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2005年以来,长三角开发区外资投入逐渐减少。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压力与动力无形中促进了长三角开发区群的内联外拓,强化了其“群”的特征。这些因素促进的长三角的城市开发区群及开发区内部的群体化行为通常以开发区跳跃式扩区的形式出现。......
2024-01-25
开发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是随着各自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设施不断完善等过程不断加强的。既有功能上的互动,也有空间等其他方面的互动。而开发区与城市的功能互动中又存在着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包括交通功能等多方面的互动过程。要深入剖析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功能互动,就必须对其间的产业、生活包括交通在内的不同功能的互动进行逐个剖析,深入挖掘其间互动的程度。
不同类型的开发区,由于构成其的企业主体及产业类型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差异,因此与主城的功能互动存在着不同的互动特征。本节以企业本身作为视角及切入点,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产业功能互动进行深入剖析,力图通过案例的分析,更深一步的探析其间的互动程度及类型。
4.3.1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城市的产业功能互动
江宁从东南西三面环抱南京主城,2000年12月撤县设区,是南京市“三大新市区”之一,一个典型的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地区。区域面积1 573 km2,辖9个街道,常住人口95.2万人,流动人口52万人。2006年3月,江宁区进行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20个街镇调整为9个街镇。本书中所指的江宁经济开发区,是指基于江宁开发区所发展起来的东山街道及三个园区的一个整体,它是一个空间上连续的城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业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具备了新城区的综合功能。这个三面环抱南京主城的新城区,在近10年时间内,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崛起在主城的南部。随着江宁城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开发区产业的升级以及企业实力的增强,其与主城之间的各种功能互动愈加明显。
随着近几年江宁开发区的发展建设,工业化不断推动城市化,江宁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农业县城,也不是那个只有大片工业用地的产业空间,而是南京三个新市区中功能最综合的城区,是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新城。它与主城之间的联系正由于其自身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加强。
1)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典型企业选取
本书主要是以企业作为视角和切入点,通过企业来审视当下开发区与主城之间的功能互动。因此,开发区企业选取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将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对典型企业的选取主要是基于开发区自身产业的发展。由于主导产业是开发区最主要的产业构成,主导产业中的典型企业更能代表开发区其他企业。因此,对开发区的主导产业进行分析,选取各主导产业的典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江宁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零部件、光电设备、新能源、软件研发、现代物流及航空七大主导产业,其典型企业如表4-1所示。
表4-1 江宁开发区主导产业典型企业一览
续表4-1
考虑到主导产业中部分企业的建成情况、调研可行性以及相关资料的可获得性,共选取熊猫集团、南京跃进有限公司、北方信息集团3家典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由于江宁开发区内产业门类较为多样,考虑到企业对象的代表性及典型性,另选取晨光集团、雪花啤酒集团(考虑其知名度及企业规模)作为其他两个典型企业,以剖析江宁开发区与主城之间的产业功能互动。
2)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典型企业与母城的生产功能互动
就上文所选取的多家典型企业中的部分企业作为对象,分析其生产功能的各方面对于开发区及母城的影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互动。
(1)经济贡献及产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随着江宁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其对主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表面上,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带动了南京城市的空间的增长与城市空间的演变,而其内在的根本性动力来自于江宁开发区与南京主城间以经济活动(企业)为载体的相互推动力。这些潜在的推动力不仅对江宁开发区的产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作为母城的南京市的产业经济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江宁开发区对南京整体经济的推动可以从全市各区GDP构成上反映出来[7](图4-5)。
图4-5 2007年南京各区GDP构成及比例
同时,江宁开发区在南京的地位可以从地区工业总产值、规模企业利税总额、利用外资以及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得到反映。2007年,江宁开发区所属江宁区的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南京市总量的13.2%,位居南京各区之首。其规模企业的利税总额占南京的比例也达到了10.4%,工业投资及财政收入的比例均超过了25%。由此可以看出江宁开发区所在地区对于整个南京经济的巨大推动(表4-2)。
表4-2 江宁区部分经济指标在南京总量中的比例
再分析江宁开发区内重点企业的经济数据便可发现,开发区内主导产业的典型企业对于其所在产业的发展与推动作用是巨大的。这一点不仅能从其企业的规模看出,同时也可以从其工业总产值及销售产值占开发区该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及销售总值比例中得到证实(表4-3、表4-4)。同时,江宁开发区纳税额1 000万元以上的51家企业占了开发区全年工商税收的61%,约25亿元,这也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开发区的经济推动作用。
表4-3 2006年江宁开发区典型企业占其所在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例
表4-4 2006年江宁开发区典型企业占其所在产业销售值比例
从江宁开发区工业利税百强企业、工业固定资产规模百强企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工业产值百强企业的排名榜单中可以发现,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航空及光电设备产业几乎占据了百强榜的七成。其中,笔者所选取的典型企业大多均出现在百强榜单之中。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典型企业在其所在产业以及江宁开发区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表4-5)。
表4-5 2007年江宁开发区各产业中工业利税百强企业数量一览
因此,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对江宁开发区经济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更对南京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土地价值及环境效益影响
