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概念1.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反映,是人类通过感官获得的各种有用的思维活动内容,即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5.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信息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知识则是研究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规律。所以,人们已习惯于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将其视为知识和信息的源泉。......
2023-12-03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2007-2009年《图书情报知识》文献计量学分析
袁永旭 左慧慧
(山西医科大学信息管理系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本文以CNKI数据库提供的《图书情报知识》2007-2009年电子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图书情报知识》2007-2009年载文量、发表时滞、引文数量、引文类型、作者合作情况、来源文献机构与论文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该刊发表的论文质量、学术水平和地位,为进一步提高该刊的学术质量及影响力提供量化依据。
【关键词】 《图书情报知识》,载文分析,作者分布,引文分析
《图书情报知识》是图书情报领域重要的优秀期刊和核心期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一级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坚持关注公众知识状态,引领学科发展潮流的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践”的办刊理念,在学院优良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支持下,以较高的学术标准选录稿件,刊发论文较好地反映了本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水准,在引领学科研究方向上起到了积极作用。[1]
1. 数据收集、统计
本文统计分析的文献来源于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7]。在CNKI数据库中,以刊名“《图书情报知识》”为检索项,时间“2007-2009年”为检索限制得到了413篇论文(去掉征稿启示以及相关的会议记录),然后对得到的413篇文献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利用Excel表格对各文献的投稿日期、发表日期、引文类型、参考文献总数、作者数量、作者机构以及基金项目进行数据录入,得出原始数据,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的各项指标进行归纳、整合、分析[14]。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统计该刊每年的载文量和栏目设置,分析该刊吸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以及办刊宗旨、科研优势和办刊特色。
2统计该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分析其传播信息是否及时。
3统计该刊论文的引文数量,分析其吸收能力和渗透能力、发文质量和社会影响,其中引文分为期刊和图书进行统计。
4统计文献的作者数和机构分布,分析该刊论文的作者合作情况以及论文主要来自哪个机构。
5统计该刊文献的资助项目,分析该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2. 载文统计分析
2.1载文量
载文量,某一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的相关学科的论文数量。载文量是反映一份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期刊载文量多,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这种期刊信息丰富,因而也较为重要。相反,载文量少的期刊信息量较少,重要性稍次[2]。一般来说,反映期刊信息含量的主要指标是期刊的载文篇数、平均每期的载文量、平均每篇文章所占篇幅页数等[4]。
表1 2007-2009《图书情报知识》载文量
《图书情报知识》为双月刊,每年6期,年均出版页数达704页之多,平均每期117.33页。表1说明,2007-2009三年间《图书情报知识》共出版18期,载文总数413篇,年均载文数137.67篇,期均载文数22.94篇,篇均页数5.13页,论文篇幅较长,显示该刊载文信息量及信息输出量都比较高,探讨与研究的学术主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2栏目设置
栏目设置一般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科特点,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科研优势和办刊特色,展现其个性,此外,栏目具有很好的分类与导读功能[8]。《图书情报知识》的主要栏目有:博士论坛,图书、文献与交流,情报、信息与共享,知识、学习与管理,文化情怀、专题研究、专论、特约稿、学科前沿等。(本文基于三年中相同的栏目进行对比分析)
表2 《图书情报知识》栏目设置
由表2可知,《图书情报知识》设置的栏目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广,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图书、文献与交流”,其次是“情报、信息与共享”,次之是“知识、学习与管理”,这三个栏目的发文量占发问总量的75.16%,充分体现了该刊关注的热点和其办刊宗旨。
3. 发表时滞
发表时滞,也称出版时滞是指出版单位收到稿件至稿件发表的时间。是衡量期刊学术交流迅速程度和期刊传播信息是否及时的重要指标[2]。
(由于收集到的文献中无法找到每篇文献准确的出版日期,所以本文中的发表时滞以月为单位,粗略估计文献的发表时滞。)
表3 《图书情报知识》载文的发表时滞分布
其中x代表发表时滞,以月为单位。
在科技期刊评估中,时滞评分标准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6]由表3可知,《图书情报知识》在刊载的413篇论文中,发表时滞最短的在一个月内,最长的超过18个月。其中 1-6个月内是发文的主要时段,有282篇文章,占发文总量的68.28%;第二是7-12个月,有102篇文章,占发文总量的24.70%,两者合计占到发文总量的92.98%。中国高校的评估草案规定,发表时滞小于等于12个月为优,13~18个月为良、中,大于等于18个月为差[10],说明《图书情报知识》的发文时滞达到了优等的标准,反映了其传递信息速度之快,有利于保障作者研究成果的首发权,提高作者投稿的积极性,也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4.引文统计分析
引文即引用文献,也称参考文献,是作者在著述过程中引用的其他资料中的内容,如数据、概念及别人的研究成果等,并进行的特别注明的文献。引文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文可反映论文作者参阅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情况,可以衡量期刊的吸收能力、渗透能力、发文质量和社会影响等 [2]。
4.1引文数量
引文数量,可以反映文献所蕴涵的信息含量。一般来说,论文的引文量越大,表明期刊的信息吸收能力越强[3]。
