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开发区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开发区中,无论是数量、成立时间还是发展的规模,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因此,本章选取南京城市及其开发区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因此,选取南京都市发展区作为本章研究的地域范围,选取南京国家级高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这两类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
2025-10-01
5.1.1 基于公共产品配置的开发区与城市整合基本机制
在开发区建设初期,常常通过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拉动“生地”的发展。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开发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强,并在互动基础上实现其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整合:一方面,开发区由单纯的生产空间逐步向综合城市空间转型提升,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另一方面,随着地域空间的不断融合,城市与开发区的公共产品体系存在统筹规划、整体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发区公共产品在不同阶段分别显现“可建性—可达性—均等化—一体化”配置需求。随着城市与开发区互动的不断深化,开发区与城市在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一体化共享的同时,形成“公共产品—功能—空间”三位一体的互动整合机制。由于开发区与城市动态整合具有阶段性,在不同阶段整合的主体和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公共产品配置中应注重根据其发展阶段进行合理配置。
在一般的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中,产业空间→居住空间→公共服务空间这一空间生长顺序,符合城市功能阶段性拓展过程,也是土地开发价值时空统一的体现。然而,这也使得公共服务配给在开发区自组织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和滞后的状态。开发区在其早期开发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趋利性和公共政策引导的缺位,公共服务空间本应体现的引导作用不得不让位于招商引资的短期效益。工业空间和低层次居住配套往往占据了开发区最核心的地段,由此导致的开发区空间无序拓展成为其功能进一步提升的障碍。不少开发区在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出现了“未老先衰”的局面,开发区内部的“退二进三”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在开发区与城市整合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空间的引导作用,借由城市规划和宏观政策等调控手段,构建合理有序的功能结构,结合空间的自组织整合机制,促使开发区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5.1.2 基于公共产品配置的开发区与城市整合评估路线(https://www.chuimin.cn)
开发区与城市整合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理想状态。“整合”作为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结果,其发展程度具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本书试图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公共产品配置的角度对开发区与城市动态整合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开发区与城市整合,其本质是都市区范围内的城市功能空间重构,是“外延整合”和“内构整合”相互糅合作用的产物。基于开发区与城市整合的“外延整合”和“内构整合”的两重内涵,开发区与城市整合评估也应当涵盖这两方面的评价。其中,“外延整合”评价的评估重点在于开发区与主城区公共服务配置水平的差异度,即都市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一个相对水平,适合在某一城市内部进行比较;而“内构整合”的则是基于开发区功能空间自身的综合化程度进行评估。评估路线见图5-1。
图5-1 基于公共产品配置的开发区与城市整合评估路线
相关文章
南京的开发区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开发区中,无论是数量、成立时间还是发展的规模,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因此,本章选取南京城市及其开发区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因此,选取南京都市发展区作为本章研究的地域范围,选取南京国家级高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这两类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
2025-10-01
3.1.2国内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借鉴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开发区空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开发区空间效益有关的论文也相对较少,关于开发区与城市空间效益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是罕见。......
2025-10-01
按照母城与开发区功能的关联度可以划分为独立型、依存型和互补型,功能关联度是指开发区与母城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程度。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的区位应该对应于不同的关联度,即互补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边缘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而远郊型开发区必须是分担母城部分城市功能的独立组团。这类开发区与城市易于形成双核式结构。靠近母城的开发区则需要和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相协调,在充分利用......
2025-10-01
随着江宁城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开发区产业的升级以及企业实力的增强,其与主城之间的各种功能互动愈加明显。1)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典型企业选取本书主要是以企业作为视角和切入点,通过企业来审视当下开发区与主城之间的功能互动。......
2025-10-01
表3-15南京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基本情况一览表3.3.2南京市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比较分析在南京市域范围内的开发区系统中,由于省级以下的开发区大都缺乏公开、可靠的统计系统和数据,并且其设置也缺乏规范性,是国家开发区清理整顿的重点。因此,南京市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比较研究选择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2025-10-01
本书的研究主体“长三角开发区”即包括这16个城市的国、省两级开发区。这是继大连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发区,也是长三角第一个开发区。作为长三角地区共同的龙头,浦东的崛起是长三角开发区在下一阶段大力扩张、吸引外资、发展工业的关键背景所在。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也影响了长三角开发区的资金来源,同时国家政策的发布也在推动长三角开发区的转型。......
2025-10-01
本书主要研究对象为2008年开发区新一轮升级前的原长三角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拥有这两类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这些城市共8个,开发区共18个。第三类:开发区空间效益较好,包括4个开发区,约占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开发区总数的24%,分别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5-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