南京的近代工业企业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在城区出现,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自身发展的推动,大量工业企业开始搬离主城区到郊区开发区内,形成4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多个省级开发区,南京主城工业用地正式拉开更新改造的步伐。因此,企业搬迁所导致的城区工业用地的更新改造,不仅增强了开发区与母城间的互动联系,更为企业及政府带来可观的效益回报。
下文就主城内典型企业在搬迁至江宁开发区后所引发的各种效应,如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城市土地价值的升值体现以及环境效益的改善进行具体的剖析,以期能反映城市与开发区之间产业功能互动的状况。
总部位于西安门的金城集团公司,前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金城机械厂,最初从事飞机综合修理,1979年踏上了军转民之路,首辆金城摩托车诞生[8],2000年开始进入三产领域。金城集团在江宁开发区有两个厂址,其一是南京机电液压研究中心(简称“南京中心”),主要进行航天液压等技术的研发及产品生产。“南京中心”于2005年建成,金城集团在这片400多亩(1亩≈666.7 m2)的土地上不仅接收了从主城搬迁过来的部分生产线,并扩大了原先的生产线。其二为坐落于南京绕城公路周边的高桥门厂区,与主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此厂区的面积仅为3~4 hm2,主要进行摩托车零部件的铸造生产。
金城集团的进驻不仅为江宁开发区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为形成摩托车产业集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厂区的建设带来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该地段交通的改善以及周边土地的升值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老厂区土地性质的改变可以看出土地价值的提升对于企业土地利用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现状老厂区主要分为两大片,以厂区中间一条南北向主路为界,东片区仍然作为生产车间,主要是一些高端精密仪器部件的生产,沿中山东路、瑞金路主要为商铺,其中瑞金路上有一小块用地作为员工的产权房,沿解放路一侧用地前几年被政府征用,现主要为一些企事业单位(工商局、银行等)以及部分商铺,仅留一入口作为厂区的东大门;西片区用地较为复杂,内有一条城市主要道路龙蟠中路穿越而过,路西主要用于出租(新东方学校等)以及部分公司办公用房,路东侧北部为西安门广场以及部分军区用地,广场以南为月星家居城,是公司出租的土地,家居城以南为集团的办公用地,公司的总部、办公、研发、档案馆以及销售等部门均在此处。2008年年底公司总部以及研发机构等已搬迁入厂区东侧的金城科技大厦。办公地块以南主要为金润发仓储式超市,由金城集团公司持股,为公司发展三产的重要部分,它的建成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具有一定集聚效应和商业吸引力。
从图4-6中可以明显看出近年来金城集团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要数瑞金路两侧。瑞金路位于金城旧厂区南,于1980年代自发形成。在此之前,路北为金城机械厂工业用地,路南为金城机械厂职工生活区,两片土地均为金城所有。起初瑞金路两侧几乎没有商贸服务业用地,1980年代由于政府的介入,购买了路南的生活区土地,并将其改建为门面房、学校等服务性质用地。为了充分利用具有升值潜力的土地,金城企业随后将路北改建为企业的产品展示、维修等三产用地,丰富了整条街道的业态,同时也使整个地段的商业氛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图4-6 金城地块典型年份用地性质
可以说,金城大部分工业用地的搬迁导致了位于母城的老厂区以及整个周边地段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正是由于金城老厂区土地价值的不断提升,导致了企业与政府做出了搬迁企业工业生产部门的决定,从而也使金城集团在江宁开发区内能够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开发区与主城之间的功能互动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通过一个企业可以非常直观地得到体现。在金城生产部门搬迁之前,其老厂区由于空间的局促以及土地的有限,无法发展三产,也无法出租任何土地给第三方。与此同时,当前金城集团位于江宁开发区内的土地价值在金城入驻之前也没能得到体现,当然它对江宁周边地段也无法产生任何影响。一经搬迁,不仅企业方得到了可观的收入,其产业的多元化之路也能得以实施,同时各厂区对其所在地段周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渐进的、可持续的。这也正是一个企业所体现的开发区与母城之间产业功能互动的一个方面(图4-7)。
图4-7 金城集团厂区的空间迁移
航天晨光集团也是一个从母城搬迁至开发区的典型企业。晨光集团的前身即金陵制造局,是南京近代最早的一批工业企业,现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综合大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不仅从事军工生产,同时积极从事民用机电设备产品的开发。
晨光集团在江宁开发区内主要为两个厂区。其一为晨光机械厂,主要从事民用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位于将军大道与吉印大道交叉口的北侧;其二为航天晨光厂,主要从事军工产品生产研发,位于天元路北侧、百家湖东侧地段,更靠近东山市中心。两个厂区均为2000年后晨光集团为了配合政府的“退二进三”政策,同时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中华门地段的老厂区搬迁至开发区内。无疑,晨光集团的入驻,为开发区航空产业实力的提升以及企业周围地段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图4-8)。
位于中华门地段的晨光老厂区成为1865创意产业园区用地,该园区内原为晨光厂的生产基地。其与西部的三产服务区以及南部的生产区同为晨光厂的生产区。如今,原三产服务区仍然作为食堂、宾馆等继续运作,南部厂区仍然为生产基地(保留高端科技研发型航空生产线),只有1865园区所在的区域被作为老建筑的保留区,改造为科技文化产业园。
晨光老厂区在改造前均为工业用地,如今随着部分生产部门搬迁至开发区,原来的这部分土地被开发为都市产业园这一新兴的开发模式。同时,园区北侧沿秦淮河一带打造的休闲餐饮区已在开发建设中。相信该项目的建成,对于该地段商业娱乐氛围的提升,对周边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搬迁带来了母城土地的更新、价值的提升以及环境的改善,为企业、政府乃至整个南京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开发区产业的完善成熟、规模的发展壮大以及经济实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透过企业这一视角,窥视开发区与主城之间产业功能互动的一斑一点,能够形象而直观地理解这一互动的过程。
图4-8 晨光集团生产部门空间迁移
(3)基于企业产品流线及公司合作的互动
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产业功能互动还表现在企业的产品流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下面将剖析两个企业的产品及部门之间的互动来分析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此种产业功能互动。
金城集团在早期主要是从事航空工业的军工企业,尽管仍然保留这一核心研发生产部门以及流水线,但今日被人们所熟知的金城集团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军事性、与外界相对闭塞的企业,而是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的金城摩托车的生产商。细数金城集团主要的产品,大多已是摩托车、电动车及其零部件。随着金城集团制造的摩托车、电动车远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金城的民品品牌效应正日益提升。
