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2.0——概况与前景展望付广明[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2.0的定义、相关技术、原则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图书馆2.0的发展前景。Web2.0的出现促成了图书馆2.0的提出。应该说,图书馆2.0是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自web2.0,并遵循web2.0的哲学。......
2024-01-22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区域
吕艳华 王月新
(山西医科大学信息管理系 太原 030001)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交流和利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也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已建设的区域文献资源共享机制的现状,通过对不同共享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在构建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机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借鉴已建的共享平台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建设的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 区域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技文献资源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已越来越显著,如何建设区域文献资源共享机制,使信息资源更有效的共享,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国内外不同的共享机制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学习借鉴别人在建设中的经验还可以发现问题,在我国建设资源共享机制时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少走弯路。本课题通过对已经建立的区域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如NSTL、JALIS、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北欧的图书馆联盟等一些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在构建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机制概述
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是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促进一定区域内科技文献资源整体、协调发展为目的,并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该联合体以若干图书馆为主体、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结构,执行一项或多项合作功能。成员图书馆之间通过一个松散的协议(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组织该区域内的中外文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期刊文摘、中外标准、政策法规、专利技术、技术方法和工艺文献、科技报告及文集汇编、机构、名人、产品等科技文献资源,共同建设一个跨院校、科研院所、各生产部门及主管部门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机制是指系统工程中构成一种合理结构,并能产生特定功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体运行的自我调控方式,机制的作用在于随时能进行调控,保证系统工程的正常运行。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是在建立图书馆联合体中形成的能够保证平台能够正常运行的合理结构,在内容上大致包括管理和组织形式,经费预算和使用机制,平台技术和标准,资源建设和服务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等。
完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是保证整个平台能够正常、良性运转的必备条件。一方面它能够激发相关利益群体(包括各种外部环境、各参建单位、用户等)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平台的合理发展;另一方面它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程序规避整个平台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且能够通过预先设立的控制和处理程序使该体系在出现异常运行的状况下将相关损失降至最低。
2、国内外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机制建设现状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科技信息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一些国家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起步较早,并将其视为社会文化事业和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以图书馆联盟的形式进行资源共享,而且政府对这方面发展十分重视,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支持,如北欧四国的图书馆联盟、德国的图书馆联盟、南非的图书馆联盟、美国的图书馆联盟等。虽然这种共享形式都以图书馆联盟的形式出现,但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对于走在世界最前端的欧美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机制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分析,吸收它们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平台”(简称“科技文献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六大子平台之一[1],2003年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工作已经全面开展。经过探索和研究,国家已经建立了几个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宁波数字图书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等,通过这些平台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使文献资源能够实现共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目前,这些平台还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区域环境的最佳的共享机制。
以上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在其管理和组织形式、共享的内容和形式、费用来源、采用的技术和标准、共享模式的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下:
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状况
3、区域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比较与分析
3.1在管理和组织机制方面
在管理和组织机制方面,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的建设一般都是由国家或国家性的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我国的NSTL、CALIS、JALIS、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等都是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和地区性机构(科技部、文化部、教育部等)、各个高校、高校图书馆、情报所等共同建设管理的。