表4 《图书情报知识》2007-2009年引文量(单位:篇)
由表4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知识》三年间共刊发413篇论文,其中附有引文的论文有375篇,占论文总数的90.80%,在附有引文的375篇论文中,共有参考文献4955篇,最多引用文献为82篇,最少为1篇,篇均引文篇数为13.21篇,说明该刊的作者吸收利用已有科研成果的能力较强。
4.2 引文类型
引文类型可说明作者对各种文献类型、语种情报的吸收能力和利用程度,反映了作者的阅读范围和科研工作的主要情报源,确定不同类型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地位和利用情况[5]。引文类型有期刊、图书、特种文献等。本文仅按引文中的期刊和图书两种类型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下页表5。
表5 《图书情报知识》引文文献类型分布
图1 《图书情报知识》引文类型分布图
由表5可知,《图书情报知识》的引文类型中期刊占有全部引文文献的51.65%,成为借鉴已有科研成果最大的信息源,图书占24.05%。这种引文倾向反映:该刊论文作者不仅善于利用期刊的信息量大和出版周期短等特性及时把握科研动态,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非常注重继承和借鉴史料[15]。
本文仅仅对参考文献中的图书和期刊两种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对网络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报告、专利等文献没有进行专门分析。但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网络检索所需要的信息已开始成为众多学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网络文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网络文献的引用趋势的研究值得引起学者们的重视[7]。
5.作者情况统计分析(www.chuimin.cn)
5.1 作者的合作情况
合作度,是期刊论文作者合作研究程度的指标之一,指某种期刊一定时间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 [2]。通过合作研究,作者在知识结构方面互为补充,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研究效率与水平,增加科研成果数量[13]。
本文的作者合作统计中,作者数大于1的论文均属合作论文。
表6 《图书情报知识》载文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从表6中可知,在413篇论文中,独立创作的有218篇,占论文总数的52.79%;合作撰写有195篇,占论文总数的47.31%。在合作撰写的论文中,有同一单位作者之间的合作,有不同单位作者之间的合作,有不同学科作者之间的合作,还有国际的合作,反映了期刊所载论文学科交叉的程度、涉及领域的广度和学术研究的紧密合作程度[11]。2007-2009年作者的合作程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于稳定。
5.2 来源文献机构分布
通过来源文献的机构分布分析,可以说明不同单位对特定研究主题的科研状况、水平和实力,同时也可为文献的收集提供依据[4]。
本文的来源文献机构分布统计过程中,将机构名称统一为以学校为单位,比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资源评价中心统一为武汉大学;由于篇幅有限,选择来源文献数量明显占多数的武汉大学,在来源文献数量没有明显差距的其余机构中随机选择了表7中除武汉大学外的其余机构。
表7 《图书情报知识》2007-2009年载文文献机构分布
由表7得知,3年中,《图书情报知识》所载论文中来自武汉大学的作者最多,共132篇,占总载文量的31.96%。由此可见,武汉大学是《图书情报知识》的主要载文来源。这与该刊是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办有着直接的关系,也证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研究基地。
6. 基金论文统计分析
基金资助课题,特别是国家基金项目,都经过严格评审和筛选,往往代表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新动态、新趋势,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故而基金论文可以作为衡量期刊学术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9]
本文仅统计有项目资助的论文数与论文总数之间的关系。
表8 《图书情报知识》载文项目资助统计
图2 《图书情报知识》论文数和基金论文分布图
图3 《图书情报知识》基金论文百分比分布图
由上表可知,2007-2009年《图书情报知识》所载基金论文137篇,平均占总载文量的33.38%,其中2008年所载基金论文数最多, 2007年的基金论文数最少,2009年居中。由图2和图3可以看到,基金论文在论文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说明《图书情报知识》对论文的质量要求相对比较高,也可以看出该刊影响力大,对我国情报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金项目的增长也有效地保证了《图书情报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本文统计的论文资助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以及省级高校教学研究基金)。
结语
通过对《图书情报知识》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分析,看到该刊的各评价指标在不同程度上都达到了优等标准,为信息的传递、利用与共享提供了一个平台,推动了我国情报学的发展。但是,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均衡:
①在栏目设置中,专题研究、专论、特约稿、学科前沿等一些重要栏目不是三年内的共有栏目,体现了《图书情报知识》在成长过程中做出了不断的改进,在今后收录文献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这些与学科研究动态紧密相连的文献的收录,充分反映图书情报学的最新科研动态,加强信息传递。
②在来源文献机构分布的指标中,有31.96%的文献机构是武汉大学,占载文量的三分之一之多,这与该刊是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办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世界各地其他机构的文献的收录,进一步加强国内和国际间情报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③在基金论文统计分析中,2007年的基金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5.18%,2008年的基金论文占论文总数的42.11%,2009年的基金论文占论文总数的32.85%,并不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应该加强基金论文的收录,保证期刊的学术水平。
在经济与社会逐渐走向全球化的当代,随着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不断发展,《图书情报知识》也会进一步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http://www.dik.whu.edu.cn/ShowChannel.aspx?lanmu=%e5%88%8a%e7%89%a9%e7%ae%80%e4%bb%8b&abc=515