金城集团现有5个厂区,其中总部西安门厂区主要进行摩托车发动机的研发与生产,这是摩托车最核心的技术部门,至今仍未搬出母城。据金城集团相关部门领导透露,摩托车发动机的研发是企业最核心的技术,保密十分重要,因此研发部门会一直留在主城内,但发动机的生产部门由于整个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态势,最终必然将搬离母城到近郊的开发区内。江宁开发区金城“南京中心”则主要从事摩托车造型及其他配件的研发与生产,摩托车的造型主要是由“南京中心”进行设计研发,但“南京中心”的生产部门只生产摩托车部分配件,其他配件由位于江宁湖熟街道的生产部门、高桥门的生产部门及位于南京浦口高新区的生产部门进行铸造、生产。5个厂区的生产部门集合起来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摩托车生产流水线,同时还包括了发动机及其他零部件的研发、设计,随之形成了摩托车发动机及配件往返于各开发区与主城生产部门之间的现象。
金城不同的生产、研发部门位于城市不同的厂区。西安门总部首先是进行发动机的研发以及生产,然后将发动机直接运送到江宁“南京中心”进行加护及配件安装,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动机产品。高桥门厂区主要负责摩托车车身零部件的铸造,其成品也将被运送到“南京中心”,而浦口高新区部门制造的零部件则被直接运送到湖熟街道的“摩托城”,而其他所有摩托车的零部件、半成品也将被运送到湖熟生产部门进行组装,形成成品。最后这些成品摩托车再由位于瑞金路的销售部门根据各地市场进行产品配送,当然其中有部分也被运送到了南京的各个金城摩托专卖店,最终销售到市民手中(图4-9)。
图4-9 金城集团摩托车各生产部门之间路线关系图
金城集团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较为频繁,最典型的是与台湾大润发集团以及连邦信息公司之间的合作。最初金城集团为了发展三产,将部分生产部门搬迁至开发区,然后创办了金润发超市,即现在位于瑞金路与龙蟠中路交叉口位置的仓储式超市。它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周边的市民,也带动了该地段商业氛围的形成。台湾大润发集团利用此契机,与金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得到金润发超市的品牌使用权以及经营权。如今,金润发超市遍地开花,多个城市均有其身影。尽管原本准备入驻江宁的金润发超市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被搁置,但毫无疑问,分布南京及各地的金润发超市之间的产品流通正加强着各区之间的互动联系。相信随着江宁金润发超市的建成,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互动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经笔者与金城相关领导进行的访谈以及相关网络查询得知,金城集团的官方网页由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这个坐落在南京珠江路280号珠江大厦内的公司正如同这栋楼里其他大多数计算机信息公司一样,帮助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制作官方网页并负责后期的维护及技术支持,这将在下一节中进行重点阐述。据笔者调研,金城江宁厂区的所有计算机及网络维护均由连邦公司负责。像这种开发区的企业与主城区内的企业相互合作的现象在南京还有很多,这正反映了随着开发区许多大型企业发展的逐步数字化、高科技化,它们与母城一些小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司之间的合作正愈加紧密,这同时也加强了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经济与信息功能互动,而这一互动过程亦正是通过企业这一载体而得到体现。
(4)基于产品销售及供给的互动
在开发区有许多生产食品饮料的大型企业,它们的产品不仅销往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同时也在其生产所在地开设各类销售店铺或者直接放置到超市进行售卖。特别是酒水饮料类产品,由于其对新鲜度的高要求,注定其将本地市场作为最重要的销售场所。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即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雪花啤酒公司从一个很少被人提起的单一工厂发展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用了10年的时间。2006年,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创造了全国销量第一的业绩,其在江苏区域的业务发展也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利润2 600万元,纳税1.2亿元,产销量为江苏省内同行业第一。而在众多区域市场中,南京市场的增长尤其引人注目,2006年南京市场销量较上年相比增长90%。2007年,华润雪花啤酒(南京)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在江宁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9 000万美元,建筑面积1.6万m2。它虽是一个区域性的生产基地,但南京本地永远是其最重要的一个市场。
华润雪花南京公司总投资达7亿元人民币,拥有4条全自动灌装线,一期设计产能达40万吨,建成后成为长三角地区一次性投产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啤酒生产基地。同时,每年为江宁开发区以及南京地区创造数千万元利税。自2009年1月以来,销售收入已经达到4 600万元。除了经济方面的贡献外,其在母城内开设的销售点更是联结成网,最主要的销售点位于南京市湖南路商业圈内的江苏大厦内。这种“前店后厂”式的互动方式在江宁开发区乃至南京其他开发区都是非常多见的,如旺旺集团、百事可乐、卫岗乳业等公司。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税收等经济上的贡献,更体现了原材料供给和成品销售引起的开发区与母城之间互动的增强。
3)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典型企业与母城的研发功能互动
近几年,江宁开发区的产业正往研发型、技术型、知识型的方向发展,不断壮大成熟。2006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了170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亿元,实现利税5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江宁开发区的科研力量正在不断增强。
特别是以熊猫、爱立信、华宝通讯、英华达科技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2006年成为全区的第一大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研发实力正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接近国际领先的水平。而其他如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也为开发区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7年,江宁开发区有科技人员15 953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76%,相对于前几年来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幅度不大(表4-6)。因此,尽管其与南京高新区的人员构成类似,由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及科研机构人员组成,但其科研人员及实力与高新区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4-6 江宁区科技实力变化
根据笔者在江宁开发区发放的问卷统计,江宁开发区企业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工占所有职工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有部分企业相对较高,如南瑞继保公司拥有职工600人,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工占85%,其中硕士生占将近30%。
因此,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研发功能的互动可以通过企业内研发与生产部门之间、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之间以及孵化企业的空间扩散得到体现。
(1)开发区生产部门与母城总部研发部门的互动
