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国面点文化:探寻丰富的饼食传统

中国面点文化:探寻丰富的饼食传统

【摘要】:各式各样的“饼”类食品十分流行,并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第二节 丰富的“饼食”文化

秦汉以来,统一的中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饮食水平也相应地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烹饪原料、制作器具,从汉代出土的画像砖来看,那时的厨膳操作人员已穿上了专门的工作服,从厨房生产的分工来看,便出现了宰杀、烹调与和面、制饼的分工,开创了红、白两案分工的新局面。这时期粮食加工机械的不断进步,加速了由粒食向粉食的发展。在面点制作中,技艺不断提高,面点品种迅速增加,并开始在民间普及。

一、饼食与面点

汉代是中国面点早期发展阶段。农作物的普遍种植,人们以稻米、麦类、高粱等作为主食,制作粉料的石磨也在民间广泛使用,所磨成的细粉,已不仅是麦粉、米粉,还有高粱粉和其他杂粮粉。这个时期,我国面食制作技艺有了很大提高,有关面食的文字记载已相当繁多,并出现了品类丰富的饼类制品。

汉魏六朝时,饼是主要的面点。当时“饼”的含义不同于今天,是小麦、粟和稻米等谷物粉面制成食品的统称。各式各样的“饼”类食品十分流行,并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从帝王“好食胡饼”到民间百姓的食品,“饼”成为人们饮食的主流食品。

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急就篇》卷二记载:“饼饵、麦饭、甘豆羹。”在我国食品史上,古人通称面食为“饼”,而“饼饵”则是糕和饼的泛称。唐·颜师古注说:“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溲米而蒸熟之则为饵。”又说:“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这说明汉时的人们已经过着吃“粉制食品”的生活了,只有“贵人”才能吃到精致白面。但是从“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一语看,西汉时的饼已经是分层的了。扬雄《方言》中说:“饼谓之饦,或谓之饣长,或谓之馄。”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还记有农家面食,有蒸饼、煮饼、水溲饼、酒溲饼、枣等。其中,酒溲饼“入水即烂”。据专家考证,当是一种发酵饼,是《周礼》中提到的酏食的发展。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记道:“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其中,胡饼为炉烤的芝麻烧饼;蒸饼类似馒头;汤饼是水煮的揪面片,是面条的前身;索饼也类似面条;髓饼为加动物骨髓、油脂和面,用蜂蜜制作的炉饼;饼为牛羊脂而制的油炸食品。

汉代时把面食通称为“饼”,是“随形而名之”,故饼类制品丰富多彩,形状也各有不同。这是我国面食制作发展的一个标志。饼的品种多,制饼、买饼者也多。《三辅旧事》记载:“太上皇不乐关中,高祖徙丰、沛屠儿、沽酒、卖饼商人,立为新丰县。”东汉时赵岐流落北海(山东临淄北),在市内贩卖胡饼(《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汉宣帝在仄微,有售饼之异。至今千百余年,而关中饼师每图宣帝像于肆中,今殆成俗”(宋代蔡條《铁围山丛谈》卷六)。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饼”制品来看,许多“饼”制品是以稻米为主要原料,将稻米捣制或磨成米粉,加水团成饼状、蒸熟而成的粢为主。今天南方食物中的糍饭团大约就是从这种粢发展而来的。据专家介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饼食有稻食、麦食、黄粢食、白粢食等。这四种食品,顾名思义,应是以糯米粉、面粉、黄米粉、白米粉为主要成分的甜食。此外,还有用蜜和糯米粉做成环形、用猪油炸的甜食“粔籹”、加鸡蛋的米饼,以及以糯米粉、黍米粉为主要成分,拌上糖、蜜、枣等甜味再做成的饼。

粉类制品的进步,不仅使人们的膳食品种多样化,而且也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大改革和进化。无论从营养上、消化上讲,还是从食品滋味的可口上来衡量,都比把整粒米、麦煮成饭或粥要好吃得多,因此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饼食的种类

饼是将麦研成细末或粉,然后经加工、加热做成的。所以宋代黄朝英在《缃素杂记》卷二《汤饼》中说:“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煮)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而馒头谓之笼饼,宜矣。”鉴于面点中“饼食”的差异,这里将饼的种类分述如下:

