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色·戒》:逻辑断裂的呐喊

《色·戒》:逻辑断裂的呐喊

【摘要】:我向来对八卦了无兴趣,但如何将《色·戒》拍成一部好电影倒是让我好奇。直到此时,我想一切都即将成为“历史”,喧嚣已过,任何发言都无损于它的尊严,唯在这样一个时刻,是可以平心静气谈论《色·戒》的。

《色·戒》:逻辑性的断裂

《色·戒》上映未久,我便专门去影院观赏,李安拍《色·戒》时先声夺人,其中消息虽然屡被封锁,但偶尔也能打探到一二。我向来对八卦了无兴趣,但如何将《色·戒》拍成一部好电影倒是让我好奇。

张爱玲的晚期作品《色·戒》可谓独树一帜,在她作品系列中傲然兀立,冷静矜持是它的风格,无意中也泄露出渐入晚境的张爱玲的洒脱,不再阴冷和漪滟,却多了份自持,情节线条亦不再枝蔓横逸,而是步步凝沉,一如对世事及人心幽暗的探寻,所以它是神秘的,亦有了份沉重和叹息。

李安将如何拍呢?我一直在心中暗问。

上映前渲染得沸沸扬扬的“床戏”并非是我的兴趣所在,更何况亦知国内版毋庸置疑的将为“洁版”,我想弄清楚的是这样一类题材,这样一位奇女子的“经历”,将如何通过影像而得到合理演绎。

那天电影院里人满为患,似乎更多的是奔“色”而来。“色”作为一面高高飘扬的商业大旗果然魅力无穷。

看下来我毫无感觉,这让我自己都深感惊诧,奇怪我竟会如此这般的无动于衷。此前,从各方传来的消息均以为它是一部“杰作”呀,而且众家谈论的劲头仿佛为百年一遇的天才之作,我纳闷了。

我有个习惯,看电影前先将自己彻底放松,只当是一个好哄的稚气未脱的孩童,这样容易进入观赏的“状态”,可如果始终未能入戏,大脑自始至终处在麻木状态,我会在事后理性梳理其原因何在。我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这部电影,我只在乎自己探究出的来龙去脉。

前面谈及原著时有一句话我未曾道及,因为我的工作与电影有关,自己也写小说,故而多少知道电影与小说间的差异。我深知在《色·戒》中,王佳芝所负使命以及原著为其事先设定的结局,其中的情节乃至人物心理,与这一结局似乎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一位怀有爱国热情的“业余特工”,以致在最后竟成了敌人的“恩人”——最后一刻,主动放了易先生一条生路,结果反被易先生所杀。

电影和小说在创作的读解上有一种奇怪的区别,小说在情节不合理或进行不下去时,可以用叙述语言瞒天过海,读者一般不会太在意或追究,所以小说可以东拉西扯,漫无边际,这可能缘于读者对小说阅读的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它是虚构的,因此也就无须过于认真,况且小说语言亦对所描述的人与物是有掩护作用的,它不会使“瑕疵”过分暴露,反而会居于语言高处向读者发出暗暗的窃笑,因为它借助叙述语言,成功地逃脱了“逻辑”的束缚。

电影则不然,它的原理来自于所谓的“物质的还原”,它在折射出人与物时就有了一个鲜明的必须得到印证的现实真实感。真实的“现实”在影像中被放大了,所有的细节纤毫毕现,而且是可视性的放大。这是电影无法逃遁的“劫难”,它无法真正逃离“物质本源”的逻辑法则,没有了语言的闪烁其词的掩护,它与真实性的生活逻辑毫无区别了。一旦逻辑链条出现断裂,敏感的观众便会迅速“出戏”,并开始实施对其必要的质疑。

那么,《色·戒》的逻辑断裂又在何处呢?这是我要对其进行追问的,因为我要弄清我始终不在“状态”的原因所在。(www.chuimin.cn)

我没有马上诉诸文字,原因有二,一是影片刚上映,无论如何李安是认真的,《色·戒》亦不可谓不是一部上好的电影,况且各种关于《色·戒》的言说已甚嚣尘上,我不愿凑此热闹;二是看的是“洁版”,对于一个删节版而言,在意义缺失的前提下就评头论足似不够合适,于是我选择了沉默。直到此时,我想一切都即将成为“历史”,喧嚣已过,任何发言都无损于它的尊严,唯在这样一个时刻,是可以平心静气谈论《色·戒》的。

我要声明,迄今为止,我仍未能有幸看过“足版”,但好像并不妨碍我的评判,因为我很清楚那几个“色点”会出现在哪些段落,我要关心的是这几个“色点”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

