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探讨与实践:TBP结构教学法在医学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探讨与实践:TBP结构教学法在医学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以TBP结构教学法为基础的医学用户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及教学内容模式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TBP结构教学法就是根据用户对信息的认知能力在用户教育中采用一个核心三个基点 的教育体系。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TBP结构教学法在医学用户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

(内蒙古医学院图书馆 呼和浩特  010059 )

内容提要:复合图书馆时代馆藏信息资源多样化、教育对象多元化和社会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和网络化对高校复合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核心三个基点教育体系和内容教学模式的TBP结构教学法是一种新教育模式,有利于不断提高和规范用户教育,提升教育的水平与效果。

关键词:复合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用户教育  TBP结构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252  G424  R1-05  文献标识码:A

TBP structure of teaching in the medical user inform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Explore and Practice

Li Gen Wang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Library   Huhhot  010059 )

Summary: The Hybrid Library holdings diversify age, education, diversity and social objects, mean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on the University compound library user education presented new challenge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 core of three basis point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content of the TBP structure teaching approach is a new mode of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constantly improve and standardize the user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effects

Key words: compound librar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user education TBP structure teaching user Information literacy

CL G252   G424   R1-05    Document code: A 

当前,我们正处于复合图书馆时代,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复合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构成、用户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方式、方法以及利用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加强对复合图书馆用户教育体系及教育方式的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以TBP结构教学法为基础的医学用户(以下简称用户)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及教学内容模式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构教学法”是运用整体性原则指导教学的一种方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门工具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重要学科。在教育中运用结构教学法的原理结合信息素养教育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在结构教学法的基础上采取一个核心三个基点(A core and three basis points,简称:TBP)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TBP结构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不断地提高用户教育质量,激发用户的信息意识,培养用户的信息能力,发展用户知识智力。

“结构教学法”从认识论上讲,是按着整体性原则教学。首先要考虑整体性,要把教学内容按着“整体——部分——整体”的层次展开。主要教学结构是“知识结构——教学结构——学生认识结构”,即教师先把教材的知识结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看到“森林”(概貌),后见“树木”(具体事物)。再把整体的知识结构分解为一个个学生可以接受的结构,即“知识的分散”,这样易于学生理解。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结构,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认识结构不仅包括本身,而且还有组成这些知识的方式,所以是一个知识升华的过程,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信息素养课程知识体系如何适应复合图书馆新变化是值得探讨的,目的是更好地体现用户教育的规律性、结构性体系建设、实现课程内容的规范化、统一化和模式化。本文对用户教育体系内容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探索,在实际用户教育得到了具体应用。 

一、TBP结构教学法用户教育体系的建立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三条在“主要任务”中着重要求“开展信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存储数字化、文献载体多样化、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该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用户教育意识,将用户教育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TBP结构教学法”是培养用户信息分析、概括、调研等思维能力较适宜的方法之一,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教学方法做了一定的改进,用户反映所教授知识体系清晰、内容易懂易记。信息素养知识的理解、运用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纵观当前信息(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有些教科书,体系、体例的设置并不是很合理,有些知识的联系被割裂了,但好的老师,就应该突破这种限制,甚至可以不按照程式的课程计划讲课。学有定律,教无定则。针对不同用户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达到的过程和方法是不同的,教育授课是有方法有规律可言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和方法,教师先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然后教给学生最简单的那种方法和道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BP结构教学法就是根据用户对信息的认知能力在用户教育中采用一个核心三个基点(A core -three basis points) 的教育体系。一个核心就是加强用户信息素养培养,三个基点(Three Basis Point 简称:TBP),从用户教育的整体上分为文献教育(初期教育)、信息教育(中期教育)和知识教育(后期教育):又可称为信息前教育(information prophase teaching)、信息中教育(information middle teaching)和信息后教育(information late teaching)的层次递进教育系列,通过对用户教育内容进行多方面、多教材的综合、规范,即形成用户教育内容的一个核心(信息素质培养)三基点(三个内容层次)教学体系。在实际教育中每一个知识点基本内容都由以一个要点和三个基本方面组成,一个要点和三个基点通常用一个和三个英语关键词(词组)的首字母组合表达或用三个英语关键词(词组)的首字母组合表达,被形象地称为“1/3法”或“三字经教学法”。

针对信息素养过去只强调检索前和检索中知识的教学,检索后知识教育相对滞后,相互脱节的弱点和不足,TBP结构教学法强调了教育的连续性,层次性形成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完整过程。将所要传授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教学体系中,使受教育用户在其引导下通过认识信息素养基本知识、检索、搜集、处理信息、表达等探究活动,通过TBP结构教学法的学习方法,将所要传授的信息素养教育知识进行整合,可以强化用户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用户教育内容的一个核心(信息素质培养)三个基点(三个内容层次)教学体系层次构成是:

一、文献检索教育体系: 一个核心是主要以图书馆实体文献的检索利用为主,三个基本点是①文献知识教育;包括有文献的概念(内容、记录方式、载体)、文献类型及其级别(印刷型文献 声像型文献 数字(码)文献)、文献的级别等内容。②文献组织方法,包括形式组织法、内容组织法和综合组织法。③文献语言,包括有概念语言(规范词语言表达和表达方法、体系语言表达和表达方法、形式语言表达和表达方法)。