[2] 袁名璋.2006-2008年《大学图书馆学报》载文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61-65,72
[3] 鞠兰萍.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年—2008年网络引文计量分析.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7):25-28
[4] 龙颖,黄波.《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08年载文、作者与引文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205-207,210
[5] 李顺香. 《摩擦学学报》1994~2007年载文被引分析.科技信息,2009(20):656-657,650
[6] 高俊宽.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探讨.图书情报知识,2005:14-17
[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b5f4c0100hh0b.html
[8] 赵 斐.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007载文分析. 图书情报研究,2009(3):57-59
[9] 刘涛.2008年《情报科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情报科学,2009(27):1358-1362
[10] 赖茂生,屈鹏,赵康.论期刊评价的起源和核心要素.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67-72
[11] 徐波,刘凤勤. 2008年《工业技术经济》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 现代情报,2009(9):155-157
[12] 许四平,倪鹏,朱晶. 科技期刊引文分析———以《中国免疫学杂志》近3年引文为例. 期刊天地.2009(7):61-64
[13] 郭玉卿.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007年载文、作者与引文的统计分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190-192
[14] 邱均平,李江. 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国内“参考咨询”的研究现状分析.图书情报识,2007(1):54-57
[15] 王立荣.核心期刊《情报资料工作》引文统计分析. 情报探索,2009(1),17-18
有关华北高校图协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的文章
1.3.1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概念1.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反映,是人类通过感官获得的各种有用的思维活动内容,即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5.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信息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知识则是研究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规律。所以,人们已习惯于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将其视为知识和信息的源泉。......
2023-12-03
高校图书馆对如何利用网络文献,做好网络文献的采访工作日益重视起来。3 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采访策略网络文献的出现对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的影响很大。目前CALIS的几个中心都组织了有关会员馆对于一些专业核心网络数据库的集团采购。......
2023-11-30
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用来支持和改进图书馆对知识的创建、存储、传送和应用的信息技术系统。在开发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因此,今后成熟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除着重于信息技术外,还应该考虑图书馆组织、图书馆文化与人力资源等问题,以保障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023-07-25
1.3.2文献的基本知识1.文献的要素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2.文献的功能与作用文献的功能是存储和传播知识信息。3.文献的特点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各种文献总量约12000万册,平均每天出版文献约32万件。通常用文献的“半衰期”来描述文献的老化状况。所谓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目前尚在使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所出版的年限。......
2023-12-03
1992年底,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民办高校仅有10所。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实际状况也说明其现在仍处于初创期。如上所述,目前多数民办高校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和藏书量都有欠缺,这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也应该相应地定位为“教学实用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尤其是文献资源建设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
2024-08-31
知识地图,又称知识分布图、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就好像城市地图显示的街名、车站、图书馆、学校等的地理位置。通过知识地图,组织成员能找到组织内的知识项目及其分布位置,以便获得相应的知识。在知识地图中,一般使用抽象的符号或图像来表示对象。④网页形式的知识地图:显示人员专长和单位、社会网络信息以及关系路径等信息。按功能和应用划分①企业知识地图:企业知识资产的指南。......
2023-07-31
1.3.3文献的类型文献大体可分为自然科学文献和社会科学文献。根据文献的构成要素,文献可按载体形式、出版形式和加工层次分为不同的类型。1.图书在科技人员阅读的文献中,图书占14%~19%,以科技图书为主,可分为阅读型和工具型两种。科技人员对其需要量占其全部文献量的10%~20%。该类文献有助于了解国家的政策与演变。狭义专利文献仅指专利说明书,专利检索的主要对象是专利说明书。......
2023-12-03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因此,不论馆员的学历、知识背景如何,图书馆提供知识交流的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取二者的长处并将之有效地结合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之一。......
2023-07-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