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和竞争对手有任何“战争”,而是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产品,残酷的时光让一家家竞争对手倒下,而沈一鸣他们幸存了下来。沈一鸣的App在苹果商店,一直是苹果人的最爱。苹果的产品看起来很美,背后是冷冰冰的一份手册,严格规定了各种规范,这是苹果龟毛的地方。沈一鸣自己就是一条冰霜巨龙,喜欢搜集各种闪闪,藏在自己的洞穴深处。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屏都是Bingling,Bingling。......
2024-01-23
Kindle有一种奇特的本事: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拥有一台;等到你拥有一台的时候,却不大想得起用它来读书。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烤箱最后变成碗橱我会乱说?跑步机变成晾衣架我会乱说?我们迷恋产品的外观和材质,用功能自我欺骗,只是为了去除满心疯狂生长的长草,给自己一个掏钱的理由。
Kindle(每次写起来都好麻烦,给它一个港式的译名:金多。下同)一开始的承诺是方便你读书。漂亮圆润的塑料板,清晰锐利的电子墨水,都让人心生无限遐想。想着自己半躺在床头灯下看世界名著,想着在星巴克里掏出一坨来制霸当场。而且,可以放进去几千本书,重量都不会增加一克拉耶。
然后,我拿到了一代的金多,发现它不支持中文。
亚马逊是一家美国公司,它的产品优先供应给本国人民。我这样的异国跟风人民,原本就不是亚马逊考虑的对象。为了阅读中文书,跟风人民就不得不走上刷机的老路,好在机器里安装一个支持中文的多看系统。还没有进星巴克,自己先变成了中关村刷机小王子,这就是先行者的代价。
刷完机器,一个古老的问题又回来了:看什么?拿着刷好的金多(这个译名太恶心了,实在受不了,换回Kindle,下同)满心都是读书的冲动,但是真要读书的时候,却发现电子书那么多,你真正想读的却没有。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事情荒谬绝伦。
以前买书,买了就是为了看,冲动都在书上。Kindle并不是书,而是阅读器。也就是说,我现在是为了书架而冲动,等真正面对空荡荡的书架时,突然之间觉悟到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香蕉永远没有香蕉皮大,有书架之前先得有书。可你在书店里挑不出书来,为毛在Kindle上你就无障碍了?
Kindle功能很强大,可以加批注,可以查字典,比纸质书炫酷多了。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所以读一会儿,就忍不住要玩一会儿---把各种键钮都按一遍,看着电子墨水显现又消失,做个书签把书关闭又打开......然后,然后我就困了。
要说电子书哪一点比纸质书弱,那就是从手里滑落到地面时声音太响。一本纸质书掉了就掉了,而Kindle落下去,即便已经进入睡眠状态,心里也会有一声哀嚎:我的900块啊!
就这样,时光之尘慢慢落满了我的kindle,我甚至都没有带着它坐过飞机,去过星巴克,躺在马尔代夫的阳伞下。
说起来很奇妙,让我和Kindle恢复联系的不是硬件本身,而是Kindle的软件。Kindle有手机、电脑和平板上的软件,一样可以用来读书。有一晚我在线试读了几章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主人公刚刚开始越狱就没后续了。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偶然发现亚马逊在卖电子版,而且价格相当便宜。于是试着在线支付,然后把书推送到我的iPad上,这一次,我终于觉得Kindle方便好用。
第二天,我把这件事写到了《槽边往事》里。很快有读者问我:为什么找不到购买的入口?我跑去亚马逊的网站上看了一下,发现所有的购买和推送入口,都在页面的右侧,而且做成了小方块儿。在中国,网站页面右侧的小方块意味着广告位,所有用户都会自动视觉过滤。(www.chuimin.cn)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亚马逊电子书页面左边的所有视觉焦点,凡是写着“购买”二字的地方,只有Kindle硬件和消费卡的广告入口,和这本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觉得,Kindle不会好了。
对于爱读书的电白来说,我认为Kindle真的不是一款合适的产品。首先,阅读的核心部分它做得不好。以今天的编辑推荐为例,亚马逊推荐了4本书,分别是: 《神推理心理学》、《星巴克体验》、《唐朝穿越指南》、《信仰(白宫智囊团美国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精英都在秘密学习)》。
看这些书的人,用Kindle干嘛?机场书店不就足够了?
其次,Kindle同时推硬件和软件的方式让人很困惑。硬件和软件都可以做一样的事情,硬件买900,软件免费。使用下来,软件更为方便,因为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无需专门携带一台kindle。我深深地为亚马逊这种左右互搏的精神感动了,但是,有没有考虑到买硬件,学习硬件操作对于用户来说已经是一重门槛,下载软件,学习软件操作又是新的一重门槛?对于一个电白用户来说,他那可怜的小脑瓜要怎样运转,才能明白Kindle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的逻辑?那么,究竟什么是Kindle?
