有意思的。但,这里来了个“踢馆人”——一项在2011年的研究发现,补充甘氨酸拥有和减少蛋氨酸摄入[17]相同的延长寿命、减少IGF和促进健康的功效!
的确,这只是一项研究而已,并且是在老鼠身上的实验。
但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关联非常有意义!
直到最近,人们才从瘦肉和鸡蛋中获取大量含蛋氨酸的蛋白质。人类之前从未能如此幸运地从杂货店里挑选牛排、鸡胸肉和猪腰肉。
当这些切好的肉食被整齐地放在商店里,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祖先吃的肉的样子:肉连着骨头、软骨、肉皮和器官,以及现在常常用于宠物食物中的其他“杂碎”。
这些“杂碎”(特别是肝脏),除了富含甘氨酸,还拥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能帮助身体代谢蛋氨酸。这其中包括: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甜菜碱和胆碱。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传统的食物拥有许许多多种类的营养物质,它们能一起协同作用。所以完整的食物常常比分离的食物更加健康。
那么,吃高蛋白的食物会让你患上肾脏疾病或癌症吗?
至于肾脏疾病,研究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至于癌症和长寿,那取决于你的整个膳食。
如果你的卡路里有很大部分来自于蛋白质,并且你只吃瘦肉和鸡蛋而不吃富含甘氨酸的食物和动物肝脏,你可能拥有更高的风险患上癌症。
(译者:所以,吃肉也要喝骨头汤,配上点脆骨和猪肝就更好了!)
原文标题:《Do High-Protein Diets Cause Kidney Disease and Cancer?》
作者:Chris Kresser M.S. 译者:木森
有关请不要收藏这个,去收藏木森本人创作的:无麸质饮食2.0的文章
(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东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历史已久,东方式饮食所含的能量和蛋白质,虽比西方饮食明显低,但东方人的体形和需求也相对较小,体内酶含量和消化液分泌量已与饮食结构适应。盲目地追求西餐高能、高蛋白饮食,大量食用牛奶、鸡蛋、面包,向饮食标准朝欧美模式靠拢,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营养素的失衡。彼此共用餐具其危害与共食相同,应尽量避免。......
2023-11-01
在中国进行的研究也发现,每天食用绿茶的民众罹患胃癌、食道癌及肝癌的几率较低。如果孕妇经常食用生物碱含量较高的薯类,蓄积在体内就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含有生氰葡萄糖苷,食用后数分钟可出现病发状况,喉道收紧、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甚至死亡。食用时应将竹笋切成薄片,彻底煮熟。味道鲜美,但其内含有秋水仙碱,食用不当会引起肠胃不适、腹痛、呕吐、腹泻等。秋水仙碱可破坏细胞核及细胞分裂的能力,令细胞死亡。......
2023-11-17
这种饮食要求少吃红肉和糖,多吃果蔬、橄榄油、鱼类、坚果、全谷食物等,晚餐喝点红葡萄酒。地中海饮食不但有利于心脑健康,还能预防癌症,防治糖尿病。这种饮食的特点是要多吃蛋白、鸡肉、金枪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此饮食能提升心脏健康,提高免疫力。......
2024-01-27
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性不同,主要是跟自身的酒精代谢能力有关。其中,最能决定酒量的就是乙醛脱氢酶2基因。如果基因发生了变异,所合成的乙醛脱氢酶蛋白便会失去活性。2018年1月,剑桥大学医学院的科坦·帕特尔教授在《自然》杂志发文指出,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会导致小鼠造血干细胞DNA双链断裂,增加癌症的发病概率。......
2023-10-28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富足,饮食质量远超前代。随着石转磨的出现和普及,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麦子被磨成面粉做成蒸饼、馒头,大豆被磨成豆浆制成豆腐,大量的谷物成为酿酒的原料。由粒食改变为面食,丰富了人类的饮食方式。江苏北部地区的饮食习性从出土的汉画像石庖厨图可以推知。右下部二人在加工肉食,一人在案上切肉,另一人扇火烤肉串。......
2023-07-31
20世纪初人类发现病毒能诱发癌症,这类病毒被命名为肿瘤病毒。▲癌症患者目前研究得知Epstein-Barr Virus病毒可以诱发鼻癌;单纯疱疹病毒可以引起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与泌尿生殖道的恶性肿瘤有关;乙肝病毒可以导致肝癌;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与白血病有关。人们常常把肿瘤与癌症混为一谈,认为肿瘤就是癌症,癌症就是肿瘤,其实两者有根本的不同。......
2023-11-25
人口、财产在灾害频发区的密集化趋势的增强、标的价值的提高则大大增加了损失的严重性。这些风险事故的发生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发巨大,影响越发深远。......
2023-08-11
虽然不同的风险管理主体进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其遵循的风险管理基本理念、核心目标和一般程序是相同的。因此,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强调以经济单位可能面临的全部风险作为其管理对象。当然,由于风险管理的侧重点、风险态度和生产经营理念的不同,不同的经济单位制定的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必然有所差异,后文将予以进一步的讨论。......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