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欧美生态文学探索

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欧美生态文学探索

【摘要】: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现实任何有社会责任感和自然责任感的人文学者,只要敢于并能够正视我们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生态危机,都不会不给予生态思潮这一世界性的显学足够的重视。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甘地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整个人类、全球生态的高度思考了这个问题。地下水严重超采已经造成了100多个城市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在全国形成了56个降落漏斗,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已有50余个大中城市发生地面沉降。

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现实

任何有社会责任感和自然责任感的人文学者,只要敢于并能够正视我们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生态危机,都不会不给予生态思潮这一世界性的显学足够的重视。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不可再生资源的迅速枯竭、荒漠化和水资源极度匮乏、全面的和难以净化的环境污染,是我们所面临的三重最为紧迫的危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却越来越清晰地看出,人类如此“文明”地居住在这个星球上所必需的资源正在日趋枯竭,大自然在不远的将来就将无法满足人的不断膨胀的欲求,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欲求之间的尖锐矛盾已清楚地摆在人类的面前。早在1972年,米都斯等17位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流学者就在他们轰动世界的报告《增长的极限》里指出,支撑着人类工业的主要资源——石油煤炭和其他各种不可缺少的矿藏急剧减少,多数在一百年之内就将全部采光。世界资源研究所和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编的《世界资源1988—1989》指出,按当时的能源消耗率,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维持32.5年,天然气只能维持58.7年,煤炭只能维持226年。著名的“戴利统计”显示:世界上所有必不可少的不可再生资源统统加在一起,也仅够目前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十八的人,享受当今美国人的生活,满足当今美国人的欲求。如果这一统计无误或大体上符合实际,那就意味着:至少在发明出所有必需的替代资源之前,人类如果继续这样的盲目发展,将迅速耗光全部资源,很快进入“终极贫困”——在拥有了豪宅、轿车和许多现代化的生活资料后突然发现这一切全都因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而无法运转无法享用的贫穷!如果“戴利统计”无误或大体准确,还意味着: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二的中华民族,纵使经济、政治改革一切顺利,成功转型,也根本就无法达到当今美国人的生活水平,纵使把全世界的资源都给中国人,我国也根本不可能成为现今水准的发达国家!如果“戴利统计”无误或大体准确,又意味着:人类永远不可能达到随心所欲地取得一切所需的理想境界!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甚至让人绝望的预测;然而,这也是一个让人从幻想返回现实、从狂热返回理性的预测。半个多世纪前曾有人向圣雄甘地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印度独立后能否达到前宗主国的生活水平?”甘地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整个人类、全球生态的高度思考了这个问题。他反问道:“英国为达到它那种富裕程度,曾消耗掉地球上一半的资源,像印度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多少个地球?”甘地前瞻性地意识到工业化的资源消耗和过度的物质消费大大超出了自然界的容限,可悲的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没有给予这一质问应有的重视。

我国的人均不可再生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量,多数都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一半。近二十年的高速度经济增长,已经使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濒于枯竭。按照这样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我们所拥有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还够用多长时间?十几年?甚至几年?仅以石油为例。据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共同领导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所编写的《中国自然资源手册》(1990),我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到1985年底还剩余25.3亿吨,据2001年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到2000年底,我国剩余的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2亿吨,又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98中国环境统计》,1997年我国的石油消耗量是1.85亿吨(折合2.64亿吨标准煤);根据上面三组数字推算,结论是:即使2000年我国的石油消耗量仍然保持在2亿吨左右(静态分析),我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也只够用二十年左右!如果再将巨大的基数和增长因素考虑进去,我们的已探明石油只能支撑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了!一旦世界石油危机出现,我们有足够的财力和实力来保障足够的原油进口吗?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奢谈轿车进入家庭或以汽车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吗?《增长的极限》曾给出一个公式:资源总量÷消耗速度=世界末日。如果不可再生资源耗尽意味着文明的终结;那么,人均不可再生资源储备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2,而单位产值资源消耗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倍的中国,正在以高于全人类6倍的速度奔向末日!

我国森林覆盖率约为9%(一说为13.92%,不确,但即便如此也在世界森林覆盖率的一半以下,处于100位左右),居世界百名之后,人均0.1公顷,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不到1/10。中国已是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蔓延最快、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建国50年来,荒漠化土地面积增至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严重水土流失的国土面积有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38.2%)。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家园就剩下300多万平方公里适宜居住了(占国土不到30%),这还没有考虑严重的环境污染。与50年代相比,人口翻了一番多,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却都翻了约一番半,这意味着:在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的人均生存空间已被压缩到原来的1/5。

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美国的1/6,印度的1/8,加拿大的1/60,名列世界第122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这300多个缺水城市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300多个缺水城市中110个严重缺水,其中50个城市“情况危急”;在32个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中,就有30个受长期缺水的困扰。地下水严重超采已经造成了100多个城市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在全国形成了56个降落漏斗,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已有50余个大中城市发生地面沉降。北京水资源严重紧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25,缺水程度和处于沙漠地区的以色列相似。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1972年开始断流,70年代断流的最长记录为21天,80年代为36天,1992年82天,1995年为118天,1996年133天,1997年近300天,1998年黄河无滴水入海的记录已达330天。有专家预测:按照目前趋势,到2020年,黄河下游将全年断流,黄河成为一条内陆河已成定局。在甘肃陇中农村一些地方,一旦水车进村,动物都产生了惊人的条件反射:猪、羊、狗、鸡等都会寻着水车喇叭声围过去,在人们腿间钻来钻去,疯狂舔饮着人们分水时溅洒的水花。麻雀也疯狂地飞落下来,不顾一切地在人群间啄水。这不是天方夜谭,这就是现实,这就是鲁迅预言的结局:“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缺水缺到如此程度,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难以保证,又何谈开发?我们是不是还要把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预言也兑现?——“森林先行于各族人民,沙漠在人后接踵而来!”(www.chuimin.cn)

