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是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即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自愿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从而结束民事诉讼的活动。正因为双方当事人不具备民事调解的两个必备条件,因此,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能进行调解,不能要求行政机关在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基础上作出某些让步,以求迅速结案。不适用调解原则的例外情况,涉及对有关行政赔偿案件的处理。......
2024-01-20
司法变更权即法院裁决变更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的权力,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司法裁量权的重要内容。行政诉讼的司法变更,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审查的行政行为依法作出的变更裁判。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实行的是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其含义是指人民法院的司法变更权在行政诉讼中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非经法律特别授权,对被诉的行政行为无权任意作出变更的裁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的规定,人民法院只有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才能判决变更。行政诉讼之所以实行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也是因为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所决定。在现存政体下,一个不可违背的规则是:人民法院不能代替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就是说,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是对被诉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只能就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确认、撤销、部分撤销、维持等判决,而不能径行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更不能直接规定行政机关怎样进行行政管理。对不作为违法的,也只能判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不能代替行政机关对违法的行为进行制裁。只有在法定的例外情况下,才能对被诉的行政行为进行变更。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行使司法变更权有两个条件:一是被诉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处罚;二是该行政处罚属于显失公正。如果人民法院认为被诉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可以判决变更。除此之外,人民法院不能对被诉的行政行为作变更判决。这样做,既照顾到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不受司法职能的过多干预,又考虑到了我国目前的实际需要,尚不失为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www.chuimin.cn)
有关庭审驾驭能力培训读本的文章
调解是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即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自愿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从而结束民事诉讼的活动。正因为双方当事人不具备民事调解的两个必备条件,因此,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能进行调解,不能要求行政机关在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基础上作出某些让步,以求迅速结案。不适用调解原则的例外情况,涉及对有关行政赔偿案件的处理。......
2024-01-20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称为人民法院的审查。因此,合法性审查原则是人民法院进行行政审判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权在法定范围内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从而达到司法权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的行使与人民法院的职权相结合,使通过司法审查途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成为可能。......
2024-01-20
某电影明星于2004年8月2日在北京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同年9月2日在某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10月21日康复出院。“在贵重稀有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分配的公正性”这类案例反映出了我国器官等稀缺卫生资源在分配上面临的严峻问题。......
2024-01-08
《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了水量分配的基本原则。结合《水污染防治法》、水权初始配置制度、《办法》第五条和《意见》的规定,将水权初始配置的原则概括如下。其次,节水优先和优化配置原则。从法律规范层面看,已经确立了关于水权配置的制度、原则和基本方案,但就“应当”层面而言,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
2023-07-01
虽然该表述意在列举显名股东脱离股东身份的情形,但从知情权系股东固有的法定权利、股东不得自行放弃等属性,应当能够合理推断出隐名股东此时应当可以行使知情权的结论。由此可见,在以后的股东知情权纠纷审判实务中,不排除人民法院会逐渐转变对于原告“股东身份”的确认标准,相对淡化以登记作为绝对判断标准的裁判思路。......
2023-07-30
我们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时,首先应当判断该行为侵犯的客体为何。实践中,如果根据行业惯例或者社会习惯,能够推定著作权人已同意第三人发表其未经发表的作品,则第三人的行为不视为侵犯发表权。......
2023-08-07
例如,需役地A为影院,对供役地B享有通行地役权,即使A后来改为餐馆,其对B地并未增加适用负担,供役地人应继续忍受。而若A地为从B地实现日常生活取水,设立汲水地役权,A地后来改建为水产养殖场,需要从B地大量取水,B地负担增加则供役地人无须忍受。......
2023-08-14
本案中,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为:原告周艳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并要求被告建都公司办理股权变更手续是否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故被告提供的四位股东离职情况与本案不具可比性,尚不能充分证明公司章程排除继承的问题。......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