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开发区与城市互动整合的实证分析

开发区与城市互动整合的实证分析

【摘要】:按照母城与开发区功能的关联度可以划分为独立型、依存型和互补型,功能关联度是指开发区与母城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程度。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的区位应该对应于不同的关联度,即互补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边缘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而远郊型开发区必须是分担母城部分城市功能的独立组团。这类开发区与城市易于形成双核式结构。靠近母城的开发区则需要和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相协调,在充分利用

2.3.1 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布局模式比较

1)三种典型的开发区空间布局模式

城市的布局结构一般可用四大经典模式来概括,这四大模式也可以看做是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其中同心圆模式代表城镇发展初期,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代表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不断外拓的过程,多中心布局模式代表大型城市。

由于开发区是实行优先鼓励工业建设的特殊政策地区,其空间发展与布局均不同于传统城市规律和特点,所以经典模式并不能充分解释或者表述开发区的布局模式。笔者通过对现有开发区的空间布局的分析整理和总结归纳,得到开发区的空间布局模式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分层布局模式

如图2-9(a)所示,我国绝大多数开发区都是这种布局模式,一般以道路或者自然边界为隔断,一侧为生活用地,另一侧为产业用地。这种方式将工业区和生活区分开,优势在于两侧功能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功能分区清晰明确,容易在各自区域内组织生产生活活动;劣势在于容易导致钟摆式交通,造成跨越交通联系轴的通勤交通,加大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等级交通的分割也限制开发区的未来发展。

(2)组团布局模式

如图2-9(b)所示,组团布局模式中,开发区由若干个组团构成。每个组团既相对独立,又有交通联系,各个组团包含各自的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如新竹科学园,科技研发功能集中在中心,居住、商业等辅助功能围绕在周边,形成生活区包围科研区的布局方式。这种模式只存在于侧重科技研发的高新区,一般的经济开发区不存在生活组团围绕生产组团的布局模式。组团式布局多存在于地形复杂的区域,是一种受地形限制而形成的布局模式。

(3)圈层布局模式

如图2-9(c)所示,圈层式布局方式指居住区和产业区呈圈层状围绕某一个中心布局的方式,典型的案例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和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着生态中心核布置生活用地,外侧再布局生产用地,其中苏州新加坡工业区围绕金鸡湖布局了一圈商业休闲及高档居住用地,外侧为一般居住用地,然后外围布置产业用地。江宁开发区围绕百家湖布置别墅区,外围才是产业区。采用圈层布局的开发区,通常与主城通过几条交通主干道联系,园区与主城区既有联系又相互分隔。这种圈层布局模式与城市同心圆布局模式相似,有利于产业区和生活区的功能联系,但其功能交界处会存在一定的相互干扰。

无论采取哪种空间布局模式,开发区都与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相关,有的开发区与城市分隔成为一个独立工业组团,有的与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一个片区,有的开发区被城市所包围最终融为一体,更有甚者逐渐扩大并将城市作为其配套组团。

图2-9 开发区空间布局的三种模式

2)区位对开发区布局模式的影响

这里的区位是指微观区位,即开发区在城市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按照城市与开发区的空间距离可以划分为城市内部、城市边缘与城市远郊,城市内部开发区距离市区最近,如城市中各类科技园;城市远郊开发区又称为拓荒型开发区,距离城市较远,如依托港口而建的青岛、大连、天津经济开发区;城市边缘开发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功能较为混杂,与城市联系紧密,随着城市的空间扩展不断从城市边缘纳入城市内部,是最常见的开发区类型。

按照母城与开发区功能的关联度可以划分为独立型、依存型和互补型,功能关联度是指开发区与母城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程度。独立型开发区自成系统,可以独立消化工作人员的生活及服务设施要求,与母城的关联度最低;互补型是分担城市部分专业化功能的片区,配套设施倚赖外部的供给,不具有城市功能,关联度最高;依存型开发区介于两者之间,既可以自给自足,也需要主城提供其部分的生活功能。最易于区分这三种类型的是居住与工作空间的分异情况,工作、居住都在区内消化的可以认为是独立型开发区,而工作在区内、居住却依赖母城或周边城镇设施的可以看做是依附型或互补型开发区。

