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工作,后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学习。学习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而且广泛出现于动物世界。这种游泳行为的出现也称为学习。以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以观测和测量的科学概念。从学习的定义来看,前一组有训练无学习;后一组儿童的训练产生了学习。这个定义比一般行为主义的定义进了一步,在学习的变化中包含了行为潜能的变化。也就是说,仅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
2025-10-01
信息加工理论并不是某几位学者的理论总结,而是许多的学者共同努力完善的。前面在介绍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时曾经介绍过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本节着重从共性的角度介绍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类型
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按过程、结果、复杂程度分类。这里介绍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这同我国的德(态度)、智(认知)、体(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一致。
学习的认知结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言语信息,指的既是知识也是能力;二是智慧技能,是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三是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二、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对学习的一般过程的描述既有坚实的实验依据,又对教学过程富有指导价值。学习的发生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短时感觉贮存
发生在主体与环境刺激相互作用时。在每一瞬间,有大量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
(二)注意与选择性知觉
短时感觉贮存中的信息只有在受到注意以后才能进入意识。
(三)记忆
记忆分为两个阶段,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信息的收集涉及的心理过程是知觉,信息的加工、贮存和提取涉及的心理过程是记忆。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总是伴随于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中,它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的前提。
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https://www.chuimin.cn)
目前,被认为属于信息加工理论范围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第一,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的信息论;第二,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信息加工理论;第三,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一)信息论与信息分析
美国学者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被公认为是“信息论之父”。简单来说,香农的测度主要集中在输送与接收的消息之间的相似性,以便计算送话者与受话者双方能够得到多少信息。香农把消息的交换作为通信的特征,因此,信息论关注的是可能已被输送的消息的影响,以及实际被传送的信号。
信息分析把主要焦点放在一系列尝试中对所呈现的刺激做出反应的一致性程度上。就一般而言,心理学家认为,信息论有助于我们形成一种把人类作为信息加工者的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人在对刺激做出反应时的积极选择的作用,而不是像在刺激—反应理论中所看到的那种起被动作用的人。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西蒙(H.A.Simon)把研究焦点放在狭窄的实验室分析,对了解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很大的帮助。
(二)计算机模拟
把人视作信息加工者,这一观念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通常是指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来描述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时所采用的方法。这方面最典型的人物是西蒙,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与计算机是一一对应的(如图3-2所示)。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行为所涉及的基本结构,称为“信息加工系统”或“IPS”。
图3-2 计算机工作原理
(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学习实质上是由习得和使用信息构成的。他们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行为是由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决定的。由于这种信息流只是一种猜想,是永远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心理学家们构建了不同的模式来推导这种信息。这取决于理论家想要说明哪一种内部过程或许可供选择的许多信息流程图都是站得住脚的。信息加工论者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人类记忆系统的性质,二是记忆系统中知识表征和贮存的方式。
1.人类记忆的性质
第一,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三个结构成分组成,一是感觉登记,二是短时记忆,三是长时记忆。第二,克雷克—洛克哈特模式,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与其说是由于信息贮存在大脑中的“地方”产生的,不如说是由于它们获得的加工类型产生的。这也就是说,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仅仅是加工水平上不同的差异。
2.信息加工学习原理
第一,信息流是行为的基础。第二,人类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第三,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第四,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相关文章
前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工作,后一类活动可以统称为学习。学习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而且广泛出现于动物世界。这种游泳行为的出现也称为学习。以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以观测和测量的科学概念。从学习的定义来看,前一组有训练无学习;后一组儿童的训练产生了学习。这个定义比一般行为主义的定义进了一步,在学习的变化中包含了行为潜能的变化。也就是说,仅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
2025-10-01
(二)掌握学习的变量布卢姆承认,掌握学习的原理主要是根据卡洛尔的学习模式。布卢姆认为,学生的毅力是把学习的态度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的。布卢姆强调指出,重要的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减少学生掌握某一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毅力的量,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增强学习的毅力。布卢姆是从掌握学习的认知结果和情感结果进行分析的。布卢姆认为只要采取掌握学习的策略,绝大多数人都能得高分。......
2025-10-01
从整体上说,本书研究的内容属于教育、心理学科。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一切心理现象、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这就是本书所涉及的第一个学术领域——学习心理学。对于教师教育专业的学习者而言,这两个方面的知识都是可以充分借鉴的。......
2025-10-01
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它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上课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来完成的。......
2025-10-01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这些理论的渊源和发展脉络。他提出行为不是由单一的环境或个体因素决定的,环境、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行为之间是交互决定的关系。另外,他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自我调节以及认知过程。在这一时期,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倾向: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认知结构理论。......
2025-10-01
我把这些问题仔细看了一下,觉得先生的疑问都是集中在一个“做”字上面。这是当然的,因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不如此,便不是在劳力上劳心,便不是做。做什么事便用什么器官。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这是教学做分家。......
2025-09-30
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者把对学习的研究深入到记忆、思维等学习中更为基础的层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研究模式。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当推R.M.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式”和R.C.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梅耶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于1987年提出了一个极为简约的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的结合。......
2025-09-29
“整合”这一测评使统编教材指向更为科学的、系统性的语文课程建设,其课程理念的变化、编排体例与课程内容的重构,改变了原先教材所存在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更加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甚至跨学科的联系与整合,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有效发挥考试评价的引领作用,有力地推进统编教材的教学。......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