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河北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调查研究:收获与成果

河北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调查研究:收获与成果

【摘要】: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情况展开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提出了建议和策略。表1是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现状统计。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调查研究

侯丽慧

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 河北石家庄 050073)

[摘要]  开放存取是一种基于学术信息资源自由交流和共建共享的全新的文献服务模式,它提高了学术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方便学术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术信息资源的利用。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开放存取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研究的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情况展开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河北省  高校图书馆  开放存取资源  

[分类号]  G250.7

1 开放存取与高校图书馆

1.1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一种基于学术信息资源自由交流和共建共享基础之上的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协会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OSI) 于2001年12月布达佩斯会议上提出了开放获取的思想并起草和发表了“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计划”(Bud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BOAI认为,开放获取提高了学术信息的可获得性,实现了学术资源共享,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学术出版模式,并将开放存取定义为:作品可以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作品全文,或者对作品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而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的任何限制[1]

BOAI提出了实现开放获取的两种途径:开放获取期刊(OA Journals)和作者自存档(Author Self Archiving),开放获取期刊被称为金色之路(Gold Road);作者自存档被称为绿色之路(Green Road),其中作者自存档又主要包括机构知识库和学科知识库两种形式。

1.2开放存取与高校图书馆

1.2.1 开放存取缓解了图书馆的“学术交流危机”和“期刊价格危机”[2]

“学术交流危机”的出现不仅是指学术信息资源的匮乏,更重要的是指学术信息的可获得性差。开放存取环境下,学术信息是免费的,其访问也不再受IP地址等其他权限的限制,这将提高了学术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查找信息和使用信息。高校图书馆可以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按照读者的需求,不同的学科分类在图书馆主页上把开放存取资源的链接推介给用户。高校图书馆作为非营利部门,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的瓶颈。出版市场的垄断导致期刊价格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期刊采购经费的增长速度,从而形成了“期刊价格危机”,因此高校图书馆不得不减少期刊订购的品种和数量。开放存取采取了“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出版模式,读者可以获得大量免费的学术信息资源,从而很好地缓解了图书馆面临 “期刊价格危机”。[3]

1.2.2 高校图书馆是开放存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本馆的资源、人力、物力和技术等优势建立开放存取知识库或开放存取期刊,或者加入开放存取资源建设联盟,成为开放存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利用开放源代码构建了开放存取平台,把本校科研人员的研究论文、科研成果、教学资料、著作等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类存储,最终实现本校学术资源的开放存取。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本校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成本,缩短了学术论文的出版周期,提高学术论文的可见度,还可以提升本校、本馆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4]

2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目前河北省共有本科院校34所,除8所高校图书馆主页无法访问以外,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共有13所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设有开放存取资源,占河北省高校图书馆总数的38%,占可以访问的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的50%。表1是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现状统计。

表1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情况一览表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5-6。

2.2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分析目前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 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开放存取资源大大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内容,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起到了不可言喻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34所高校只有13所高校对开放存取资源进行了利用,利用率只有38%。对13所已利用开放存取资源的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分析,利用程度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对开放资源链接数量普遍偏少,维护更新较慢,存在死链接。由此可见,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在我省高校图书馆还未引起的高度重视。

2.2.2 对开放存取资源的名称设置没有统一规范

高校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名称设置不统一,根据调查,13所高校将开放存取资源设置在:“开放存取资源”、“网络免费资源”、“免费数据库”、“外文开放存取”、“网络免费资源”、“推荐网络学术站点”、“免费数据库资源”、“免费资源”等类目下,这将很容易混淆开放存取资源与免费资源的本质区别,同时也不利于开放存取资源的进一步宣传、开发与利用。因此,图书馆界急需制定一个开放存取资源的建设标准,使开放存取资源的名称设置规范化。

2.2.3 对开放资源的揭示不明确

开放存取资源作为一个新生的资源获取方式,用户对它的认知度还比较低,作为一个宣传策略,高校图书馆在利用开放存取资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对其突出,设置开放存取资源专栏,而不是通过层层连接才能找到。根据调查,13所院校的开放存取资源一般不能在图书馆主页上直接显示,而是隐藏在二级或者三级类目下,值得借鉴的是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等在其主页的明显位置上设置了开放资源专栏,使用户一目了然。