国外一些国家的图书馆联盟也是由国家性的机构进行管理,但是形式各不相同。北欧四国的图书馆联盟由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等管理协调,并通过协会相互促进合作[2];南非的图书馆联盟采取会员制进行管理;美国有政府管理模式和民间管理模式两种。而与以上管理模式都不相同的是德国的图书馆联盟,它没有一个国家性的机构或私人机构对图书馆进行统一管理[3]。
3.2在共享内容及形式方面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机制,都有一些相同的共享内容和形式,如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它们都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据库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
除了这些相同的共享内容外,有些还有其独特之处。我国的NSTL、美国的图书馆联盟、德国的图书馆联盟都进行集团采购。集团采购分为数字资源和电子资源采购,通过集团采购,大大节省了采购资源的费用。JALIS和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在对读者服务方面推陈出新,建立联合参考咨询,学科导航数据库等人性化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便捷。在文献资源共享的同时,南非图书馆联盟提供经验与业务共享[4],德国图书馆联盟提供信息系统软硬件共享,这些独特的共享内容有利于促进合作,共同提高。
3.3在经费来源方面
由于各国的国情、社会环境、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机制的不同,各个国家地区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来源也不尽相同。我国一些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所用经费来源和国外是不同的。它们大都是由科技部、文化部以及高等院校共同投资建设的,有政府的专项基金支持,具有一定的国家性。
而国外的图书馆联盟除部分由政府支持外还依靠外界力量,如北欧四国的图书馆联盟和德国的图书馆联盟除了由各个参与项目的图书馆,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资金外,一些社会机构和团体协会也会提高资金支持;美国的图书馆联盟以州政府出资为主、大学等研究机构的资助、以会费为主, 会费和服务费、基金与费用分摊相结合;南非的图书馆联盟,由于自然坏境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建设经费除部分由高等教育联盟拨款,会费与年费,还要依靠外界捐赠。
3.4在采用的技术和标准方面
不同的国家地区信息资源共享中采用的技术和标准都是不同的,虽然它们都依托于网络,但采用的协议和格式各有不同,在以上的各个共享模式和图书馆联盟中采用Z39.50协议的比较常见,如我国的NSTL、CALIS、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南非的图书馆联盟、德国的图书馆联盟都是基于Z39.50协议的共享形式。(www.chuimin.cn)
除此之外,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系统或技术,JALIS有一套通用证系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服务;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特色是读秀和Meta link技术[5],是分布在各成员单位的分散的系统和数字资源整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中心门户网站。它不仅设有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如统一检索界面、统一身份认证),还支持通过本地链接、远程下载、原文传递等多种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北欧四国的图书馆联盟每个图书馆采用的格式和系统都不相同,这就为用户造成了不便,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南非的图书馆联盟也是如此,五个联盟使用四种不同的系统,这不利于系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美国的图书馆联盟全部采用IN-NOPAC自动化系统[6],统一了电脑硬件和软件平台,使得资源整合能达到最大功效;德国的图书馆联盟采用Open URL标准[3],这种标准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然而,这个联盟所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也是有很多种类,不利于联盟内的资源共享。
4、问题与思考
区域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应该吸取国外一些具有先进水平的联盟在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机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服务国家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建设。为了有效地推进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使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在营造良好的区域科技创新与发展环境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应该尽快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4.1政府的牵头作用
科技文献资源就是战略资源,国家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建设。我国在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要加强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提高社会对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尤其是一些地方平台,最好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管理,制定明确的指导政策,建立有效率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真正负责任的、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组织体系,建立必要的协调会议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并且能够提供有效推进工作的资金支持。如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就是由市政府牵头建设,各个相关部门参与支持,这样由政府组织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各部门的执行力,避免在合作中出现问题,而且,由政府建设的资源共享平台更具有规范性。资金的来源与管理也更加稳定和透明,确保平台能够顺利建设。
4.2资金来源多样化,扩大来源通道
资金是平台建设中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有足够的经费才能确保平台建设顺利进行。我国已建成的平台的资金来源都很单一,一般都是由政府部门提供专项资金,这就给平台建设造成了局限性。如果政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那就意味着平台建设中的某个部分某个项目要无限期停滞,不利于建设。如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因为政府支持不够,后续资金投入少,造成很多项目无法按进度完成。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多向国外的一些图书馆联盟学习,它们的费用来源一般都是很丰富的,除了政府资助的一部分外,各个参与建设的成员馆、社会团体和协会、大学等研究机构都会提供资助,采用会费和年费的形式进行管理,南非图书馆联盟除以上经费来源外,还靠外界的捐助获取资金。我国在建设中不应该只依靠政府来提供资金,把范围扩展到社会各界,也可建立基金、会费年费等,是资金来源多样化,扩大来源通道。