随着南京主城“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以及老城区工业用地更新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迁至城外的开发区内,其中有些企业只将其生产部门迁至开发区,而将企业总部及研发机构留在主城区。例如,金城集团只将其部分生产部门搬迁至开发区,而其行政管理及研发部门仍留在母城西安门厂区。再如航天晨光集团,其老厂区位于老城中华门地段,由于城市的扩张,原本位于城市边缘地段的土地不断升值,因此公司决定将部分生产基地搬迁至开发区,而将原址改造成都市工业园区,此举不仅得到了可观的经济回报,1865园区也为晨光集团树立了一个对外宣传与展示的平台,提高了其在市民心中的知名度。而像北方信息产业集团那样将原厂区所在地段土地完全拍卖,公司各部门全部搬迁至江宁开发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据笔者对金城集团总部相关领导的访谈获知,金城集团最核心的生产及研发部门仍位于西安门厂区,尚未搬迁。今后,将会有部分高端的生产部门由于用地的原因陆续搬迁至开发区,但其研发部门将“驻守”主城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主城内资讯的高度密集化以及交通等设施的便利度。同时,留在主城内的研发部门更方便与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与合作。随着金城大厦的落成,金城集团的研发部门将陆续搬进这座现代化的大楼,指挥着分散于各地的生产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及辅助。金城集团配有专门的技术咨询车辆,方便总部技术人员前往生产基地进行紧急指导,而同时,每天均会有部分研发人员前往生产部门进行相关技术的辅导。每当技术部门的新产品设计问世,便会送到生产部门进行产品实体的制造,而成品完成以后也会同时送回总部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研究。于是,这种开发区与主城之间科研与生产部门的研发功能的互动,通过金城集团这种直接的技术、产品交流得到了直观的体现。企业的这种互动行为随着近几年城市工业用地更新步伐的加剧而愈加频繁。但是由于从主城搬迁至开发区的大型企业将研发部门设置在主城区的相对较少,因此江宁开发区企业与主城之间在研发功能的互动相对生产功能来说更弱一些(图4-10、图4-11)。
图4-10 熊猫集团研发与生产部门的互动
图4-11 南汽集团研发与生产部门的互动
(2)开发区企业与高校合作
江宁开发区内共有15所高校,其中大多位于江宁东部的大学城内。大学城拥有部属高校3所、省属高校5所、市属高校3所,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一个较为集聚的大学集中区及资源共享区。在江宁区政府的干预下,江宁开发区与南京的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与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区政府聘请24位知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全区150家规模企业与国内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300多位专家参与了企业的产品开发、难题公关和成果转化工作(图4-12、表4-7)。
图4-12 开发区与母城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互动
这些企业以高校的一个系、一个学科或一个科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设备共享、人才流动方面形成协作关系,并建立以技术资本为纽带的股权关系,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许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具有国际竞争力。
表4-7 江宁高校基本情况一览
如今随着高校在主城区内发展空间的受限,越来越多的学科部门搬迁到开发区内,如东南大学的绝大多数本科生以及大部分研究生都已搬迁到江宁开发区的九龙湖校区内,因此江宁企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本地的高校之间进行科研合作,而与主城区的高校之间的合作则相对较少。如江宁开发区中航第二集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合作的航空电源配电系统技术,与其他多所高校共同研发合作的用于航天、国防、航空、电子、化工、机械、轻纺、环保、医药卫生、家用电器等领域的纳米材料,以及航天晨光集团与南航之间的合作都反映了江宁高校与其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与互动。而相反,企业与主城区的高校之间的合作现象却并非如此显著(图4-13)。
图4-13 南航与部分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
但这并不代表江宁开发区内的企业与主城区的研发功能互动不存在,比如开发区内的企业与主城区的科研机构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只是相对其他开发区来说,由于江宁拥有众多优秀高校的入驻,其与主城之间的科研互动有所削弱。
另一种体现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研发功能互动现象的便是高校的产业化所带来的互动。例如东大“无线谷”——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项目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该项目在江宁开发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的南侧地块,该地块面积约为500亩,2008年10月开工建设,一期建设投入不少于6亿元。项目特别重视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所以特别设立了“企业联合研究中心”以及“跨高校联合研究中心”(图4-14)。随着该项目的落成,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与“无线谷”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母城高校与开发区的国家实验室以及企业之间的研发功能的互动也将愈加增强。
总体来说,江宁开发区周边拥有多所高校,是南京市将经济与科教资源有效整合的实践之一,随着政府部门优惠政策的干预,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开发区,为开发区各高校提供了科研、实习基地。同时,高校为企业提供了高科技人才和尖端的科研成果,使得投资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设备共享、人才流动等环节占有优势,因而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研发与生产。因此就江宁开发区而言,其企业与开发区高校之间的互动相比与于城高校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紧密一些。
图4-14 东大“无线谷”结构规划与设置
(3)孵化企业的扩散
另一种基于企业的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研发功能互动则主要是孵化企业的空间扩散所引起的。至2008年8月,江宁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18家,已孵化企业91家,其中本地孵化企业44家,异地孵化企业47家(表4-8)。
表4-8 江宁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一览(www.chuimin.cn)
续表4-8
通过江宁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毕业企业名单可以看到,继续留在江宁开发区内的孵化企业较少,大多数均已经迁出开发区,并且有部分企业已经失去联系方式甚至停业。笔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及电话联系,对其中部分企业目前所在区位进行了进一步确认(表4-9)。可以看到,其中有3家企业已经停业,有11家企业失去联系方式,仅有4家企业仍在区内,而搬迁至主城区的企业达到了16家,占所有企业总数的40%左右。由此可知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毕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从开发区搬迁到主城区。当然外地企业在科创中心的培育下孵化毕业的也不在少数,但由于难以跟踪记录,因此几乎没有准确实时的信息可供参考分析。