最后,Kindle的软件版本里只有搜索,没有书城。为了用软件,必须上亚马逊网页。而前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网页结构对于电白是多么难于理解。整个页面读下来,觉得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向用户推销Kindle硬件上,而不是方便他们购买内容。也许,这种页面风格美国人民很熟悉,但不是人人都喜欢番茄酱不是?
人们在争论电子书是否会杀死纸质书,我不知道结果将会如何。但是就我看来,起码Kindle不会是那枚杀手。
禅定时刻
左:周 迅
右:高圣远
高圣远,全名Archie David Kao,美国华裔电影演员,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市,成长于弗吉尼亚州,毕业于George Mason大学。曾经出演《CSI》。
槽边往事
有关比特海日志的文章
它没有和竞争对手有任何“战争”,而是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产品,残酷的时光让一家家竞争对手倒下,而沈一鸣他们幸存了下来。沈一鸣的App在苹果商店,一直是苹果人的最爱。苹果的产品看起来很美,背后是冷冰冰的一份手册,严格规定了各种规范,这是苹果龟毛的地方。沈一鸣自己就是一条冰霜巨龙,喜欢搜集各种闪闪,藏在自己的洞穴深处。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屏都是Bingling,Bingling。......
2024-01-23
《我们都是花栗鼠》昨天中午,飞猪老师在推上发问:谁手头有《新华字典》?现在我来谈这个问题,看了都觉得这是一个笑话。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在做,做完了以后,内心煎熬无比,像《雾都孤儿》里的奥利佛.特维斯特一样,伸出小碗来,顽固地嚷嚷:I ask for more.花栗鼠过冬,只需要一个树洞,一点点坚果。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还不如花栗鼠。......
2024-01-23
有人说Kindle不好用是假,你和菜头根本不读书是真---问题是,你怎么看出我不读书的?以上这些人均宣称自己热爱阅读,这让我非常想哐哐撞墙。一篇千把字的文章读下来,能理解成这逑样,这得是怎样的一种热爱才能造就这种级别的阅读水准啊?可不是吗,都特么热爱阅读了,都特么会用Kindle了,那还不得自信到开裂啊?其次,我分析了Kindle同一品牌下同时有软硬件的战略并不合理,它只是会让用户产生不必要的混淆。......
2024-01-23
本周早些时候,我的Google Plus帐号被停权了。理由是我违反了Google Plus的《社区准则》,却又没有明确指出我违反了哪一条。看来,Google Plus严格遵循了和Facebook一样的运营策略。Google用户做了一张全球Google Plus Top 100列表。Google Plus封杀她,就像Facebook当年封杀LadyGaga一样,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宣传效果。Google Plus没有承诺要提供一个匿名制的社区,它在社区规范里规定要求使用实名。Google Plus紧紧贴在Facebook身后,向我索要实名资料。大概它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枚让Google Plus很不喜欢的ID我已经用了13年。......
2024-01-23
要说iPhone对我有什么改变,我想大概是对于手机价格的认知。家,说到这里,iPhone倒真的像我在网上的家门钥匙。有一次我盛赞iPhone手机的触摸效果丝般顺滑,引起安卓手机用户大不忿,说我脱离市场太久。所以,我不认为iPhone在审美上有多么大的优势。而数据也在支持这个现象,iPhone的销量不断攀升,最新的iPhone6预订量已经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回想最早最早的时候,乔布斯推出iPhone一代。......
2024-01-23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天凌晨谷歌抢先一步发布了自己的Android Wear。谷歌在它的宣传中,强调了Android Wear的三大功能:第一个,也就是最左边的这张图。这个部分告诉我们谷歌之野望:因为设备里面有不同的传感器,所以,搭载了Android Wear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控你的运动、心跳、血压甚至是血糖状况。而现在,谷歌放出了 Android Wear系统,意思就是否认了三星的这种尝试。而再看其它国内的智能手表小伙伴,谷歌这一下子就把一整个小行业全给灭了。......
2024-01-23
春节即将结束的时候,一款名叫“Flappy Bird”的游戏正在火速蹿红,无论中外,各处网络上都充满了得意洋洋的炫耀和怒不可遏的狂吼。Flappy Bird只耗费了他三天开发时间,其结果却远远超出他的期待。Flappy Bird上手容易,难度极高,许多人都抱怨有加。最后,Flappy Bird这种游戏被称为“像素游戏”,意思是在设计上复古,模仿街霸、超级马里奥那样的古代游戏画面效果。......
2024-01-23
具体到深圳的腾讯公司,饮春茗这一天,传统风俗是所有领导向员工派发红包,唯一可以豁免的是未婚领导。即便他们愿意使用微信红包,等他们春节回到二三线小城,会发现自己是汪洋大海中唯一异类。最后,当时的微信红包在凶残的中国互联网人手里,已经完全变形成为一种近乎抢劫的行为。传荣的腾讯红包模式,只是在广东地区流行,而且是员工抢劫上司。......
2024-0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