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奇欣加的操作意义及象征之林的作用

奇欣加的操作意义及象征之林的作用

【摘要】:在某些仪式的奇欣加的建造当中,这点得到更好的展现。但是乌宾达中的大多数仪式,它们的阿伊欣加是插在丛林中的大型白蚁窝包上的。前面提到的那些猎物身上的神圣部分就留在奇欣加上,作为对猎人祖灵的献祭。之后猎人把白色粉末吐到奇欣加上。

我已经说过,象征物被使用的方式是其意义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要完全了解奇欣加对恩登布人的意义,就必须先了解建造它的材料是怎么收集的,它是怎么造起来的,以及随后又是怎么使用的。一个分叉树枝可能是由以下几种人砍到的:(1)一位独行猎人;(2)一位猎人和教导他、被视为他的“狩猎技能之母”(mama daWuyang'a)的“大猎人”——母系继嗣的恩登布人用“母亲”这个词指代那些乳汁丰富或知识丰富的人,引申来指代男性权威人物和导师;以及(3)一群猎人老手。在第三种情形中,一个人把斧子对准树根,其他人则一边抓住树枝,压倒它们,一边唱着狩猎祭仪中沉郁而怀旧的歌谣。一位老猎手这样解释这种举动:“猎人们齐心协力把树拉倒是为了防止它自己倒掉——如果它是自己倒下的,狩猎技能就会消失。”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狩猎技能”(乌延加乌宾达)几乎被看成具有物理属性的某物,它像水一样会溢出,像电流一样会不小心被损耗掉。

意义的操作层面是我们最容易清楚观察到仪式象征体系的社会学构造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仅要观察象征物得到了怎样的处置,还要看是谁作出了这些处置。此处猎人们的祭仪团体所具有的团结与排他性得到了清晰的展现。在某些仪式的奇欣加的建造当中,这点得到更好的展现。比如,在庆贺一个顶级猎人的能力的姆威马仪式当中,猎人们用枪柄挖个洞,然后一起用枪托把奇欣加立起来,放入洞中,然后一块儿用手把周边的土压实。

这种奇欣加,更确切地说是所有乌延加仪式中的阿伊欣加奇欣加复数形式),都立在猎人的村庄里面那些献给母系祖先的圣树旁。但是乌宾达中的大多数仪式,它们的阿伊欣加是插在丛林中的大型白蚁窝包上的。有些阿伊欣加也会插在处于两条出村路的交叉处的猎人坟墓上。对于这种阿伊欣加,恩登布人说:“奇欣加是猎人猎杀到动物后放置战利品的首个地点。那是一个穆图雷雷瓦mutelelewa),放肉的地方。猎人在把肉带回村庄分食之前把整头猎物都放在这里。”前面提到的那些猎物身上的神圣部分就留在奇欣加上,作为对猎人祖灵的献祭。例如,在穆卡拉仪式中,当猎人猎杀到野兽后,就把兽血浇在奇欣加上,将伊吉拉(禁忌物)挂在枝杈尖上,并向以穆卡拉形式(表现为一个搞恶作剧的精灵,它除非是得到了安抚,否则就会吹口哨把猎物从猎人那里赶跑)显现并佑护了他的祖灵表示感谢之情。当猎人从占卜师那里知道他是被以穆卡拉形式显现的某个祖灵困扰着时,他首先立起一个奇欣加,为此他会选择一棵穆索利树,插好它,并用如下言语来向显灵的祖灵祈告:“你,我那已亡的亲属,如果你正是以穆卡拉显灵的那一位,那么,请听我说。明天,当我到丛林中寻猎时,你必须使我迅速看到猎物。我要能用枪或陷阱猎杀它们。”然后他把一些粉末状的白色黏土mpenmba或者mpeza)放入口中,然后用弄湿润了的黏土从奇欣加祭坛向自己画一条线,又涂一点在自己的太阳穴上、眉心下方,并吐一点到自己肩膀上,最后从肚脐往上画一条白线。“他把黏土撒在太阳穴上、眼睛旁边”,一位信息提供人说,“这样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切(从而辨识出躲藏着的或远处的猎物)。撒些在眉毛上,他的脸就显得白或幸运了;撒些在肩膀上是因为他要用肩膀扛枪和肉;在胃上撒些,那么里面就能总有食物了。”之后猎人把白色粉末吐到奇欣加上。(www.chuimin.cn)

仪式之后进行的那场狩猎不应被看成仅是功利性的猎食活动,它更是某种形式的献祭仪式。严格来讲,它并不等同于牧民的献祭,后者向神灵或祖先献上珍贵的牲畜来表示他们的敬意、忏悔和赎罪,而猎人无牲畜可献。猎物首先是由祖灵给予他的,这已经就是某种和谐的标志了,也是祖灵对猎人善意的暂时认可的标志。不过,猎人只有已经用血和伊吉拉奇欣加祭坛上献祭过了,他才向祖灵完全证明了自己安抚和敬畏祖灵之心。似乎祖灵赐给他猎物就是在考验他的善意。此外,相较于那种对神的完全意义上的献祭中体现的顺从与敬慕态度,祖灵与猎人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礼物交换或交易关系。

恩登布人认为,祖先们与其说代表或体现着道德秩序,不如说他们仍按照生前的好恶与活着的亲属打交道。在多数仪式中,亡灵并不是那些遥远的祖先而是新近亡故的人。人们相信,这些亡灵来折磨生者并不仅是为了惩罚他们的过错,同时也因为亡灵自身仍然对生前的争吵耿耿于怀因此心怀恶意。对恩登布人而言,他们感受到的道德秩序是超越于生者和死者之上的,它实际上是自明的,生者和祖灵都必须遵从。而讨价还价,作为恩登布人中生者与亡灵之间互动的特征,具有非常现实的一面。如果死者能利用他们能隐形和制造恐慌的能力将动物驱赶到猎人跟前,猎人就会用血来回馈他们并使他们的名字被男人们记住。死者实际上是要依赖生者的——依靠后者的食物、献祭和铭记来维系;而生者同样依赖死者——依靠它而获得力量、健康、多产、名望和好运。人们感到,恤死悯生这一道德信条高于生者和死者这任何一方,并以某种隐晦的方式与叫做恩扎姆比Nzambi)或夏卡潘加Shakapang'a)的大神相联。他们并不直接崇拜恩扎姆比:“他太遥远了”,人们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