表4-9 江宁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毕业企业状态一览
总体来说,江宁开发区与母城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研发功能的互动,但由于江宁开发区内企业大多以外资企业为主,同时这些企业规模都较大,因此其与主城之间的研发功能互动只能通过几个大企业才能得以体现。又因为江宁高校众多,开发区内企业与江宁本地高校之间的互动远大于跟主城区内高校之间的互动,而开发区科创中心孵化企业的数量相对又十分有限,因此江宁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研发功能尚有待进一步强化。
4.3.2 南京高新区与城市的产业功能互动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共同创建于1988年9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也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园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的浦口区境内,北、南分别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浦口校区相接,拥有企业近2 000家。南京高新区从建区开始,就把“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作为发展的根本,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和生物制药、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在高新区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方面利用自身的政策优势、体制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来此发展,也孵化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功能,通过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扩散,带动了整个城市和周边其他开发区产业结构的升级[9]。
1)南京高新区典型企业选取
为求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企业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高新区典型企业的选取方式与江宁开发区一样,采取以主导产业的典型企业为主。南京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主要有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和车辆制造业以及新材料产业等。通过对不同主导产业以及其相关企业的分析,可知高新区内各主导产业的典型企业如表4-10所示。
表4-10 南京高新区主导产业及典型企业一览
考虑到主导产业的部分企业的建成情况、调研可行性以及相关资料的可获得性,选取熊猫电子集团、同创集团、南汽集团、聚隆工程塑料公司共4家典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中萃食品公司、宏图集团(参考知名度及企业规模)作为其他两家典型企业,剖析南京高新区与主城之间的经济互动。
2)南京高新区典型企业与母城的生产功能互动
为了与江宁开发区进行对比研究,本小节对于高新区企业与母城的生产功能互动的分析同样从四个方面展开。
(1)经济贡献及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分析2007年南京各区在城市中的GDP构成可知,江宁区以极大的优势排在了首位,而高新区所在的浦口区仅次于六合区排在第三位,占南京GDP总量的12%。
在《2006年浦口区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4-11)中,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排在全区的第二位,与排在第一位的江浦街道差距很大,而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位的泰山街道、沿江街道和桥林镇也与高新区的总产值相当接近。利税与销售额的情况也是如此。
表4-11 2006年浦口区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万元)
因此,江宁开发区在全区经济实力及工业发展水平方面可以代表江宁区,但高新区却还远不能代表浦口区。这一方面与浦口区省级开发区及乡镇经济发达有关,还与高新区自身的特点有关。高新技术开发区更多的是在全区起到一个增长极的作用,它是一个引擎,带动的不仅仅是浦口区,而是整个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企业研发实力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南京高新区在整个南京市中各项经济指标所占比例,通过表4-12可知,包括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在内的四项指标均不超过全市的5%,相比江宁开发区所占的份额,差距显然较大。因此,可以说南京高新区在工业产值及财政利税等方面对南京全市做出的贡献相对较小。
表4-12 南京高新区部分经济指标在南京总量中的比例
同时,从浦口区各部门年产值7 000万元以上企业数量统计名单(表4-13)中可以看出,高新区并没有占到绝对明显的优势,而且部分企业位于浦口经济开发区内而非高新区内。由此可见,高新区企业对于本地经济的贡献以及全市都相对较低。
表4-13 浦口区各部门年产值7 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统计
同样结论可以从2006年南京工业企业100强名单中找到。在企业名单前30强中,完全没有高新区企业的踪影,直至第41位才找到了位于浦口区的浦镇车辆厂,但它却不在高新区内。第一个出现的高新区内企业南京中萃食品有限公司排在了第51位。从整体数量上来说,整个浦口区在全市100强企业中有11位,但其中大多数企业都未在高新区内。
但是,南京高新区对于整个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却具有重要作用。南京高新区以建设创新性科技园区为目标,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引进了一批原创型自主创新企业,对于南京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如2006年高新区与中科院软件工程研制中心合作成立南京BIOS与嵌入式应用工程中心;与东南大学、熊猫集团合力推进PDP项目产业化;推进高中端应用领域电力自动化软件产业发展等等。
因此,尽管南京高新区在工业产值及其他经济指标的贡献上建树并不十分明显,但其在对南京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等方面却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其他开发区无法代替的。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高新区与主城在产业层面上的研发功能互动。
(2)土地价值及环境效益影响
由于高新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性质不同,产业门类及构成也很不一样,因此造成大量主城工业企业将其工厂搬迁到江宁开发区,部分搬迁至新港地区,搬迁至浦口的则相对较少。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仅熊猫集团、南汽集团将其部分生产部门搬迁到了浦口区。这其中,熊猫电子集团主要搬迁至浦口经济开发区内而非南京高新区内,仅与高新区、东南大学合资在高新区内新建了PDP的生产车间。南汽集团在搬迁的过程中,仅将名爵(MG)汽车的生产线搬至高新区内,其余生产线大多都搬往了江宁开发区或仍留在主城内(图4-15、图4-16)。
图4-15 熊猫集团企业空间搬迁
由于南汽在高新区企业空间搬迁所带来的互动这一角度较为典型,本书就以南汽集团这一角度来分析高新区与母城之间的这一功能互动。
南汽集团在主城中央门、黑墨营以及雨花台这三个厂区除中央门地块发生较大变化外,其余都仍为生产用地。中央门地块的生产部门分别搬迁到了江宁开发区与高新区内。南汽高新区厂区的用地面积约80 hm2,于2006年开始动工建设,至2007年主城区的相关生产部门搬迁至高新区内开始投产运营。高新区厂区主要作为名爵(MG)汽车的生产基地。
图4-16 南汽集团企业空间搬迁
从图4-17可以明显看出,南汽中央门地块内工业用地已经大幅度减少,仅南部一块居住用地转变为产业用地,但已经不再进行生产,仅仅作为东华集团及南汽的办公及三产用地。北部工业用地改成了居住用地及先锋广场办公楼。中间大块的工业用地主要有天正湖滨、凤凰和鸣两个居住小区以及一所配套小学。最南部的一块工业用地现已划分为四块:西北部的居住用地、东部的时代超市、东南部的办公写字楼以及西南部的南汽办公大厦。
