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匈奴南北分裂:王昭君的贡献

匈奴南北分裂:王昭君的贡献

【摘要】:匈奴内部也发生了争斗,分裂为南北两个单于国。而他的高祖父就是当年南匈奴的单于羌渠,他被称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匈奴人。有人推断北匈奴政权灭亡后,幸存的北匈奴人可能被中原汉族同化。⊙聪明美丽的王昭君远嫁匈奴,为汉朝和匈奴人民的和平生活作出了贡献。◇历史收藏夹◇1匈奴人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以肉、乳为主要饮食,他们居住帐篷,经常作随季节性迁徙,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

历史放映

匈奴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一个游牧民族,5000年前,他们和山戎、猃狁、荤粥等少数民族一起,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性格粗犷,擅长骑射,并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曾活跃在中国北方,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并一度影响了中国政局。传说,他们的一部分被汉民族同化,另一部分西迁到了欧洲东部,欧洲众多民族都曾臣服于他们。

曾经,中原各国为了防御一个叫匈奴的少数民族,建起了最早的长城。如今,泱泱华夏56个民族中,却没有匈奴的名字,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载后来也没有了。但是,人们相信匈奴族并没有消亡,他们的子孙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繁衍生息,只是他们到底在哪里呢?

汉族融合的南匈奴

匈奴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秦汉之际发展到鼎盛。冒顿单于建立了匈奴单于国,并且灭东胡和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及周边26族,控制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到辽东、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那时候,汉朝贫弱,不得不以和亲的政策维持与匈奴的和平关系。

⊙荒漠与古城揭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也留下了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

汉武帝时,汉朝对匈奴展开了长达15年的战争。兵强马壮的汉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夺取了祁连山、焉支山的大片土地。公 元前119年,汉朝派卫青霍去病向匈奴发起总攻。卫青深入匈奴腹地五百里,伊稚斜单于仓促应战,遭到大败。霍去病率部深入沙漠一千余里,突袭匈奴,杀敌七万余人,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自此,匈奴族再也无法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了。

飞将军李广

⊙一次,飞将军李广在北伐匈奴的时候不幸被俘,他机智地摆脱了匈奴兵的看守,回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

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建立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了在西域的势力。匈奴内部也发生了争斗,分裂为南北两个单于国。南单于臣服于汉朝,北单于继续与中原对抗,经常袭扰汉朝北部边境。

南匈奴归属汉朝后,汉朝廷每年赏赐给南匈奴贵族大量珍宝,并且向南匈奴百姓提供粮食。南匈奴的贵族子弟纷纷来到汉都洛阳学习,百姓也开始与汉族通婚。当然,汉朝对南匈奴的干涉也较多。这样,南匈奴便不断被汉族和汉文化同化,甚至有的南匈奴贵族还以汉朝皇族后裔自居。

可是,傀儡政权的最终结局往往就是被改朝换代,那么,南匈奴的命运到底又如何呢?

汉朝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南匈奴羌渠单于在汉朝政府的命令下,派儿子于扶罗率军前去镇压,但南匈奴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出兵,于是发动了芙稷政变,羌渠单于被杀死,须卜骨都侯被立为新单于。于扶罗率军留在汉朝境内,本希望汉朝廷能够出面裁决,可正在这时,汉灵帝驾崩,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汉朝廷已经没有余力来管南匈奴之事。就这样,于扶罗不能归国,一直居住在河东平阳。

公元216年,曹操当权,新单于呼厨泉来朝,被曹操留在了邺地(今河南省临漳县),后改派右贤王去南匈奴监国。这时,有人担心南匈奴在塞内居住久了,人口越来越多却不缴纳赋税,难以控制。于是,曹操就把南匈奴人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每部的贵族为部帅。自此,南匈奴就不能称为一国了,但他们的王室血脉还在延续。到了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一个叫刘渊的人灭掉了西晋,建立了汉国。而他的高祖父就是当年南匈奴的单于羌渠,他被称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匈奴人。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北约80千米处,是东晋时期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俗称“白城子”,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www.chuimin.cn)

神秘消失的北匈奴

同南匈奴相比,北匈奴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公元89年,汉朝大将窦宪在稽落山击败北匈奴主力,单于逃走,20余万人投降。两年后,汉朝大军一举消灭了北匈奴军队,北匈奴单于被窦宪的军队击败,仓皇向西逃走。在汉朝、南匈奴、鲜卑部落的多重攻击下,北匈奴灭亡了。

从此,北匈奴就悄然消失了,奇怪的是,史籍中也没有有关他们的记载。有人推断北匈奴政权灭亡后,幸存的北匈奴人可能被中原汉族同化。可是,为何历史上没有一点文字记载呢?那么,那些幸存的北匈奴人到底又去了哪里呢?在遍寻结果不着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始相信北匈奴西迁的说法。

18世纪中期,法国东方学家德经提出:战败的北匈人西迁到了欧洲,成为西方历史上的匈人。可是,欧洲的匈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他们真的是匈奴人的后裔吗?

关于匈人的记载,大约起始于374年。当时,匈人渡过伏尔加河下游和顿河,打败了第聂伯河以西的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向匈人屈服了,而西哥特人为了逃避匈人入侵,便渡过多瑙河,进入了罗马帝国。随后匈人袭来,又占领了阿兰人的领地,以及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间的整个草原和匈牙利平原,并由此扩张到多瑙河沿岸。

公元5世纪,匈人进入阿提拉的统治时期。阿提拉是匈人杰出的国王,在匈人百姓心中,他慷慨大度,公正廉洁,对那些真正臣服于他的人很和气。但是他对外族却是十分谨慎、残暴。441年,阿提拉向东罗马宣战。他渡过多瑙河,占领了尼什,将菲利普波利斯、色雷斯、卢累布尔加兹等城邦洗劫一空。448年,东罗马帝国与他签订合约,将多瑙河以南地区划给了阿提拉。至此,一个崭新的阿提拉王国建立起来了。

451年,阿提拉率领莱茵河右岸的日耳曼各族向高卢发起进攻。452年,阿提拉又入侵意大利,占领了米兰和帕维亚,迫使罗马皇帝瓦伦丁三世仓皇逃离罗马。然而,这是阿提拉的最后一次征战了,他于453年死于班诺尼亚。随后,阿提拉王国迅速解体,被占领的众多部族相继反叛,东哥特人和吉别达伊人在班诺尼亚的一次大战中打垮了匈人。

这就是历史上的匈人,有人认为匈人就是北匈奴人的后裔,因为史料里记载他们的容貌与蒙古高原的人很相似,并且性格粗犷,生性耐寒。他们从小学习骑射,所使用的箭也与欧洲人不同,带着铁头。尤其在提起阿提拉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草原上的另一位统治者——成吉思汗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人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相信,在匈奴人驻足过的地方,都有值得他们骄傲的后裔!

⊙聪明美丽的王昭君远嫁匈奴,为汉朝和匈奴人民的和平生活作出了贡献。

◇历史收藏夹◇

1匈奴人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以肉、乳为主要饮食,他们居住帐篷,经常作随季节性迁徙,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他们身穿裤子、长靴、长袍、尖帽或风帽,拥有优良的战马和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所以不乏矫健骁勇的骑士,战斗力很强。

2匈奴人有强烈的宗教意识,他们祭天地、拜日月、崇祖先、信鬼神,还经常搞一些祭祀和巫术活动。另外,匈奴人有饮盟誓的风俗,这也算得上是他们的一种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