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是传说中我们这种方块汉字的创造者,算得上是中华文化的老祖宗,据说他创造汉字是背着苍天偷偷摸摸干的,文字一出现老天就大为不满,甚至还有点恼羞成怒。仓颉在神话传说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他从妈妈怀中一出来就聪明过人。老天担心文字使百姓越来越机巧,越来越违反自然天性。在知识未开的远古时代,人与鸟兽同居,与万物并聚,没有什么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大家都不用心思机巧,自然的本性从未离失。......
2023-10-29
在中国,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有个老人端正地坐在地上。他的脸部很是奇异:眉骨隆起,周围竟镶嵌了四只眼睛!每只眼睛里还直发出炯炯的光,射在跟前一堆横七竖八的图形符号上面。此时,正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忽然,撕天裂地“哗啦”一声响,接着扑扑簌簌,仿佛下起了大雨。可是仔细一瞧,下的竟是谷子小米!或远或近的地方,又不时传来“啾啾”的啼哭之声,原来是神祇鬼怪正在伤心不止……
这就是中国古代关于仓颉〔jie洁〕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本经训》) 的故事。仓颉造字的说法,被中国的许多古书所记载。直至公元10世纪的宋代,有一位学者叶梦得( 公 元 1077—1148年),写了一部笔记叫 《石林燕语》,其中还谈到当时京都官府中许多管理文书的小官吏,到了秋季就集体祭祀仓颉,把他尊为文字之神(图1)。
图1 仓颉画像
可见仓颉造字的说法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有不少人相信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甚至干脆把他认做古代的帝王。据说他姓侯冈,名颉;因为是陈仓(今陕西宝鸡一带)地方的人,故而叫“仓颉”。
根据这种传说,文字是由特殊人物创造的,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天地鬼神为之惧怕。所以早先中国民间的心理,由此而普遍敬畏文字乃至写有文字的纸张。在旧时的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随处可以见到“敬惜字纸”的劝戒招贴。老百姓对于读书识字的人,因而也特别地敬重。
随着科学的昌明,现在我们知道,汉字这样的文字系统,绝对不是一人一时所能创造的,它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当中,逐渐地发明、积累,达到彼此承认、共同使用(这就叫做“约定俗成”),才得以正式形成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个别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对汉字的体系形成起了较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许多事物的发明创造,都有类似过程。先民们往往把这些发明权归之于某个传说中的人物。汉字为仓颉所发明,如同说种庄稼始于后稷〔ji计〕一样。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卿在《荀子·解蔽篇》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又说:“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一也。”他认为仓颉之于文字、后稷之于农稼,只是致力较为专一,做出较大成绩,所以声名得以流传而已。这种看法,可以说是比较客观而高明,也符合事物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于汉字的起源,在中国还有两种影响也比较大的说法:一是伏羲(庖羲)造八卦,二是神农“结绳为治”(《说文解字·叙》)。和黄帝一样,伏羲、神农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帝王。
(www.chuimin.cn)
图2 八卦及其含义
八卦是古人用以占卜的八种基本图形,由符号“——”和“— —”组成。这些图形的名称及所代表的事物,见图2所示。用这些图形进行排列组合,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意义。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 《易经》,对八卦有着系统的论述。据说,著名的德国科学家、发明计算机的先驱莱布尼兹(Leibniz,G. W.,公元1646—1716年)就曾经从《易经》的八卦图像中欣喜地印证了从0到63的二进位数字。
结绳记事可以说是许多民族在文字产生以前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南美洲的秘鲁印第安人,有所谓“绳结语言”,方式相当讲究,使用时间很长(图3)。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人,数十年前依然使用结绳,如买卖土地的双方各持一根麻绳,田价多少元即打多少结,日后用为凭证。古代汉字中的一些数字的字形如(十)、
(
,即二十)、
(卅,即三十),似乎也可视为结绳记事的遗迹。
八卦和结绳之类,虽然可以用来表达某种信息,但它们不能用来记录语言,所以都不能认为具有文字的功能。
关于汉字的起源,我们必须从汉字的自源性质说起。
有关中国汉字源流的文章
仓颉是传说中我们这种方块汉字的创造者,算得上是中华文化的老祖宗,据说他创造汉字是背着苍天偷偷摸摸干的,文字一出现老天就大为不满,甚至还有点恼羞成怒。仓颉在神话传说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他从妈妈怀中一出来就聪明过人。老天担心文字使百姓越来越机巧,越来越违反自然天性。在知识未开的远古时代,人与鸟兽同居,与万物并聚,没有什么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大家都不用心思机巧,自然的本性从未离失。......
2023-10-29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知道,甲骨文是契刻 于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 ,主要见于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金文是铸刻于青铜器上的古文字,始见于商代中期,盛行于西周和春秋。不同地点、不同材料上发现的古代汉字,往往具有不同的形体特点和风格,彼此还有所交叉,因此存在种种复杂的情况。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较早的玉器上的古文字,形体特点与商代后期金文相类似。这批玉石上书写的字体,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属于战国文字。......
2024-01-26
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主要包括规定每个汉字的正确形体,清理同一字中的异体字。秦始皇废除六国异体,推行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进行的汉字整理和规范工作。这股思潮中的一个分支,是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就要“开发民智,普及教育”,而繁难的汉字对此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就要“改革汉字”。现代意义上的“汉字改革”,就是由此起步的。......
2024-01-26
这种单音节的特点,简直可以说是汉语所独有的。汉字适应于汉语的这种特点,我们在本书中是要反复强调并说明的。这也注定了汉字直接表词的性质和汉字的独特面目。因此,在现存的世界文字中,只有汉字的性质是独特的,它的发展道路也必然是独特的。......
2024-01-26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给汉字的前途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图景。对现代汉字的初步要求是实现汉字的标准化,即“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二是“字有定形”,就是统一汉字的形体,使汉字字形规范化,这主要包括废除异体字,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化字等。目前,对于汉字在近数十年来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革,对于汉字的现状中的某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2024-01-26
表示“季节”的“季”,就是“禾”的“子”,即幼小的未成熟的禾。以代表农作物的“禾”字作为基本部件构成的汉字还有不少。例如“秉()”字表示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株禾苗,所以它的基本意义就是“持有”、“拿着”。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秦”字,现在只能从它的下部存留的“禾”看出与农业有关了。一直到汉朝,西域各国还称整个中国为“秦”。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这个名称的语源,正是“秦”字。......
2024-01-26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在楷书(见下节)产生之后,草 图28 章草《急就章》(片断)书在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但笔画之间可以钩连,上下字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画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这样形成了另外一种类型的草书,叫做“今草”(图29)。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简化字,如“东”、“为”、“长”、“书”、“专”等,原来都是草书的形体。......
2024-01-26
无论从历史的、从现实的角度考察汉字,无论研究汉字本身、还是研究与汉字有关的诸种学科,都可以做出许多大学问。历代以《说文》为参照系而研究汉字的学者络绎不绝。金石学可以说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学科,与汉字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些著作,也可以说都是当时汉字研究成果的总结。元明两代,这方面的研究及其著作,较为稀少,除了明末梅膺祚的《字汇》外,......
2024-0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