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模型⊙位于今福建长乐市闽江口,仿照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的模型制作的。郑和宝船什么样六百年前,永乐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修建的太和殿和天坛,至今依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和这些建筑同时代的郑和宝船,却没有一个实物存在。在《明史·郑和传》、《国榷》等史料中,能找到一些关于郑和宝船的零星记载。所以,关于郑和宝船的长度,尽管资料确凿,但造船学家还是提出了许多质疑。......
2024-01-23
历史放映
勾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期越国的国君,因“卧薪尝胆”而名垂千古。“越王勾践剑”是一把绝世宝剑,华贵精美、寒气逼人、锋利无比,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
剑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锻造出质量很好的铜锡合金剑,佩剑之风盛行,剑术理论也相应得到发展。在无数把宝剑之中,越王勾践剑堪称“天下第一剑”。那么,这把剑究竟什么样子呢?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勾践的宝剑
春秋时期,各国为了进行连年不断的争霸战争,都大量地制造和改进兵器。
据古书《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曾经让铸剑工匠用白马和白牛祭祀昆吾之神,采集金属,锻造了八把宝剑,分别命名为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魄、却邪和真刚。他还广泛地搜集、珍藏了许多名剑。当时有一个极有名的宝剑鉴赏家,名叫薛烛。当他看到勾践珍藏的一把名为“纯钧”的宝剑时,不禁大吃一惊,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稀世之宝。勾践死后,有许多人绞尽脑汁去寻找他所珍藏的宝剑,都毫无结果。那么,越王勾践的宝剑都到哪儿去了呢?
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一把古剑。剑上有八个字的鸟虫书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其中,“鸠浅”就是“勾践”的通假字。原来,这把宝剑的主人就是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剑
虽然宝剑深埋地下2300多年,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 人,剑身上找不到一点儿锈蚀的痕迹,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剑”。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代霸主越王勾践的宝剑,怎么会在千里之外的江陵楚墓中出土呢?(www.chuimin.cn)
楚威王即位于公元前339年,去世于公元前329年。楚灭越当在这个时段。《史记》记载公元前334年,越王无疆兴师北伐齐国。齐威王派人游说越王,竟然使越王改变了主意,放弃攻打齐国,转而攻打楚国。楚威王派兵前来迎战,结果大败越国,杀死越王无疆,占领了当年勾践伐吴时占据的浙江一带,为了报复齐国的离间,又继续北上,在徐州大破齐军。
越剑出土于楚墓,与2000年前的楚灭越的战争有没有直接关系呢?越王勾践剑是不是在这时到了楚地呢?
楚墓主人
根据《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等史料所载,邵滑是楚国灭越国的大功臣。他是一位老练的外交家,曾担任联赵魏伐齐的重要使命,后来又被派到越国,为越王所用。五年以后,由于他对越国内部的离间,使越国发生内乱,楚怀王乘乱灭掉了越国。于是,楚怀王把越王宝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邵滑。也有人认为,越王勾践剑不是战利品,只是陪葬品。根据史书记载,在楚威王之前,楚越两国关系是很密切的,并互为盟友。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而勾践则将他珍贵的青铜宝剑送给女儿做嫁妆,从而流入楚国。后来,楚王将这把剑赏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就将剑作为陪葬品。
也有人对楚墓出土的物品进行分析,认为墓主人并非邵滑,而是邵固。邵固生活在楚威王时期或早些时候,与邵滑是生活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人。而据墓中竹简记载,邵固可能是楚悼王的曾孙,也曾“出入侍王”,与楚王的关系非常密切。邵固死时很年轻,为了褒扬他的忠心,楚王把名贵的越王勾践剑随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
时隔两千余年,尽管后世做了多种猜测,但越王宝剑为何在楚国出现仍是个谜。
·历史收藏夹·
越王勾践剑非常精美,通剑长55.7厘米,剑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上镶嵌有珍贵的绿松石和琉璃,剑首铸有11道同心圆,圆箍最细的地方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粗。经检测,此剑主要成分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上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整个铸艺可与现今高精技术相媲美。
有关中国历史悬案的文章
郑和宝船模型⊙位于今福建长乐市闽江口,仿照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的模型制作的。郑和宝船什么样六百年前,永乐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修建的太和殿和天坛,至今依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和这些建筑同时代的郑和宝船,却没有一个实物存在。在《明史·郑和传》、《国榷》等史料中,能找到一些关于郑和宝船的零星记载。所以,关于郑和宝船的长度,尽管资料确凿,但造船学家还是提出了许多质疑。......
