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弗雷恩的启示这两天沉迷在迈克·弗雷恩奇妙的戏剧哲思中。我在迈克·弗雷恩的剧作中重新发现了自己——这不正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所必备的品质吗?当人生变得越来越暧昧、庸俗与无解之时,迈克·弗雷恩则以一个艺术家的胆识与哲思,直捣命运的深渊,从中发现其充满变数与定数的自相矛盾的生存悖论。......
2024-01-21
追随罗兰·巴特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终于快看完了,我读书太慢,想提速,但未能如愿。人与人不同,我的一位朋友上趟厕所“净身”后,居然就能宣称一部二十万字的书阅毕,对此,我是钦佩的。
过去,历史的信息在我的脑海中一无所有(因为以前我拒绝传统,因此也拒绝对历史的阅读),所以,现在看历史,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看后即忘,唯一的办法是重复阅读各类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我隐隐地觉得,历史知识储备多了,我的大脑会自然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但愿,也但愿我不再愧对我们的血脉。
偶尔翻开了《罗兰·巴特自述》——我原本是想将它从茶几底下取出,放回书架以便归类的。巴特是我喜欢的一位理论大师,他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理论都曾深刻地影响过我,以至现在的我,仍在他强大的思想阴影下挣扎,我一点不觉得说出来有什么丢脸,我从来都愿意诚实面对自己,以及我所敬仰的大师,罗兰·巴特就是其中的一位。
巴特的书我收集了许多,尤其喜爱他那些片段式的论述,比如《恋人絮语》、《神话学》,等等,可惜国人对他著作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唯有一本写日本文化习俗的书让人击节赞叹,译者一准是位高手——书名为《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这是法国大思想家罗兰·巴特,从符号哲学的角度,对日本文化习俗(例如:“鞠躬”、“内心\外表”)进行的一次鞭辟入里的考察与剖析,这也是罗兰·巴特的一次日本之行后的成果,他将此书中片段小文写得深入浅出,神采飞扬,文笔潇洒轻盈地一如优雅如璧的散文,太令人拍案叫绝了!
我之所以要特别说到罗兰·巴特,除了他对我思维的影响之外,便是这本《罗兰·巴特自述》给我的启示(顺带说一句,这本书的翻译也甚好)。虽说罗兰·巴特将书命名为“自述”,可他又面对自己玩了一次解构式的文字游戏——依然是片段式论述,依然是对符号性的概念进行游戏式的拆解,偶尔也会出现第一人称的“我”,但更多的人称却是“他”——第三人称,以便让自己,也让读者与他所要审视的对象,保持一个观照距离,或曰审美距离,罗兰·巴特就此可以自由地、无所顾忌地、蹦进蹦出地来往于由他建造的概念大厦之中,那里面,蹲踞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只是它的名字叫“符号”。(www.chuimin.cn)
我在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追随着我所敬仰的罗兰·巴特,也来“玩”一把巴特式的文字游戏?虽然与大师相较,我是笨拙的,但重要的是勇气,不怕丢丑的勇气,起码现在的我,是无畏的,即使献丑了,至多对自己说一句,没事,洗把脸,抹去灰尘,又可以清爽地走在世上了。
我一直困惑于随笔的写作形式,我一直在想我如何在这一特殊类型的写作中获得一种自在自为的自由。于是,我偶然地看到了罗兰·巴特,于是我由此想到了自己的追随。
也许,我将会开始这种写作的游戏,也许,我还要沉默几天。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会试试,重要的是,要为写作带来一种解放的快感,同时,又能语之及物,言简意赅。
2008年1月3日
有关思想的钟摆的文章
迈克·弗雷恩的启示这两天沉迷在迈克·弗雷恩奇妙的戏剧哲思中。我在迈克·弗雷恩的剧作中重新发现了自己——这不正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所必备的品质吗?当人生变得越来越暧昧、庸俗与无解之时,迈克·弗雷恩则以一个艺术家的胆识与哲思,直捣命运的深渊,从中发现其充满变数与定数的自相矛盾的生存悖论。......
2024-01-21
追问在歧路——读三部话剧有感这是一个星期天,我一如既往地看着书,可却发现懒得动笔。这就是我在阅读了美国剧本《怀疑》后的一些感悟。话剧的结构组织相对于古典戏剧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剧中只有三人登场。而我则相信神父有“罪”,这是剧本给予我的感知。而怀疑——戏剧主题,是在告知我们当面对一个让人百思不解的现象世界时,怀疑是人类必须秉持的理性精神,否则,我们将永远生存在迷惑中。怀疑是探求真知的起因与动因。......
2024-01-21
我与礼平你吃不了那个苦。我坐在礼平的车里,驶上了开往后海的大道。见你们是我这次赴京最主要的任务,来前吴亮在电话中一再强调说,你一定要把礼平带上,我想见见他。我很想告诉礼平,你的这身行头可欠妥哟,风马牛呀!拿到驾照那天,我电告了礼平。可由于那一段与礼平共度的日子,它成了我记忆中的一段永不会消失的美好时光。后来礼平消失了很......
2024-01-21
李青武说,在他身上理解了“师父”的内涵。恩师们诠释且传递了这种纯粹又纯洁的教育精神,令李青武对教师职业十分向往,也对李青武从教风格产生深远影响。“严格”成为李青武的职业风格。他之所以对学生严格要求,都在于“爱之深,责之切”。“对科学知识要有敬畏感!”“那些在求学时代敬畏知识并勤奋读书的(学生),工作后在做人做事方面大都会踏实和严谨。”社会栋梁植根于对知识的敬畏。......
2023-08-20
可是“他”却选择了背叛和放弃,更准确地说,在那个恐怖的岁月中他选择了良知和良心。可“他”却选择了失去,守护了一个无畏者的生命,却失去了“他”拥有的荣誉和地位。以他的职业敏感,他定然知道“选择”的后果将意味着什么。“他”的“选择”是在被守护者完全不知的情况下作出的,这更衬托出“他”的伟大。让我倍感震撼的还不仅仅来自他的“选择”,还有“他”随之而来的命运。......
2024-01-21
刀魂我只记得那是2007年夏季的一天,我的电话响起,显示是小庞,她告诉我,高仓健先生悄然到京了,此行之神秘他甚至没有告诉艺谋,他计划见了艺谋后便返回日本。这些高人,均属于日本在世的国师,因菊花与刀隶属日本文化之魂灵,所以铸刀大师在日本亦备受尊敬,轻易不会出手予人与铸。高先生说,唯在一年后,此刀才算真正成为合格的宝刀。......
2024-01-21
和索绪尔把语言看作符号学子系统的观点不同,巴特完全逆转了这种关系,他认为语言符号学是语言的一部分,并把语言结构和言语概念拓展到符号学之外的领域。在巴特看来,服饰符号的审美生成在该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巴特在《符号学理论》中用图表示了组合段与系统的关系。......
2023-06-18
《后窗惊魂》与希区柯克的《后窗》因为不懂外文,我无法上网查询《后窗惊魂》的出处,不知道它是否开宗明义地宣示它的灵感来自希区柯克的《后窗》——我看像,它们的构思如出一辙。《后窗》是公认的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经典,而其中的奇特构思乃是它的经典之眼,我想这不用讨论。所以在我看来,《后窗惊魂》的改编是成功的,它没有去拼电影的经典性,而是借助经典的构思而完成了它潜在的当代性。......
2024-0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