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四月三周两天》入选戛纳电影节

《四月三周两天》入选戛纳电影节

【摘要】:戛纳电影节怎么了?罗马尼亚的《四月三周两天》究竟是一部什么水准的电影,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四月三周两天》所发生的摧残人性的事件,对于观众来说应当是相当的熟悉的。坦率地说,我没有看出《四月三周两天》在艺术上有何过人之处,相反,还显得相当稚拙。

戛纳电影节与《四月三周两天》

你看了《四月三周两天》吗?

这是一位在从事电影导演的朋友,在短信上向我提出的问题。

我回复:看了。

你觉得怎么样?他又问。

我犹豫了。因为我得想想该如何回答。

很一般。我终于回答道。他说,是呀,戛纳电影节怎么了?

戛纳电影节怎么了?这也是我的问题。

我将电话拨了过去,开门见山地说,这说明你还太看重电影节了。我说,我以为还是拍自己心目中的好电影吧,不必在乎电影节需要什么电影,而且在我看来,所谓艺术电影节的最大盛会——戛纳电影节近年来所评选的“金棕榈”大奖也不过尔尔了,比如《风吹稻浪》、《儿子》等,鲜有惊世之作,鲜有真正的撼动人心的电影。

曾几何时戛纳电影节上风光无限的电影,比如《现代启示录》、《永恒的一日》,以及中国的《霸王别姬》等,是何等的大气磅礴。影像所激荡出的那股浩然之气足以让我们激动不已,一如大海掀起的滔天巨浪,迅疾地将我们彻底淹没,但我们却在这海底深处,触摸到了世间瑰奇的思想及艺术的珍宝。既让我们欷歔,亦让我们在深受感动之时吸收到思想的营养和受到启悟。因此,它们将会是不朽的杰作。(www.chuimin.cn)

以这个标准来看今日之戛纳电影节,我的失望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找不到真正的思想的力量,以及艺术的纯正之魅力。

当然,不可否认,近年戛纳的“金棕榈”获奖影片不可谓不是尚好的电影,但又必须肯定地说不是我心目中一以贯之的“金棕榈”标准,我对戛纳电影节的质疑概出于此。

我们能由此“怪罪”于戛纳电影节的“江河日下”吗?或者我们已然认定它已不再神圣,只是一场以艺术的名义举行的电影“秀”?

罗马尼亚的《四月三周两天》究竟是一部什么水准的电影,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而我以为,它真的不过如此而已,只是主打了一个值得肯定的政治态度,或者说值得肯定其在电影中所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它在我们的心目中享有神圣地位的戛纳电影节上摘取桂冠吗?

《四月三周两天》所发生的摧残人性的事件,对于观众来说应当是相当的熟悉的。

大量的长镜头,貌似极端写实的拍摄手法(似乎此招又让许多欲跻身电影节的“预备人员”欲罢不能了,因为唯此似乎才显得像个艺术的模样,据说,这才叫艺术气质)其实并不能让我们惊奇了,可能这种生活会唤起西方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艺术家们强烈的悲悯之心,可以让他们对这种惨烈的极权统治下的人性悲剧予以强烈同情,《四月三周两天》的胜出这样看来势所必然了。

可问题在于,政治态度的正确性就构成了艺术的全部吗?政治的千真万确是否就是艺术的最高准则

坦率地说,我没有看出《四月三周两天》在艺术上有何过人之处,相反,还显得相当稚拙。我们因此可以回想被国际电影节拒绝的德国电影《窃听风暴》——同样是反映那个黑色的恐怖年代,同样是人性的窒息和摧残,它不仅在前东德政治黑幕的揭示上振聋发聩,在艺术结构上亦别具匠心,由此而对人心产生震撼的力量。艺术的真正的本质在于:当我们拥有了一批相当“有趣”的素材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素材经过有效加工和剪裁,进行艺术化的“技术性”处理——这也是为什么在“艺术”这一语词的词根中,含有“技术”和“动作”的含义。而《四月三周两天》在这方面显然是欠缺的,甚至是粗糙的(在我看来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功力所致),我们像是在看一出发生在别人家里的故事,这故事不过是唤起了我们极大的同情和理解,仅此而已——但这就是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现行标准吗?

2008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