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8年,匈奴部族内部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发生了分裂,又逢连年干旱,蝗虫成灾,整个匈奴地区赤地千里,人畜死亡过半。东汉王朝为了与南匈奴和平共处,经常把一些财物、粮食和牛羊等赠给南匈奴,每年为他们提供的财物总数多达一亿多钱。汉明帝在位期间,北匈奴日益强盛。北匈奴81个部落共20余万人投降。第二年,南匈奴与北匈奴再次爆发战争,北匈奴战败。窦宪认为趁现在北匈奴国力衰弱,应该把他们消灭掉。......
2023-08-30
历史放映
匈奴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一个游牧民族,5000年前,他们和山戎、猃狁、荤粥等少数民族一起,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性格粗犷,擅长骑射,并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曾活跃在中国北方,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并一度影响了中国政局。传说,他们的一部分被汉民族同化,另一部分西迁到了欧洲东部,欧洲众多民族都曾臣服于他们。
曾经,中原各国为了防御一个叫匈奴的少数民族,建起了最早的长城。如今,泱泱华夏56个民族中,却没有匈奴的名字,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载后来也没有了。但是,人们相信匈奴族并没有消亡,他们的子孙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繁衍生息,只是他们到底在哪里呢?
与汉族融合的南匈奴
匈奴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秦汉之际发展到鼎盛。冒顿单于建立了匈奴单于国,并且灭东胡和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及周边26族,控制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到辽东、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那时候,汉朝贫弱,不得不以和亲的政策维持与匈奴的和平关系。
⊙荒漠与古城揭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也留下了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
汉武帝时,汉朝对匈奴展开了长达15年的战争。兵强马壮的汉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夺取了祁连山、焉支山的大片土地。公 元前119年,汉朝派卫青、霍去病向匈奴发起总攻。卫青深入匈奴腹地五百里,伊稚斜单于仓促应战,遭到大败。霍去病率部深入沙漠一千余里,突袭匈奴,杀敌七万余人,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自此,匈奴族再也无法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了。
⊙一次,飞将军李广在北伐匈奴的时候不幸被俘,他机智地摆脱了匈奴兵的看守,回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
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建立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了在西域的势力。匈奴内部也发生了争斗,分裂为南北两个单于国。南单于臣服于汉朝,北单于继续与中原对抗,经常袭扰汉朝北部边境。
南匈奴归属汉朝后,汉朝廷每年赏赐给南匈奴贵族大量珍宝,并且向南匈奴百姓提供粮食。南匈奴的贵族子弟纷纷来到汉都洛阳学习,百姓也开始与汉族通婚。当然,汉朝对南匈奴的干涉也较多。这样,南匈奴便不断被汉族和汉文化同化,甚至有的南匈奴贵族还以汉朝皇族后裔自居。
可是,傀儡政权的最终结局往往就是被改朝换代,那么,南匈奴的命运到底又如何呢?
汉朝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南匈奴羌渠单于在汉朝政府的命令下,派儿子于扶罗率军前去镇压,但南匈奴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出兵,于是发动了芙稷政变,羌渠单于被杀死,须卜骨都侯被立为新单于。于扶罗率军留在汉朝境内,本希望汉朝廷能够出面裁决,可正在这时,汉灵帝驾崩,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汉朝廷已经没有余力来管南匈奴之事。就这样,于扶罗不能归国,一直居住在河东平阳。
公元216年,曹操当权,新单于呼厨泉来朝,被曹操留在了邺地(今河南省临漳县),后改派右贤王去南匈奴监国。这时,有人担心南匈奴在塞内居住久了,人口越来越多却不缴纳赋税,难以控制。于是,曹操就把南匈奴人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每部的贵族为部帅。自此,南匈奴就不能称为一国了,但他们的王室血脉还在延续。到了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一个叫刘渊的人灭掉了西晋,建立了汉国。而他的高祖父就是当年南匈奴的单于羌渠,他被称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匈奴人。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北约80千米处,是东晋时期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俗称“白城子”,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www.chuimin.cn)
神秘消失的北匈奴
同南匈奴相比,北匈奴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公元89年,汉朝大将窦宪在稽落山击败北匈奴主力,单于逃走,20余万人投降。两年后,汉朝大军一举消灭了北匈奴军队,北匈奴单于被窦宪的军队击败,仓皇向西逃走。在汉朝、南匈奴、鲜卑部落的多重攻击下,北匈奴灭亡了。
从此,北匈奴就悄然消失了,奇怪的是,史籍中也没有有关他们的记载。有人推断北匈奴政权灭亡后,幸存的北匈奴人可能被中原汉族同化。可是,为何历史上没有一点文字记载呢?那么,那些幸存的北匈奴人到底又去了哪里呢?在遍寻结果不着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始相信北匈奴西迁的说法。
18世纪中期,法国东方学家德经提出:战败的北匈人西迁到了欧洲,成为西方历史上的匈人。可是,欧洲的匈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他们真的是匈奴人的后裔吗?
