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加缪--20世纪外国文学巨匠,存在主义作家!

加缪--20世纪外国文学巨匠,存在主义作家!

【摘要】:加缪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车祸中丧生。阿尔贝·加缪散文随笔构成了加缪写作的重要部分。散文集《反与正》构成了理解加缪一生创作的起点。加缪从他的存在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生活的本质是荒谬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弃绝生活。《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通过默尔索的形象的塑造,加缪指出:荒谬感首先表现在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某种怀疑。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存在主义文学的第二个重镇。他出生在法属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蒙多维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在他不满一岁时就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加缪在贫苦中长大,1931年入阿尔及尔大学哲学系,1935年起曾经组织过“劳动剧团”,并担任演员,此后做过新闻记者和剧作家,在二战期间参加过法国抵抗运动,与当时在西方已经产生巨大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萨特结识,并以其具有存在主义色彩的文学创作被称为存在主义作家,尽管他本人始终否认自己属于任何派别。加缪的主要创作有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长篇小说鼠疫》(1947)、中篇小说《堕落》(1956)、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1957)等,还有散文集《反与正》(1937)、《婚礼》(1939),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反抗者》(1951),此外还有若干剧本。加缪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车祸中丧生。

阿尔贝·加缪

散文随笔构成了加缪写作的重要部分。从他早期的散文集《反与正》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刚过弱冠之年的作者足迹遍布欧洲大陆的思想之旅,体验到年轻的加缪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对世界一种既疏离又充满激情的悖论式态度。散文集《反与正》构成了理解加缪一生创作的起点。1942年加缪创作了著名的散文集《西西弗的神话》。这是一部具有存在主义思想的作品,开篇就指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加缪从他的存在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生活的本质是荒谬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弃绝生活。但是自杀也是荒谬的,生存本身正是人的宿命。剩下的出路就是顺从或反抗,而加缪最终选择的是反抗:“我就这样从荒谬中推导出三个结果:我的反抗、我的自由和我的激清。”[7]因此,加缪的哲学最终导向一种反抗哲学,导向对生命和存在的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的内涵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和拥抱生活,正像那个受诸神惩罚的西西弗。西西弗把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重新从山上滚下,西西弗便一次次地推着石头上山,永远周而复始。在他人看来,西西弗的生存是荒谬的,但是加缪却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西西弗每次推石头上山都是在实现他自己的宿命,“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自己的事情。”他的周而复始的行为就是对荒谬的反叛,当西西弗走向巨石的时候,他成为了自己的真正的主人。《西西弗的神话》最终倡导的是对人类荒谬的生存处境的反叛,并在这种反叛中确立自己的生存意义。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小说由主人公——第一人称叙事者默尔索的自述构成。默尔索以一种冷静得近乎冷漠的口吻讲述了他母亲的死,讲述了母亲死后的第二天他就去寻欢作乐,还讲述了他糊里糊涂地杀了一个人而被捕入狱,最终将走向刑场;小说还会偶尔进入默尔索的内心,透视他对于世界的荒诞感受。这就是《局外人》试图表达的一种荒谬的世界观。在默尔索这里,荒谬感产生于对自己处境的冷眼旁观,产生于自己的局外人的姿态,产生于对世界的陌生化的体验。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所说的那样:“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觉光明的宇宙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流放无可救药,因为人被剥夺了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乐土的希望。这种人和生活的分离,演员和布景的分离,正是荒诞感。”因此,“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它不存在于对立的两种因素的任何一方。它产生于它们之间的对立。”“荒诞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两者的共存。”[8]小说《局外人》的主题表达的就是人与他所处的生存境遇之间的乖谬。默尔索的冷漠正是在世界中找不到和谐感,他与周围的存在格格不入,他之所以被判了死刑,根本原因尚不在杀了那个阿拉伯人,而是因为他对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蔑视,他对一切都漫不经心,都感到无所谓,连母亲的死也使他无动于衷,在这个意义上说,他被社会视为一个异己,一个疏离者,一个局外人,最终则被看做社会的一个敌人而走向死亡。

但是默尔索的冷漠不意味着他是个毫无感觉的人。加缪在为《局外人》写的序言中这样评价默尔索:“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著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默尔索是一个对世界的荒诞的属性比起他人来有着更为自觉的体认的人。通过默尔索的形象的塑造,加缪指出:荒谬感首先表现在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某种怀疑。正像他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描述的那样:

有时,诸种背景崩溃了。起床,乘电车,在办公室或工厂工作四小时,午饭,又乘电车,四小时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容易沿循这条道路。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味道的厌倦开始了。“开始”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于一种机械麻木生活的活动之后,但它同时启发了意识的活动。它唤醒意识并且激发起随后的活动。[9]