2.2.4 开放存取资源的组织检索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www.chuimin.cn)

根据调查显示,13所高校图书馆对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罗列和链接层面上,对开放资源的种类、类型、学科等没有进行组织分类,这将不利于用户的检索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可将本馆资源与开放存取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并按照不同的检索方式进行深度的整合和开发。

2.2.5对开放存取资源建设的参与度低

高校图书馆不仅成为开放存取的受益者,也应该积极参与开放存取的建设,成为其有力的推动者。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河北省高校图书馆没有一所高校实际投入到开放存取的建设中,没有开放存取期刊或者OA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这应该引起我省高校图书馆界的重视。

3 策略与建议

3.1 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度

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获取方式,应让用户接受开放存取的理念。高校图书馆应针对开放存取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分发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以及利用图书馆网站、校园内电子邮件系统等对用户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帮助用户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开放存取资源的作用。

3.2 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

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信息素养。目前开放获取资源大都存在于国外,因此,对图书馆员的外语水平、信息捕捉灵敏度和信息检索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开放存取资源的宣传者和推广者,更应该加强对开放存取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资源开发能力,达到能熟练地掌握开放存取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变化发展趋势。

3.3 积极开发、整合开放存取资源

在开放存取环境下,用户面对丰富的网络开放存取资源,往往不能迅速准确的查找所需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应该针对本校的学科分布,来识别与判断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海量的开放存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将分散的开放存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与本馆馆藏资源进行集成化检索,不断满足用户的学科信息需求,便于师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资源。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推荐网络学术站点系统”是由图书馆员精挑细选出来的开放存取资源,并按学科导航和类型导航进行了组织揭示,功能全面,分类清晰,可通过一级目录、二级目录或站内检索快速查找所需的资源[5]

3.4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推动开放存取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开放存取运动的受益者也应当成为其有力的推动者。实现开放存取的两种主要途径是开放存取期刊和作者自存档,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应该根据本校的人力、物力、资金、资源和技术支持等实际情况来参与开放存取的建设。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学科特色进行特色化开放资源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最好是建立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建设联盟,分工协作,统一标准,统一技术,共同开发。“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联盟”的建立可以避免目前图书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节省建设成本。

3.5 不断完善开放存取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

开放存取资源的服务具有其特殊性,针对现阶段各高校对开放存取资源名称设置不统一、组织方式和检索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地完善开放存取资源服务项目,提高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率。高校学科馆员或参考咨询馆员可以根据读者的特定需求,把开放存取资源定期发送给读者,实现个性化推送服务、学科化服务等。一方面可以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同时还可以起到宣传和推广开放存取运动的目的。[6]

3.6 加大技术研发,推进开放资源建设力度

开放存取技术的研究是我国开放存取研究的弱点。目前,我国开放存取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是采取的“拿来主义”原则,直接引进国外成熟的开放源代码,或进行简单的汉化。在对开放存取资源的元数据、检索平台、整合技术和长期保存等方面的研究与国外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大对开放存取资源的技术研究,从而使我国的开放存取资源建设迈上新台阶。

4 结语

目前我省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开放存取对高校图书馆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当利用好开放存取资源,并将其与图书馆的传统职相结合,充分发挥开放存取资源的优势,同时积极参与到开放存取的资源建设中,成为开放存取运动强有力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赵禁.学术信息开放存取与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6(4):64-67

[2]中国科技界对开放存取期刊认知度与认可度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 19(5): 753-762

[3]李武,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 (6): 66-69

[4]林春波,黄晓春.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2009(6):80-81,91

[5]清华大学图书馆推荐网络学术站点系统[EB/OL]http://wr.lib.tsinghua.edu.cn/ref/ ,2011-05-07

[6]喻文.开放存取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思考.图书馆[J]图书馆,2008(6):50-52

作者简介

侯丽慧,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发表论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