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小泉纯一郎:日本政坛的实力人物

小泉纯一郎:日本政坛的实力人物

【摘要】:在日本政界,小泉纯一郎被称为怪人、一匹野狼,而同时他又是日本女性所喜爱的政治家。小泉从政以来,因继承其父辈强有力的后援团体、巩固的选举地盘及稳定的政治资金收入,被日本舆论界称为实力人物。4月末,小泉内阁刚成立时,社会舆论支持率就高达85%,5月末又上升到87%。

56.小泉时代

我将把旧的自民党打碎,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自民党。我是不会与旧的自民党联手合作的。我将毫不留情,将根据他们是否支持邮政私有化法案来决定候选人提名。

——(日)小泉纯一郎

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 1942~)原属自民党第二大派森喜朗派。为了问鼎自民党总裁的宝座,他提出“脱离派阀政治”的口号,毅然退出森派,以无派阀身份参加自民党总裁竞选。在竞选中,他提出了“改变日本”、“改变自民党”的口号,着实给自民党和日本国民以极大的震动。

小泉“改变自民党”的主张,始于1990年代中期。1994年5月,他与山崎拓、加藤纮一组建了“新世纪俱乐部”,立志改革自民党、加快党内领导层的新老交替。1996年,他出版了《官僚王国的解体》一书,批评自民党的“金权政治”,建议邮政事业民营化。小泉对自民党传统伦理的“背叛”,赢得了广大国民和自民党内多数党员的欢迎。结果,2001年4月26日,小泉以298票对155票战胜桥本龙太郎,当选自民党总裁,接替森喜朗出任日本第87任首相,组成自民党、公明党、保守党三党联合政府。

小泉的胜利,标志着自民党权力结构的变革:党内最大派系失去了对党的主控权。小泉的政治对手桥本龙太郎源于田中——竹下——小渊派世系,该派系过去几十年一直控制着日本的政坛。90年代以来,历届内阁的人事更迭,大多受制于该派。但小泉上台后,坚决排除了派系领袖的干扰,在挑选党内要职人选和内阁成员时,都摒弃了按派系实力分配权位的旧习。势力最大的桥本派在18名阁僚中只得两席。“论资排辈”的自民党传统趋于瓦解,小泉打破常规,大胆起用年轻有为的少壮派。新内阁还任用了5名女性阁僚。

在日本政界,小泉纯一郎被称为怪人、一匹野狼,而同时他又是日本女性所喜爱的政治家。

小泉从政以来,因继承其父辈强有力的后援团体、巩固的选举地盘及稳定的政治资金收入,被日本舆论界称为实力人物。

近几年,小泉三番几次参拜靖国神社,已引起亚洲各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公愤,也使中日关系跌至冰点。

4月末,小泉内阁刚成立时,社会舆论支持率就高达85%,5月末又上升到87%。这样高的民意支持率,也反映了广大日本国民热切期盼改革的心愿。

在施政演说和随后的多次演说中,小泉进一步亮明了改革决心与具体纲领。他说,在经济长期低迷、政府失去信赖、社会充满闭塞感的境况下,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日本的再生和发展,必须以“不怕疼痛,不畏惧既得利益的羁绊,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贯彻‘不害怕、不畏惧、不拘泥’的姿态,确立适应21世纪的经济、社会体系”,进行一场“无圣域的结构改革”。

小泉主张“民间能做的事业让民间做,地方的事让地方做。”行政结构的改革重点是“对于国家经办的事业,要彻底验证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与政府挂钩的特殊法人团体、公益法人团体进行检证和彻底改革。同时,积极推进包括财政在内的中央、地方分权。

在社会事业方面,小泉将改革的矛头首先指向与自民党“金权政治”关系密切的特殊利益团体。据调查,75%的日本民众支持邮政“三事业”(信函业务、邮政储蓄、简易保险)的民营化,54.1%的日本人认为日本道路公团、住宅金融公库等特殊法人应该尽可能地废止或者民营化。但是,这些改革影响广泛、牵扯人员众多,又有派阀势力层层阻挠,进展十分困难。虽有日本国民的支持,小泉的改革仍是举步维艰,不容乐观。