4.3自动化子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动化系统。一个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必须有一套适合自身也适合用户使用的自动化服务系统,并且应该保证平台中的所有成员馆所使用的系统都是统一的,或者都具有兼容性,如美国的图书馆联盟全部采用IN-NOPAC自动化系统,统一了电脑硬件和软件平台,使得资源整合能达到最大功效,这样统一的系统不仅为平台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而且方便用户使用。每个平台中的成员都应使用统一的管理系统和用户通用证服务系统,这样,无论用户到了哪里都能方便、熟练地找到想要的资源,进行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加强用户服务功能也是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的必要途径,由于用户的的知识水平、对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掌握不同,能够获取的信息量不同,为了使信息有效地共享,必须加强用户服务功能,如加强用户个性化服务、主动服务等,提高用户使用效率和信息资源共享效率。
4.4处理好利益分配问题
每个图书馆联盟或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都不是由单独的机构组成或建立,而是由若干个图书馆或相关机构单位共同组建而成的。处理好利益分配成为平台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良好的分配机制才能促进各个成员之间的合作。我国有一些建立较早的平台,软硬件方面都比较成熟,仅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造成各成员馆不能积极的配合,这就为很多工作带来不便[8],阻碍平台的发展。南非的图书馆联盟,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不平衡,造成大馆小馆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激情,不能积极的合作,影响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我们在区域文献资源联盟建设中应该吸取教训,建设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投入条件不平等的条件下,各个成员之间可以按照提供生产要素评估价值额的一定比例,或者生产要素产生的绩效比例参与分配,并就此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激励各成员馆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合作的环境,保证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
[1] 方坚. CALIS和NST L 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8(8):81-83
[2] 钱丹丹,高波.北欧四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49-53
[3] 朱前东,高波.德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43-48
[4] 高波,白冰.南非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60-63
[5] 颜务林,李亚芳.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J].实践研究,2009(3):90-108
[6] 孔令玉,高波.美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62-66
[7] 张志强,吴新年. 加强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支撑区域科技自主创新发展[J].甘肃科技,2007(7):32-35
[8] 彭桃英,吴立志.江苏地区与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2(3):56-41
[9] 吴力武. 大学城社区资源共享模式管理探究[J].现代情报,2008(10):113-115
[10]丁梅娟. 建设省级区域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1):51-53
[11] Claus Steinle,Holger Schiele.When do Industries ClusterA Proposal o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a Single Region or Nation[J].Research.Policy,2002(31):849-858
[12] Michael S Dahl,Christian R Pedersen.Knowledge Flows Through Informal Contacts in Industrial Clusters:Myth or Reality[J].Research Policy,2004(33):1673-1686
有关华北高校图协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的文章
图书馆2.0——概况与前景展望付广明[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2.0的定义、相关技术、原则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图书馆2.0的发展前景。Web2.0的出现促成了图书馆2.0的提出。应该说,图书馆2.0是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自web2.0,并遵循web2.0的哲学。......
2024-01-22
可见,“用户教育”与“馆员教育”是辩证统一的(见图1),它们密切相关,交互作用,彼此促进。“用户教育”的成效依赖于教育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又可以促进“馆员教育”;而“馆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教育”的需求。......
2024-01-22
为此,凡是参加普通高等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大学图书馆都抓紧当前以评促建的大好时机,完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这些定性与定量指标的客观要求,无疑对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抓住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契机,促进文献资源建设的开展。如王府井书店有时在一两天之内就将急需的教学参考书配送到我馆,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及学生急需的教学参考书的燃眉之急。......
2023-11-30
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及发展,如何在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职能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教学及专业建设,更好地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图书馆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满足其需要提供服务。图书馆网站建设,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建设,应当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2023-11-30
三、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方法与途径1、馆领导与馆员之间,通过沟通、互动,以馆员的个人愿景为基础,结合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实际现状、社会需求、外部环境等因素,塑造图书馆的共同愿景。......
2023-11-30
院校图书馆业务外包一席谈马慧崔景月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 050017摘要结合院校图书馆业务外包及这方面研究状况,辨析各种观点和工作方式的利弊,认为业务外包是一种必要选择,但宜慎重推广。为了使业务外包能更有效地运行,笔者有必要陈述一些看法。以上两个情况,才是院校图书馆近年“业务外包”兴盛的最重要原因。然而笔者注意到,就一般院校而言,盛行业务外包还有深层原因,个别教育机构中可能或隐或显地存在负面因素。......
2024-01-22
古籍整理与保护修复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人才问题已成为决定复合型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再加上贮藏不当、流失损毁等人为因素,亟需一批古籍整理与保护修复的复合型人才。为延缓古籍的蜕化,必须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工作,其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2024-0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