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魏冉设计齐、秦并称东西帝而连横,约五国共伐赵而三分赵地,因苏秦发动合纵而没有成功。这就严重削弱了这些国家的战斗力,奠定了此后秦国取得统一战争胜利的基础。秦国在稍事整顿后,就继续进行统一战争,攻取得韩二城,并迫使西周君献出城邑。到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时,秦的完成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到了“水到渠成”的境地。......
2023-08-29
以上介绍的关于铸刻、书写在陶器、玉石、简帛、玺印、货币上的古代汉字,由于材料比较零碎,而就现今考古所得,时代大多属于战国时期;从字形结构和书写风格来说,又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金文有相当大的区别,因此,不妨给它们一个笼统的名称,叫做“战国文字”。当然,这也包括战国时期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即战国金文),尤其这个时期战争频繁,各国都十分重视兵器的制造。兵器上也大都铸刻有文字,如工匠、督造者的名字和官职、主管机关的名称等(图20)。这些材料,现在也大量出土发现,成为战国文字中的一大宗。
图19 战国货币文
我们把 “战国文字” 也作为汉字发展史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虽然这个名称和甲骨文、金文相比,类别的角度并不一样,但不妨碍我们对它作一个概略的认识。
这个时期,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丧失殆尽,就连文字,也各写各的,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方面都有许多差异。大体说来,可以分为西方的“秦国文字”和东方的“六国文字”两大系统。六国指的是:韩、赵、魏 (系春秋时晋国分出,又合称“三晋”)、齐、楚、燕,另外还有一些小国如越、中山等国的文字,也大致可以归入“六国文字”。
图20 战国兵器文
六国文字后来也有人称做“六国古文”。比起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金文,主要的不同是随意的简化。
简化就是大大简省汉字的笔画。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生产力大为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文化也不像殷周春秋时期为少数卜官、史官和贵族所垄断,一般人们书写文字的条件没那么优越,时间也没那么充裕,所以写起字来不免比较草率、快速,任意简化,这就使许多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奇特的变化:或是保留字的上半部分,而把下半部分仅用一、二横画来表示,如“马”字由写作
,“法”字由
写作
;或是偏旁之间合用笔画,如“吉”字所从的“士”下面借用“口”的上笔,成为“
”字形,“区(區)”字三小“口”的上笔都与“匚”的上下横画合用,成为
;或是一个部件包容于另一部件之中,如“昌”字在齐国的货币文中多写作
、
,等等。
但是在某些地区和场合,也有将形体繁化的,就是加入某些部件,如中山国的《中山王〔cuo错〕壶》及《鼎》中,常见在字的某一部位加“口”或“曰”,如“念”字作“[上含下心]”,“斂(敛)”字作“
”等等。 还有的将笔画加鸟头形或拖上长尾巴,也有的加虫子形,形成一种所谓“鸟虫书”,如楚国的《楚王饮肯盘》上的几个字:
简直成为一种美术字了。
秦国文字的情况,较为特殊,留待下面介绍。
由于书写的随意性,所以战国文字的形体,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常有不同,例如:
(www.chuimin.cn)
战国文字可以说是汉字发展史上形体最为混乱的文字,所以尽管掌握了许多材料,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但是难认的字依然不少。在当时,这种文字上的混乱,大大影响了政治法令的推行、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的传播。因此,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
有关中国汉字源流的文章
秦相魏冉设计齐、秦并称东西帝而连横,约五国共伐赵而三分赵地,因苏秦发动合纵而没有成功。这就严重削弱了这些国家的战斗力,奠定了此后秦国取得统一战争胜利的基础。秦国在稍事整顿后,就继续进行统一战争,攻取得韩二城,并迫使西周君献出城邑。到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时,秦的完成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到了“水到渠成”的境地。......
2023-08-29
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殽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
2023-11-29
文字的变革 战国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商品交换的发展,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而广泛。不但字形的变化十分显著,不同地区之间文字异形的现象也很突出。战国后期秦“高奴禾石铜权”的铭文,已是隶书字体,“奴”字的“女”旁和“造”字的“辵”旁都已同于隶书。秦代庄重的石刻之类采用小篆,小篆可以说是象形文字的结束。书法的起源 本来我国文字在殷周时代就具有艺术风味。这就是书法的起源。......
2023-08-29
〔战国〕庄周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其余的出自门人之手。《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真正的逍遥者,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应当达到无已、无功、无名的境地。这正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体现。......
2023-11-29
春秋青铜剑 该器物柄及剑身折断,中部起脊。战国青铜镞 该器物镞身扁细,呈椭圆形,锷锋利,有中脊,锋部呈三角状。春秋青铜斤 该器物呈长方形,刃部两侧外撇。春秋青铜凿 该器物呈锥形,椭圆銎,两侧留有合范铸造痕迹。春秋带銎青铜镞 该器物前锋呈三角形,中间起菱,两翼直刃。春秋陶纺轮 该器物算球状,两面饰细密弦纹。春秋青铜剑 该器物柄末端中空,剑身中起脊,剑身前端被掘者折断,柄末端烂断。......
2023-09-25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知道,甲骨文是契刻 于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 ,主要见于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金文是铸刻于青铜器上的古文字,始见于商代中期,盛行于西周和春秋。不同地点、不同材料上发现的古代汉字,往往具有不同的形体特点和风格,彼此还有所交叉,因此存在种种复杂的情况。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较早的玉器上的古文字,形体特点与商代后期金文相类似。这批玉石上书写的字体,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属于战国文字。......
2024-01-26
汉字中有一组以“羊”为基本部件所孳乳的字,可以看出羊作为古代畜牧业发达时的重要牲畜在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地位。“羊”在古文字中显示出的是它的头部的形状:、。“養”是“羊”下边一个“食”字,把食物给羊吃,就是畜养的意思。而“羊”与“鱼”合成“鲜”,更是指鲜美的食物了。根据后者的解释,“群”字就是指君主统治下的一群驯服的“羊”了。......
2024-01-26
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有《陶渊明集》。“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4]!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