大城市疏散理论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周围50 km范围内是主城的吸引范围,即小城镇所处的“发展阴影区”,而50~100 km的地道才能成为疏散及生长区,有希望成为新城,承担疏散人口,成为主城或中心城的反磁力中心,而我国这个数值在15~30 km处[7]。为了明确界定开发区在不同空间位置上与城市的功能关系,考虑到一般城市半径范围,笔者将距离市中心5~10 km范围内的开发区界定为包含型,承担城市的专业化区级中心职能;将10~30 km范围内的开发区界定为边缘型,具备部分城市功能,具有牵引城市空间拓展方向的作用;将大于30 km的开发区界定为独立型,具有城市新城作用,可以构成主城区的反磁力中心,独立承担新城的各项生活与生产功能。

从理论上讲,开发区距离母城越远,关联度则越低。然而现实情况却有例外,如南京高新区与江宁开发区从距离来看都可以认为是边缘型开发区,高新区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更加削弱了它与主城的联系,可以看做是与母城关联度很低的园区,然而现实中高新区并没有独立地解决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他们多数居住在主城区,高新区只是单纯的工业区,所以实际上它属于互补型开发区。江宁开发区早期就开发了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工作人员基本居住在区内或江宁县城内,因此成为独立型或依存型开发区。

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的区位应该对应于不同的关联度,即互补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边缘型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而远郊型开发区必须是分担母城部分城市功能的独立组团。尤其是距离母城较远、通达性差的开发区必须独立消化生产与生活功能。

1990年代以前,由于开发区的制度差异和观念障碍,开发区一般选址在远离市区的城市远郊,成为地理上和政策上的“孤岛”。90年代以后,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后,区位选择发生变化,表现为向城市近郊或边缘地带转移。特定区位的选择在最初就决定了这种区位下的用地结构特征,远离母城的开发区类似于卫星城,需独立地解决职工居住、生活设施的问题,生活用地比例势必较高,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市区50 km,这类独立型开发区的用地结构也偏向于小城镇用地结构。它的功能演变主要是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实现自身功能优化和提升。这类开发区与城市易于形成双核式结构。靠近母城的开发区则需要和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相协调,在充分利用母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后,不必另行开发,也不再是孤立发展,只需发挥专业化生产功能。这类开发区的土地演化更加受到城市整体空间功能调整的影响,易于与城市形成连片或多级触角式的结构(表2-16)。

表2-16 开发区区位分类表

表2-16中前三种类型开发区依旧是依托母体城市而建的,还有一类特殊开发区,不再依托城市的发展,而是与城市空间彼此相融,经济效益高于城市,规模上大于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体,这类多集中于开发区效益非常好的中小城镇中,昆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就是典型。开发区产出占到全市的40%,财政收入占到全市的50%。昆山市老城区原先只有4.25 km2,1986年开发区面积达到6.18 km2,随着开发区的延伸发展,新区老城连成一片,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30 km2余,形成“开发区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开发区”的局面。昆山市1998年工业用地比重高达45.56%,住宅只占23.83%,商业则占4.82%(图2-10)。可见,在一些中小城镇中,开发区不再是城市的附属区块,而成为推动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空间载体。国际上也有这种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园区,如Microsoft Campus的建设依托西雅图旁边的小镇Redmond[8],占地达119 hm2,园区内包括了许多必需的附属功能,如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其发展已使Redmond成为园区的附属,22 384名工作人员都居住在该城,该城镇原有20 000人,在微软公司的带动下达到4万人,具备了完善的城市功能。Microsoft Campus与Redmond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综合体。

图2-10 昆山市用地现状图(1998年)

如上文所述,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区内部的用地结构和布局模式。对于不同区位的开发区应依照其自身不同特点和与城市的关系予以规划引导,使其与城市空间和功能协调、持续地发展。(www.chuimin.cn)

2.3.2 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开发强度比较

与城市相比,开发区的开发强度普遍偏低,仅在开发区核心区出现开发强度略高的现象。影响开发区开发强度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区位和自身特质是最重要的,其区位和生产功能决定了其开发强度无法达到城市的程度。一般距离主城越近,开发强度越高,偏研究类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强度比生产制造类的要高,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1)南京软件

南京软件园位于南京江宁区,远离城市,生态环境较好,但交通不便,入驻产业的门槛较高。软件园的开发强度与用地性质相关,一般商业、酒店金融类用地建筑高度在35 m左右,容积率在1.5~3.0。一般的软件研究类建筑高度在24 m左右,容积率在1.2左右(图2-11)。而居住、公共设施用地建筑高度偏低,在0.7左右,高度12 m。