厌倦导致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拒斥的态度,并最终指向一种觉醒。尽管在默尔索这里,这种可能的觉醒是以其生命的消亡为代价。

《局外人》中比故事情节更有名的是默尔索的冷漠的叙述: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

这段叙述反映了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所谓的一种零度写作的特征。所谓“零度写作”,即中性的,非感情化的写作,这种排斥了主观情绪和感情的叙述调子显然更有助于加缪表达他的存在主义的荒谬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小说的叙述方式与主题取向构成了有机的统一。

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写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地点是阿尔及利亚的地中海海滨城市奥兰。由于鼠疫的迅速蔓延,大批居民的相继死亡,当局封锁了城市,奥兰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围城。这座鼠疫之城显然影射了德国法西斯占领下的整个欧洲,也是关于人类在劫难逃的一个寓言。在《鼠疫》的结尾,虽然人们取得了胜利,但是鼠疫的阴影仍旧笼罩在小说主人公里厄的心头:

里厄倾听着城中震天的欢呼声,心中却沉思着:威胁着欢乐的东西始终存在,因为这些兴高采烈的人群所看不到的东西,他却一目了然。他知道,人们能够在书中看到这些话: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守候,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

加缪曾经这样谈及写作《鼠疫》的基本动机:“我想通过鼠疫来表现我们所感到的窒息和我们所经历的那种充满了威胁和流放的气氛。我也想就此将这种解释扩展至一般存在这一概念。”[10]小说结尾这瘟神发动的鼠群,正象征着人类始终面临的惘惘的威胁,象征着毁灭人类的一种可知以及未知的力量,它是关于人类总体生存境遇的象征表达。由此,“鼠疫”的意象就上升为“一般存在”的概念高度。从《局外人》到《鼠疫》,加缪都表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即世界是荒诞和不可理喻的,人是孤独无助的。正像加缪自己所说:“《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谬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己;《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的荒唐的生存时,尽管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从深处看来,却有等同的地方。”[11]在这个意义上,《鼠疫》也同样流露出悲观主义情绪。但是,这部小说又通过里厄医生的形象,表达出一种抵抗精神。这种抵抗,尚不仅仅停留在里厄医生个人的举动,而是表现为一种集体的行动。在里厄的组织下,一大批志愿者组成了救护队,投身于对鼠疫的斗争中。在这个意义上,《鼠疫》中群体性的抵抗精神已经构成了对《局外人》中个体觉醒阶段的一种超越。

《鼠疫》中的里厄的形象,使小说中的精神特质远离了虚无主义,正像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说:加缪“以严肃而认真的思考,重新建立起已被摧毁的理想;力图在无正义的世界上实现正义的可能性。这些都早已使他成为一名人道主义者”。而在加缪作品中经常作为主题词复现的“荒诞”,也不仅仅体现为一种负面因素:“他所倡导的人类处境的‘荒诞’,不是靠贫瘠的否定论撑腰,而是由一种强有力的‘无上诫命’所支持,可以说是一个‘但是’,一个背叛荒诞的意志,因为要唤醒这一意志,于是创造了一种价值。”[12]就是说,加缪的作品在把荒诞看成是人类生存处境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荒诞的一种否定和抗争,通过这种抗争,加缪就在荒诞的世界中建立了一种价值形态,一种反抗荒诞的生存哲学。

1.存在主义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有哪些?

2.如何理解萨特小说《恶心》中对“恶心”的感受?(www.chuimin.cn)

3.加缪是如何理解“荒谬”的?他的小说《鼠疫》中的“鼠疫”这一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

————————————————————

[1] 转引自陈慧《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第137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版。

[2] 参见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第331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版。

[3] 安德烈·莫洛亚《论让-保尔·萨特》,《萨特研究》,第3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4] 萨特《存在与虚无》,第557页,三联书店,1987年3月版。

[5] 柳鸣九《来自恶心感与迷茫感——萨特:从〈恶心〉到〈墙〉》,《墙》,第6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 柳鸣九《历史唯物主义的度量与萨特的存在》,《魔鬼与上帝》,第20页,漓江出版社,1986年8月版。

[7]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第80页,三联书店,1987年3月版。

[8] 转引自郭宏安《阿尔贝·加缪》,《萨特研究》,第48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9]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第15页,三联书店,1987年3月版。

[10] 转引自《诺贝尔文学奖金库》,第一卷,第372页,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1] 转引自林农梅《关于加缪和他的〈鼠疫〉》,《鼠疫》,第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8月版。

[12] 参见授予加缪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诺贝尔文学奖金库》,第一卷,第375页,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