1.烧饼

烧饼,即胡饼。这是汉代才出现的一种饼。张骞西域后引进了“胡麻”(即芝麻),将其用以烤制成的烧饼便称为胡饼。刘熙《释名·释饮食》中说:“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前赵录》中记载十六国时,“石季龙讳胡,改胡饼曰麻饼。”明人周祈所撰因物之名而训释其意义的《名义考》就说:“胡饼,即今烧饼。”清人陶炜仿所著《课业余谈》卷中《饮食》曰:“胡饼,即今烧饼,以胡麻著饼上也。”这里已说得十分清楚明白了。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胡麻种子,为了与原来所有的大麻有所分别,故叫它为胡麻(《古今事物考》卷七《饮食》)。因制成的饼子上面撒有胡麻,于是就叫它胡饼了。到东汉末年桓帝时,赵岐就曾在北海的市上卖过胡饼(《汉书·赵岐传》);灵帝时,京都洛阳“皆卖胡饼”。

所谓胡麻,又名脂麻(俗称芝麻),敷在饼子上烤熟后,也就“面脆油香”了,是当时较为流行的点心。因此,三国时期吕布领兵来到乘州(今山东巨野县)城下,李进先便作万枚胡饼犒劳他的军队(《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饼》)。

2.汤饼

汤饼,即是用汤煮的面食。在汉代,放入汤水锅中烹制的各式面条都包含在内,如切面拉面、扯面、索面、水引面等等,莫不包括在内。宋皇祐进士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凡以面煮之,皆曰汤饼。”宋人张师正《倦游杂记》记道:“水瀹者,皆可呼为汤饼。”俞正燮《癸巳存稿·面条子》也改证说:“凡面入汤”,都叫汤饼。在汉代宫廷内,有以供奉皇帝食品之职的少府属官——汤官(《汉书·百官公卿表》)。

汤饼,是用水煮而熟的食品,乘热食之,冬则可以御寒,夏则容易出汗。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中记曰:“何平叔(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子拭,色转皎然。”[38]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亦载:“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39]晋人束晳(《晋书·束晳传》)撰《汤饼赋》说:“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在严寒的冬天食用汤饼以驱寒,是再好不过的了。

3.蒸饼

“……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而馒头谓之笼饼,宜矣。”在上文宋代人的解释中,已讲得很清楚了。放笼上蒸制的食品,皆为蒸饼,笼饼即为蒸饼,如馒头之物。《四民月令》云:“寒食以面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可见汉代蒸饼有做成圆形的,上面还嵌有枣子。有关蒸饼的记载中,《事物绀珠》曰:“蒸饼,秦昭王作。”张岱《夜航船》记载:“秦昭王作蒸饼,汉高祖作汉饼。”晋人束晳在记当时吃饼时说:“若夫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除,温不至热。于是享宴则曼头(馒头)宜设。”李时珍《本草》集解:“小麦面脩治食品甚多,惟蒸饼其来最古,是酵糟发成,单面所造。”

4.其他饼类(www.chuimin.cn)

汉代丰富多彩的面食“花样”,对以后面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面点制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这时期面点制作的最好代表。在“饼法”中,就记载了作白饼法、作烧饼法、髓饼法、鸡鸭子饼、细环饼、截饼、水引馎饦法、粉饼法、豚皮饼法、治面砂墋法等。下面列举几种当时流行的“饼品”,供品鉴:

“作白饼法:面一石。白米七八升,作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中。著火上,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

“作烧饼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鼓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

“髓饼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

“鸡鸭子饼:破,写(泻)瓯中;少与盐。锅铛中,膏油煎之,令成团饼。厚二分。”

“细环饼、截饼: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催。”

“粉饼法:以成调肉臛汁,接沸溲英粉。若用粗粉,肥而不美;不以汤溲,则生不中食。如环饼面。先刚溲;以手痛揉,令极软熟。更以臛汁,溲令极泽,铄铄然。”

“豚皮饼法:一名‘拨饼’。汤溲粉,令如薄粥。大铛中煮汤;以小杓子挹粉;著铜钵内;顿钵著沸汤中,以指急旋钵,令粉悉著钵中四畔。饼既成,仍挹钵倾饼著汤中,煮熟。令漉出,著冷水中。酷似豚皮。臛浇麻、酪,任意;滑而且美。”[40]

