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日本战后经济:政策稳定九原则及增长因素

日本战后经济:政策稳定九原则及增长因素

【摘要】:为了摆脱经济瘫痪状态,1946年8月,日本政府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负责制订和实施经济政策。与此同时,1948年12月,占领当局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战后,日本经济能够如此高速增长,除了政府政策、外部机遇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

48.战后经济

这个岛国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天狗吞月亮的疯狂,其思想精神具有无边的威力,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

战败之时,日本国内经济几近崩溃。透过这场自酿苦果的战争,日本不仅对亚洲邻国施加了沉重的灾难:仅在中国,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也使日本80年来的发展成就化为乌有:119个城市变成废墟,236万栋住房毁于战火,900万人流离失所,工矿业产量仅为战前的28%,农业产量也只有战前的60%,400万工人失业。海外350万复员军人及289万平民回国,致使失业人数一度高达1400万。

战前和战争期间,日本国民赖以生存的物资,大米、大豆、糖、铁矿石煤炭和纸等产品均从中国、朝鲜等地进口。日本战败后,正常的贸易渠道中断,生活物资失去了供给的来源。同时,国内粮食减产,战后生产大幅度下降,物资严重不足,物价飞速上涨。

1946年,日本政府实施了生活物资配给制。每人每天平均供应4两大米,35克土豆,1个鸡蛋等。而且,配给不能保证按时、按量发放。街市上,饮食店几乎绝迹。普通工人的午餐也就是几个土豆或一点红薯。黑市上的食品交易异常活跃。许多原本就无家可归、住在防空洞或临时搭设的小棚中生活的人,不得不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很多日本人都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幸存者。

为了摆脱经济瘫痪状态,1946年8月,日本政府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负责制订和实施经济政策。12月,日本政府采纳东京大学教授有泽广巳提出的“倾斜生产方式”,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优先用于增产煤炭,用生产出来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然后再通过煤炭和钢铁业相互促进增产来带动电力、化肥、交通等产业的发展。根据这个经济战略,政府对重点产业部门实施了价格补贴,还专门设立了“复兴金融公库”,向重点产业提供低息贷款

与此同时,1948年12月,占领当局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指令日本政府实施均衡预算、加强税收、限制工资、统一管理物价,等等。1949年2月,美国又派出底特律银行董事长约瑟夫·道奇作为盟国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部的财政金融顾问。随后,道奇制定了“均衡预算方案”,要求日本政府减少补助金、停止复兴金融公库贷款,实现财政的综合平衡。在道奇指导下,日本政府实施了这种抑制总供给的政策,并制定了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

一年后,日本财政出现了盈余,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势头。但是,随后却是生产再度萎缩,许多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经济再度陷入危机。

正值日本经济再度垂危之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日本成为美国的军事基础和作战物资供应地,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购军需物资,日本经济得以迅速恢复。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停战,美国对日本的特需订货达23.9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50.6%。在外汇储备增长后,1952年,日本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同时,日本政府也开始有钱积极投资电力、钢铁等基础工业,并带动了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的增长。(www.chuimin.cn)

轰炸中被毁的东京工厂。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称朝鲜战争是“来自上帝的礼物”,正是这份“礼物”造就了日本经济的全面复苏。到1953年,日本战后重建基本完成,个人收入恢复到战前水平。日本政府出版的1956年《经济白皮书》写道:“现在已经不是战后,我们正面临着和过去不同的新情况。经济恢复期已经结束,今后是以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时期。”此后到1958年6月,日本经济又一次进入高速增长期。1958年6月~1961年12月,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也是在50年代,日本出现了号称“三件神器”的洗衣机、电冰箱、黑白电视机。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三件神器”得到广泛普及。

1965~1970年间,日本出现了长达58个月的经济繁荣期,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11.6%。1964~1971年间,年均出口增长率达20%。

1960年代,彩电、空调、小轿车三大件,成为国民消费的新热点。分期付款的信用体制也在这一时期发达起来,国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需求扩大了,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国内市场。到60年代末,日本己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之一,并大量出口。

一群在日本歌舞厅寻欢作乐的美国军官。二战后,日本民众生计困难,无力消费。美军成为商店和各种娱乐场所的主要顾客。

196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年,日本已超过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也从1960年的378美元上升到1970年的1515美元。

战后,日本经济能够如此高速增长,除了政府政策、外部机遇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普及,为战后的日本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政府鼓励国民积极储蓄,保证了社会资本的充裕;70年代之前,世界各地的石油资源被迅速开发出来,日本广泛地利用了廉价的石油能源;固定汇率制也有利于日本以低成本扩大出口。另外,战败后,日本人发扬团结、敬业、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将其转化为生存动力,落实到了经济生活之中。这些都是日本经济能够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画外旁白

战后,全日本有1/7的人口处于极度饥饿状态,家庭主妇们纷纷到郊外寻找可食用的野菜。在东京湾停靠的美国军舰周围,总是聚集着日本人的小船,每当美军的垃圾从船上扔下,他们总要争抢一番。美军为了安全考虑,驱逐了这些船只,后来一位日本贵族妇女来到美军指挥部,说这些垃圾可以拯救数百名饥饿的日本平民。从那之后,美国海军食堂剩下的食物总是会送给这些日本人。

——《日本重生——从美国的敌人变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