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极大,每年约排放800—900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法国每5000人就有一座污水处理站,而中国迟至70年代才有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可饮用之水越来越少。据水利部最新调查结果,我国700条总长10万公里的河流,符合饮用水标准(中国国家标准一、二类)的河段仅占32.2%;被污染而不能饮用的河段,已占67.8%,其中三类占21.3%,四、五类及五类以上占46.5%;已丧失任何使用价值的河水占10.6%。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98年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中国5万公里主要河流的3/4以上,都已无法让鱼类继续生存。”全国有24%的人口(近3亿)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79%的人口(9.6亿)在饮用受到污染的水。1994年淮河上的水库开闸泄洪,上游蓄积的2亿立方米污水奔腾而下。毒液奔腾而下带来的强烈刺激把河边公园里养的十几只猴子全部熏瞎,河边的树木全部熏死,一百多个过路人当场熏倒。毒液流到蚌埠,蚌埠自来水厂彻底瘫痪,50万居民陷入水荒,全城矿泉水脱销。毒水过后检测“已经好转”的河水水质,结果仍然是:129种首要控制污染物中,淮河水含95种,其中致癌物多达67种。根据计算,要使淮河水变清,至少需投入资金10000亿元,而淮河流域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1669亿元。条条毒河、脏河、臭河汇入大海,我国全部海域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按照中国国家标准,三类海水质为最劣,但我国近岸海水水质以三类和超三类为主。我们只能在这样的海水里养殖。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长期的污灌,造成农牧渔业产品严重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农作物和水产品的残毒极高。报载,某大城市在10个菜市场抽查了60个蔬菜样品,结果含铅量全部超过最大限量标准(0.5毫克/公斤)。在其他的一些抽查中,发现蔬菜中含汞、硝酸盐等全部超标。至今没有一份全面的全国蔬菜副食品污染报告,但是从一些个案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影响范围最广的是总悬浮颗粒。华北12个城市大气中的颗粒物平均浓度高达860微克/立方米,为纽约的20倍,伦敦的40倍,世界卫生组织允许浓度的9.6倍。我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悬浮颗粒污染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90微克/立方米)数倍之多,全国城市平均值(309微克/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3倍,纽约的7倍,伦敦的14倍。我国制定的国家一级标准(优)为总悬浮颗粒150微克/立方米以下,仍然为世界标准的将近2倍,而且,就是这样的标准,也仅有厦门、北海、海口和珠海等极少数沿海城市能够达到。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踞世界第一。除美国外,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1988年,联合国环境组织对全世界部分悬浮颗粒污染严重的城市进行排名,沈阳名列第2,西安第3,北京第5,中国参加监测的五座城市全部进入前10名。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调查报告,全世界20个人口逾百万城市的大气污染,北京名列第3,上海名列第11。1995年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的总悬浮颗粒指标均进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前10个城市之列。其实,这种从世界各国抽选几个城市的测评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掩盖了中国这个污染大国的真实情况。据统计资料,分别名列悬浮颗粒世界第2、第3的沈阳、西安,在中国的排名仅为第24、第26。名列世界百万人城市大气污染第3的北京,在国内排名除氮氧化物浓度与广州并列第1之外,其他指标都远低于中国的其他大城市。这也就是说,如果打破国家界限,仅以污染程度排名,则前二十名可能绝大部分为中国城市所囊括。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全球第一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有学者算过一笔细账:截止到1997年,在我们曾引以为荣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与破坏所造成的损失竟然高达一年21万亿以上。21万亿是什么概念?是国民生产总值(1997:7.48万亿)的近3倍;是国有资产总量(1997:7.21万亿)的3倍;是全国居民存款总额(1998:近5.3万亿)的4倍;是外汇储备总数(1997:1400亿美元)的19倍;是国家财政收入(1997:8642亿)的24倍。如果数字不够形象,试以大兴安岭火灾作比:大兴安岭火灾燃烧了28昼夜,经济损失5亿元,考虑到此数字有压低之嫌和物价上涨因素,翻一番算10亿;21万亿损失,就相当于2万1千个大兴安岭火灾!还可以唐山大地震作比:1976年唐山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70亿元,把这个数字翻一番就算150亿;21万亿就相当于1千4百个唐山大地震。全国建制市500多,不够震的!

中华民族已不可挽回地突破了国土正常承载力;我们正在向生命支持系统的总崩溃步步逼近!中华民族曾历经诸多劫难,但没有哪一次有如此之危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毁掉了民族生存的基本条件!《增长的极限》一书曾预言,如果全世界仍然以现今的资源消耗、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的速度发展下去,那么,人类的极限将在百年之内到来!中国呢?只会更早!有学者预测:如果中国继续这样高速度发展下去,三十年之内生态系统就将全面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