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放映悬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对于悬棺,人们不得不产生很多神秘和魔幻的遐想。然而,南方广大地区之所以遵循悬棺葬,并不都基于这个原因。有人认为悬棺葬并不是为了“死不落地”,而是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目前所见到的很高位的悬棺,可能是由于地质变迁导致的。棺椁为何不朽悬棺千百年来一直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下,南方又高温多雨。考古工作者经过调查后发现,悬棺所用的材料非同一般。......
2024-01-23
历史放映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出现于春秋时期,由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发现,被奉为“天下所共传之宝”,各个诸侯国争相据为己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收进国库,秦朝灭亡后失传于世。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史记》中蔺相如“完璧归赵”所讲的“璧”也是和氏璧。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那么,和氏璧究竟是怎样的一块玉?为什么说只有“卞子”(卞和)能识得它呢?它的命运如何呢?
和氏璧的来历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玉工,名叫卞和。偶然一天,他在一座山下发现了一块罕见的玉璞。为了表示忠心,他将玉璞献给了楚厉王。不料宫廷玉工鉴定说,那是一块没有什么价值的普通石头。楚厉王觉得受到了欺骗和嘲弄,非常生气,就下令砍去卞和的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来到宫廷献玉璞。宫廷玉工依然说那是块石头,于是,楚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战国·玉双凤璧
⊙玉料呈青灰色,夹少许褐斑,全器中间为璧,左右两侧各饰一透雕的凤。璧在肉的内外两侧周边饰有单阴线,肉面上雕琢疏朗突起的卧蚕纹。
几十年后,楚武王死了,楚文王继位。风烛残年的卞和第三次献玉,楚文王命人剖开玉璞,在里面发现了块无瑕的美 玉。为了纪念卞和的忠诚,楚文王将此玉命名“和氏之璧”并奉为国宝。
战国迷踪
楚国发现了和氏璧,各诸侯国国君都想目睹一下这稀世珍宝。战国后期,楚国吞并越国,楚威王为了表彰灭越有功的相国昭阳君,就将和氏璧赐给了他。可没多久,和氏璧竟然在昭阳君的家中丢失了。(www.chuimin.cn)
国宝的不翼而飞引起朝野震惊,人们纷纷寻找,却终无结果。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和氏璧竟出现在了赵国。据史书记载,赵国人缪贤(传说是宦官)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经玉工鉴别,此玉乃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
“既然赵王可以得到和氏璧,寡人为什么不可以?”这是所有国君的共同心声。当时,实力最强大的秦昭王更是其中的一位。他派人出使赵国,打算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却又不敢得罪,只好派蔺相如携和氏璧出使秦国。于是,历史上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然而,被众人觊觎的和氏璧会安稳地留在赵国吗?
和氏璧的下落
秦国日渐强大,开始吞并六国。公元前228年,赵国灭亡,赵幽王献出了和氏璧。从此,和氏璧进入了秦国宝库。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秦国灭亡仅15年时间,之后的岁月里,先是项羽焚毁咸阳城,后是楚汉争霸,中原战乱。从此,和氏璧也在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了何处呢?
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随秦始皇一同埋在了陵墓里,成为随葬品。另一种推测认为,在秦末战争中,和氏璧被项羽夺走。后来楚汉争霸,项羽被刘邦所败,死于垓下,和氏璧可能又流落到了刘邦手中,又或许被项羽掩埋在了某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一代一代伴随着两千年的王朝更替而流传……
·历史收藏夹·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玉是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如果对其精雕细琢,再赋予政治和文化内涵, 那么它无疑就成为价值连城的宝物。和氏璧就是这样的,然而和氏璧究竟是何种玉呢?为什么宫廷玉工也看不出来?这一直是一个谜,部分学者认为,“和氏璧”不是玉,而是一种不同于玉的天然宝石。此说法争议很大,至今没有定论。
有关中国历史悬案的文章
历史放映悬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对于悬棺,人们不得不产生很多神秘和魔幻的遐想。然而,南方广大地区之所以遵循悬棺葬,并不都基于这个原因。有人认为悬棺葬并不是为了“死不落地”,而是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目前所见到的很高位的悬棺,可能是由于地质变迁导致的。棺椁为何不朽悬棺千百年来一直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下,南方又高温多雨。考古工作者经过调查后发现,悬棺所用的材料非同一般。......
2024-01-23
此案的爆发,可以称得上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中国文人士绅地位的最低谷了,故而当时有戏言“探花不值一文钱”。一时间,绅衿士子功名尽黜,斯文丧尽,遭受牢狱之灾者无数人。如果有官员知情不报,被别人检举出来的,一并处罚。探花为何一文不值在这次奏销案中,任翰林院编修的叶方蔼,因欠一厘钱被降调二级。......
2024-01-23
郑和宝船模型⊙位于今福建长乐市闽江口,仿照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的模型制作的。郑和宝船什么样六百年前,永乐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修建的太和殿和天坛,至今依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和这些建筑同时代的郑和宝船,却没有一个实物存在。在《明史·郑和传》、《国榷》等史料中,能找到一些关于郑和宝船的零星记载。所以,关于郑和宝船的长度,尽管资料确凿,但造船学家还是提出了许多质疑。......
2024-01-23
两千年前,它有一个名字叫“精绝国”,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数年后,当这些封存了千年的珍贵文物作为考察成果被公布后,西方史学界震惊了,他们称这座古城为“尼雅古城”或“东方庞贝城”。据鉴定,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夫妇合葬墓。从文字木简、建筑方式和宗教信仰上看,尼雅古城似乎和中原王朝有着一定关系,但又有着突出的非汉族特征。通过综合调查,人们发现尼雅遗址曾是一片绿洲,尼雅古城就是历史上的“精绝国”。......
2024-01-23
中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儿子中宗和睿宗,改国号为“周”,走上了帝位。有人认为,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不写碑文正是她内心不安的写照。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武则天前后参政和掌政长达五十年。问题是,武则天如此喜好歌功颂德,又怎么会立一尊“无字碑”来反省自己的过错呢?武则天虽然不是皇帝了,但她对李显依然有着相当的威慑力。而且,武则天对自己以及李氏家族的滥施暴行,中宗李显早已怀恨在心。......
2024-01-23
由于骄傲自满,农民政权很快腹背受敌,遭到名将吴三桂和清军的围攻,李自成也在兵败后神秘失踪。吴军和清军联手将李自成击溃。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可是,左良玉却没多久就病死了,这就使李自成失去了盟友。在这次袭击中,李自成神秘失踪了,他究竟是被人杀害了还是逃走了?另外,考古学者丘陵认为,李自成兵败之后,军师宋献策引诱开了清军,而李自成则从襄阳南下,逃到了粤北金城山。......
2024-01-23
银雀山汉墓竹简⊙1972年4月出土于中国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和2号西汉墓,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先秦古籍,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竹简的形制记载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就成为“简牍”,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银雀山2号墓出土的《元光元年历谱》,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也最完整的古代历谱。......
2024-01-23
历史放映移宫案与梃击案、红丸案,并称明宫三大疑案,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历史收藏夹◇明宫三大疑案,是自古以来宫闱斗争的一个缩影。由于“移宫”事件,东林党的势力在明熹宗时渐渐强大,当然朝上还有一群反对移宫的大臣,他们与东林党针锋相对。梦想登天的李选侍根据明代典制,乾清宫只有皇帝、皇后才能专用。其中选侍有两名,一居于东宫的东屋,一居于西屋,称东李和西李。......
2024-0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