各种居住楼盘的落成、大型超市的入驻,以及一栋栋办公楼的建成,将原先南汽中央门地块内较为单一的生产空间转变成丰富而具有活力的开放空间,同时为该地段商业氛围的营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企业搬迁至高新区后,中央门地块的土地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整体环境包括商业氛围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提升。
据笔者与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得知,在南汽搬迁至高新区之前,该地段主要是待出让的田地。在南汽入驻后,土地的价值一直在不断提升,同时周边的环境效益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就企业这一视角,自母城搬迁至南京高新区内的企业相对较少,在此方面对母城与开发区土地价值的提升以及对环境的改善均未有太大影响,也由此反映出高新区在此方面与母城之间的互动目前尚少。
图4-17 南汽地块典型年份用地性质图
(3)基于产品流线及公司合作的互动
分布在开发区与母城两地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动是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经济互动较为直观的体现,而产品及科研信息是企业之间和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交流互动的主要载体。本部分主要以高新区内的典型企业——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为例,分析高新区与母城之间基于产品流线及公司合作的互动。
南京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是以生产、经营、开发各类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现生产及研发中心占地17 010 m2,年产能1.5万吨。公司拥有多个分公司,遍布全国。公司本部拥有职工160人,其中研发人员30余人,占公司总人数的约19%,科研实力雄厚。公司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聚隆化学实验有限公司、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聚盈网络有限公司和聚丰新材料有限公司,4家公司都位于南京高新区同一厂区。
与金城集团不同,聚隆公司各部门由于基本位于同一厂区,因此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未带动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互动,但其子公司与主城区之间的互动却十分明显,这主要与其特殊的产品及市场有关。
聚隆化学实验有限公司和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作为其主要的两个子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生产,通过塑料高性能化和工程塑料的功能化,为制造业配套服务(表4-14)。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在高档轿车及电工电器上。据笔者与公司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公司主要是通过“以塑代钢”的这一形式,给国际著名汽车厂商如通用公司做配套。同时其生产的部分产品如发动机罩盖、门把手等汽车零部件提供给南汽集团的部分生产车间作为配套产品;其生产的断路保护器、接插件、开关灯头等电子电器均作为南瑞集团部分生产车间的零部件,其他产品还与南京杰恩特机电有限公司、南京诺信化工有限公司有相关合作。通过聚隆集团与南京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带动的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及产品的交流,更是开发区与主城之间有形的功能互动。
表4-14 聚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企业构成
通过对聚丰新材料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的分析可知,这个2002年才成立的子公司,在汽车产业领域交流较为频繁,主要是回收汽车配件、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农民废弃物、废旧塑料进行复合、研究新材料、生产新型产品,因此与南京母城的合作与互动较为频繁。据笔者调研,聚丰新材料公司与南京银河国际游艇俱乐部、南京卫岗工业园、扬子研究院以及南京铁路部门均有产品的供给与合作(图4-18)。
图4-18 聚隆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关系
总体上来说,聚隆与南京以外的市场合作更加密切。例如其与美国百得、福特、通用以及其与广州军区之间均是重大项目合作。据聚隆公司高层领导透露,聚隆企业生产虽然都本地化,但客户在南京只有3%,可见本地市场仍未完全打开。相信随着聚隆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其产品形象的不断提升,南京市场的份额也将不断提高,其与母城之间的产业功能互动也将更加频繁。
(4)基于产品销售及供给的互动
通过企业产品的销售与供给来体现开发区与母城之间的产业功能互动,其实是基于企业产品互动的一个方面。由于开发区内有较多企业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因此通过产品的销售来分析开发区与母城的互动,是比较典型的方式。
与江宁开发区不同,南京高新区内食品饮料企业数量不多,仅有几家较为大型的企业。它们每天采购本地的生产原料在开发区内加工生产,最后将产品销往本地市场及国内外市场。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即是其中较具典型性的企业。
在南京高新区刚成立不久,南京中萃食品有限公司便在开发区投产,1997年进行了厂区扩建,如今它已是江苏省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经营国际品牌的“可口可乐”、“雪碧”、“芬达”以及中国品牌的“醒目”、“天与地”等软饮料。公司目前有四条生产线,全设在高新区内,年产量达2 400万元标准箱。中萃集团每天均有专门的班车将“天与地”饮用水运送到南京主城区的各大超市及大供应商处。由于饮料食品行业大多以本地市场为主,因此中萃集团所体现的这种基于产品销售的主城与开发区的互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除了中萃食品有限公司这一类食品饮料企业之外,其他如同创集团、宏图高科集团等公司所采用的“城店园厂”的模式,更能凸显主城与开发区的互动正不断增强的趋势(图4-19、图4-20)。
图4-19 同创生产与销售、市场的互动
图4-20 南京市区宏图销售服务网点布局
总体来说,南京高新区与母城之间生产功能的互动由于其大型工业企业的数量有限而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说未能直观地体现出来。而纵观南京高新区近20年的发展,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南京市是占绝对优势的,在2005年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分布情况的统计中,南京高新区占了52%。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新区与主城研发功能的互动必将强于其与主城之间的生产功能的互动。
3)南京高新区典型企业与母城的研发功能互动