关于匈人的记载,大约起始于374年。当时,匈人渡过伏尔加河下游和顿河,打败了第聂伯河以西的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向匈人屈服了,而西哥特人为了逃避匈人入侵,便渡过多瑙河,进入了罗马帝国。随后匈人袭来,又占领了阿兰人的领地,以及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间的整个草原和匈牙利平原,并由此扩张到多瑙河沿岸。
公元5世纪,匈人进入阿提拉的统治时期。阿提拉是匈人杰出的国王,在匈人百姓心中,他慷慨大度,公正廉洁,对那些真正臣服于他的人很和气。但是他对外族却是十分谨慎、残暴。441年,阿提拉向东罗马宣战。他渡过多瑙河,占领了尼什,将菲利普波利斯、色雷斯、卢累布尔加兹等城邦洗劫一空。448年,东罗马帝国与他签订合约,将多瑙河以南地区划给了阿提拉。至此,一个崭新的阿提拉王国建立起来了。
451年,阿提拉率领莱茵河右岸的日耳曼各族向高卢发起进攻。452年,阿提拉又入侵意大利,占领了米兰和帕维亚,迫使罗马皇帝瓦伦丁三世仓皇逃离罗马。然而,这是阿提拉的最后一次征战了,他于453年死于班诺尼亚。随后,阿提拉王国迅速解体,被占领的众多部族相继反叛,东哥特人和吉别达伊人在班诺尼亚的一次大战中打垮了匈人。
这就是历史上的匈人,有人认为匈人就是北匈奴人的后裔,因为史料里记载他们的容貌与蒙古高原的人很相似,并且性格粗犷,生性耐寒。他们从小学习骑射,所使用的箭也与欧洲人不同,带着铁头。尤其在提起阿提拉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草原上的另一位统治者——成吉思汗。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人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相信,在匈奴人驻足过的地方,都有值得他们骄傲的后裔!
⊙聪明美丽的王昭君远嫁匈奴,为汉朝和匈奴人民的和平生活作出了贡献。
◇历史收藏夹◇
1匈奴人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以肉、乳为主要饮食,他们居住帐篷,经常作随季节性迁徙,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他们身穿裤子、长靴、长袍、尖帽或风帽,拥有优良的战马和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所以不乏矫健骁勇的骑士,战斗力很强。
2匈奴人有强烈的宗教意识,他们祭天地、拜日月、崇祖先、信鬼神,还经常搞一些祭祀和巫术活动。另外,匈奴人有饮盟誓的风俗,这也算得上是他们的一种宗教仪式。
有关中国历史悬案的文章
公元48年,匈奴部族内部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发生了分裂,又逢连年干旱,蝗虫成灾,整个匈奴地区赤地千里,人畜死亡过半。东汉王朝为了与南匈奴和平共处,经常把一些财物、粮食和牛羊等赠给南匈奴,每年为他们提供的财物总数多达一亿多钱。汉明帝在位期间,北匈奴日益强盛。北匈奴81个部落共20余万人投降。第二年,南匈奴与北匈奴再次爆发战争,北匈奴战败。窦宪认为趁现在北匈奴国力衰弱,应该把他们消灭掉。......
2023-08-30
038匈奴未灭不言家——霍去病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找不到像卫青和霍去病这样一对名声显赫的名将组合了。当时汉朝受到匈奴的严重威胁,他立志消灭匈奴,保卫家国。一举将其彻底歼灭,斩断匈奴右臂。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再次孤军深入,并获大胜。目的是彻底消灭匈奴主力,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成了汉军的王牌和战神。这场大战是霍去病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这一年,霍去病年仅22岁。......
2024-05-05
影响细胞分裂素活性和信号转导的各种因素都能影响细胞分裂素的作用。WUS直接抑制A类ARR细胞分裂素反应基因,增强细胞分裂素的信号传导。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在叶序发生中也共同作用,决定叶序的类型。在胚发育早期,基部子细胞在生长素的作用下形成根静止中心干细胞,细胞分裂素在这个过程中起拮抗作用,生长素通过激活细胞分裂素负调控反应因子ARR7、ARR15抑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2023-11-20
蔡侯见其女儿遭遣,心中愤然,也在一怒之下将她嫁给了楚成王。召陵之盟对于齐桓公来说,虽然未能使楚国折服,但扼制了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从而保住了自己独霸中原的地位。召陵之盟对于楚国来说,可以说是外交斗争中的一个胜利。八国之师,重兵压境,楚国以一国对数国,最后却在不带任何屈辱条件的情况下媾和,避免了一场看来是凶多吉少的战争。......
2023-08-30
说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不能不讲到宋武帝刘裕其人。由于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南部中国的统治构架,基本上推翻了东晋以来世家大族独霸政坛的局面,并开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灯树纹锦刘裕的第二功是平定了桓玄之乱。方格兽纹锦义熙六年,刘裕又轻而易举地灭掉了称霸一方的南燕。同时,它又是南北朝时代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北魏政权的第二代君主拓跋嗣去世。南北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了。......
2023-08-31
苏丹:分裂边缘的非洲第一大国夜窥尼罗河1963年8月25日,我从厄立特里亚的阿斯马拉乘飞机去开罗,在苏丹的首都喀土穆转机。非洲第一大国苏丹是非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十大国,比英国大十倍有余。2010年4月,苏丹举行了二十多年来的首次全国大选。1885年1月26日,马赫迪起义者攻入苏丹首都喀土穆,英国政府的殖民代表戈登被刺死近十年来,苏丹的石油产量飞跃增加,平均国民所得增加了三倍。......
2024-01-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西方和东北边境各国以及各地区、各民族的乐舞纷纷进入中原,出现了各族乐舞文化大交融的景象。这个时期的乐舞大荟萃和大交融,为后来隋唐乐舞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由此,西域乐舞也成为宫廷乐舞。......
2023-08-31
呼韩邪非常感动,表示今后要与汉朝通好。王昭君听说匈奴想和汉朝结亲,觉得这是关系到汉朝边疆稳定的好事,就表示愿意嫁到匈奴去。汉元帝为王昭君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并设宴为他们送行。呼韩邪和王昭君离开长安返回匈奴的时候,汉朝的文武百官一直把他们送到十里长亭。王昭君到了匈奴以后,帮助呼韩邪单于发展生产,改革匈奴落后的风俗习惯,深得匈奴人民的喜爱。呼韩邪单于去世后,王昭君按照匈奴的习惯,改嫁给新的单于。......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