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八通山-纸坊野外实践教学路线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该实习路线叠合了3种不同类型的盆地:扬子海相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和断陷盆地。图8-10纸坊-通山实习区构造纲要图表8-1实习区地层系统简表详细的实习区地质背景资料及主要观察点可参考《油气地质野外创新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参考书》一书。......
2024-01-24
实习七 江汉盆地王场油田构造综合分析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习主要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的王场地区为例,利用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王场地区的主要构造样式,探讨构造成因,并利用石油地质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王场地区的圈闭及油气藏的类型与特征。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关的钻井分层数据,可做出构造的纵、横向剖面图;根据地层埋深数据可做出地层埋深的平面图、立体图和地层等厚图,并能进行相关构造形态和演化的分析。实习中要注意培养自己发现构造问题的能力,思考解决这些构造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手段。
二、实习内容
(1)分析构造的空间形态,包括纵、横剖面图、平面图、立体图和地层等厚图等。
(2)分析构造的演化。
(3)构造样式类型和构造成因机制的探讨。
(4)从构造样式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三、实习要求
(1)完成王场地区纵、横向剖面图。
(2)完成主干断层和背斜生长指数的计算及编图。
(3)计算机编制三套地层的构造平面图、立体图及相关的等厚图。
(4)完成对典型地区(王场油田)的石油构造分析,编写课程报告。
四、实习步骤
1.分析相关构造的空间形态
利用相关的钻井分层数据,做出王场地区主要构造的纵、横向剖面图,并结合地震剖面图(图7-1)、平面构造图(图7-2)以及上机实习所绘的图件,分析构造的空间形态及展布特征。上机实习主要利用Surfer软件,根据已给的数据做出相关的平面图、立体图和地层等厚图,具体的步骤如下:
图7-1 地震剖面示意图
(1)运行Surfer7.0.exe或Surfer10.0.exe,进入Surfer工作界面。
(2)根据所给资料读取相关数据并输入计算机。本实习数据已准备,在“构造分析数据”目录中。其中,Jh-40w.dat代表钻井分层数据表中的潜四段潜四上40中地层底面埋深数据,Jh-32w.dat代表钻井分层数据表中的潜三段潜三上32地层底面埋深数据,Jh-22w.dat代表钻井分层数据表中的潜二段22下地层底面埋深数据。
(3)数据网格化(Grid)。
(4)Map作图,利用“Contour”分别做出相关的平面图,利用“Surface”分别做出相关的立体图,利用计算做出地层等厚图。
2.分析构造的整体演化(www.chuimin.cn)
完成主干断层和背斜生长指数的计算及编图,利用生长指数(背斜和主干断层)图及相关平面图、剖面图分析构造的演化。
3.构造样式和构造成因的探讨
利用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王场地区的主要构造样式,并探讨构造成因。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s)是指同一期构造变形或同一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构造的总和。依据Harding T P及Lowell J D提出的分类方案,按沉积盖层的变形是否受基底构造的控制,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形变的力学性质和应力传递方式进一步细分为8种基本构造样式[见《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第一版)第5页表1-1(王燮培等,1990)]。
不同的构造都有其特有的形成机制和成因。例如,生长背斜是在盆地整体沉降背景下,局部上隆构成的背斜构造,主要发育在离散型板块边缘的张性或张扭性盆地中,从受力的情况分析可有以下4种成因类型:①受压性、压扭性基底断裂控制的生长背斜;②受张性、张扭性基底断裂控制的生长背斜;③生长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背斜;④底辟型生长背斜。生长断裂主要有两种成因:①构造运动因素,强调基底断裂活动对上覆沉积盖层的影响,就是说沉积盖层中的生长断裂受基底断裂控制,是区域构造运动的产物;②重力构造理论,认为沉积盖层自身的重力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力滑动、沉积压实、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和塑性流动是造成生长断裂的主要因素,它与区域构造应力没有直接联系。
4.圈闭及油气藏讨论
利用石油地质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王场地区的圈闭及油气藏的类型与特征。
五、实习指导
1.实习区地质背景
