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弗雷格和他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弗雷格是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达米特认为,弗雷格在1884年的著作《算术基础》中关于数这一概念的分析是第一个语言分析的实例。[1]这一段话说明了弗雷格生前默默无闻的情况。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自己的著作中都提到了弗雷格,并且说自己的思想受益于弗雷格。而达米特的一项十分主要和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弗雷格的思想。语言哲学家们一般认为,弗雷格的语言哲学理论即是他的意义理论。......
2024-01-22
1.1 意义和意谓的区分
弗雷格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区别出意义(Sinn)和意谓(Bedeutung),他的一个著名论断是:句子的意义是它的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它的真值。他的全部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一论题展开的。[2]
弗雷格认为,句子是有内容的。句子的内容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句子的意义,第二个层次是句子的意谓。我们可以认识句子的意义,而不知道句子的意谓。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句子的意义进到句子的意谓。句子的意义是它的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它的真值。所谓思想,就是我们借以把握句子的真的东西。所谓真值,就是指句子的真和假,只有这两个真值。
弗雷格认为,句子是由句子的部分构成的。他区分出的句子的部分有:专名,概念词,谓词,从句。他认为,句子有意义和意谓,句子的部分也有意义和意谓。他对句子部分的意义和意谓分别进行了说明。他认为,专名的意义是句子部分的意义,专名的意谓就是专名所表示的那个对象。概念词的意义是句子的部分的意义,概念词的意谓是概念。谓词的意义也是句子部分的意义,谓词的意谓也是概念。从句的意义不是思想,而只是思想的一部分。从句的意谓不是真值,而是思想。对于句子的意义和意谓,他认为,如果一个句子的意谓就是它的真值,那么将这个句子的一部分代之以另一个意义不同而意谓相同的表达式时,句子的真值保持不变。如果一个句子的真值就是它的意谓,那么一方面所有真句子就有相同的意谓,另一方面所有假句子也有相同的意谓。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句子的真值,“追求真就是努力从意义推进到意谓”[3]。在弗雷格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他对句子的意义和意谓都有明确的说明,由于从句也是句子,因此他对从句的意义和意谓也有明确的说明,但是他对专名和概念词的意谓有明确的说明,对它们的意义却没有明确的说明。“句子部分的意义”显然不如“所指的对象”和“所代表的概念”这样的说明明确,但是这从另一个方面也清楚地说明,弗雷格把专名和概念词都看做是句子的部分,因此他主要是从句子方面来考虑的。
弗雷格认为,一个句子有意谓,它的部分也有意谓。一个句子的意谓是由它的部分的意谓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部分是一个专名,那么这个句子的意谓就是由这个专名所表示的那个对象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部分是一个概念词,那么这个句子的意谓就是由那个概念词所表示的概念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部分是一个谓词,那么这个句子的意谓就是由那个谓词所表示的概念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部分是一个从句,那么这个句子的意谓就是由那个从句所表示的思想决定的。另一方面,他还认为,一个句子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谓。一个句子的意谓是由句子的意义决定的。一个句子是由句子的部分构成的,因而一个句子的意义是由句子部分的意义决定的,因此一个句子的意谓是由句子的构成部分的意义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构成部分是一个专名,那么这个句子的意谓就是由这个专名的意义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构成部分是一个概念词,那么这个句子的意谓就是由这个概念词的意义决定的。如果一个句子的构成部分是谓词,那么这个句子的意谓就是由这个谓词的意义决定的。简单地说,一个句子有思想,也有真假。句子的真是由句子的思想决定的。一个句子的思想是由一些部分构成的,因此句子的思想是由表达这个思想的句子部分的意义决定的,所以句子的真是由句子部分的意义决定的。(www.chuimin.cn)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有几个特点:第一,他强调句子的思想和句子的真值的区别;第二,他探讨句子的思想,但是他更突出强调句子的真值;第三,他对句子部分的论述使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术语;第四,他探讨句子的部分的意义和意谓是紧密围绕着整个句子的意义和意谓,特别是围绕意谓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问:他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论述这个问题呢?
达米特对弗雷格的思想有一段十分精辟的概括:
弗雷格所进行的语言分析包含一种对语言运作(the working)的分析。弗雷格并不满足于发现一种对符号语言句子整体的特征的描述,也不满足于仅仅规定出他认为适宜采用的推理规则。相反,在描述这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的时候,总是同时也说明确定它们的真值的方式,这样,就把所制定的推理规则看做是由支配指派真值的规则而证明是有道理的。[4]
从达米特的这段说明可以看出,他把弗雷格的语言分析归结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句子结构的描述,另一部分是对确定句子真值的说明。我认为,这确实是抓住了弗雷格思想的精髓。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弗雷格的思想。
有关走进分析哲学-副本的文章
1弗雷格和他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弗雷格是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达米特认为,弗雷格在1884年的著作《算术基础》中关于数这一概念的分析是第一个语言分析的实例。[1]这一段话说明了弗雷格生前默默无闻的情况。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自己的著作中都提到了弗雷格,并且说自己的思想受益于弗雷格。而达米特的一项十分主要和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弗雷格的思想。语言哲学家们一般认为,弗雷格的语言哲学理论即是他的意义理论。......
2024-01-22
他的目的则是以此说明对象和概念。根据他的思想,专名表示对象,谓词或概念词表示概念或关系,这是不同层次的东西,后者对前者进行谓述。因此从弗雷格以来,我们获得了对于句子中专名和概念词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从而得到关于对象和概念的一种全新的解释。......
2024-01-22
大致说来,摩尔和奥斯汀主要是语言分析,赖尔和斯特劳森主要是逻辑分析,维特根斯坦的分析最复杂,涉及的范围最广,包括的东西也最多。赖尔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进行分析,而斯特劳森主要是通过句法形式进行分析。......
2024-01-22
下面,我对他的思想进行分析。因为它们涉及对卡尔纳普的思想的准确理解,从而也与对卡尔纳普的评价有关。从卡尔纳普的思想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无论这种观点正确还是错误,它都不是随意产生的。......
2024-01-22
前一种情况不表示判断,只使人想到A所表示的那些内容。[5]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弗雷格关于句子的意义和意谓,即关于句子的思想和句子的真值的区分,显然是来自他的概念文字。此外,弗雷格始终要求每个表达式必须有明确的意谓。由此说明,弗雷格考虑问题的重点是句子的真假,他更强调的是句子的真假。......
2024-01-22
要约邀请作为唤起他人要约的意思表示,其本身不具有约束力,且其不必具备成立合同的全部内容。在现实生活及司法裁判中,应当注意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在招投标关系中,投标人投标是要约,招标人定标是承诺,招标公告是要约邀请。其目的是吸引他人购买自己的产品或接受服务,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故其是要约邀请。......
2023-08-12
吕祖谦的实践哲学所欲讨论的就是在道德和政治的层面把“理”实现出来的问题。吕祖谦认为人性虽然在根本上是善的,但是由于气质有偏,所以,现实的人也不免有偏,“性本善,但气质有偏,故才与情亦流而偏耳” 。对于吕祖谦来说,“仁”是目的,是与天、理、道、心等同一的范畴,求仁,也就是求“理”与“道”的实现,而“诚”与“敬”则是具体的方法。......
2023-11-20
哲学的这种自我批判既表现为不同哲学派别、思潮之间的相互论战,也表现为哲学家或某一哲学派别、思潮对自身理论的批判。当然,哲学的自我批判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哲学自身的发展。哲学的自我批判也就是思想前提批判,这种批判,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环节和动力。......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