《齐民要术》中的面点制作记载,已把具体品种的制作写得较为详尽,并突出其风味特色。这说明当时已重视面食点心的配料、作法及风味特色了。这些面点品种,也已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史书、笔记、文章中也能略知一般。束皙《饼赋》有一段美好的描写,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民间,本章第四节将记引此文。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我国面点制作水平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面点制作已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红、白两案的分工。从山东省博物馆陈列的两个汉代厨夫俑可以看出,一个是治鱼厨夫俑,即红案厨师;一个是和面厨夫俑,即白案厨师。统治阶级为了掌管天子的饮食生活以及宫廷的一般食饵,在少府中设有太官令、汤官令、导官令及胞(同庖)人长。据颜师古注释,它们的职掌是: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导官主择米,胞人主宰割。陈直《汉书新论》也有同样的解释。

三、胡、汉等民族面点文化的交融

1.从宫廷而起的胡食之风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西汉张骞和东汉班超都对丝绸之路的拓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透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胡桃、胡豆等“番邦”之物传入中国。更为重要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通,当时的长安已称得上是国际都市。“胡食”进入了中国市场,从宫廷到富贵人家几乎全以胡食当餐。由于帝王与贵戚的影响,胡食之风成为当时国内饮食的时尚。

汉代人非常喜欢吃胡饼,《太平御览》卷860引《续汉书》说:“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胡饼,其制法是汉代原来所没有的。可见,当时从上层社会到平民百姓都很喜爱吃胡饼。胡饭,也是一种饼食品,是将腌制的酸瓜切成条,再与烤肥肉一起卷在饼中,卷紧后切成二寸长的段,吃时蘸醋芹。许多胡食菜肴如“胡炮肉”等,在上层特别流行。当时的域外胡食,不仅指用胡人特有的烹饪方法制成的美味,有时也指采用原产异域的原料所制成的馔品,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品,如胡芹、胡蒜、荜拨、胡麻、胡椒、胡荽等。它们的引进为烹制地道的胡食创造了条件,也直接促进了汉代及以后面点与烹调术的发展。

《后汉书》记载:“灵帝好胡饭……京都贵戚皆竞为之”[41]。帝王的胡食之风,带动了大臣、贵戚,也影响着广大市民乡野,全国形成了一个胡食热潮,而影响最广的莫过于吃胡饼了。《太平御览》载:东汉末年,李氏兄弟“作万枚胡饼”以犒劳吕布之军队,这不仅说明胡饼在当时使用范围之广,而且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制作胡饼的能力和水平已相当强。

晋代的王羲之年幼时就非常喜欢吃胡饼,甚至在豪门世族前来相亲时,他仍只是“坦腹东床啮胡饼”,而不顾其他,足见其对胡饼的喜爱程度了。

2.面点中奶食的运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混战割据最为酷烈的时期,但在经济文化上却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大交流、大融合的时期,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尚在交流融合中熔为一炉,反映在饮食文化上,也是如此。中原的食品传到四面八方,四面八方各民族的食品汇入中原。

在汉民族的传统饮食中,很少吃乳和乳类制品。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游牧民族入居中原后,将他们食用乳类食品的习俗传入中原。中原居民对乳类食品的态度由最初的疑惧,到后来的喜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乳类食品逐渐成为人们经常食用的美味食物。《魏书·王琚传》记载,王琚曾向朋友传授保持皮肤光泽的秘诀,说“常饮牛乳,色如处子”。可见当时人不但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还发现了牛奶所具有的润肤美容作用。在当时中原所制作的面点制品中,环饼、拨饼亦为鲜卑等族所嗜食。为了使之更适宜本民族的饮食口味,在制法上有所变更,制环饼时改用牛奶或羊奶和面,拨饼制作时则用酪浆和胡麻拌和,经改制后的面食酥松香脆,风味更妙。

南北朝时,人们在做炉饼时已懂得在发酵面中加入鸡蛋、牛奶、牛油(或羊奶、羊脂)、饴糖,烤出来的饼松脆可口,称为“鸡子饼”,或取其形状,称“环饼”、“截饼”,其中有全用奶油和面的,“入口即碎,肥如凌雪”,其口感的特色正是由于奶食的投入,使口味酥香变化而十分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