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日本战犯被判死刑,农地改革与财阀解散

日本战犯被判死刑,农地改革与财阀解散

【摘要】:1948年,南京;判处死刑的日本战犯们被押赴刑场。经济方面,盟军司令部向日本政府提出“农地改革”的指令。这项改革不仅是盟国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部的指令,也源于日本政府内在的意愿。解散财阀、禁止垄断是美国占领当局的又一指令。1945年,美国占领当局下令冻结了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15家财阀的资产。

47.占领下的改革

利害错综交织,敌我互相勾结,

外国的金钱使人趋之若鹜,

不欲战斗者也爱卑劣,

唯有邪恶的战争在延长。

大厦成而不太崩,

窗口上欲求不满的荧光灯在照耀。

感情已愚钝,锐角已磨灭,

慷慨激越的灵魂被一扫而去。

——(日)三岛由纪夫

日本投降后,被美国视为独家战利品。1945年8月~10月初,打着“盟军”旗号的40多万美军陆续进驻日本,实施对日本的占领。在日本横滨,设置了盟国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部,9月15日迁至东京。

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被任命为盟军最高统帅,杜鲁门总统明确指示他说:“作为同盟国最高统帅,天皇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应从属于你。你可以按照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我们同日本人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无条件投降的基础上。你的权力是无上的,因此,在对待日本人的问题上,你不应当对这种权力的范围抱有任何怀疑。”在苏联的强烈要求下,由美、英、中、苏等12国组成了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远东委员会”,但是,并没有改变美军单独占领和支配日本的局面。

1945年9月27日,裕仁天皇到美国大使馆访问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

9月22日,美国政府出台了《日本投降后美国初期对日方针》,声明美国对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一、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二、最终建立一个和平的、负责任的日本政府,该政府尊重他国权利,支持体现联合国宪章之理想与原则。因此,日本必须放弃海外殖民地,彻底解除武装并实行非军事化,消除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的权力及其影响,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发展民主自由与和平经济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8月17日,组成了以皇族东久迩宫稔彦王为首相的皇族内阁,希望借助皇室的权威度过战败的危机。9月20日,新内阁颁布了《波茨坦紧急敕令》,表示无条件地传达和执行盟军总司令部发布的指令。但是,实际上,该内阁对盟军的指令并不能痛快传达和落实,最终在10月4日宣布总辞职。其后,曾推行“协调外交”的币原喜重郎继任首相,并接受麦克阿瑟的五大指令:解放妇女;建立工会组织、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除各种压迫的、专制的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等。从此开始了日本战后的民主化改革运动。

解散日本军队是顺利实施改革的前提。因此,美军占领日本之初,首先着手此事。具体办法为:解除日本本土及海外日军的武装,令其复员;废除大本营、陆军省、海军省、军需省、大东亚省等军事指导机构;废除了《国防保安法》、《军机保护法》、《治安维持法》、《思想犯保护观察法》、《治安警察法》等一系列为天皇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服务的法令;禁止与军事有关的生产及科学研究,拆除战争工业设备,等等。此外,释放了大批包括日本共产党员在内的政治犯和思想犯。

日本战犯在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广田弘毅等7人被判处绞刑。(www.chuimin.cn)

1945年9月至12月间,盟军总司令部先后分四次发出了主要战犯的逮捕令,被指名逮捕的有100多人。被通缉的战犯有皇族梨本亲王、原首相平沼骐一郎以及近卫、木户幸一等天皇的亲信。但是,天皇却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美国之所以免除日本天皇的责任,是希望利用日本国民对天皇的信仰,推行其占领政策。美国只要求日本政、教分离。1946年1月1日,昭和天皇在盟军司令部的授意下发布《关于建设新日本的诏书》,即《人的宣言》,声明天皇是人而不是神。

1945年12月16日,苏、美、英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组成由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荷兰、印度和菲律宾11个国家参加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负责审判犯有“破坏和平罪、普通战争罪、违反人道罪”等罪行的日本甲级战犯。