李安显然是在张爱玲小说的一句叙述中,找到了他所要表达的主题:“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可以说张爱玲这句略带点反讽的话语,被李安过度地认真看待了,以致他在电影中所要实践的是,通过王、易之性,来“实证”以及启悟阴道与心的女性辩证法。尽管张爱玲的此说并非是普遍的真理,但它或许落实在某类女子身上亦不无道理,但无须否认,这也多半缘自男性的一种性幻想,或曰期盼,以为一旦与阴道取得了点隐秘的暧昧联系,那么距离女人之心就不太遥远了。所以这类男人的遐想也被法国哲学家萨特的情人西蒙一波伏娃鄙夷地视为一种男权意识。孰是孰非暂且按下不表,在此只说电影中王佳芝心理的合理性。

一如张爱玲所述,王佳芝的爱国热情启蒙于香港,在那里,抗日之声浪此起彼伏,对于一个涉世未深,又被父亲所“遗弃”的单纯的女学生而言,民族热情被唤醒,并投身于抗日的浪潮中合情合理,更何况战争的硝烟在彼岸(内地)弥漫,她尚未真正体验惨烈和恐惧。一个人置身在安全的环境下,正义的烈火是可以尽情燃烧的,无所畏惧是因了危险于她过于遥远。

问题在于下一步,王佳芝接受了任务(我们可以视之为她还不知深浅),任务的“残酷性”便显露了出来。为了“抗日”,她必须献身,而且是先与他人体验性。李安在此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让这个“传、帮、带”的男人是一位“嫖娼”者;当然,李安的原意是想借机反讽一下他们行为的幼稚和荒诞,可他却忽略了对另一个主要人物心理合理性的刻画——以王佳芝的单纯,这一以抗日的名义所进行的“正义试身”,它本身所蕴含的神圣性是否已在她心理上开始被扭曲?李安好像视而不见。

李安的逻辑是,她好不容易献身了,结果又被告知“敌人”撤离了香港,她付出了无谓的代价,这就为她以后再次“应命”做了一个有效的心理铺垫,因为她会自感太窝囊了,她要为自己再赢回一局。可问题在于,双方所处的格局是个什么样的阵势呢?她将要面对的是一个老奸巨猾的汉奸。王佳芝再幼稚,也不至于感觉不到她身边的危险,因为事先毕竟已近身接触过了,而一个根本没有受过特殊训练的幼稚的小女子,她的第二次毫不犹豫的“应命”是否可能?更别说她能如电影中一般将太太的身份演绎得游刃有余不露痕迹——这能让人信服吗?何况那时她已身在上海,战乱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残酷,而是近在眼前,不管她在现实中多么失意——父亲的抛弃和亲戚的冷漠,都无法抗拒恐惧迫在眉睫的威胁,她毅然决然地接受任务。心理逻辑合理吗?可在电影中,却有意地回避了这一切。

再往前追问,在她作出了那个毫无意义的“献身”不久,那位无耻的小人以告密相要挟,被同胞们当着她的面一通暴打致死。血淋淋的现实第一次裸露在了一个单纯的王佳芝面前,尽管那是一个卑鄙小人,可毕竟是一条生命。以她的年龄和经历,当她亲眼目睹了一个生命的消失,第一次目睹了死亡,那个关于抗日的浪漫的信念(我相信,那时的抗日在她的眼中,一如她出演的戏剧,只具有浪漫的色彩)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她没有犹豫和彷徨吗?我这里一再强调性格、年龄和心理,这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法则,一旦设定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创作者就必须遵循它的基本逻辑(性格与心理上的),否则就会出现逻辑“断裂”。

在这里,“断裂”是显而易见的。

李安清楚地知道,从一种仇恨转化为“心动”,这之间的情节障碍将会是巨大的,甚至不可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双方从智力到谋略都过于悬殊,况且又处在敌我对立的立场,要通过阴道来完成“心动”,恐怕不是这个故事所能承载的)因为在心理上,王佳芝要完成的这一被情节设定的任务谈何容易,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便是无稽之谈,它差不多是一座高高在上的不可攀越的大山,可翻过它又是《色·戒》必须完成的使命。李安别无选择,于是只有一条路了,一条张爱玲所提示的,经过阴道而曲折通往女人之“心”的路,这就有了被讨论得如火如荼的“色”。但奇怪的是,李安既然在“色”上已然无所不用其极,为什么在每一次的“淋漓尽致”后,不在两人关系的“微妙”上做足文章?随后的文戏只是情节不得已而为之的联结,没有“色”后的意犹未尽,以及欲言又止,他可能觉得难以左右逢源,或者根本就是其功力所致,无法找到适当的表现方式(那些不厌其烦地予以展现的“麻将”,究竟对剧情和二人关系的进展有何作用?),毕竟是敌我双方,李安可能觉得那种“缱绻”不适宜在此有效展开。可另一个问题又随之出现了——最后的“解救”就必然显得突兀,因为这毕竟是剧情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以此前推,仅仅是因了“色”的缘故延续至此,这位单纯幼稚的王佳芝就会突然下意识地网开一面,置自己与同胞的生死于不顾?我想说,这是很可疑的,起码我不信。

至于张爱玲的那句调侃之语,有关阴道与心的辩证关系是否真实可信,颠扑不破,那又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在此我不再多言。

2008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