南京高新区在经历了将近20年的发展以后,在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以及整体经济实力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在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在园区的同时,也孵化培育了较多中小企业,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根据国家高新区科技部高新区考核体系,在我国现有的55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南京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能力排名第三,技术创业环境能力排名第九。总体来说,南京高新区的研发实力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也与高新区企业各部门间的互动合作以及南京高校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强劲有关。2006年,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占总企业数的33%。全区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全区经济总量的90%。现孵化企业占所有孵化企业的1/3,孵化出去的占1/4。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已成为园区的特色产业集群。其中高新区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和软件产业还分别建立了南京医药生物工程科技园和南京软件园,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高新区生产部门与母城总部研发部门的互动
在前面已经提到,高新区内大多数企业均是在区内直接投产或者直接引进外资进行生产研发,而从母城搬迁过来的工业企业相对较少,因此区内生产部门与母城的研发总部之间的互动自然就较为微弱。就笔者所调研的几个大型企业,仅熊猫电子集团与东南大学的合资公司——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以及南汽的名爵生产基地与主城区的研发总部之间有相对紧密的互动联系,区内很少有其他企业与母城的研发部门存在密切的互动。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36年,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子骨干企业。在近几年南京主城工业用地更新大潮中,熊猫集团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其在主城区内拥有大量的工业用地。据熊猫集团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2008年熊猫电子所在的中电熊猫集团下属的8家企业在主城区内总计用地面积80 1090 m2,已出让用地40%,划拨用地60%。
同时,熊猫集团在各开发区购买的土地已经达到了1 000亩左右,其中关键零部件产业主要位于浦口,3C终端产业位于新港,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基于母城现在的老厂区展开。在高新区内的生产基地已经撤出,只留下合资公司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这一PDP生产部门(图4-21)。
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26日,由南京高新技术经济开发总公司、东南大学、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电子网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组建,注册资本5 000万元,其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市长江后街6号,同时在南京高新区建设荫罩式等离子面板工厂。PDP项目的具体运营由熊猫电子集团所属的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负责,但主要的研发环节由东南大学及熊猫电子集团总部研发机构合作。因此,与其说位于高新区的华显集团的生产部门是与其公司的研发部门互动,不如说是其与高校东南大学之间互动合作与交流。
图4-21 中电熊猫集团在主城内的企业布点
总体来说,高新区很少有企业与母城的研发部门存在密切的互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已经将其企业的研发部门设置在高新区内,自然其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动只是高新区内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例如三星集团、南瑞集团等。其次,高新区建立的几个科学园如南京医药生物工程科技园、南京软件园均为一批软件、信息、医药等中小企业提供了优越的研发创业氛围,使其将研发中心设置在高新区内,甚至有企业最终将其研发总部从主城区迁到了高新区内,同创集团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实例。
(2)高新区企业与高校合作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是高新区科研水平及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据笔者统计,2007年高新区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约占南京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0%,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的地区,并且90%以上的产品和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的高科技项目近30项。如此密集的高新企业集聚在一个园区内,同时多数企业均与高校之间存在着合作交流,因此就南京高新区而言,其区内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互动是相当频繁和剧烈的。
高新区周边有高等院校7所,其中产业区以北为南京大学新校区,以南为东南大学新校区。高新区内的企业多为高技术的研发机构,企业空间规模较小,不同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粗放式的空间布局,这是一种集约密集型的布局方式,其与高校之间的空间关系更加紧密。但是这仅仅是空间上所呈现的表象,实际并非如此。
东南大学在浦口的校区为其成贤学院,是一所独立的民办二级学院,其学科力量、师资配备、生源水平均远低于东南大学基本水平。自从东南大学将主校区搬至江宁之后,浦口校区的科研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南京大学自2006年将其主校区迁至仙林校区后,浦口校区的科研、学术实力也日渐低落。因此,尽管高新区周边有较多的高校,但由于大多为民办或二级学院,没有真正具有科研实力的院系驻扎,导致了高新区内的企业与主城区的高校之间互动合作频繁,而与区内的高校互动则非常有限。就笔者调研发现,仅南京大学与高新区共建的软件学院为高新区软件园提供一定的人才与技术支持,大多数企业与高校的互动都发生在高新区与母城之间。
进一步分析高新区内企业与母城高校之间的互动。首先是南京大学与高新区共建的国际知名、中国唯一的小白鼠基因库,正逐步成为中国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发的重要支撑基地,而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仍位于鼓楼校区内。同样,南京工业大学与高新区共建的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类似的情况。
东南大学与熊猫电子集团合资的华显高科有限公司又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在这次合资共建企业的过程中,东南大学主要是由王保平教授出任首席科学家,其带领的团队作为整合PDP项目研发的核心团队。而这个作为华显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主要是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科研工作室内。
同创集团作为南京高新区内的典型企业,与母城高校之间的合作则更加频繁。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联手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并且公司在江宁上峰镇拥有100亩的土地资源用于公司开放型、生态型软件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图4-22)。
图4-22 同创集团与高校合作成立的产学研基地
高新区有其明确的定位,即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研发集聚区,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促其产业化,包括含有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因此,产、学、研结合是高新区的基本条件。南京高新区紧邻的两所知名科研型院校的浦口分校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合作,而高新区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位于母城的本部校区之间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多个领域都有合作。当然,这种互动不仅有以高新区为主体的整体性的合作,更多的是高新区内的企业为提高自身研发实力,与母城的高校之间频繁的科研互动与交流。
