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自由民权运动:日本向君主立宪制迈进

自由民权运动:日本向君主立宪制迈进

【摘要】:提出“开设国会”、“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等自由民权运动的三大主张。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各个阶层参与运动,使自由民权运动成为群众性的请愿运动。自由民权运动走向衰退。可见,自由民权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迫使政府承诺了制定宪法和召开民选国会,使日本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36.自由民权运动

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那就是自由权。如果不伸张民权,不争取自由,幸福也好,安乐也好,都是得不到的。

——(日)植木枝盛

自由民权运动的发起人是“征韩派”成员。当初,征韩派离职之后,江藤新平、西乡隆盛等人采用武士传统的斗争方式,即以武力反对新政权,结果身败名裂。而板垣退助(1837~1919)、后藤象二郎、副岛种臣等士族出身的知识分子们,则以团结民众、组织政党的方式延续其政治生命。

1874年,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等人成立了“爱国公党”,提倡“天赋人权”,向政府提出《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并批判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专权者,要求设立民选议院,给予人民选举权。《建议书》遭到政府的拒绝,“爱国公党”也仅存两个月而解散。

之后,板垣退助、片冈健吉等人在其故乡高知县组成“立志社”,继续大力提倡“天赋人权”。在“立志社”的影响下,日本各地兴起集会结社之风。1875年2月,以“立志社”为中心,各地的政治团体在大阪举行集会,并建成“爱国社”,推进民权运动。

日本昭和23年(1948年)发行的印有板垣退助头像的50元钱。

为了缓和形势,明治天皇发布了逐渐建立立宪政体的诏书,废除左右两院,设置元老院和大审院;并拉拢自由民权派的中心人物板垣退助再度入阁(后辞职)。同时,公布《新闻条例》和《谗谤律》等法令,加强对民众的言论控制。1875年4月,爱国社解散。但在社会各阶层的推动下,同年9月又在大阪召开了恢复大会,自由民权运动开始向全国发展。

1877年6月,立志社再次向明治政府提交设立民选议院的建议书。提出“开设国会”、“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等自由民权运动的三大主张。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各个阶层参与运动,使自由民权运动成为群众性的请愿运动。1878年9月11日,以立志社为中心,再次在大阪召开重建爱国社大会,全国有13个县派代表参加。1880年3月15日,爱国社召开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国会期成同盟”,同时向政府提交情愿书,要求召开国会。一年之中,各地前来东京“请愿”者几百起,代表群众24万人。

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政府内部出现了主张开设国会和制定宪法的声音。1881年10月,政府罢免了主张尽快颁布宪法、召开国会的大隈重信(1838~1922)等激进派官员;同时宣布《国会开设敕谕》,保证10年后即1890年开设民选议院、制定宪法。政府此次表态,是日本向君主立宪制过渡的起点。

政府决定开设国会之后,一些政党也开始成立。1881年10月2日,以板垣退助为中心的民权运动家组成了自由党。1882年4月,由大隈重信任总理建立了立宪改进党,打出了与自由党的急进主义相对立的渐进主义旗号。为了同民权系的政党相对抗,1882年3月立宪帝政党成立。

立志社组织的集会上,楠瀬喜多发表要求男女平等、妇女参政议政的演说。(www.chuimin.cn)

随后,各党内的矛盾以及各党之间的互相攻击,逐渐转向激进。加之农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被政党利用,发生了一系列武装抗争事件。结果,政府出动了军队,武装抗争被政府军镇压。1884年10月,自由党解散,改进党的大隈重信等人退党。自由民权运动走向衰退。1887年围绕修改不平等条约等问题,自由民权运动又形成新的高潮,但政府在同年底颁布《保安条例》,将东京大批民权人士逮捕或驱逐,自由民权运动遂告结束。

在自由民权运动中,1882年,政府派内务卿伊藤博文(1841~1909)去欧洲考察宪政。伊藤博文发现,在法、英、德三国宪政中,法国议会共和制不可取,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只有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符合日本的国情。于是,明治政府重金聘请德国法律专家,指导日本起草宪法。

1889年2月,明治天皇亲自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亦称《明治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立法、军事、行政、外交等权力全部集中天皇手里。但《宪法》的第4章还规定:以天皇名义颁布的“法律敕令及其有关国务之诏敕,须经国务大臣之副署”。表明天皇拥有最高权威,但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不能独立行使权力。

伊藤博文(左坐者)及夫人、儿子和两个孙子。

伊藤博文,日本长州(今山口县西北部)人。德川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出身。青年时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63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知识,回国后积极从事倒幕运动。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任外国事务局判事,以后历任大藏少辅、民政部少辅、工部大辅、工部卿、内务卿等职。1882~1883年赴普鲁士研究宪法,归国后致力制定日本宪法,设制华族制度、内阁制度、皇室典范,设立枢密院等。1885年起先后四任内阁总理。1888年起三任枢密院议长,1889年国会组成,又任贵族院议长。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900年组织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以元老身份指导战争。1906年任特派大使威逼朝鲜签订《日韩协约》,任第一任朝鲜统监,推行朝鲜殖民地化政策。1909年10月26日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

《明治宪法》还规定:帝国议会采取两院制,即由皇族、华族和“敕选议员”组成的贵族院和有一定财产资格的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院。两院对立法及政府预算享有议决权,但不经贵族院的同意,法律与预算不能成立。

可见,自由民权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迫使政府承诺了制定宪法和召开民选国会,使日本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这部亚洲第一部宪法,也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扫清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顽石

画外旁白

为了加强天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树立天皇的权威,1876年6月,政府安排天皇到各地进行了空前的一次接一次的巡幸。……途中,明治天皇的随员包括岩仓右大臣、大隈和井上两参议等300名政府官员,还有400名警察。对于不知有天皇存在的民众来说,这些巡幸效果很大。社会主义者木下尚江少年时在松本亲眼看见1880年的巡幸,在其自传《忏悔》中记述道:

……在雨中,从10里、20里的山中,背着婴儿,扶着老人,互相招呼,出来“参拜”天皇。一旦允许自由通行,道路两旁的男男女女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互相冲撞,互相推挤,豁出弄脏了衣服在泥中争抢起来,他们拼命争抢的是马蹄踢起的和马车溅起的沾满泥土的小石块。在他们之间普遍流传着,“如果拿到天子走过的砂石,则家里安宁、五谷丰登”。

——《日本帝国兴亡》