江汉盆地是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面积约28 000km2,基底由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前白垩系组成,盖层部分为白垩系-古近系的碎屑岩系夹大量盐系地层,上覆地层为新近系及第四系,盆地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张裂(断陷)、坳陷两个构造旋回。潜江凹陷是江汉盆地较大的次级构造单元,也是江汉盆地最重要的生烃凹陷。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中部,面积为2 500km2,是潜江组沉积时期盆地的汇水中心及沉降中心,北部以潜北断裂为界,分别与荆门凹陷、乐乡关地垒、汉水地堑、永隆河隆起相接;东南部以通海口断层与通海口凸起分界;东北和西南分别与岳山低凸起和丫角新沟低凸起呈斜坡过渡(图7-3)。王场地区位于潜江凹陷北部,面积为120km2,整体构造格架为盐背斜及其周缘向斜和多条切割褶皱的NE向正断层,为江汉油田的主产油区(图7-4)。
2.实习附图表(表7-1、表7-2)
图7-3 江汉盆地构造单元图
图7-4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构造区划图
表7-1 江汉盆地地层简表
表7-2 钻井分层数据表
续表7-2
续表7-2
续表7-2
续表7-2
续表7-2
续表7-2
续表7-2
有关石油勘探构造分析实习指导书的文章
实习八通山-纸坊野外实践教学路线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该实习路线叠合了3种不同类型的盆地:扬子海相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和断陷盆地。图8-10纸坊-通山实习区构造纲要图表8-1实习区地层系统简表详细的实习区地质背景资料及主要观察点可参考《油气地质野外创新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参考书》一书。......
2024-01-24
实习六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是伴随20世纪60年代后期高速、大内存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特别是把计算数学中的有限单元法用于构造应力场分析后,数学模拟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地质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主要就是应用二维和三维的有限元方法,量化分析构造应力场的大小及展布。......
2024-01-24
实习二构造演化的平衡剖面分析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平衡剖面就是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地表现构造的剖面。本次实习将以实习一中伸展盆地典型横剖面的精细解释结果为基础,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2Dmove软件,进行平衡剖面恢复,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平衡剖面分析的软件及其操作方法,更深入地理解该类盆地的构造形成演化史。......
2024-01-24
实习一构造样式的地震解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地震解释是开展盆地沉积、构造、储层分析及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其核心是依据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应用地震勘探原理、地质学理论及相关技术软件等,赋予地震反射信息明确的地质意义和概念模型。不同构造成因典型构造样式的反射特征识别和构造解释。......
2024-01-24
实习五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实验是构造地质学家认识构造变形过程、研究构造形成机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基本操作流程,深入理解伸展、挤压和剪切作用下构造样式的形成及发育过程。通过数码相机实时拍摄和记录模拟的构造变形与变化,记录模拟过程和结果,及时进行整理。......
2024-01-24
实习四构造应力场的地质分析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是盆地范围内构造应力的空间分布。目前发现的裂缝性油气藏,其中大部分是构造裂缝,构造裂缝的发育与古构造应力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可以从地质分析和模拟分析两个途径入手。通过本次实习能够让学生熟悉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的技术流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构造应力场数值解析理论的理解。......
2024-01-24
实习三构造-热演化的裂变径迹分析和模拟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裂变径迹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本实习以中扬子秭归盆地的裂变径迹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HeFTy软件,开展时间-温度热历史模拟,分析构造-热演化过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裂变径迹热历史模拟的软件和模拟方法。......
2024-01-24
运用物场分析原理创造时,其思考要点如下:1.课题分析分析创造课题的出发点和期望达到的目的。例2-3冷冻机密封检测方案设计:运用物场分析原理求解家用电冰箱中冷冻机密封不良的检测设备的原理方案。因此,本课题运用物场分析原理,主要是将非物场体系补建成非人工检测泄漏的完全物场体系。图2-3过滤器清洗物场体系这个物场虽属完全物场体系,但其功效并不令人满意,打算对此进行改造。......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