所以说,正由于南京高新区所在的浦口区没有真正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校,造成了高新区以及在其内的企业与母城内的高校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紧密,同时也体现了高新区与母城之间的研发功能的互动。随着高新区高技术企业的不断入驻、内部企业自身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与母城高校之间的互动将更加剧烈。
(3)孵化企业的扩散
作为高新技术园区,南京高新区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创业中心的建立是增强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时创业中心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的数目均显示高新技术园区内企业的扩散能力与程度,从而反应南京高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这种互动。在2000年时,南京高新区已有两个创业中心——南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南京高新区软件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场地面积分别为15 000 m2和12 000 m2,远大于南京其他的创业中心。当时南京高新区的创业中心毕业企业数累计已达68个,而当时在孵企业数合计为251个(表4-15)[10]。至2006年年底,南京高新区创业中心孵化器的总面积为45 000 m2,在孵企业148家,累计毕业企业202家,孵化成功率70%~80%[11]。同年,西安高新区的创业中心孵化总面积达62 000 m2,累计入驻企业数为248家,到2006年年底共有85家企业毕业。从这组数据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南京高新区创业中心集聚能力和孵化成功率较高。
表4-15 2000年南京高新区创业中心基本情况一览
分析南京高新区毕业企业与在孵企业的特点可知,大多数毕业企业均扩散到了南京主城区内,这些企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例如斯威特公司曾收购过小天鹅品牌,而高新区典型企业聚隆集团也是创业中心的毕业企业之一,其科研实力可见一斑。同样的,毕业企业中有一些企业现已经具有非常强的实力,如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在其毕业后3年就达到了2亿元的销售额。
由于高新区孵化企业的空间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企业外迁数量的变化反映出来。通过“南京高新区企业空间扩散研究小组”于2006年在南京高新区管委会的协助下所进行的调研,得出了南京高新区当时部分毕业企业的空间扩散图。(从前面的图4-20中可以看到从高新区迁往主城区的企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在迁出高新区的毕业企业中,绝大多数选择了南京主城区,总体由中心向边缘呈较均质分布,并无太大区位的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轴向,在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南京主城对他们来说是个较均质的空间。
总体上来说,由于高新区自身具有的科研实力及优越的环境,其在孵企业及毕业企业的数量在南京各开发区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同时,这些企业大多都扩散搬迁到了主城区,而且企业在搬迁之后有部分仍与高新区存在一定的合作互动关系。因此,就孵化企业的扩散这一角度来说,相比江宁开发区,高新区与母城之间的科研互动更加频繁剧烈一些。
而2005年以来,长三角开发区外资投入逐渐减少。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压力与动力无形中促进了长三角开发区群的内联外拓,强化了其“群”的特征。这些因素促进的长三角的城市开发区群及开发区内部的群体化行为通常以开发区跳跃式扩区的形式出现。......
2024-01-25
南京的开发区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开发区中,无论是数量、成立时间还是发展的规模,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因此,本章选取南京城市及其开发区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因此,选取南京都市发展区作为本章研究的地域范围,选取南京国家级高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这两类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
2024-01-25
表5-1基于公共产品配置的开发区与城市外延整合评价指标体系续表5-1开发区的开发指数反映开发区的投资建设强度和基础性公共产品供给情况,主要包括土地开发率、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基础设施投资等7个指标。本章节以上海为例,对上海市开发区与城市外延整合水平进行评估。表5-3简化后的开发区外延整合评价体系计算结果见表5-4。......
2024-01-2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开发区分布最密集、开发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开发区建设的先行区和当前城市化推进的先行区,也是以“区”建“城”这一中国当代城市发展模式的典型实践区。......
2024-01-25
3.1.2国内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借鉴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开发区空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开发区空间效益有关的论文也相对较少,关于开发区与城市空间效益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是罕见。......
2024-01-25
本书基于上述问题对长三角开发区再开发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认为开发区有必要在物质环境、产业结构、功能肌理、空间形态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需要进行再开发。1)基于物质环境衰败的再开发要求长三角地区的开发区起步早,发展至今开发区的物质空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败。可见,国家级开发区已经普遍进入物质性再开发阶段,而省级开发区也逐步迈入这一阶段。......
2024-01-25
如果说上一节是从宏观上描述长三角开发区群的空间特征和产业特征,那么本节则是从生产要素流动的角度出发分析长三角开发区的群体化发展行为,为开发区群的研究提供微观基础。当地政府充分授权,享受当地开发区同等管理权限,同时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贷款。......
2024-01-25
按照母城与开发区功能的关联度可以划分为独立型、依存型和互补型,功能关联度是指开发区与母城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程度。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的区位应该对应于不同的关联度,即互补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边缘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而远郊型开发区必须是分担母城部分城市功能的独立组团。这类开发区与城市易于形成双核式结构。靠近母城的开发区则需要和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相协调,在充分利用......
2024-0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