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象征之林》:社会进程中象征符号的分析

《象征之林》:社会进程中象征符号的分析

【摘要】:而仪式的目的将会公开和含蓄地援引先前的情况,而这反过来又将有助于决定象征符号的意义。我们现在能够把仪式当作一个意义的体系,但是如果它正如信息提供人所解释的和在行动中所观察的那样,这个体系自身被认为是恩登布仪式体系的组成部分的话,这种体系就获得了额外的丰富性和深度。

让我简短地勾勒一下我所认为的对仪式象征符号进行卓有成效的分析的方法。在广阔的社会进程当中,仪式表演是一些阶段,它的时距和复杂性大致和它的规模以及参加团体的差异程度成一定的比例。有一类仪式位于接近矫正性和规范性制度的整个级序的顶点,它纠正对习俗所规定的行为的偏差和背离。另一类仪式则预先防止背离和冲突。这一类包括周期性的仪式和生命转折礼仪。每一类仪式在时间上是模式化的一个进程,它的单位是象征物品和象征性行为的连续事项。

仪式符号成分自身能够被划分为结构性成分,或称为“支配性象征符号”,它们倾向于自身就成为目的,以及可变的成分,或称为“工具性象征符号”,它充当实现特定仪式的明确或含蓄的目的的手段。为了充分地解释一个特定象征符号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先探讨最广泛的行动-场域的语境,也就是,在其中仪式自身仅仅只是一个阶段。在这里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样的情形使得仪式表演得以举行,它是否和自然现象、经济和技术过程、人类生命转折或对重要的社会关系的破坏有关。这些环境可能会决定人们要举行哪一类仪式。而仪式的目的将会公开和含蓄地援引先前的情况,而这反过来又将有助于决定象征符号的意义。此时我们必须在特定的仪式语境里探讨象征符号。在此时我们才引入当地信息提供人的帮助。也就在此时我们能正当地说到诠释的“层面”,因为普通人会给调查者提供简单的和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意义,而仪式专家会给他深奥的解释和更为精细的文本。其次,我们应该记录下来指向每一个象征符号上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是它总体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www.chuimin.cn)

我们现在能够把仪式当作一个意义的体系,但是如果它正如信息提供人所解释的和在行动中所观察的那样,这个体系自身被认为是恩登布仪式体系的组成部分的话,这种体系就获得了额外的丰富性和深度。通过与整个系统其他部分的比较,并参考这个体系中清楚地表达了的主要原则,我们经常会觉察出一个特定仪式的公开的、表面的目标和意图中隐藏着的,不被公开承认的,甚至是“潜意识的”愿望和目的。我们同时会意识到,公开的和掩藏的、明显的和潜伏的意义模式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作为社会人类学家,我们潜在地具有分析这种关系的社会方面的能力。例如,我们能够探讨整个社会和它各部分之间自主和依赖的关系,以及不同类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同类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够看到同一个支配性象征符号怎样在某一类仪式中代表某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组织原则,而在另一个仪式里代表另一类群体或原则,在总体意义上则包含了各种对立,代表着最广泛的恩登布社会的统一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