2024-01-23
由于骄傲自满,农民政权很快腹背受敌,遭到名将吴三桂和清军的围攻,李自成也在兵败后神秘失踪。吴军和清军联手将李自成击溃。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可是,左良玉却没多久就病死了,这就使李自成失去了盟友。在这次袭击中,李自成神秘失踪了,他究竟是被人杀害了还是逃走了?另外,考古学者丘陵认为,李自成兵败之后,军师宋献策引诱开了清军,而李自成则从襄阳南下,逃到了粤北金城山。......
2024-01-23
故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真正原因是为了对外扩张。在他所营建的众多离宫之中,阿房宫不过是最大的一座罢了。秦始皇奴役六国的百姓来兴建阿房宫,又驱遣六国的女子,乘车辇来此,整日伴随在他周围,成为秦国的宫人。六国的珍奇异宝被抢掠到阿房宫,堆积成山。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因爱妾虞姬遭秦氏侮辱,为泄其愤,杀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可是,在阿房宫遗址0.35平方千米的勘探范围内,却没有发现一丝焚烧的迹象。......
2024-01-23
整座石碑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碑身没有一个字,故被称为“泰山无字碑”。人们推测泰山无字碑就是此时立成的。如果找一块同样为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作为对照的话,就会看出明显的差别:有字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146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关于泰山无字碑的谜团,至今无法解开,除非人们找到确凿的证据。......
2024-01-23
只是它们大部分都没有头,它们的头到底哪里去了?第二天,工作人员经过逐一接对,终于在乾陵找到了石像的身子。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人们还在熟睡中,致使80多万人死亡。专家们推断,关中大地震是造成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就算遭遇了地震,为什么只有脑袋被震掉了呢?专家分析除了石像颈部脆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质。可是,脱落的脑袋去了哪儿呢?......
2024-01-23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不仅是中华民族起源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更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头盖骨同周口店遗址中发现的众多古人类、古动物、古文化化石一起,成为研究人类进化史的重要资料,是世界遗产中的无价之宝。战乱期间,为了保证“北京人”头盖骨的安全,国民政府决定将其运往美国。虽然几天后,弗利收到了从秦皇岛兵营送来的行李箱,但他查看后大吃一惊:“北京人”头盖骨不见了。......
2024-01-23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一般认为是曹植忧思甄氏所作,记载了一段悲戚的爱情。为了弥补作为父亲的失责,伏羲氏封女儿为洛神。这一洛神形象十分饱满,她顾盼中流露着无限的忧郁和无尽的哀伤,让人们觉得这位女子绝不是一个神话人物,而是一个真实人物。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下令将《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不过,他们只是口头上的声讨,谁也不能够拿出证据,证明《洛神赋》中的女子不是甄妃。......
2024-01-23
历史放映悬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对于悬棺,人们不得不产生很多神秘和魔幻的遐想。然而,南方广大地区之所以遵循悬棺葬,并不都基于这个原因。有人认为悬棺葬并不是为了“死不落地”,而是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目前所见到的很高位的悬棺,可能是由于地质变迁导致的。棺椁为何不朽悬棺千百年来一直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下,南方又高温多雨。考古工作者经过调查后发现,悬棺所用的材料非同一般。......
2024-0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