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经过两年半的艰难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6票比5票的微弱多数判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和松井石根等7名被告绞刑,另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名被判处20年徒刑,1名被判处7年徒刑。与此同时,南京、上海马尼拉等地也设立了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乙级、丙级战犯,受审战犯共5416人,其中937名战犯被处以死刑。

1948年,南京;判处死刑的日本战犯们被押赴刑场。

惩处战犯之外,盟军总司令部向日本政府发出“罢免和清洗”六类人的指令:职业军人和陆海军部特别警察和官吏;极端民族主义、暴力主义和秘密爱国团体的主要成员;参与大政翼赞会、翼赞政治会和大日本政治会活动的主要分子;同日本侵略扩张政策有关的金融机构和开发机构成员;占领地行政长官;其他军国主义者和极端民族主义者。要求从公职和教职中免去上述人员,剥夺其竞选议员的资格,以排除其政治影响。

经济方面,盟军司令部向日本政府提出“农地改革”的指令。这项改革不仅是盟国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部的指令,也源于日本政府内在的意愿。具体措施为:由政府强制征购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地、在村地主超过一公顷以上(北海道地区内为4公顷)的出租地和自耕农超过3公顷的土地,优先卖给耕种这些土地的佃农。留下来的出租地,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地租不得超过农产品收获总值的25%。结果,在两年内,大约200万公顷的土地从地主手中转移到佃农手中,自耕农的比例从改革前的30%上升到70%。

解散财阀、禁止垄断是美国占领当局的又一指令。因为日本财阀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祸根之一。例如,三菱重工业公司在“七七事变”之后的8年中,生产和销售了各种飞机1.8万多架,占同时期军用飞机总产量的1/4。

1945年,美国占领当局下令冻结了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15家财阀的资产。1946年8月,指令日本政府成立控股公司清理委员会,通过解散控股公司、排除财阀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分散财阀企业的股票等措施,对财阀企业进行分割经营,并禁止原财阀家族成员担任该企业的领导职务。1948年,有328家大财团遭到分解。其中,三井物产被分解成大约200家公司,三菱商事被分解成139家公司。但是,由于具体操作过程中虎头蛇尾,实际上被解散的只有32家企业。

币原喜重郎

对战后日本进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少不了法律的支持。而1889年由明治政府制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一部确立天皇制国体的法律,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道路提供了有力保证,是战后日本建设和平民主国家的挡路石。因此,早在1945年10月,币原喜重郎(1872~1951)内阁成立之初,麦克阿瑟便指令其起草新宪法。但是,日本人提出的宪法修正案遭到了盟军当局的否决。随后,麦克阿瑟提出“改宪三原则”,即“改革天皇制”,“放弃战争、放弃拥有战斗力、放弃交战权”及“废除封建制度”,并指使盟军总司令部的民政局起草新宪法。1946年6月,新宪法经日本议会审议通过,11月3日作为《日本国宪法》公布,1947年5月正式生效。

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真诚地企望以正义和秩序为基调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为国家主权而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因有这些明确规定,所以,《日本国宪法》也被称为“和平宪法”。

该新宪法确立了主权在民、放弃战争及非武装、保障基本人权及自由、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天皇的神格,天皇仅受国家委托,主持国家的礼仪。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民主革命的完成和现代国家体制的确立,为战后日本走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根据宪法精神,国会两院先后制定了《国会法》、《内阁法》、《地方自治法》、《教育基本法》、《国家公务员法》等,细化了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由国会、内阁、法院分别行使立法、司法、行政三项大权、“三权分立”、三者互相制约的政治体制。

画外旁白

战败之初日本人对中国和对美国的感情是根本不同的。日本人在所谓的“支那事变”之际,对“支那”和“支那人”完全蔑视。政治上的表现就是近卫内阁的“支那不堪一击论”。而且,“‘支那’毫无力量还要摆臭架子”是大量的日本人的共同感觉。对美国则不同,……从占领之初日本人给麦克阿瑟的大量的信中,……大部分是问安、激励、慰谢乃至“臣服”的表示。……在致信的同时,赠送家宝、土地、物产的也相当多,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是“给麦克阿瑟这个至高无上的男性写信:‘请让我生您的孩子’的勇敢女性”居然达到数百人。

——(日)津田道夫《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