至于日本经济,虽然持续不景气,但是实力依然强大。90年代里,除1996年外,日本贸易收支一直保持双位数的增幅。外汇储备额也从1991年的682亿美元,一路增至2000年的3616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虽呈低迷状态,但2004年的GDP仍高达3.745万亿美元,GDP实际增长率2.9%,人均GDP为29400美元仍居发达国家之首。当今世界,日本仍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www.chuimin.cn)

对于21世纪的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小泉明确表示,要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基础”。而反恐怖主义战争,也为小泉将日本转换成“正常国家”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小泉政府改变了对未来世界多极秩序的期待,认为“国际关系正向着以美国为中心的方向调整”,转而主动适应、利用美国的单极霸权,谋取日本的最大利益。9月25日,小泉在与布什总统的会晤中,表示日本坚决与美国站在一起进行反恐战争,并说:“日本虽然不能和英国一样参与军事行动,但从政治上来看,日美同盟与美英同盟是相同的。”

2001年10月29日,日本国会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将“专守防卫”的自卫队派往印度洋,支援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美国和英国绕开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后,日本又通过了带有建立战时体制性质的《有事三法案》,坚定支持美国的对伊战争。7月,通过了支援驻伊美军的《伊拉克战后重建支援法案》,将自卫队派往仍有战斗的伊拉克。

小泉与美国总统布什

实际上,除了核武器、远程轰炸机、核动力潜艇等少数领域外,日本在军事实力上早已成为军事强国。在太平洋上,日本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庞大海军,其地面部队兵力已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的总和。现今的日本自卫队表面上规模似乎不大,但其27.5万自卫队员中士官以上比例占70%,一旦需要便可以迅速地扩充为上百万人的军队。日本自卫队的武器装备、技术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2004年,日本军费开支只占GDP的1%,数额却高达458.41亿美元。相比之下,2004年中国军费开支仅为256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1.62倍;中国人均军费23美元,而日本人均军费为1300美元;中国军人人均军费支出1.3万美元,而日本接近20万美元,是中国的15倍。

不过,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过去130年来在亚太地区“一枝独秀”的政治格局改变了。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首次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这让日本人感到很不适应。带着对中国日趋复杂的心态,日本既看重中国的广阔市场,希望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得到实惠,又心存疑惧,害怕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企图以一种政治上无罪的形象与中国抗衡,试图从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加以防范和牵制。为此,小泉政府正沿着“排除外压、思考‘谢罪外交’、修改宪法”的政治路线向前迈进。

小泉无视亚洲各国的强烈反对,自2001年8月13日到2005年10月17日,先后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泉政府在历史问题等方面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加剧了中日关系的复杂局面。

一意孤行的小泉,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近几年来,日本政治的严重右倾迫使中日政治关系逐渐“冷”下来,而且这种政治上的“冷”也已经导致中日经济关系开始变“凉”。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部主任徐长文研究员指出,中日两国的经贸发展已明显放慢。2000~2004年中日贸易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也不及中国与欧盟、美国、东盟、韩国的增长速度。不过,2005年中日贸易总额仍达1894亿美元,再创历史记录。对此,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中国事务所所长柴生田敦夫表示:这一数据显示了中日经济关系更加紧密。预计2006年中日贸易总额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

画外旁白

21世纪初,我国的发展势头正旺,处在近代以来的最好时期。这一趋势引来了美欧日一些势力的心理不适和百般阻挠。曾有的“辉煌”和遭受过的“屈辱”,这二者都如此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以致很容易以两种极端的方式交替地表现出来。在一个半世纪里,我们对国际社会时常表现出“自大”或“自卑”,而缺乏以平常心看待世界的强者心态。

当今各国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如何看待国际社会,对此做出何种反应?这是国民素质的重要表现。实际上,不管国际上出现何种心理攻势,只要我们是充满自信的,既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开放豁达的心态,那就不会再有什么可怕的东西。

——金熙德《中国需要大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