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是傣族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特色舞蹈,其舞姿优美、轻盈、灵动、婀娜多姿;感情内在含蓄,节奏大多较平缓。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三道弯的体态造型与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傣族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傣族人民信仰小乘佛教、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相关。(六)组合傣族舞动作组合......
2023-11-19
小傣历实际就是缅历,由缅甸传入傣族地区,小傣人(小泰人)是最早接受这种历法的傣族,因而被称为“小傣历”。
缅历以公元639年为纪元元年,是由缅族族源之一的骠人创立,公元640年(缅历2年)被骠国的室利差呾罗王朝正式推广。832 年,骠国亡于傣族的南诏王朝,骠人逐渐融入由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系民族形成缅族,缅族继承了由骠人创立的历法。十六世纪中期以后,缅族的东吁王朝先后征服傣族的阿瓦王朝、兰纳王朝、澜沧王朝、阿瑜陀耶王朝,臣服于汉族大明王朝的傣族土司也相继臣服缅族东吁王朝,缅历开始使用到傣族地区。至今,仍有很多傣族地区在使用缅历,中国德宏、缅甸掸邦等地将传统傣历(大傣历)与缅历并行使用,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等地也是佛历与缅历并行使用。享誉世界的泼水节就是通过缅历确定的。
缅历的年以回归年为基准,月以恒星月为基准。缅历大部分是以老的印度历为基础,与之不同的是,缅历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缅历会不定期地以添加闰月和闰日来消除由于印度历中的年和默冬章中的回归年时间不同而积累起来的时间差。(www.chuimin.cn)
缅历全年分为12个月,每月以月相为准,分上弦月及下弦月,各有十四或大五天,单月29天,双月则30天,因此一年有354天,每三年一个闰月。638年3月22日建元,是为缅历0年。缅历和公历相差三个多月,缅历一月上弦一日约在公历四月初,一月下弦一日就是泼水节。
缅历以日、月、火、水、木、金、土来代表一周中的每一天,星期三则分成两半,上半日为水曜日,下半日为罗睺曜日。这8个星相日各对应一种生肖,分别是:星期一属虎,星期二属狮,星期三上午属象,星期三下午属无牙象,星期四属鼠,星期五属天竺鼠,星期六属龙,星期天属妙翅鸟。
有关中国民族——傣族的文章
傣族舞蹈是傣族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特色舞蹈,其舞姿优美、轻盈、灵动、婀娜多姿;感情内在含蓄,节奏大多较平缓。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三道弯的体态造型与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傣族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傣族人民信仰小乘佛教、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相关。(六)组合傣族舞动作组合......
2023-11-19
西安鼓乐的地位与价值已为学界共识。面对一个庞大且内涵丰富的乐种体系,其基本认识尤显重要。乐种属性与鼓乐概述是对西安鼓乐的一个基本的描述,虽然不很深入,但全面、精炼,使人有一个从名称到属性以及风格特征全面了解。......
2023-11-23
在唐代,观音大致定型为一手提净瓶一手持杨柳枝的女性形象,除了不同佛经有不同性别说和"现妇女身而为说法"说,中外僧人的造神活动,以及人们对妇女自然属性的认同以外,还与当时妇女地位相对崇高有关。......
2024-07-03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湖南省委接受了毛泽东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正确主张,同意此次暴动“用CP名义来号召”。此外,就暴动区域而言,中央与湖南省委也存在分歧。根据中央原定计划,湖南的秋收暴动应在全省发动。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发动袭击,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部队被迫向浏阳......
2024-04-07
土家族傩文化浅论曹毅研究中国傩文化不可不研究土家族傩文化。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而来,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在土家族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这一地带浓郁巫风的影响,但巫文化不等同于傩文化,作者在文中做出区别。究其根本,其特点是由土家族地区相对封闭、剧烈的社会变革被淡化、原始文化意识形态遗留甚丰而塑造的。也正是基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社会形态原因,土家族地区傩文化才得以保存下来。......
2023-08-04
文化遗产给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的土壤和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对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保护。文化的延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线,是代代相传的基础。历史表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与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流失成正比,教育的保护应该是多条主线,不仅仅是局限在学校教育。......
2023-11-09
直到1994年,它仍为德国总统接待外国贵宾的地方,于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传播迷信的女巫们通过重量定罪,最重的女巫将被处以火刑。[4]奥古斯都城堡里举行传统婚礼魏玛他的举动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并称他们的儿子为“厨娘的儿子”,这使歌德心如刀绞。......
2023-11-07
从秦筝在陕西濒临灭绝这一阶段的历史经验得出结论:科学的传承依靠群体。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传承的主体即传承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非个体,之所以称为一个共同的群体,是因为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及奋斗目标,集合并致力于同一事物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科学的传承,即如何传承?具体落实在“继承、发展、创新”这六个字上。......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