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三国同盟与协约:了解世界历史

三国同盟与协约:了解世界历史

【摘要】:49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的第一次空前浩劫。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从本质上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维多利亚时代,地球上24个时区都有英国的领土。1914年,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当一些领土上的太阳已经落下时,另一些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

49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的第一次空前浩劫。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从本质上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呢?

【知识点】

维多利亚时代,地球上24个时区都有英国的领土。1914年,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当一些领土上的太阳已经落下时,另一些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原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一些国家如德国成为后起之秀,实力远远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于是他们要求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可现实情况是,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几乎都成了英国的囊中之物。英国虽然落后了,但仍然以“日不落帝国”的名号自诩,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殖民地。因此德国和英国的矛盾越来越深。

一战前德国(左)向英国(右)挑战

在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权夺势的过程中,巴尔干成了火药桶,各种矛盾在这里滋生、激化。几个世纪以来,在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下,没有国家敢轻易染指这个地区。但是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这块地方成了大家共同觊觎的对象。奥匈帝国和俄国都想在巴尔干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明争暗斗。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盟友,都信奉对外殖民,两个国家一拍即合。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积极推动下,1879年,两国缔结了《德奥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进攻,缔约国之间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互相援助;如缔约国一方遭到另一方进攻,缔约国另一方应以其盟国保持善意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直到共同议和为止。这个条约很明显把俄国当做最大的敌人。后来,意大利和法国争夺突尼斯时失败,俾斯麦赶紧拉拢意大利一起对付法国。1882年,三国确立了同盟关系,德国成为核心力量。他们的行动让其他国家更加警惕,于是纷纷寻找盟友。

法国和德国是宿敌,历史上发生多次冲突,和德国结盟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英国最渴望的外交路线是在欧洲各种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保持欧洲均势,从而保证自己稳坐老大的位置。看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结盟,很自然倒向了法国。俄国不愿意自己单独对抗德奥,因此积极拉近和英法的关系。三个国家暂时摒弃彼此间的矛盾,为了当前利益在20世纪初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这样,一战中的主力军——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

之后,各个国家都铆足了劲,力求在军备上胜过别国。为了扩充军备,各国军费猛增。1914年,德国达32亿马克,奥匈为8亿马克,英国为14.5亿马克,法国为15亿马克,俄国为18.3亿马克。两大军事集团都大力扩建陆军。战争开始时,德军230万,奥匈140万,共计370万;法军为180万,俄军为340万,包括英国、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比利时在内的协约国总兵力为580万。海军方面也是这样。

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德国表现得尤为积极。除了在陆军方面胜过别国一筹外,它甚至在1905年就由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做好了军事部署,即后来为人所知的施里芬计划。施里芬计划的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施里芬设想一旦开战,德军很可能要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在东线同俄国作战。如果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势必要削弱德军的战斗力。所以,施里芬认为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时,一定要采用闪电战的方式,在四到六周内击溃法国军队。为此,他要求把百分之九十的兵力放在西线,战争开始后,要把打击的重点放在右翼,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出击,从不设防的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从侧翼切割、包围法国,一举消灭法军主力。而德法边界的左翼只负责牵制。然后,把主力迅速调往东线,打击一向行动较迟缓的俄军。计划在三到四个月内征服俄国。为了实现快速调军,德国抓紧时间在国内修了一个完整的战略铁路网。施里芬对自己的部署非常满意,他唯一担心的是他的后继者会改动自己的杰作。临死时,他还叮嘱:“切勿削弱我的右翼。”(www.chuimin.cn)

事实上,德军非常欣赏这个战略部署,把它当成制胜的法宝。战争开始后,德皇威廉二世动员整装待发的士兵时,满怀信心地说:“你们勇敢地去旅行吧,落叶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

然而很多人却是一去不复返。施里芬计划制定于1905年,而战争开始时已是1914年,很多情况发生了变化。俄军实力远比德国预想的强大。这时的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不得不派出14个师到东线与俄军周旋,这比施里芬计划多出了5个师的兵力。在西线的左翼,德军又增加了7个师,使之成为15个师。这样,施里芬的担心成了噩梦,因为德军西线右翼的兵力比设想少了11个师。

这样,德军从一开始就分散了兵力,而且,德军还低估了比利时军队的抵抗。事实证明,比利时军队并不是德军以前认为的“巧克力”兵,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列日要塞战役中,德军甚至失去4万生命。这阻碍了德军的进攻速度,为英法军队调动和布防赢得了时间。

德军最终还是经比利时、卢森堡进入到法国境内,一开始颇为顺利,前锋直指巴黎。但是法军总司令及时纠正错误的指挥方针,迅速调整军事部署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德军不但很难长驱直入,甚至有被法军两面夹攻的危险。

1914年9月,双方在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了马恩河战役,两方都把这一战看作意义非凡的一战,共调动150万军队。结果,德军被击退。这说明施里芬计划追求的速战速决的战略原则失败了。

【历史小讲坛】

“机枪破坏器”

一战中的英军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早研制成功并在战场上使用了“机枪破坏器”。

“机枪破坏器”是一个名叫坦克的工业家发明的,所以英国人称它为“坦克”。这是一个能活动的装甲堡垒,不怕机枪扫射,能穿过堑壕,夷平有刺铁丝网的障碍物,同时能向敌人发射火力,掩护步兵冲锋。1916年8月,英国共制造出了48辆坦克,虽然还处于试验阶段,但英军司令却命令他们参加了战斗。结果仅有18辆开到了战场,只有10辆冲向了德军阵地。德国人第一次看到这种披着钢铁的“怪物”向他们冲来,连机枪也射不透它,吓得惊慌失措,纷纷逃跑。这次坦克战取得意外的效果:一辆坦克攻占了一个村庄;一辆坦克夺取了一条堑壕;一辆坦克居然俘虏了300名发呆的德军官兵。从此,“机枪破坏器”名扬天下,逐渐成为战争中的重要军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