二、信息检索教育体系: 一个核心是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利用为主, 三个基本点是①信息知识与获取方法,包括信息知识: 概念、特征(范围、时间、指数)、类型(智力信息、实物信息、文献信息)、 信息组成(信源、信道、信宿)、信息的来源(数据库索引擎、信息平台)、信息的提问表达:概念词(主题词、关键词、自由词)、特性名称、代码; 表达式构成(提问项、逻辑运算符和指示符)。②信息分析和整理:方法、步骤 结果表达方式)。③信息调研方法:科研发展信息调研、科研管理信息调研、科研专题信息调研。

三、知识利用教育体系: 一个核心是主要信息获取后利用为主, 三个基本点是①个人知识管理:RSS定题(推送)服务、个人数字数据库的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②信息分析研究方法即3A研究(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 综合研究mete-analysis,简称3A研究)。③文献写作:文献(信息)计量学文献写作方法、综述(述评)文献写作方法、综合分析文献(含循证医学文献)写作方法。 

二、TBP结构教学法用户教育递进内容的规范

TBP结构教学法提出了课程知识的树型结构,引入数学思维,所有知识内容都以三个基本点为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强调应学知识具体量的概念,便于学习和掌握。整个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呈基本树型—3分枝—3叶片知识点结构内容格局。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文检课的知识以检索知识为基干,课程整体结构分为::检索前知识内容、检索中知识内容、检索后知识内容三个分枝。具体内容结构如下:

1 检索前知识内容讲授包括:文献基本知识、文献组织方法知识、文献检索语言三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重点讲授常用医学文献的格式写作内容和研究特点(查漏、补缺、修正)。

(1)文献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文献信息的概念(包括级别、时态、使用方式)、医学科研文献格式内容和当今文献的特点三方面内容。文献信息的概念具体内容:记录方式、知识信息内容、载体形式;文献级别具体内容:一级文献(源文献)、二级文献(信息文献)、三级文献(知识文献);新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文献使用方式:相关区文献使用--周边区文献使用--核心区文献使用(即:相关文献的泛读—选读—比读);医学科研文献的组成:史实(已处理过,材料与方法)、事实(形成的结果、成果)、实施(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讨论)三部分;其具体内容是:文献的格式组成:形式格式部分、内容格式部分、附属格式部分;形式部分写作:题名、作者著录、检索项目;内容部分:材料(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附属部分:参考文献,致谢内容,附录;其中,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责任者著录,文献题名及类型著录,出处著录;当今文献的特点:数字文献全面主导检索;物理文献奠定馆藏基础,辅助文献利用,基于网络的馆际互借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2)文献组织方法的教学内容包括:检索语言、检索标引、检索工具。检索语言包括:叙词语言(主题词/关键词/自由词)简介、分类语言简介、代码语言(计算机专用);索引的概念、组成、类型;检索工具:组成方式、数据记录格式、索引使用。

(3)文献检索语言教学内容:检索步骤、常用检索方法、检索途径三部分。检索步骤:检索概念、检索词(词组)、检索词间组配方法;检索方法:形式法、内容法和引文法;检索途径:文献特征、内容、来源。

2 检索中知识内容包括: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数据库知识内容、常用数据库系统三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重点讲授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1)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内容讲授:计算机检索的概念、网络检索、检索模式。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现代通讯、文献信息系统。网络检索:搜索(通用和专用)引擎、学科(专题)URL、专业(题)数据库;

(2)数据库知识内容讲授:数据库概况、索引方式、阅读器/文献超链接使用方法;数据库模式:题录(索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数据库检索模式:形式检索、内容检索、参照(引文)检索;;数据库检索方式:简单检索(初级检索)、复合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检索式检索)和布尔逻辑算符运算的表达方式(明示法、标示法、隐含法)、指示码的构成与应用。信息内容处理方法:下载、原文获取、编辑。

(3)常用数据库系统简介:应重点讲授的3大骨干数据库:CBM、CNKI、MEDLINE;3大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系统:CNKI、万方、VIP;3大中文全文图书数据库系统:超星系统、书生系统、时尚圣典系统等;3大英文医学数据库系统:Medline、PubMed、Ovid等;(www.chuimin.cn)

3 检索后知识内容包括:信息的整理方法,情报调研方法论、文献研究文献写作三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重点讲授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的写作,主要包括文献计量学文献写作的内容,并以文献计量学文献写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1)资料的整理方法讲授:建立个人知识(资料)管理档案、个人资料具体整理方法、怎样建立个人资料库等。例如:整理方法可分为:序列法、背景法、纵横法三部分内容;

(2)情报调研方法论分为:文献整体(形式)研究、析出内容研究、引文研究三部分内容;

(3))文献研究文献内容讲授:以文献作为研究元素的文献:计量学文献写作、综述(述评)文献写作、MA文献写作三部分内容; 