2)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

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8月,2006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现状整体建设强度较低,工业用地容积率以0.3~0.6为主,居住用地在1.2左右,规划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集约度,将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类用地提高至50~100 m,容积率控制到5.0,居住类用地35 m,容积率控制在2.0,一般工业用地24 m,容积率控制在0.6~1.6(表2-17)。

图2-11 南京软件园容积率和建筑高度规划示意图

表2-17 江苏灌云经开区规划用地开发强度控制一览表

2.3.3 开发区与城市空间肌理比较

就同一个城市而言,主城区与开发区的肌理通常是迥异的,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用地性质、建筑类型、土地经济效益导致的,最终带来建筑体量、建筑密度、道路网密度和开敞空间等构成肌理的要素的不同,下文还是通过两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1)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就高新区与苏州老城区的空间肌理而言,如图2-12所示,苏州老城区的城市空间肌理呈现出建筑密集、开敞空间少的特征,而高新技术开发区则呈现出建筑稀疏、建筑体量大、开敞空间多的特征,甚至存在大片的空地。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区别:主城区整体肌理均质,没有大的差异,而开发区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功能复杂,差异性大,从密集的城中村到规整的居住区再到大规模的工业厂房,形态各异,营造的空间肌理也不同。从道路网密度来看,老城区道路网密度高,主次干道和支路网系统复杂,尤其是中心区,支路间距仅有200 m,开发区用地经常被大单位及大型居住区占据,用地只被主次干道分割,缺乏支路网系统;从开敞空间来看,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建筑见缝插针,造成绿地和开敞空间缺乏,相反,开发区的可利用地相对较多,街头绿地、广场、中心绿地等开敞空间也多;从建筑形态来看,主城区建筑以居住和公建为主,建筑体量小,建筑间距一致,开发区以工业厂房及办公用房为主,受产品类型和厂房规格的影响,建筑大小尺寸各不相同,并且建筑间距不受日照影响,间距也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性。

图2-12 苏州老城区、苏州新区及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建筑肌理比较

2)台湾新竹科学园

新竹科学园共有6个卫星园区,总开发面积1 342 hm2,距离新竹市约4.5 km,但由于十八尖山和高峰植物园的隔断,使新竹科学园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园区,受山体影响,园区主要道路蜿蜒曲折,并将园区分隔成6个组团,每个组团都有各自的中心。如图2-13所示,园区内的空间肌理是随着自然山体和道路而变化的,建筑的朝向也随着道路而转变,整个空间肌理与自然山体环境协调一致。在功能布局上,研发办公建筑在交通区位较好的中心位置,而居住建筑则置于外围的山体之中,功能与环境协调统一。

从开发区与城市空间肌理的比较出发,也可以看出,新竹科学园和新竹城区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肌理特征。如图2-13所示,新竹市的城市肌理细碎、建筑体量小、密度高、街坊尺度小,而科学园内建筑体量大、密度低、街坊尺度大。

图2-13 新竹科学园与新竹市的空间肌理比较

2.3.4 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形象与风貌比较

通过上述对开发区和城市之间用地结构、空间布局、开发强度和空间肌理的比较,可以清晰地发现开发区和城市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表象上的体现造成了二者空间形象和风貌的不同(图2-14)。

开发区出现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目的导向性强,因此其空间形象和风貌是和其职能定位高度一致的。开发区空间风貌相对单一纯净,通常表现为大规模、低密度、低强度的工业建筑景观,局部配套有与其相关的公共管理、生活服务设施。其风貌受到均质低密度的影响,天际线平缓,基本没有起伏波动变化;城市则是通过长时间的发展,由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积淀形成的,空间形象和风貌有城市中各个时期的影子。加上用地性质的复杂多样,城市内的建筑类型也更加复杂,出现更多的空间组合,各个时期各个类型的建筑拼接在一起,构成有机的城市风貌。同时受到地价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高强度开发区域,天际线出现波峰波谷的节奏。

开发区和城市空间形象与风貌的巨大差异没有优劣之分,无论何种形象风貌,都是在追求效益最大化背景下,由于职能分工不同而产生的,只要进行科学的建设管理,都能够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

图2-14 开发区与城市形象风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