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图兰朵》之旅:一颗贵族艺术明珠验证皇族血统

《图兰朵》之旅:一颗贵族艺术明珠验证皇族血统

【摘要】:倘若,那次的回归是一次《图兰朵》皇族血统的身份验证,那么它依然持守了歌剧之为贵族艺术的高贵——歌剧是艺术王国中的一颗熣灿的明珠。

《图兰朵》的返乡之旅

早就听艺谋说,歌剧《图兰朵》要在鸟巢上演,这是它再度荣归故里,这个飘零于异国他乡的“公主”回返“祖国”,与其说是一次艺术行为,莫如说是一种对一个伟大民族的致敬。

这是它第二次“衣锦还乡”了,上一次,《图兰朵》公主“入住”了她朝思暮想的皇宫太庙,那一次,公主第一次印证了她的合法性身份。虽然这一故事源自一个西方大师对中国的想象性虚构,但它毕竟充满了对一个遥远国度的深情遥望。

倘若,那次的回归是一次《图兰朵》皇族血统的身份验证,那么它依然持守了歌剧之为贵族艺术的高贵——歌剧是艺术王国中的一颗熣灿的明珠(在太庙的上演亦成了这一身份的绝妙象征)。多年后,她的再度隆重登场,便是以亲民的姿态示人了。(鸟巢是它的隐喻,因其是一个大众狂欢的场域,在这里,身份与等级被断然抹去)

歌剧《图兰朵》从剧场艺术转化为广场艺术,这其中的“变异”很难用一个苛刻的艺术准则来评判,虽然我们均知一门艺术形式的诞生是专属于某种特定符号的,在这里,我的符号内涵亦指表演的特定场所与氛围。歌剧从来都是为贵族以及随后崛起的“小资”们服务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欣赏它需要一定的艺术品位和身份,而它的视听效果亦须在一个专设的歌剧院内方可完成,它从来都是精致高雅的殿堂艺术。(www.chuimin.cn)

可现在,这门相沿成习的精致高雅的歌剧传统受到了“颠覆”。它被安置在了一个粗放敞开的环境中,以往的西方式的观剧礼仪——西装革履衣香鬓影和装模作样的绅士与贵妇风度已不再适用,因其环境的粗放和敞开,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随意穿着打扮,甚至嗑着瓜子,嚼着爆米花(我身边的人亦如是,若在封闭式的歌剧院中演出,这一切的“非礼”之举是难以想象的),人们更像是参加一次节庆式的狂欢,几万人簇拥在一个偌大、空旷的鸟巢内。人山人海,极目望去,舞台成了一个镶嵌在远景中的微小景观,如果没有望远设备,舞台上的演员只是作为一个小小的活动光点而存在,它只能通过大屏幕和扩音喇叭而予以欣赏,这就无形中改变了歌剧的观赏方式,它不再高高在上了,不再是傲慢的贵族气十足了,一句话,它开始走向平民。

我很荣幸地坐在观礼台下的草地上,那湿甜的青草的味道沁人心脾。即使如此,舞台之于我的位置依然是遥远的,我不得不借助于望远镜。我一开始就在隐隐地担心它有可能发生的艺术效果的偏离,会不会因了这份遥远和环境的空阔而受到影响。毕竟我们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一切都是敞开的,我们甚至能仰望星空。置身于沸腾的人海中,置身于辽阔的大自然中,一场仪式化的歌剧就这样开场了。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在这样一个开阔而又宏伟的场域中,我们欣赏歌剧。

歌剧延展至它的尾声,当王子与公主终于为美丽的传奇般的爱情而歌唱时,当庞大的合唱队开始吟咏宏大的歌剧主题时,整个故事走向了它最后的情感高潮。我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彼时我的血液在奔腾——《图兰朵》,这一朵耀眼的艺术奇葩终于不负众望地在故国的这片土地上尽情绽放了,在这个万人聚集的广场上,一个永恒的爱情神话走向了它新的辉煌。

2009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