三、TBP结构教学法用户教育学习效能的探讨

TBP结构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总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检索实习、咨询答疑三个环节;具体采用:课件教学、格式知识、内容模块三种形式;具体教学方针的制定应考虑的三个问题:因才施教(考量学生的学科类型背景、文献知识基础差别)、因材施教(考查推荐使用教材和参考教材以及自编教材的知识内容异同)、因差(读音:chai)施教:(考虑用户的文献信息现实需要的变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TBP结构教学法式是用户教育的选择符合教育的需要

TBP模式有利于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角色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的“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只要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这种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我们既能上好文检课,也能在教学活动中逐渐丰富、完善自己。新角色、新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改进的教学模式各课程带来活力。

TBP结构教学法教育内容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逐步完善的,给施教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生用户教学中要贯彻新思维、新内容,即任务引领、知识穿插:从教学实际出发,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设计任务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现实科研中的例证,引导学生对文献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文检课是自己从事科学研究、走向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和技能。文检课教学中滲透学科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学生用户文检课和其它学科中寻找整合点,根据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解决,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和其它学科教师紧密配合,时刻掌握学科动向,利用文献信息检索解决学科教学、科研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讲授搜索引擎时,直接搜索学生提出的现场问题,讲解不同的搜索技巧并分析检索结果。让学生与网络接触查找相关资料,主动搜集第一手资料,做到学以为用和学以致用。

 TBP结构教学法符合从较低层次用户到较高层次用户递进教育实际

在现代网络环境条件和复合图书馆条件下,用户信息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例如在知识利用教育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随机调研,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掌握课程内容接受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着眼于实际应用。网络教室以其强大的直观演示、远程控制、动态交互等功能用于文检课教学中。学生基于自身学科,通过实际检索学习确定自己的“虚拟”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开展文献研究。在学生展开实习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课题主动参与实习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实习活动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成为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应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淡化其“学科性”,根据知识点,结合学生自身学科研究方向,确定各自的专题,将知识点融合入课题中,由于课题研究本身的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检索课程,通过自定课题的文献调研,使学生逐渐掌握与自己有关课题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TBP结构教学法模式有利于教育内容的开展和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

TBP模式教学内容理论知识结构统一、内容精要、便于学习掌握;在学生用户教育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实习中采用学科(专题)小组方式配合理论教学保证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实习操作以自拟专题文献调研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实习(实践),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收集、分析信息,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文献研究成果以考题的形式呈现。在整个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登录到各学科权威网站、数字图书馆和相关数据库,查询、收集所需数字资料,通过对数字资源所呈现的专题文献状况、发表时间、发文作者、研究背景的分析、思考、计量,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分析和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超文本显示,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字资源提供的虚拟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随时随地地上网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实习中的具体操作技能和所需知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论讲授的内容提供了相当的素材,不断促进TBP模式内容的充实和提高。

四、结语

经过多次对用户进行教学活动的意见的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证明TBP结构教学法符合信息素养教育知识体系的规范和促进完善促进教学内容的提高,符合用户对信息素养知识的认知能力和信息需求递进。笔者以为,TBP结构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体系完整,结构严谨,适应用户对信息知识需求的发展;(2)内容关联,基点统一,体现了教学的完备知识体系;(3)内容合理,方法实用,体现了信息知识素质的完全教育。在复合图书馆条件下探索新环境的新型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建立符合用户信息现实需要的知识体系,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相当信息获取利用能力的用户群体,是现阶段图书馆用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对用户怎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和进行怎样的信息素养教育,TBP结构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的是促进新环境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设,更好地位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恩琳.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 . 西北医学教育, 2004;12(5):389

[2] 孔瑞珍, 王秀平, 袁永旭. 医学文献检索课应用PBL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 . 医学信息学, 2006;15(6): 56

[3] 王海燕.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新探[J] .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0;   (5): 74

[]4聂英,韦仕.江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 1 0;2O(3): 87

[5]林运卓.论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与用户信息素质的培养[J] .图书馆论坛,2004; 24(3):41

[6] 邵博云.美国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分析与启迪[J] . 图书馆学研究, 2010;   (12) : 90

[7] 刘 丽.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创新探讨[J] .图书馆界,2010; (6): 33

[8] 国  婕.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08;   (9) :256

[9] 苏 红.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8(l7): 89

[10] 王细荣. 新技术条件下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6(9): 41

[11] 高艳霞,叶小利, 徐 利,等.医学图书馆开展循证医学用户教育探析[J] .医学信息学,2011;32(1):  87

[12] 张稚鲲.赫尔巴特兴趣论在文学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 19(3) :72

[13] 张 蕾. Web20对文献检索教学的影响[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 19(2) :54

[14 ] 叶青,石丽玲,黄浩波,等.网络环境下“链式”教学法在《信息检索》课的应用探讨[J] . 医学信息, 2007; 20(9): 1588

[15] 徐珊珊.基于个人学习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 (2):8

[16] 陆华娟.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 .情报探索, 2011; 1(159):126

作者简介

内蒙古医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955-  ), 多年从事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材用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